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一家
- 蔡瑞燕 劉斌
- 1152字
- 2019-01-04 17:07:41
序言一
蔡瑞燕、劉斌同志的著作《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一家》初稿,我認真審讀了一遍,這是一部具有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好書。
孫中山、廖仲愷都是偉大的愛國者,也是民主革命的先驅。廖仲愷與何香凝結婚,并在日本一同參加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進行反清革命和后來捍衛共和的“二次革命”和護國、護法運動。廖仲愷和何香凝都是孫中山的戰友和親密的同志,為孫中山晚年改組國民黨,制定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以及建立黃埔軍校、創建國民革命軍做出重要的貢獻,成為國民黨著名的左派領袖。
1915年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后,孫中山與宋慶齡,廖仲愷與何香凝這兩對著名的革命伉儷,四人都有共同的救國救民,實現中國獨立、民主和富強的共同理想,以及反帝反封建軍閥,“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追趕時代潮流,完成祖國統一,實現“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共同信仰。正因為孫、廖兩個家庭志同道合,交往密切,在革命和建設國家的偉大事業中,相互支持和合作,結下了你我不分的生命共同體,成為世人仰慕和學習的楷模。
1925年,孫中山、廖仲愷兩位偉人,為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先后病逝和被敵人刺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壯志未酬身先死,這是他倆的遺憾,也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愛國情懷,除了對這兩位偉人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和緬懷外,并決定團結一致,為完成他倆的未竟事業繼續英勇奮斗。
宋慶齡、何香凝這兩位偉大的女性,以繼承孫中山、廖仲愷的事業,弘揚他倆的精神,作為歷史的使命,在長期的艱苦奮斗中,高舉孫中山愛國革命的旗幟,同國民黨右派,以及獨裁專制統治者作了長期的艱苦斗爭。在反抗日本侵略的八年抗戰中,宋慶齡和何香凝都在積極地做貢獻,在蔣介石掀起三年內戰期間,宋慶齡、何香凝更是高舉反對蔣介石、支持人民解放斗爭的旗幟,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敬佩。她倆真的無愧為國之瑰寶。
宋慶齡對廖仲愷、何香凝的女兒廖夢醒、兒子廖承志,及侄女婿鄧文釗等,不僅關心他們的工作,也跟他們頻繁交往,對他們的關愛、教育無微不至,對他們的成長影響巨大。
可是,過去我們對孫中山、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兩個特殊家庭的關系了解不多。蔡瑞燕、劉斌的這部《宋慶齡與廖仲愷、何香凝一家》著作,廣泛地搜集材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實事求是的方法,就兩個家族鮮為人知的事作了梳理,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嚴格的學術規范撰著成書,本書的出版對我們了解這兩個特殊的家庭對國家的貢獻很有幫助,對于當今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也有啟迪。
蔡、劉都是研究廖仲愷、何香凝、廖承志、廖夢醒的學者、文物工作者,在工作極其繁忙的情況下完成這部新著,是對學術研究的一個貢獻,除了表示我的敬意外,也期待他倆繼續努力,不斷有新作出版。
林家有
中山大學孫中山研究所原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6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