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思想來源及演進的歷程本章以闡述王陽明思想形成之前為主,形成之后的思想只勾勒出軌跡,主要內容留給以后各章討論。

王陽明,諱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浙江余姚人。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九月丁亥(陰歷九月三十日)他出生在余姚“瑞云樓”,初名云。五歲改為今名。

據錢德洪《年譜》記載:王陽明的先世出自晉朝光祿大夫王覽的后裔,原本山東瑯琊人,到了其曾孫右將軍王羲之徙居紹興,又過了二十三世迪功郎王壽自達溪徙余姚,于是成了今天的余姚人。王壽的五世孫王綱善于觀察人,有文武之才。明朝初年,劉基推薦他為兵部郎中,提升廣東參議,后死于苗難,其子王彥達綴羊革裹尸歸,這就是王陽明的五世祖。御史郭純上書于朝,在增城立廟奉祀。王彥達號秘湖漁隱,生高祖,名王與準,精通《禮》《易》,著有《易微》數千言。永樂年間,朝廷舉遺逸,選中他卻不去,號遁石翁。曾祖王世杰,人稱槐里子,以明經貢太學,終老于此。祖名王天敘,號竹軒,魏瀚曾為其立傳,敘述他環堵蕭然,雅歌豪吟,胸次灑落,比喻為陶淵明、林逋。所著有《竹軒稿》《江湖雜稿》行于世,被封翰林院修撰。自曾祖王世杰以后,王氏兩代皆贈嘉議大夫、禮部右侍郎,追贈新建伯。父名王華,字聽輝,別號實庵,晚稱海日翁,曾在龍泉山中讀書,又稱龍山公。成化十七年(1481)賜進士及第第一人,官至南京吏部尚書,進封新建伯。王華常思念紹興山水佳麗,又為先世故居,再次從余姚搬遷到紹興城中光相坊居住。王陽明年輕時曾在紹興東南二十里外筑陽明洞,學者都稱他為陽明先生。錢德洪:《年譜》成化十二年條,《王陽明全集(新編本)》第四冊,第1225頁。

王陽明的思想來源多樣,其前后有所不同,有一個從萌發到成熟的演進過程。關于這一點,他自己、友人、弟子及后學多有論述。這里主要本著當事人記當時事,以及同時代人記同時代事的原則,換言之,根據王陽明自己的論述,附以友人、弟子后學相關言論,闡述一下其思想的來源及演進的歷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玛纳斯县| 府谷县| 长治市| 吉林市| 赤水市| 武宁县| 凯里市| 孟村| 周口市| 灵台县| 桃园市| 沁水县| 萨嘎县| 丹阳市| 清徐县| 安义县| 惠来县| 资兴市| 射阳县| 白河县| 宣汉县| 灵武市| 孝义市| 沙河市| 闽清县| 天气| 习水县| 巴青县| 徐州市| 皋兰县| 茶陵县| 株洲县| 远安县| 报价| 定西市| 郓城县| 泰顺县| 绥芬河市| 榕江县|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