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8集
- 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甘肅研究基地
- 788字
- 2019-01-04 12:56:54
二 鄧小平的觀點
在經歷了1957年以后近二十余年的極“左”年代全盤否定宗教、打壓宗教以后,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率先提出了宗教文化問題,這在當時起到了引領如何科學對待宗教的思想解放的重大作用。
事情的緣起是1978年10月28日下午,鄧小平訪問日本期間,參觀了奈良東大寺和唐招提寺。在唐招提寺參觀時,贊揚了1200多年前負責建造這座寺院的唐代高僧鑒真的功勞,并歡迎該寺森本長老帶著鑒真石雕像文物一起訪問中國。
1.肯定宗教界人士在對外友好往來和文化交往中可以作出重要貢獻。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宗教的中外交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國歷史上,除外國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倚仗武力對我國進行強制性的傳教外,中外宗教的相互交流,增進了我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為繁榮我國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很大貢獻。對此,鄧小平給予了很高評價。1980年4月,江蘇省暨揚州市舉行了歡迎唐代高僧鑒真大師像由日本回國巡展的活動。4月19日,鄧小平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題為《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盛事》的文章,他指出,“在中日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鑒真是一位作出了重大貢獻、值得永遠紀念的人物”。
2.肯定了宗教藝術。鄧小平同志在文章中,還回憶了他1978年訪問日本時在奈良唐招提寺見到了鑒真塑像時的情景,說:“誠如歷代詩人學者所贊嘆的,它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性,表現出鑒真的堅強意志和安詳風度。1200余年來,日本人民把他作為國寶,精心保護和供奉到今天,值得我們敬佩和感謝。現在,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文化界和佛教界人士,把國寶鑒真像鄭重地送來中國供故鄉人民瞻仰。這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盛事。它必將鼓舞人們發揚鑒真及其日本弟子榮睿、普照的獻身精神,為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事業作不懈努力。”
3.我們歷來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當然,我們也進行無神論的宣傳。1979年10月15日,鄧小平《同英國知名人士代表團的談話》時肯定了無神論宣傳教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