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一本通(圖解版)
- 陳楠華
- 744字
- 2019-01-04 15:28:55
1.5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特點
作為一種長效的激勵方式,股權激勵并不是上市公司的專利,對于非上市公司而言,股權激勵不受法律限制,可選模式多,方案設計靈活,操作障礙少,如果運用得當,激勵效果非常明顯(見圖1-8)。

圖1-8 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特點
1.方式多樣化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方式比上市公司更加多樣。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一般采用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等方式。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可以是股權形式,也可以是非股權形式,如虛擬股票、增值權、利潤分享計劃、長期福利計劃等。
2.激勵對象范圍廣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對象的范圍比上市公司廣。由于我國《公司法》對股東人數有一定限制,如有限公司的股東不能超過50人,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不能超過200人。因此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對象往往局限于企業的管理骨干和技術骨干,普通員工一般不會成為股權激勵的對象。另外,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不受證監會規定的約束,公司監事也可以成為股權激勵對象。
3.程序靈活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程序靈活、額度不受限制。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不用在證監會備案,手續相對簡單,操作較為靈活。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的額度不受股權激勵總額度不超過10%的限制,具體激勵內容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
4.效果不確定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效果不確定。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效果與未來是否上市有密切關系。非上市公司股權不在證券市場進行交易,股權流通性較差,因此,如果非上市公司不計劃上市,那么股權激勵的效果可能差一些。非上市公司如果有較好的上市前景,那么股權上市以后就會大幅度增值,股權激勵就會有更好的效果。
5.激勵來源不同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來源主要為公開發行的股票,對非上市公司而言,由于無法在公開市場發行股票,所以激勵來源主要為增資擴股、期權池預留、股東出讓、股份回購、提取獎勵基金、儲蓄參與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