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中醫對便秘的認識
中醫早在《黃帝內經》中就認識到便秘與脾胃受寒、腸中有熱有關,如《素問·厥論》中說:“太陰之厥,則腹滿膜脹,后不利。”《素問·舉痛論》中也說:“熱氣留于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時至醫圣張仲景對便秘更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提出了寒、熱、虛、實不同的發病機制,設立了承氣湯的苦寒瀉下、大黃附子湯的溫里瀉下、麻子仁丸的養陰潤下、厚樸三物湯的理氣通下,為治療便秘確立了基本原則。《醫學心悟·大便不通》也將便秘分為“實閉、虛閉、熱閉、冷閉”四種類型,并分別列出各類型的癥狀、治法及方藥。
一、病因病機
便秘的病位在大腸,系大腸傳導失常所致,但常與脾、胃、肺、肝、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引發便秘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外感寒熱之邪、內傷飲食、情志失調、陰陽氣血不足等皆可能形成便秘,而且各種原因又常相兼為病,使發病之因復雜多變。便秘的發病機制總以虛實為綱,實者在于邪滯胃腸、壅塞不通;虛者在于腸失溫潤、推動無力,同時虛實之間又常轉化,可以由實轉虛,可因虛致實,還可以虛實夾雜。
(1)腸胃積熱:素體陽盛,或熱病之后,余熱留戀,或肺熱肺燥,下移大腸,或過食醇酒厚味,或過食辛辣,或過服熱藥,均可能導致腸胃積熱,耗傷津液,腸道干澀,糞質干燥,難于排出,即所謂“熱秘”。如《景岳全書·秘結》中所說:“陽結證,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
(2)氣機郁滯:憂愁思慮,脾傷氣結;或抑郁惱怒,肝郁氣滯;或久坐少動,氣機不利,均可能導致腑氣郁滯,通降失常,傳導失職,糟粕內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暢,或大便干結而成氣秘。如《金匱翼·便秘》說:“氣秘者,氣內滯,而物不行也。”
(3)陰寒積滯:恣食生冷,凝滯胃腸;或是外感寒邪,積聚腸胃;或是過服寒涼,陰寒內結,均可導致陰寒內盛,凝滯胃腸,失于傳導,糟粕不行而成冷秘。正如《金匱翼·便秘》說:“冷秘者,寒冷之氣,橫于腸胃,凝陰固結,陽氣不行,津液不通。”
(4)氣虛陽衰:飲食勞倦,脾胃受損;或是素體虛弱,陽氣不足;或是年老體弱,氣虛陽衰;或是久病產后,正氣未復;或過食生冷,損傷陽氣;或是苦寒攻伐,傷陽耗氣,均可導致氣虛陽衰,氣虛則大腸傳導無力,陽虛則腸道失于溫煦,陰寒內結,導致便下無力,大便艱澀。如《景岳全書·秘結》說:“凡下焦陽虛,則陽氣不行,陽氣不行,則無法傳送,而陰凝于下,此陽虛而陰結也。”
(5)陰虧血少:素體陰虛,津虧血少;或病后產后,陰血虛少;或是失血奪汗,傷津亡血;或是年高體弱,陰血虧虛;或是辛香燥熱,損耗陰血,均可導致陰虧血少,血虛則大腸不榮,陰虧則大腸干澀,致使大便干結,便下困難。如《醫宗必讀·大便不通》中說:“更有老年津液干枯,婦人產后亡血,乃發汗利小便,病后血氣未復,皆能秘結。”
概括起來,便秘的直接原因不外熱、實、冷、虛四種,胃腸積熱者發為熱秘,氣機郁滯者發為實秘,陰寒積滯者發為冷秘,氣血陰虛不足則發為虛秘,并且四種便秘常有相兼或演變,如邪熱蓄積與氣機郁滯并存,陰寒積滯與陽氣虛衰同在,氣機郁滯日久化熱,可能導致熱結,熱結日久耗傷陰津可導致陰虛等。
二、常見的中醫證型
便秘在臨床上有各種不同的表現,或是大便次數減少,常三五日、七八日大便1次,甚則時間更長,多數糞質干硬,排出困難,且伴有腹脹、腹痛、頭脹、頭暈、噯氣食少、心煩失眠等;或是排便次數不減,但糞質干燥堅硬,排出困難,常因排便努掙,導致肛裂、便血,日久引起痔瘡等;或糞質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排便不暢,排出無力,排便時間延長,常出現出汗、乏力氣短、心悸頭暈等癥狀。
根據便秘的癥狀特點和發病機制的不同,可以歸納為實秘和虛秘兩大類。在實秘中有腸胃積熱、氣機郁滯、陰寒積滯三種基本證型,在虛秘中則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基本證型,不過各證型間是相互聯系的,可單獨出現,也可合并相兼出現。
(1)腸胃積熱型:大便干結,腹脹腹痛,面紅身熱,口干口臭,心煩不安,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
(2)氣機郁滯型:大便干結,或是不甚于結,欲便不得出,或是便而不爽,腸鳴矢氣,腹中脹痛,胸脅滿悶,噯氣頻作,食少納呆,舌質暗淡,舌苔薄膩,脈弦或弦滑。
(3)陰寒積滯型:大便艱澀,腹痛拘急,脹滿拒按,脅下偏痛,手足不溫,呃逆嘔吐,舌質淡,苔白膩,脈弦緊。
(4)氣虛型:糞質并不干硬,雖有便意,但臨廁努掙乏力,汗出氣短,排出困難,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懶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5)血虛型:大便干結,面色少華,心悸氣短,失眠多夢,健忘,口唇色淡,苔薄白,舌質淡,脈細弱。
(6)陰虛型:大便干結如羊糞,形體消瘦,頭暈耳鳴,兩顴紅赤,心煩失眠,潮熱盜汗,腰膝酸軟,舌質紅,苔薄少,脈細數。
(7)陽虛型: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難,面色白,小便清長,四肢不溫,腹中冷痛,得熱則減,腰膝冷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
三、辨證要點
辨證要點是辨別便秘的排便周期、排便糞質、舌質舌苔等。
(一)排便周期
便秘多數排便周期延長,日數不定,且伴有腹脹、腹痛、排便困難;也有排便周期不延長,但糞便于結,便下艱難;還有排便周期不延長,糞便也不干結,但排出無力或出而不暢。因此不能單依排便周期論便秘,應當結合排便及糞質情況判斷,且更有常人大便周期延長,糞質并不堅硬,數日不排便而無所苦,此屬素體差異,不屬于便秘。
(二)糞質性狀
糞質干燥堅硬,便下困難,肛門灼熱,屬燥熱內結;糞質干結,排出艱難,多為陰寒凝滯;糞質不甚干結,排出斷續不暢,多為氣滯;糞質不干,欲便不出,便下無力,多為氣虛。
(三)觀舌質舌苔
舌紅少津,無苔或少苔,多為陰津虧少;舌淡少苔,多系氣血不足;舌淡苔白滑,多為陰寒內結;舌苔黃燥或垢膩,多屬腸胃積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