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一本通(圖解版)
- 陳楠華
- 1589字
- 2019-01-04 15:28:54
1.1 股權
股權屬于財產所有權,是指股東通過合法的方式獲得公司股份,并根據所擁有的股份比例而享有的相應的權益,以及應當承擔的責任。
股權與股份既有一定的聯系,又有一定的區別。股份是股份公司資本的計量單位,代表了股東在公司資本中所占的投資份額,體現了股東所擁有的股東權,并且這種權利可轉讓。
股份證書是股份的表現形式。股份制企業的類型不同,股份證書的具體形式就不同。股票是股份的表現形式,是證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身份的憑證。股票是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后簽發的,因此股票只是將已經存在的股東權表現出來。擁有了股票,就可以行使股東權利。股票是形式,股份是內容。
股權的分類(見圖1-1)。

圖1-1 股權的分類
1.自益權和共益權
從股權的內容和形式股權的目的來分,可將股權分為自益權和共益權。自益權主要是財產權,是指股東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行使的權利,如股利分配請求權、公司盈余分配請求權、退股權、股票交付請求權、剩余財產分配請求權、股份轉讓權、股東名冊變更請求權、新股優先認購權等。
共益權是股東為了自己利益、目的的同時,兼顧公司利益,而行使的權利,如公司合并無效訴訟提起權、質詢權、累積投票權、公司解散請求權、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無效確認請求權和撤銷請求權、股東會議召集權、臨時股東大會召集請求權、股東賬簿查閱權、代表訴訟提起權、表決權、提案權等。自益權和共益權的共同點在于,兩者都維護了股東的利益、目的;不同點在于自益權主要與財產、自身利益等緊密相連,共益權主要保護了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目的。
2.單獨股東權與少數股東權
根據股東行使權利的方式,可將股權分為單獨股東權和少數股東權。單獨股東權是指每一單獨股份享有的權利,就是無論股東持股數量多少,無論股東是否在公司擔任職務,無論擔任哪種職務,只要具備股東身份,都可以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權利。如表決權、宣告決議無效請求權、公司剩余財產分配權、分派股息請求權等。
少數股東權是相對于單獨股東權而言的,是指股東持有的公司已發行股份數額達到一定的比例,才能行使一定的權利。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在股東大會召開十日前提出臨時提案并書面提交董事會。少數股東權可以防止有些股東濫用權利侵害另一些股東的利益,更好地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維護公司的經營和發展。
3.普通股東權和特別股東權
根據股權的主體,可分為普通股東權和特別股東權。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分為普通股和特別股,股權的主題也相應地分為普通股東權與特別股東權(見圖1-2)。普通股東權又稱為一般股東權,是指持有普通股產生的股東權,由于同種類股份每一股的金額相等,每一股份具有同等權利,因此普通股東的每一股份都有著相同的權利和義務。

圖1-2 普通股和特別股
不同的是,當股東持有的股份超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一定數量時(按照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計算),表決權要受公司章程的限制。這樣的限制是為了防止持有股份多的股東濫用權利,損害其他股東和公司的利益。普通股東權包括經營參與權、剩余財產請求權、收益分配請求權、優先認股權等。
特別股東權是指股份有限公司中特定股東所擁有的權利,如公司的發起人,持有特別股份(如優先股、后配股、混合股和償還股)的股東所享有的權利。特別股東權的權利因股份的不同而各有差異,概括起來有四個共同點。
第一,對公司的一些事項有優先表決權。
第二,公司盈余時,在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優先分得股息和紅利。
第三,公司解散清算時,若有剩余財產,可獲得優先分配。
第四,普通股東分得盈余或剩余財產后,有剩余的,才能獲得盈余或剩余財產的分配。
股份有限公司中的特別股份源于股份有限公司制定的公司章程,并沒有與“股東平等原則”對立。一方面,特別股東在某些方面的利益優于其他股東,在另一些方面的利益就劣于其他股東;另一方面,在特別股份中,同一股份內的股東間仍然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