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第四節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以下簡稱《合作社法》)的訂立就是試圖使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走上規范化道路,但是,即使有了法律,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還是呈現出異質性和不規范的特點。合作社發展的異質性和不規范僅是其發展初期的必然現象,還是會隨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而趨于一致和規范?這其中有什么樣的內在形成機理?各類專業合作社中的利益分配遵循的是什么邏輯?結合上文基于間接定價理論模型的理論分析,選取2009—2010年Z省和S省的各1個合作社案例引自筆者的合作者樓棟在參與浙江大學郭紅東教授主持的課題時獲得的資料。,嘗試對以農業經營形態為內核(案例一為農業龍頭企業,即結構D;案例二為農民合作組織,即結構C)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邏輯及其內在的利益分配機制進行案例分析,以期給讀者更直觀的認識。

一 “我們的社長就是公司的老總”

Z省X縣土雞蛋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5月,從事土雞蛋和土雞生產回收、銷售業務,B、T、P等鄉鎮1245戶的土雞養殖戶是其社員。合作社養殖規模逐年擴大,至2007年,年飼養量突破20萬羽,年產土雞蛋150噸,實現銷售收入860多萬元。養殖是充分利用X縣境內的大量果園、林地、農戶宅旁的空閑地,不飼喂工廠化生產的配合飼料、藥物、添加劑,專以蟲草和農戶自產的糧食為飼料。生態養殖基地達1200畝,確保土雞蛋的質量和風味,專門辟出45畝養殖蚯蚓。合作社同時還制定“X牌”土雞蛋質量標準和農戶質量管理手冊,負責全程監督“X牌”土雞蛋。2007年獲“Z省農博會金獎”和“T市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稱號。

2009年某月某日,X縣土雞蛋專業合作社員工免費為P鄉85戶農戶送去4000多只已經飼養了一個多月且做好防疫程序的雞苗。上午8點不到,當滿載著雞苗的車開到P鄉政府時,已經等候在這里的村民們馬上圍了上來,大家按照各自的家庭條件領走雞苗。S村L某,一家4口人,自己長年在家務農,孩子讀書,家里經濟比較困難。他領去50只雞苗,說道:“一直想養雞,沒錢買小雞,又缺少技術,不敢養。現在合作社免費送小雞給我們養,而且在技術上又輔導我們,今年我家養這50只雞,日常開銷就不用愁了?!盙村的F某,家里有4口人,無經濟來源。他也領去50只小雞,表示要從養雞開始,走上致富路。合作社負責人說:合作社總結以往農戶飼養小雞困難、成活率不高的經驗,這次免費送給低收入農戶的雞苗,合作社先飼養30多天,并做好了全程防疫,確保農戶養殖成活率達到100%;合作社宣傳的是“低收入農戶只要飼養50只土雞,就可以增收3000元以上”,但也只能當作合作社的宣傳策略,當我們一再請求讓他們進行逐步的財務計算時,便沒法得到如此的數目。

經過我們的深入了解和多方訪談,發現這里的“免費”指的是免運費,并不是免去雞苗的費用,雞苗費用將在土雞蛋或者土雞收購時進行計算,在領取雞苗時也需要押金。整個運作過程如下,合作社承擔向農戶提供雞苗、專用飼料、技術與管理服務和保證以一定的價格收購農產品的義務,農戶則按企業的要求進行飼養與管理,承擔把全部產品賣給企業的義務。農戶在其中扮演的是土雞飼養員的角色,而合作社則得到了穩定、優質的貨源。其實,X縣土雞蛋專業合作社的背后是一家飼養及銷售土雞、土雞蛋的農業龍頭企業。該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當時共有合作農戶119戶。前些年,該公司以“公司 + 農戶”的模式帶動低收入農戶飼養土雞致富,之后由于業務擴展,公司模式發展成為“公司 + 基地 + 農戶”,規模不斷擴大。合作社地處X縣B鎮,原來的扶持都以B鎮農戶為主,現在規模擴大后,扶持逐漸向周邊鄉鎮農戶擴展,現在的模式逐漸變成“公司 + 合作社 + 基地 + 農戶”。

提起這家公司,合作社社員C某回憶起了當年的訂單農業,“最初,我們是與公司訂合同的,其實這公司就是合作社。合作社就是公司,合作社社長就是公司的老總。我們簽訂的是購銷合同,公司不給我們提供雞苗、技術、管理和相關服務,我們可以根據市場價格和公司討價還價,這樣的合同對我們的約束也不強。我們還是要看市場,只要我們的雞和雞蛋質量好,銷售總是沒有問題的。很多商販都會來上門收購。這樣公司往往要吃虧,于是他們便開始供應養殖的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我們看樣子就成了專業的養殖工人。不過這樣也有好處,至少我們不用擔心養殖中的雞苗疫病問題,技術服務也更有保障,更省心些。至于合作社,有和沒有無所謂,只是多了一塊牌子而已”。當提到合作社社員的權利時,陳某感慨道:“我們一般不開會的,更沒有選舉權和表決權,最多是一起去上上課,學點技術;我們也知道合作社成立可以享受到政策優惠,但是這和我們是沒有關系的,也沒有人會去在意這些,在意了也沒有用,我們只要把雞養好就行。不過合作社也算是有形式,會有幾個代表的,開開會,討論一下怎么做福利,算是工會吧。”一位養殖規模比較大的農戶還是存在一定的擔憂和煩惱:“合作社銷路好,那大家都好;如果過幾年合作社撐不下去了,那我們的固定投資(養雞場)就收不回來了,而且銷路不好時合作社收雞不及時,我們得多用飼料,這樣合作社就把風險壓到我們頭上了?!?/p>

通過上述對該案例的分析,根據前文建立的模型,我們可以得到如下推導。該案例中,農戶和龍頭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中間產品、最終產品、生產中間產品的勞動及生產最終產品的勞動的交易效率進行綜合比較后,選擇了剩余權利賴以實現的最優組織結構——農業龍頭企業(公司),農戶成了養殖工人,即形成結構D。

而由該公司發展出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說到底就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我們的社長就是公司的老總”,政府對合作社的各項優惠政策和補貼也不可能落實到兼業農戶的身上,因為企業享有剩余權利的控制權和收益權。在這一過程中,兼業小農可能會在收入上體現出一定程度的增長,但是比起其應得的還差之甚遠。在這樣的合作社中,無論其內部治理結構如何進行調整,最終具有決定權的還是農業龍頭企業,而這一農業經營形態的存在是市場主體選擇的結果,就連運作較好的“T市市級合作社示范社”的負責人都感慨道:“合作社還是沒法和企業競爭的,合作社若要規范,則要處理的問題太多,決策太不方便?!?/p>

二 “合作社里還有合作社”

S省A縣惠農果蔬專業合作社于2008年4月正式掛牌成立。目前,該社集果蔬生產、集中購銷、社員培訓等服務于一體,擁有社員139人和兩萬多畝果蔬生產基地。在理事長L某看來,合作社之所以有今天的成效,主要得益于七年檸檬協會的經歷。果蔬合作社的前身是A縣X鎮檸檬生產技術推廣協會。1999年,曾經紅極一時的A縣檸檬產業一落千丈,收購價格由前一年的4元 / 斤跌至1元 / 斤。而銷售市場上,收購商“一斤果付八兩錢”的現象普遍存在,嚴重侵蝕著檸檬種植農戶的利益。承包80多畝檸檬園的果農H某思考著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2000年,媒體上一篇檸檬協會的報道,讓他萌生了籌建協會的想法。H某將此想法與時任鎮農機站站長的Y某交流后,兩人一拍即合。隨后,他們又找到L某等四位檸檬大戶,每人出資五萬元,集資30萬元。2001年4月,A縣X鎮檸檬生產技術推廣協會掛牌成立,Y某任會長。這個由大戶自發組建的協會班底,為日后的惠農合作社打下了基礎,而鎮農機站的背景也令其在享受政府政策優惠方面占據有利地位。

2008年4月,在縣農委農辦掀起合作社興辦高潮的鼓勵下,在檸檬協會的基礎上,A縣惠農果蔬專業合作社順利組建,已72歲的Y某退居二線,40歲的L某被推選為理事長,該過程是由6位大戶(理事會,即合作社里的合作社)協商決定的?;蒉r合作社由此完成了從專業協會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功“轉身”。目前,惠農合作社的成員分為普通社員和固定股東兩類,凡是當地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在上交入社申請書后,經理事會研究同意,即可成為普通社員。社員入社不收費,可以享受免費培訓、獲得簡報、按交易量返還(計算時主要通過價差)等權利。H某介紹,普通社員入股者可成為固定股東,1萬元1股,最低1股。在自愿的基礎上,合作社歡迎所有社員成為股東。目前,惠農合作社擁有13個固定股東,成員出資總額138萬元。X鎮S村村委會的R某就是惠農合作社的新股東,2008年,他以18畝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經評估作價12萬元。

“盈余返還,培訓只是惠農合作社的對內服務,真正吸引農民入社的法寶是合作社的統一購銷。”大戶社員Y某承包了20多畝、大約600棵檸檬樹,每年需要1.5噸左右肥料。通過合作社統一購買,每噸可以節省50元錢的成本。“省錢雖然不多,但最關鍵的是質量有保證”, Y某笑著說。在銷售環節,合作社的“公平秤”讓Y某感到放心。在檸檬銷售市場上,“八兩秤”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果將檸檬銷售給其他零散中介,很可能遭到不知情的“盤剝”。而惠農合作社收購檸檬,則打破了這一市場潛規則。2008年,楊某與合作社的交易量為6噸檸檬。年底,他獲得300元的返還金。Y某稱:“據統計,去年惠農合作社共購買總價值39萬元的化肥,集體銷售檸檬、桃子等果蔬1386噸,在合作社一購一銷中,社員們在生產上降低了成本,而在銷售上獲得了經濟增量?!钡墙涍^多方的訪談了解,發現這其實只是合作社的表面現象。

小戶社員A: “別忘了,其實合作社也就是個農資買賣商,以前有商販上門來推銷農資、收購檸檬,其實也并不見得比合作社的差;現在有了合作社,我們不好意思和小商販們打交道了;合作社賺錢的應該就是那幾個大戶?!毙羯鐔TB: “之前合作社聘請了農機顧問、農技顧問、銷售顧問、財務顧問,但這筆賬怎么算的,沒有人能說清楚。”小戶社員C: “大戶們拿出了自己家作為辦公場所,好像吃虧了;但比起他們用合作社名義圈的地的收益,那就微不足道了?!毙羯鐔TD: “合作社算的賬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把市場的農資和果蔬的購銷價都處理過了,我們信息不靈通,也不去關注這些。而且縣里給合作社的補貼我們都不知道的。”小戶社員E: “對大戶有好處,他們開會商量事情,拿政府補貼;其他不說,農機補貼都是他們拿的。我們不可能參與,其實參與了也沒用。”小戶社員F: “剩余返還是意思一下的,再說不是人人有返還,其實是由于有幾戶的果子好,給的獎勵。其實合作社和企業差不多的,幾個大戶開的。我們買賣農資,哪里好就去哪里。而合作社對外起到一個銷售中介的作用,每斤水果向收購商收0.2元左右的服務費?!毙羯鐔TG: “每年水果銷售旺季,重慶、北京、鄭州、深圳等各地的收購商便會主動跟惠農合作社聯系,以前他們都是自己過來和我們談判的,現在有合作社,談判的事就交給了合作社,我們沒有談判的權利。”當地非社員H: “合作社并不強制規定社員要通過合作社銷售水果,但由于合作社在當地統一購銷的影響力早已名聲在外,當地果農只能選擇合作社,沒有其他選擇。”“據惠農合作社的財務報表,2008年度合作社總盈余為30.3萬元,在盈余的分配中,3.6萬元做公積金,用于合作社的擴建和基礎建設,其余26.7萬元按照交易量和股金返回給社員。老實說主要還是股金收益?!币晃缓献魃甾k公室成員說。由上述小戶社員的陳述和非社員的觀察,由于合作社規章制度和信任約束以及其購銷規模大,小戶只能通過合作社進行購銷;而在收益分配中,資本入股和有控制權的大戶分去了總收益的大部分,小戶社員對于經營事務的知情權和決策權沒有保障,所得收益份額很少。

合作社的帶頭人并不滿足于此。2007年始,籌辦干果加工廠的計劃就開始在L某等人中醞釀。2008年,合作社以吸納入股的方式租用18畝土地,以備建廠?!艾F在還差200多萬元的資金”, L某透露。合作社不指望能從銀行得到貸款,他們更希望社員們以入股的方式加盟,合作社現有139個社員,每人1萬元,就可以籌集到139萬元。大戶社員I認為:“(讓小戶出錢)但是小農戶一般都不出錢,到合作社買賣東西就好了,出錢不放心。”他覺得真要辦廠,還得靠合伙,沒辦法通過合作社。所以表面上由這類大戶帶頭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起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做出業績,但是視角一轉變,我們還是可以發現之前的分析邏輯,兼業小農還是受到“盤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双柏县| 尉犁县| 临沂市| 那曲县| 昌图县| 普宁市| 昌图县| 明水县| 泗洪县| 林西县| 姚安县| 延寿县| 武穴市| 阜阳市| 旅游| 三台县| 延吉市| 墨竹工卡县| 芒康县| 遂昌县| 奉化市| 文安县| 青神县| 湟中县| 岚皋县| 观塘区| 遂平县| 会泽县| 景宁| 安化县| 阳泉市| 楚雄市| 昌江| 镇安县| 二连浩特市| 连州市| 濮阳县| 高青县| 蓝山县|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