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走出飲食誤區

口渴時才喝水小心脫水

日常生活中,有些中老年人往往是感到口渴時才想起喝水。殊不知,這樣做對身體健康不利。

醫學家研究發現,當人體失去2%體重的水分時,才會感覺到口渴,其實這時人體已經處于輕度脫水狀態。常見的癥狀有疲憊乏力、食欲減退、皮膚潮紅、胃部灼熱、輕微頭痛、口干舌燥、尿色加深等。

當人體失去10%體重的水分時,就會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常見癥狀有惡心、虛弱、譫妄、高熱等。當人體失去10%~20%體重的水分時,就屬于嚴重脫水,常見癥狀有吞咽困難、行動笨拙、視物模糊、排尿疼痛、皮膚麻木、肌肉痙攣、譫妄等。而當人體失去20%以上體重的水分時,會危及生命。

反之,當人體水分充足時,血液的黏度、關節的軟骨組織、血液毛細血管、消化系統等都能有效工作,人體也就更能處于極佳的健康狀態。

由此可見,及時喝水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因此,中老年人千萬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而應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建議每隔2~3小時至少喝一小杯水。

溫馨提示

不愛喝水易得腎結石

人體的腎在排去尿酸和尿素的時候,需要將這些有害物質溶解于水中,如果沒有足夠的水,這些廢物就無法有效排泄,從而易導致腎結石。

保溫杯泡茶危害健康

茶藝師提醒,用保溫杯泡茶喝,這看似非常好的習慣,其實對健康有害。

我們都知道,茶葉是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天然保健飲品,如果用保溫杯泡茶,茶葉長時間處于高溫密閉的環境里,茶葉中的芳香油等有益成分會很快大量揮發,這樣不僅減少了茶香,還降低了茶葉的營養價值。

此外,保溫杯內膽的表面有金屬鍍層,茶葉中的一些成分會與金屬鍍層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多種微量的化學物質,其中的部分物質長期攝入易對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建議中老年人立即改掉用保溫杯泡茶的習慣,可以改用玻璃、瓷器或陶器茶具。

溫馨提示

濃茶真的能“解酒”嗎?

有人認為,濃茶能“解酒”,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酒后立即喝茶,甚至飲濃茶,茶葉中的咖啡因等成分有很強的利尿作用,使對腎臟有較大刺激的乙醛尚未分解為乙酸而過早進入腎臟,從而加重腎臟負擔。

豆漿的五種喝法很傷人

豆漿富含優質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大豆卵磷脂、大豆皂素、大豆低聚糖、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及鉀、鈉、鈣、鎂、鐵、錳等營養,素有“植物奶”的美譽,深受廣大中老年朋友的歡迎。不過,喝豆漿也是有講究的,以下幾種喝法不可取。

用保溫瓶裝豆漿

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以豆漿作為養料,保溫瓶里的細菌會大量繁殖,經過3~4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

過量喝豆漿

一般來說,每次喝豆漿不宜超過300毫升。否則一次喝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從而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

喝未煮沸的豆漿

喝沒有煮沸的豆漿對人體有害。研究發現,黃豆中含有皂角素,易引起惡心、嘔吐;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會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還含有細胞凝集素,能引起凝血。不過,將豆漿煮沸后,這些物質都會被破壞。

在豆漿里打雞蛋

生雞蛋中容易含有一些致病細菌,而熱豆漿的溫度不足以加熱雞蛋、殺滅病菌,容易導致不良后果。所以,不要用熱豆漿沖生雞蛋,宜將熱豆漿和熟雞蛋搭配食用。

在豆漿里加紅糖

豆漿中的蛋白質和紅糖里的有機酸結合后,可產生變性沉淀物,會大大降低豆漿的營養價值。

溫馨提示

哪些人不宜喝豆漿?

豆漿是防治動脈硬化、血脂異常、高血壓等疾病的理想食品。不過,腹瀉者、胃潰瘍者、胃炎者、貧血者、痛風患者、腎病患者都不宜喝豆漿。

吃這些食物要悠著點兒

中老年人健康飲食,不僅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知道吃什么,還要警惕飲食誤區,了解不該吃什么。以下幾種“垃圾食品”,中老年人最好不要隨便吃(見表1-2)。

表1-2 幾種常見的“垃圾食品”

溫馨提示

話梅蜜餞類食品也不宜多吃

話梅蜜餞類食品含有香精,多吃會損傷肝臟;含有較高鹽分,會加重腎臟負擔,易導致血壓升高;含有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

過量吃粗糧易營養不良

我們都知道,經常吃點粗糧益處很多,不僅能預防便秘、肥胖,還能降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貴病”的患病率。不過,吃粗糧也要加以控制,否則吃得過多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研究發現,大量吃粗糧,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時間過長,容易導致腹脹、消化不良等問題。粗糧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在阻礙糖、脂肪吸收的同時,還會妨礙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簡單來說,經常大量吃粗糧,會影響機體對所需營養物質的吸收,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那么,中老年人每天吃多少粗糧好呢?

據中國營養學會最新推薦的膳食“金字塔”顯示:谷薯類食物每日推薦食用量為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其余為精米白面。而且,中老年人在吃粗糧的同時,要及時飲水,因為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證胃腸道的正常工作。

溫馨提示

吃紅薯要注意什么?

紅薯是公認的“長壽食品”。不過,吃紅薯一定要蒸熟煮透,這樣才能破壞紅薯中不易被人體消化的淀粉細胞膜。每次吃紅薯以不超過100克為宜,因為紅薯中的氧化酶能夠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吃多了容易使人腹脹。

長期只吃素對健康不利

“少葷多素”是健康的飲食原則。但如果長期只吃素,素食不能為人體提供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和脂肪,也會給健康帶來隱患。

如果中老年人長期素食,體內蛋白質攝入不足,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和貧血。缺乏脂肪則會使體內的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及礦物質缺乏,從而降低身體的免疫力。肉類中的錳元素易被人體吸收,而植物中的錳元素很難被人體吸收,長期只吃素會引起體內的錳元素缺乏,進而引發乏力、骨痛、牙齒脫落、骨質疏松、骨折等問題。

因此,中老年人盡量不要長期素食,尤其本身就患有營養不良、低血糖的人更應如此。而對于血脂偏高、體型偏胖的中老年人來說,可以在1個月內進行1~2天的全素食。

溫馨提示

素食者應補充營養

素食者平時應注意蛋白質和脂肪的補充,可以從雞蛋、牛奶中攝取優質蛋白質。對于絕對素食者,應多吃豆類食品,保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還應注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補充。

早餐過早易傷腸胃

許多中老年人都不知道,早餐吃得過早對身體健康不利,甚至會導致胃腸疾病。

醫學專家指出,夜晚睡眠時,我們身體的許多器官都處于“休息”狀態,但消化系統卻依舊在繁忙地工作—消化吸收存留在胃腸里的食物,這一過程要持續到清晨。而中老年人身體功能減退、消化系統功能變弱,早晨胃腸至少要休息1~2小時,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中老年人早餐吃得過早,勢必干擾胃腸休息,增加消化系統負擔,長此以往,容易導致胃炎、胃潰瘍、便秘等胃腸疾病。

正確的做法是,每天7~8點吃早餐比較適宜。當然,吃早餐也不宜過晚,不應將早餐安排到9點以后。

溫馨提示

“豆漿油條”搭配并不好

生活中,“豆漿油條”的搭配備受人們喜愛。不過,依舊建議中老年人盡量少吃油條。油條經油炸后,營養被破壞,屬于高熱量、高油脂、難消化的食物,且油炸過程中產生了致癌物質。因此,中老年人應少吃或不吃油條。

吃“隔夜菜”危害大

這里所說的“隔夜菜”,不僅僅指放了一夜的剩菜,放置時間超過8~10小時也算“隔夜菜”。那么,“隔夜菜”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隨著時間的流逝,“隔夜菜”的營養也跟著損失很多。與此同時,“隔夜菜”中會產生致癌物質,如亞硝酸鹽等(亞硝酸鹽會使人體中正常的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喪失攜帶氧氣的能力,造成人體缺乏正常的造血功能),即使充分加熱也難消除。此外,“隔夜菜”放置時間越長,越容易滋生細菌等微生物,食用后容易誘發胃腸疾病。尤其對于中老年人來說,腸胃功能下降,更容易受到“隔夜菜”中細菌的侵襲。

對此,營養學家特別提醒,以下幾類“隔夜菜”最好不要吃(表1-3)。

表1-3 幾種不宜吃的“隔夜菜”

溫馨提示

剩菜不是洪水猛獸

其實,只要放置的時間不長、食用的頻率不多,吃剩菜的危害并沒有那么大。但要特別注意:剩菜最好放置在玻璃容器中,并及時放入冰箱中冷藏;如果意識到一餐吃不完就應提前分裝,降低細菌污染的概率;第二餐吃剩菜時,要徹底加熱,即加熱到100℃,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用微波爐加熱也是不錯的選擇。

嗜糖的危害類似吸煙

日常生活中,許多中老年人喜歡吃甜食。對此,營養學家提醒,適當吃糖能使人產生快樂的感受,且在饑餓時吃點甜食,還能迅速緩解饑餓,讓人擁有活力,但如果嗜糖過多,就容易危害身體健康。

醫學研究發現,嗜吃甜食對大腦的作用與吸煙類似,會刺激大腦,使人產生依賴。一旦停止吃甜食,就會產生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

此外,大多數甜食中都含有大量的白糖或糖漿,甜食攝入過多,剩余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不僅易導致肥胖,還容易引起胰島素分泌過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紊亂。同時,糖的攝入增加了飽腹感,易影響機體對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吸收。從代謝的角度來看,糖的代謝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吃糖過多也易發生維生素不足、缺鈣、缺鉀等問題。

那么,中老年人每天吃多少糖合適呢?中國營養學會建議,要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人每天最多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內。

溫馨提示

紅糖更加健康

與白糖相比,紅糖對人體健康更有益。紅糖中含有較多的鈣、鐵、鉀、鎂等礦物質,有利于預防貧血,并保持體內的酸堿平衡。但紅糖性溫,易上火或口干舌燥的人宜少吃。

晚餐不可不知的三禁忌

不吃晚餐

晚餐宜少吃,但不能不吃。要知道,人體會有一定的生物節律,到了晚餐時間就會分泌出胃酸和消化酶,會刺激胃黏膜,如果不按時吃晚餐,時間長了就會誘發各種胃腸疾病。此外,如果餓著肚子入睡,消化系統會給大腦發射饑餓信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勢必會影響睡眠質量。因此,中老年人一定要吃晚餐,可以清淡、偏素一些,也可以適當喝點粥。

吃得過晚

人體的排鈣高峰通常在進食后4~5小時,若晚餐吃得過晚,當排鈣高峰到來時,人處于睡眠狀態,尿液便會潴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系統中,并使尿液中鈣質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長此以往便會形成尿路結石。所以,晚餐宜安排在7點前。

吃得過甜

我們都知道,晚餐宜偏素,盡量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此外,晚餐還應少吃或不吃甜品。因為晚間活動量較少,甜品中的糖分不容易在體內分解,多余的糖分會轉化為脂肪,容易導致肥胖,還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溫馨提示

晚餐后不宜立即睡覺

中老年人晚餐后馬上睡覺,會導致消化液的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不能使食物被充分消化、吸收,還容易誘發胃潰瘍、腸炎等疾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福州市| 盱眙县| 永靖县| 凤阳县| 沂南县| 恩施市| 马尔康县| 闽清县| 寿宁县| 高碑店市| 高邮市| 松溪县| 万宁市| 河北省| 安图县| 昌平区| 扶绥县| 和田市| 波密县| 会理县| 柯坪县| 山阳县| 潜山县| 临安市| 平泉县| 乐陵市| 沂水县| 苍山县| 永靖县| 大方县| 汶上县| 临潭县| 靖远县| 佛坪县| 平度市| 平遥县| 沅江市| 富裕县| 灌南县| 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