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社會可持續(xù)性的指標框架

對于上述四個維度進行操作化,就構(gòu)成了社會可持續(xù)性的指標框架。

公平問題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現(xiàn)狀的描述,而且也包含著對客觀現(xiàn)狀的主觀社會性認知。在本研究中更為關注的是經(jīng)濟增長的成果分配是否能夠得到社會民眾的認可,因此需要測量人們對于公平的主觀看法。研究者將公平評價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對社會整體的分配公平狀況的評價;另一方面是自身個體收入的公平狀況的評價。這兩個方面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例如懷默霆的研究表明,雖然中國公眾傾向于認為整個社會的收入差距很大,但是多數(shù)人認為自己身邊的不平等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公平的。懷默霆:《中國民眾如何看待當前的社會不平等》,《社會學研究》2009年第1期。如果人們更傾向于參照那些處于他們周邊環(huán)境中的人而不是整個國家的人來認知公平問題,那么這一結(jié)論無疑是令人欣慰的。馬磊和劉欣的研究也表明,個人的微觀分配公平感與宏觀分配公平感之間是有區(qū)別的。馬磊、劉欣:《中國城市居民的分配公平感研究》,《社會學研究》2010年第5期。基于上述考慮,本研究中采用兩個題項來測量社會公平度:第一個題項是“您覺得當下社會的收入和財富分配是否公平”,用來測量人們對于社會整體的宏觀分配公平感;第二個題項是“考慮到您的能力、教育背景和工作付出等因素,您認為自己目前的收入是否公平”,用來測量人們對于自身收入的微觀分配公平感。

社會秩序維度與人們感受到的社會沖突和權(quán)益矛盾有關。社會秩序感受有宏觀感受和微觀感受兩個層面:前者是從社會整體出發(fā)進行的評價;后者則事關自身的具體經(jīng)歷。我們用兩個題項來分別測量人們的宏觀社會秩序感受和微觀社會秩序感受。前一個題項為“您認為當前社會的總體狀況是否和諧”;后一個題項為“過去一年間,您或您的家人是否有過權(quán)益受到侵害的經(jīng)歷”。后一個題項中涉及了來自政府行為的權(quán)益損害、工作單位中受到不公正對待、工資福利被克扣或拖欠、來自其他個人的權(quán)益損害等具體情況。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測量的是被訪者的主觀感受,是被訪者的“主訴”。什么是自己的權(quán)益,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理解,統(tǒng)一的問卷對此不可能進行深入探究。什么樣的行為就能叫作損害,被訪者的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這里測量的更無關某一事實是否在法理上真的構(gòu)成了一種損害,而僅僅是被訪者的主觀感受。但是這種主觀感受并不因為其“主觀”而喪失意義;相反,它也是一種社會事實,也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對于社會秩序的感受。

社會歸屬力圖反映的是社會成員在社會身份意義上的認同感。我們在此用收入層級認同與地位層級認同來測量社會歸屬。社會學的諸多研究都表明,主觀的收入層級認同和地位層級認同與客觀地位要素之間并不一致。高勇:《地位層級認同為何下移:兼論地位層級認同基礎的轉(zhuǎn)變》,《社會》2013年第4期;范曉光、陳云松:《中國城鄉(xiāng)居民的階層地位認同偏差》,《社會學研究》2015年第4期。從多數(shù)現(xiàn)代國家的經(jīng)驗來看,客觀地位要素與主觀層級認同之間的不一致反而是更為常見的經(jīng)驗事實。其原因就在于主觀社會層級認同是基于客觀地位要素基礎之上的社會建構(gòu),它同時反映了社會成員的社會認同感與社會歸屬感。如果在發(fā)展進程中,社會歸屬感保持穩(wěn)定,那么社會成員的主觀層級認同也會隨之穩(wěn)定;反之,如果社會歸屬感不斷被侵蝕,那么盡管經(jīng)濟收入可能在增長,但主觀層級認同卻會出現(xiàn)下滑趨勢。在本研究中,我們采用兩個題項來測量社會歸屬:“您認為您的收入屬于第幾層”;“您認為您的社會地位屬于第幾層”。前者用來測量收入的主觀層級認同;后者用來測量社會地位的主觀層級認同。

社會信任不同于政府信任或機構(gòu)信任。帕特南指出:“經(jīng)驗上來說,社會信任和政府信任可能相關也可能不相關,但是理論上必須進行清晰區(qū)分。政府信任可能是社會信任的原因或者結(jié)果,但是它不同于社會信任。”Putnam, Robert D. ,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2001.社會信任內(nèi)部又可以區(qū)分為針對社會中一般性他人的“一般信任”(General Trust)或者“彌散性信任”(Thin Trust)和依賴于具體社會關系、針對共同體成員的“具體信任”(Specific Trust)或者“內(nèi)聚性信任”(Thick Trust)。本次調(diào)查中,用兩個題項來測量社會信任:“您是否認為大多數(shù)人是值得信任的”;“生活中遇到困難,您是否總能及時得到幫助”。第一個題項是關于“一般信任”的,第二個題項是用來測量“具體信任”的,它們共同構(gòu)成了關于社會信任的測量。

綜上所述,社會可持續(xù)性的指標框架如表2—2所示:它分為社會公平、社會秩序、社會歸屬、社會信任四個維度;每個維度又都細分為兩個題項,用以凸顯發(fā)展過程中的結(jié)構(gòu)張力。

表2-2 社會可持續(xù)性的指標框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石林| 绥滨县| 米脂县| 梧州市| 兴国县| 乐昌市| 精河县| 阜阳市| 古蔺县| 中西区| 红原县| 巫山县| 普安县| 彩票| 饶河县| 霍林郭勒市| 米脂县| 虹口区| 阳西县| 鹰潭市| 遂平县| 长宁县| 长海县| 左权县| 汾西县| 麻栗坡县| 石阡县| 阜新市| 辉县市| 长岭县| 巴彦县| 磐石市| 广丰县| 龙井市| 台东县| 无为县| 黄浦区| 芮城县| 桑日县|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