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一家
- 蔡瑞燕 劉斌
- 1052字
- 2019-01-04 17:07:41
序言二 感受溫暖親情 領悟深遠意義 (代序)
尊敬的各位領導、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是一所以農、工學科為優勢,農、工、理、經、管、文、藝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廣東省屬本科大學。它的前身是仲愷農工學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為紀念廖仲愷先生愛護農工的意愿,由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政治活動家何香凝先生等提議,并經國民黨中央批準而創辦的,學校于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擔任首任校長15年。值此紀念宋慶齡先生誕辰120周年活動之際,我代表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熱烈歡迎各位前來參觀由我校提供的《同志·朋友·親人——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一家的情誼》的文物圖片展覽。同時,非常榮幸能在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與廖家親屬、各位領導和專家見面。在此,我謹向親臨現場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為我們的展覽提供大力支持和協助的上海市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管理委員會、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志·朋友·親人——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一家的情誼”展覽分“童年初睹風姿美”“唯菊與石,品質高潔”“共同建設新中國”“深情厚誼——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四個部分,以時間為主線,展出了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一家各個歷史時期的照片、信函及其他圖片資料,系統梳理和全面展現了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一家的交往歷程。
眾所周知,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與國民黨元勛廖仲愷、何香凝夫婦交往多年、感情深厚。他們于1913年相識于日本東京,因志同道合而結下同志加朋友的深厚情誼。1925年孫中山、廖仲愷大志未伸而先后離世,宋慶齡和何香凝秉承遺志,相互扶持,共同為實現民族獨立、政治民主和國家富強而不懈奮斗。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的子女廖承志、廖夢醒以及何香凝的外侄女婿鄧文釗、鄧廣殷父子等晚輩也建立了深厚感情,并與他們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心,不是親人而勝似親人。
這次展覽通過珍貴文物、來往信函及200多幅歷史照片的展出,再現了宋慶齡和廖仲愷、何香凝一家延續了60多年的交往歷程,用歷史的記錄真實地反映出他們之間同志、朋友、親人的深厚情誼。
衷心感謝各位與我們一道重溫革命先輩的光輝歷史,一同感受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一家的溫暖親情,一起感悟革命先輩們不是親人而勝似親人所蘊含的深遠的歷史意義。誠摯歡迎各位蒞臨廣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考察、參觀并指導工作!
祝各位來賓、朋友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各位!
高志青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2013年5月29日
(在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舉行的“同志·朋友·親人——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一家的情誼”展覽開幕式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