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吠陀經和奧義書
  • 巫白慧
  • 3723字
  • 2019-01-04 17:11:10

烏莎(Usas,黎明女神)

Usas,音譯“烏莎”,意為“黎明、晨光、晨曦、曙光”。用雙數時(Usasau),表示“早晨與黃昏”,或者“白天與黑夜”。有時候,Usas也單指“黃昏時分”。

“黎明”是自然的現象、幻象;吠陀詩仙在它消失前一刻捕捉到它,把它人格化為一位“黎明女神”,命名為“烏莎”,并且為她編造出一個浪漫主義色彩極濃的神話:烏莎出生于天國,稱為天之女兒。她姿容秀美,裝扮豪華,正如一個“飛天”的舞娘。她的身體是一個用之不竭的光源;上下罩著網絡似的“光子”衣裳,閃耀著柔和悅目的晨光。她特別喜歡在東方展示自己傾倒仙凡的美姿。她好像剛剛在浴池里浴罷起來,全裸著她那無比皎潔的光體,嬌嗔地把黑暗驅散,解下黑夜的黑袍。她始終亮著同一色彩,銷蝕著人間生命。她一覺醒來便把天際照亮,把天國大門打開;她的燦爛奪目的光芒正像家畜的飼料。她把噩夢、不祥的幽靈和可憎的黑暗一一趕走。她揭開被黑暗密封著的寶藏,慷慨地把里面的珍寶全都發放。她喚醒所有生物起來活動。每當她放光照耀,鳥群立即離巢起飛,世人也去尋覓資生養料。日復一日,她出現在特定的場合,從不違反自然的規律和天神的法令。她喚起她所有的善男信女,點燃早晨的各種祭火,給神群提供良好的服務。她乘坐一輛由紅色的神馬或神牛牽引的、放射著彩光的輦輿,帶領著神眾應邀降臨人間祭壇共同暢飲獻給他們的蘇摩神酒(紅色的牛馬和彩光象征著早晨的紅光)。

烏莎女神和太陽族中的福生男神結婚,但太陽神同時在追求她,就像年輕男子追求妙齡少女一樣,故又說她是太陽神的妻子,克盡為太陽東升開路的婦道。然而,由于總是走在太陽之前,她偶爾也被看作太陽的母親,攜帶著一個金光燦爛的嬰兒。烏莎的妹妹是黑夜,同時也是她的死敵,這也是為什么姊妹倆(黎明與黑夜)常常合寫成雙數(Usāsā-naktā和naktosāsā)。祭火(Agni,火神阿耆尼)總是在清早點燃,這使得烏莎和阿耆尼的關系密切,甚至說二者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人。烏莎還有兩個孿生的朋友阿須云(A?vins,雙馬童),她往往一清早叫醒他兄弟倆,讓他們備車載她去天外天縱情漫游。

烏莎還被塑造成一位福善的女神,庇佑禮拜她的虔誠信眾,祝福他們人財兩旺,福壽雙全。

吠陀詩人在構想烏莎女神美麗而圣潔的形象的同時,進行了心靈上的藝術加工,寫成20支富有美學韻味的神曲——對她的贊美詩。

茲從20支歌頌烏莎女神的神曲中,選引《烏莎女神贊》一曲于下:

《烏莎女神贊》

(黎明女神贊)

(《梨俱吠陀》第4卷,第51曲,共11個頌。

作者為愛天仙人,Vāmadeva Gautamā)


1.此光在東方,照耀最經常,

脫離夜黑暗,純潔現本相。

烏莎天之女,遐邇放明光;

愿為黎民利,開路示航向。


2.多彩美晨妃,挺立于東方,

猶如祀神桿,豎立祭壇上。

烏莎放光照,凈化尤晶亮,

沖擊黑暗閘,砸開兩扇門。


3.博愛富仙子,今日放異彩,

教導開明人,施舍財與物。

黑色波尼怪,昏睡在夢鄉,

墮入暗淵中,永不覺天亮。


4.烏莎圣天女,昔日向古仙,

展示汝財富。古仙名字是:

那瓦格瓦仙,鴦吉羅大仙,

陀娑格瓦仙,什陀阿舍仙。

富有光仙姬,今日之程序,

為汝而安排,該是舊或新?


5.潔凈光仙子,按時套騏驥,

遨游諸有界,一日行程中。

烏莎在喚醒,沉睡生物界,

二足及四足,起來做生計。


6.請問在何處,是何古仙姬,

群神囑支援,利普眾任務?

烏莎撒銀光,慢步銀色路,

無異無衰老,同一難分辨。


7.誠然,

是諸烏莎仙,曾示善吉祥,

光輝助人者,真理性真實。

辛勤主祭司,遵此辦祭典,

誦經唱贊歌,立即獲財富。


8.綽約光仙子,全顯在東方;

展現其自身,同樣從東方。

彼從法理座,雍容覺醒起,

猶如牝牛群,放牧任自由。


9.同一光仙子,顏色無改變,

即使在今時,行動亦如前。

光閃閃體形,晶瑩尤皎潔,

釋放金毫光,黑魔被收藏。


10.艷麗圣天女,放光周遍照,

祈賜予我等,財富及后嗣。

我等已覺醒,向汝臥榻上;

期望將成為,英雄族父親。


11.我虔誠高舉,祭祀之旗幟;

烏莎天之女,伏祈光普照!

我將享盛譽,在民眾當中;

天地與仙姬,佑我成斯事。


提要:本曲共有11個頌,作者細致地描寫烏莎女神的形象。烏莎出現于東方,而永恒停留在東方。她的天然美,艷麗絕倫,天人敬羨。她的絢爛多彩的金色光波,首先沖擊她“胞妹”司夜女神羅娣莉,揭去后者的漆黑夜幕;進而降伏黑妖波尼怪,收拾兇惡的黑魔。烏莎自身本然地具足精神的和物質的財富。她曾慷慨地向古仙人、智者布施財富。她現在“現身說法”,以身作則,教導皈依她的信眾,要高舉祈禱、祭祀旗幟,創造財富,普行布施。她預言,這些信眾將會因此獲得榮譽與幸福的回報。

下邊按頌序逐一解說:

頌1:首先點明“此光”,乃黎明女神之光,出自東方,而常留在東方。她釋放第一道光束,直接射向她的“胞妹”司夜女神羅娣莉(),沖破后者漆黑的夜幕。“脫離夜黑暗”:意謂黎明(Usas)與黑暗(Rātrī)雖為同胞姊妹,但又是“有我無你,有你無我”的絕對獨立的雙方;光明與黑暗的勢不兩立。因此,隨著晨光破曉,黑夜立即消失。“示航向”:有二義,一是為黎民利益而指示光明的方向;一是為緊隨自己之后升起的丈夫——太陽神作開路先鋒。

頌2:描述烏莎是祭壇的衛護神,喻如圍欄神桿。“祀神桿”:是祭壇上的木棍或木樁。婆羅門教徒舉行祭祀時,先筑一祭壇,在祭壇四周豎起若干木樁,以示對神壇的保護。黎明破曉,黑夜消失,世間萬物復蘇,看到了生活的曙光,獲得了生命的保護傘——烏莎女神;她喻如在祭壇四周豎立的祀神桿(又叫祭桿),祭壇得到保護免受不祥和不凈之物的干擾、污染。

頌3:教導人們要樂善好施,譴責吝嗇鬼波尼怪。“波尼怪,Pani”:是吠陀神話中的一種鬼怪,專門劫奪人間財富,由此引申為守財奴、吝嗇鬼、不愿布施財物者。烏莎在此鼓勵、表揚樂善好施的人們,而對專門損人利己的吝嗇鬼波尼怪們,則予以申斥和譴責,讓他們墮入黑暗深淵,永睡不醒,罪有應得。

頌4:信眾問烏莎天女,我們應以何種方式禮拜、供養你?是照你過去向古仙們獻寶的方式,還是按今日之方式?“程序”:即方式、儀式。“該是舊或新”:舊,意指烏莎天女過去向古仙人獻財寶的方式。新,意指現在的供神儀式。四古仙名字:那瓦格瓦仙(Navagva)、鴦吉羅大仙(Angira)、陀娑格瓦仙(Da?agva)、什陀阿舍仙(Sapta-āsya)。

頌5:寫烏莎光仙子乘其神駒周游宇宙三界,喚醒各類眾生起來從事勞動生產、生活。“諸有界”:諸有,即天、空、地三有,亦即三界(吠陀神學家把宇宙幻想地劃分為天、空、地三界)。“二足及四足”:二足,指高級動物的人類;四足,指低級動物的四足獸類。

頌6:講烏莎、阿耆尼(火神)和利普(天工匠)三神之間的關系和故事。“古仙姬”:意指眾古女仙中之一(烏莎)。“群神囑支援,利普眾任務”:意謂天上眾神仙囑托烏莎女神幫助、支持利普工藝神完成后者眾多的任務,“利普”:原文是一個復數名詞Rbhus,是吠陀神話里三個半凡半仙的神的名字。他們是:利普(Rbhu)、伐阇(Vā ja)、毗婆梵(Vibhvan)。這三個半仙,三位一體,而以利普為首,一提利普,便包括其余二仙。詩人設想,半仙們生活在太陽城里,是超天才的工藝家。他們的工藝作品,出神入化,幾乎可與創世工匠神的作品媲美。“眾任務”:意謂利普三仙此前曾經完成了許多神奇的任務,而現在尚有不少等待他們去完成的任務;其中首要的一項是火神阿耆尼要求他們仿照火神的一個神杯,制作出另外四個神杯;而它們的式樣和神妙的作用,必須與火神的神杯一模一樣。利普幸運地得到烏莎女神的暗助和加庇,從而順利地完成這一神奇的挑戰性任務。“烏莎撒銀光,慢步銀色路”:烏莎(Usas),通常按名詞單數變格,在本頌卻是一個復數主語。這個復數主語(Usasas)的含義相當復雜:烏莎出現,一日一個,兩日兩個,如是逐日往下計算,便會出現數不清的烏莎。然而,烏莎的光輝本相天然自在,始終如一,沒有絲毫的異變,更不會隨著日數的多寡而有所增減;她每日清晨,如律現身東方,如常留在東方。故頌曰:“無異無衰老,同一難分辨”(表述“一”與“多”的哲理)。

頌7:本頌的前四句,講烏莎從前曾因祭司主持“烏莎祭典”而賜予祭司財物。“是諸烏莎仙”:烏莎在此是復數主語,含義同上一頌。“曾示善吉祥,光輝助人者,真理性真實”這三句是形容烏莎的定語,其中“真理性真實”是說烏莎的存在是真實不虛,是與真理完全契合的。這是把烏莎的存在哲理化為超驗境界。(頌的后四句,講現在的祭司應以過去的祭司為榜樣,設辦烏莎祭典,便同樣得到烏莎贊賞,獲賜財富。)“遵此辦祭典”:意即按過去的祭司所辦的祭典來辦現今的祭典。

頌8:贊嘆烏莎按自然規律出現于東方。“法理座”:符合自然規律的座位、自然規律的位置、自然規律。

頌9:闡述烏莎的顏色,過去與現在,如一不變。“顏色”:意指烏莎的本相不因時間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黑魔”:即黑暗的夜幕。“收藏”:即消失。黑夜隨著黎明的出現,便立即消失。這也寓意,當夜黑幕暫時隱藏,但可待機(次夜)恢復。

頌10:信徒們祈求烏莎賜予財富與子嗣。“我等”:信徒們。“向汝臥榻上”:意謂我們把臥榻安放在朝向烏莎黎明升起的方向。我們是從這床臥榻上醒覺起來。“英雄族”:即國家的將士、軍官與士兵,武裝部隊。“父親”:國王、將帥。

頌11:本頌和頌10同說國王或將帥向烏莎女神提出愿求。“祭祀之旗幟”:是說國王或將帥禮拜烏莎女神,請求賜福時,他們所舉的旗幟,不是軍旗,而是“祭旗”(祭神用之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奉节县| 高邑县| 桐乡市| 岑巩县| 喜德县| 马公市| 砚山县| 龙泉市| 盐亭县| 山西省| 怀仁县| 衡水市| 苗栗市| 敖汉旗| 贺兰县| 金平| 合作市| 石泉县| 宝应县| 潮州市| 泸水县| 芜湖县| 五指山市| 如东县| 綦江县| 特克斯县| 武平县| 五家渠市| 讷河市| 会泽县| 延川县| 桓仁| 苗栗市| 乌海市| 文山县| 建宁县| 绍兴县| 台安县| 安远县| 东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