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便秘的原因

一、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

(1)飲食攝入量不足:進食量少,僅產生少量食物殘渣,對結腸壁的刺激比較弱,使腸蠕動減少;同時,少量的食物殘渣對直腸壁所產生的壓力過小,無法引起排便反射。

(2)食物過于精細:食物結構不合理,高能量、高營養(yǎng)、高吸收物質攝入過多,粗纖維食物攝入過少,導致排便次數(shù)減少或無規(guī)律。

(3)過食辛辣食物:中醫(yī)學認為,辛辣食物能夠使腸胃積熱,耗傷津液,導致大便干澀不通。

(4)飲水過少:大腸內容物得不到有效的潤滑,導致大便秘結。

(5)排便習慣不良:如不按時排便、人為地抑制便意、排便姿勢不良等。

(6)運動量不足:導致流向腸道的血液量減少,腸蠕動減弱。

(7)疾病:如子宮后位、直腸脫垂,結腸、直腸、盆底功能障礙等,均可以導致便秘發(fā)生。

(8)藥物:濫用瀉藥,依賴藥物排便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腸蠕動無力和腸道干燥。長期應用緩瀉藥、制酸藥、鎮(zhèn)靜藥、降壓藥、解痙藥、鐵劑、抗抑郁藥等均可以抑制腸蠕動,導致遲緩性便秘。

(9)其他:生活、工作緊張,環(huán)境改變,使排便習慣和規(guī)律被破壞。

二、導致便秘的罪魁禍首

(一)該排便的時候不排,總是忍著

早飯后過了30多分鐘,隱約感到有了便意,本來想坐在馬桶上從容排便的,可是看看表,快遲到了。是排還是不排呢?最后放棄排便,匆忙奔向單位。有過這樣經歷的職場人士應該不在少數(shù)。還有,在坐地鐵或者開車途中,感到有了便意,可是沒辦法,只能忍著。心里想著等到了單位馬上就去洗手間,可是一到單位,又要開例會,又要小組討論,一上午就這么忙碌地過去了。最終,便意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被忍過去了。

問題是,經常這樣忍著不排,最終便導致了便秘。在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中,大腸對發(fā)出的便意信號反應越來越遲鈍,漸漸地,就沒有了便意,嚴重的甚至沒有排便欲望。因此,如果感到便意,就要立刻去解決。

(二)總是拿著書或報紙如廁

有些人去廁所的時候習慣拿本書或是報紙(圖1-2),這其實是個非常不好的習慣。排便不暢的時候,坐在馬桶上,看著書、報紙,似乎很悠哉。10分鐘以后,如果還坐在馬桶上,就會給肛門造成不必要的壓迫,肛門健康就是這樣被悄悄破壞的。

圖1-2 拿著報紙如廁

排便時間最好在3分鐘之內,從坐到馬桶上,到排泄完畢。超過這個時間,如果用力,很容易患上痔瘡。因此一定要拋棄這樣的想法:既然坐在馬桶上了,就一定要排泄,而且要排得徹底。不,我們應該這樣做,超過一定時間,就要果斷站起來,離開馬桶。哪怕是過后有殘便感,還要去洗手間,也不要在馬桶上坐太久。

(三)經常穿束腰腰帶或塑身衣

緊身衣抑制了調節(jié)排便活動的副交感神經,使大腸分泌的消化液減少;在小腸中,將食物分解向前推的力量變弱,于是食物殘渣在經過大腸的時候,要比正常情況費時。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便秘。因此便秘嚴重的女性,盡量不要穿緊身衣,特別是睡覺的時候,更不要給身體太多的束縛。

(四)平時喝水少

便秘患者每天最好喝8~10杯水。特別是早晨起來,空腹喝一杯溫水(圖1-3),可喚醒大腸,刺激胃腸反應。糞便70%都是水分,從這一點看,充足的水分攝取在改善便秘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我們的身體缺水,糞便中的水分就會被大腸所吸收,結果大便就會變得干燥。硬結的大便很難順暢地通過直腸和肛門,這就造成排便痛苦,給肛門造成傷害,引起肛裂等不良癥狀。

圖1-3 空腹喝水

(五)習慣性地服用瀉藥

有些人1~2天沒有便意,就開始服用瀉藥,這樣的習慣簡直就是健康的大敵。開始時服用瀉藥很有效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產生了耐藥性,為了有效,必然要加大用藥量,這種對瀉藥的依賴,最終會導致腸蠕動無力,以至于離開藥物,腸道幾乎都不能蠕動了。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吃瀉藥,如果要吃也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切勿自己給自己當醫(yī)生。

三、膳食纖維不足

胃腸道相當于一個上下均有開口的管道,除非發(fā)生嚴重的堵塞(如各種原因造成的腸梗阻),否則食物消化后的殘渣(糞團)一定會順著管道向下排泄的,這也是腸蠕動的作用。當然,前提是腸道內有足夠多的殘渣,即糞團的體積和重量夠大。通常而言,糞團體積越大,則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越強,排泄越快。

糞團的組成部分并不復雜,其核心成分是一組被稱為“膳食纖維”的物質,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樹膠及其他膠類等。這些膳食纖維不但本身即為糞團的主要組分之一,而且還具有吸水性(增加糞團中的水分)和發(fā)酵功能(增加糞團中的細菌),因此可以全面增加糞團的體積和重量,進而促進排便。飲食中膳食纖維含量不足是造成便秘日益流行的根本原因。膳食纖維幾乎全部來自植物性食物,如糧食、蔬菜、水果和豆類等。動物性食物如魚、肉、蛋、奶中沒有膳食纖維。

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攝入的植物性食物逐漸減少,尤其是糧食和豆類。此外,雪上加霜的是,人們吃的植物性食物越來越精細,為了更好的口感,食品加工業(yè)更是不遺余力地清除原料中的膳食纖維。精米、精面比之于粗雜糧或全麥,果汁比之于水果,膳食纖維的含量均明顯減少。

四、導致便秘常見的疾病

(一)肛門疾病

大便秘結時,肚子不舒服還在其次,最遭罪的就是肛門。在常見的三種肛門疾病中,與便秘關系密切的就有兩種,即痔瘡和肛裂。

在便秘時,因為干燥糞便壓迫直腸,且排便時間過長,并用力屏氣排便,以致腹壓增高,從而引起直腸肛門靜脈回流受阻,久而久之則容易導致痔瘡。表現(xiàn)為便時鮮血滴瀝,嚴重者便后肛門口有圓形或橢圓形腫物突出,肛門墜脹,影響工作和生活。肛裂則是因便秘后排便用力過猛,糞塊擦損肛管黏膜引起肛管黏膜全層裂開,形成急、慢性潰瘍所導致。肛裂的裂口大多發(fā)生在肛門前、后正中部位,排便時疼痛明顯,便后少量出血亦很常見。初期肛裂若經久不愈,傷口反復撕裂,創(chuàng)面下纖維組織增生而形成瘢痕,即會演變成慢性肛裂,反復發(fā)作,患者非常痛苦。

患有痔瘡的患者,由于排便時肛門疼痛,因此懼怕排便常抑制便意,逐漸產生便秘,而便秘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痔瘡。當痔核較大,痔黏膜組織變薄,用力排便時干燥糞塊易擦破痔黏膜,引起便血。嚴重痔瘡和肛裂都會引起排便疼痛,特別是肛裂疼痛劇烈,排便時有像撕裂或刀割樣的劇痛,嚴重者疼痛可持續(xù)數(shù)小時。患者由于懼怕疼痛常不敢排便或強忍排便,結果大便在腸內停留過久,又會進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腸息肉

大多數(shù)人由于小的息肉僅僅是在腸黏膜有隆起的結節(jié),雖然腸黏膜有息肉形成,但無自覺癥狀。大的息肉常為帶蒂的小瘤,突入腸腔,可在腸內上下移動,因為受糞便壓迫和刺激,表面常有潰瘍、糜爛,甚至出血。

(三)腸癌

腸癌包括直腸癌、結腸癌,其主要癥狀是糞便帶血。乙狀結腸癌常表現(xiàn)為便秘與腹瀉交替,大便帶有鮮血、膿液及黏液。直腸癌則為便中帶血或膿血便,或是糞內有血性分泌物的黏液血便。

五、導致便秘的主要藥物

便秘的原因很多,其中藥物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很多藥物會引起便秘。藥物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如下。

(1)抑制腸蠕動,使糞便在腸中停留過久。

(2)抑制腸腔黏液分泌。

(3)抑制腸神經及排便中樞,抑制排便反射。

(4)腸道中無法吸收的物質與藥物發(fā)生反應,生成不溶性的固體,形成堅硬的糞便。

藥物之所以會引起便秘,主要因素:①腸道的規(guī)律性運動是正常排便的生理基礎,某些藥物會影響胃腸道的運動神經或肌肉,造成肌肉“癱瘓”,進而引起便秘。②藥物會影響大便質地,如促進腸道內水分的吸收,使大便變得干結。

易引起便秘的藥物包括以下幾類。

胃黏膜保護藥:如膠體鉍、硫糖鋁等。

H2受體阻滯藥: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奧美拉唑等。

抗過敏藥:如氯丙吡胺、苯海拉明、高氯環(huán)秦等。

抗酸藥:如蓋胃平、碳酸氫鈉片、氫氧化鋁等。

抗膽堿藥:如溴丙胺太林、阿托品、顛茄片等。

他汀類降脂藥: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

消炎鎮(zhèn)痛藥:如布洛芬、卡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環(huán)氧洛芬鈉等。

降壓藥:如硝苯地平、維拉帕米、可樂定等。

阿片類藥物:如可待因、復方甘草片等。

精神藥物:如氯丙嗪、奮乃靜、氟奮乃靜、艾司唑侖、地西泮、阿普唑侖等。

文獻表明,如果濫用瀉藥也會導致便秘。瀉藥雖然能治療便秘,幫助排便,但如果長期使用,腸道會形成對瀉藥的依賴,自主運動減弱,腸神經系統(tǒng)受到損害,結果發(fā)生便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左旗| 中牟县| 扶余县| 阜阳市| 息烽县| 固安县| 德安县| 长海县| 无极县| 田林县| 卢龙县| 襄城县| 谷城县| 连州市| 五指山市| 甘泉县| 静宁县| 平陆县| 云龙县| 田阳县| 阆中市| 图木舒克市| 黄骅市| 洪江市| 基隆市| 宁乡县| 阿拉善盟| 肃宁县| 高州市| 唐山市| 天镇县| 叙永县| 平罗县| 开鲁县| 都安| 绥阳县| 五大连池市| 滨海县| 金坛市| 邯郸县|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