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研究
- 苗瑞丹
- 2471字
- 2019-01-04 17:42:13
第三節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對象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共享思想和馬克思主義文化觀中“以人為本”思想為理論依據,立足于我國社會轉型期城鄉、區域文化發展中出現的“共享失衡”的現狀,以文化發展成果共享機制構建為研究主線,以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為目標,以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實現文化共享的成功經驗為借鑒,構建文化發展成果共享機制的理論框架,并依此框架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分析阻礙我國實現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深層原因,探索培育適合我國文化發展特點的文化發展成果共享實現機制的具體策略。
作為本書的研究對象,本書將“文化發展成果”中的“文化”界定為觀念形態的狹義文化,是作為精神文明的一種形式而存在的文化,專指與經濟、政治、科技、衛生和教育相區別的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以及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藝術館等文化事業和相關的群眾文化活動。將本書中的“文化”內涵限定在這個范圍,是以我國對現階段人民群眾的兩種文化需求的區分為基礎的。2010年李長春在《正確認識和處理文化建設發展中的若干重大關系,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講話中區分和界定了現階段人民群眾的兩種文化需求,指出“從總體上看,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體現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基本文化需求,另一部分是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現階段,我們界定的基本文化需求主要包括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加公共文化活動等。在農村,考慮到過去的傳統,每個月為農民免費放映一場電影也屬于這個范疇。”本書中的研究對象“文化發展成果共享”,是指全體人民對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成果的公平分享,這種公平分享強調的是文化發展的公平性,包括對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的公平分享;對公共文化數字信息網絡資源等文化創新成果的公平分享;對參與大眾文化、群眾文化等文化活動機會的公平分享。這里強調的是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文化需求的滿足和基本文化權益的保障。因此,本書所涉及的“文化”和“文化發展成果”僅是狹義上的“文化”,是作為精神文明的一種形式而存在的文化,是與經濟、政治、科技、衛生和教育相區別,其含義更為窄小,本書即是以這個層面上的“文化”為基點,來具體闡釋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相關問題的。
二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的性質決定著方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結論。“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理論命題的研究,要以馬克思社會主義價值目標為理論依據,綜合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哲學、社會學多種學科的理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立足于我國城鄉、區域文化共享失衡的現狀,全面系統分析文化共享式實現機制的構建,運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從宏觀的基本機制構建到微觀的具體機制的實施,把文化發展成果共享實現機制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研究。具體來講,這一理論命題的研究主要運用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主要指在搜集、甄別、整理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利用文獻研究法對馬克思主義文獻、中央文件和意見、相關的各類期刊論文、學術著作、學位論文、專題研究等方面的文獻進行查詢、分析、整理,從中找出可以借鑒的內容;通過對馬克思共享思想、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和以人為本思想的解讀,提煉出其中的文化發展成果共享思想;通過對文化建設理論、公民文化權利理論和公共文化服務理論的解析,論證文化發展成果共享實現的一般條件。運用文獻研究法,由文獻對研究主題的界定,可獲得概括性的原理,以增加探索性研究領域的新知,為研究主題的進一步深入提供理論支撐和指導。
第二,系統研究法。
系統研究法主要是從系統論的角度出發,根據系統論的聯系性、有序性、動態性等特點,把研究對象視為一個整體去分析,然后再從整體的內部與外部、部分與整體的角度去分析。針對文化發展成果共享問題的研究,要從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理論來源、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文化發展成果共享失衡的現狀與原因、國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借鑒與啟示、我國實現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現實路徑五大方面展開,把文化發展成果共享這個理論命題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用整體性思維來考察,從整體上把握這一理論的連貫性,在社會有機體中透視出這一理論與政治、經濟等理論的內在關聯,這樣才能真正把握文化發展成果共享問題的基本內容與當代價值,才有可能描繪出這一理論命題完整的理論圖景。
第三,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尋找其異同,探求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的方法。對文化發展成果共享問題的研究,在理論上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共享思想與中國共產黨人的共享思想的比較分析;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文化建設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比較分析;通過對中國古代公正思想與西方公平正義思想的比較分析,來闡述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思想的重要理論淵源。在現實上通過對我國文化發展成果共享實現狀況和實現條件進行比較,通過對我國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城市與農村、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比較,從而更準確地反映出我國當前的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實現狀況。通過對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在文化管理體制創新的理念、機制、手段等模式的比較分析,總結成功經驗,發現可借鑒之處,為我國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創新提供有效參考。
第四,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
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方法,是辯證思維的重要原則和方法。歷史的方法是對研究對象歷史發展的自然進程進行具體的描述進而揭示其發展規律的方法,而邏輯的方法則是以范疇等理論形式的有序運動來闡明理論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的方法。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理論表述和發展歷程內在決定了,只有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才能厘清文化發展成果共享的基本內容和基本價值。遵循歷史方法與邏輯方法的辯證統一,才能夠對研究對象的本質和發展規律進行總體性上的把握。因此,運用這種方法研究文化發展成果共享問題,能夠把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具體內容與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發展歷程及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緊密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