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Ⅲ.歸屬感干預練習能產生什么效果

有歸屬感的時候人的狀態好極了,沒有歸屬感的時候則糟透了。歸屬感干預帶來的最重要的結果就是讓一個人加倍努力,在困難面前樹立更強大的堅持意志,同時更少糾結于自己合不合群的問題。這些眼前的直接影響會不斷積累,產生更為長期的效果,例如更出色的學習表現等。

有關歸屬感的早期研究表明,對學校有較強歸屬感的學生其學習動力更強、更努力、成績也更好(Goodenow,1993)。歸屬感能促使人堅持不懈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人們往往會在任務變得艱難時開始懷疑自己。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歸屬感對于塑造堅韌不拔精神的重要性就已經有所體現。舉個例子,在一項研究中(Master & Walton,2013),獨處于房間中的學前班兒童需要完成一個很有挑戰性的拼圖。在一個實驗組條件下,孩子們只拿到拼圖。另一組中,孩子們則穿著寫有數字3的襯衫,同時得知“你是3號小朋友,你的任務是做拼圖”。在第三組中,孩子們穿著藍色襯衫,并得知“你屬于藍色組,藍色組的任務是做拼圖”。雖然所有孩子都是獨自完成的,但穿藍色襯衫、知道自己是拼圖組的孩子比其他兩組孩子堅持的時間長40%。即便孩子們并沒有看到小組的其他成員,但僅僅是知道自己屬于“藍色拼圖組”,就可以提高他們堅持“拼”下去的意志。在另一項研究中(Butler & Walton, 2013),學前班兒童(同樣獨自在一個房間里)拿到了一套已經拼了一部分的拼圖,并得知這是由另一個房間里的一名小朋友完成的。一組孩子得知他們會和這位小朋友輪流完成拼圖,其余孩子則得知他們會和這位小朋友合作完成拼圖。相比于認為要輪流拼圖的孩子,認為要一起完成拼圖的孩子不僅堅持的時間更長,還表現得對拼圖游戲更為喜愛。對成年人開展的類似實驗也顯示出相同的效果。比如,成年人拿到一道很有挑戰性的數學題,然后他們胸前會貼上表明身份的貼紙。在一組條件下,貼紙寫著他們是“解題組”。另一組條件下則寫著他們是“解題人”。結果自認為是解題組的人會堅持更長時間(Walton, Cohen, Cwir, & Spencer,2012)。感受到社會關聯或是對群體的歸屬,會讓人即便在獨自面對挑戰時也能不斷堅持下去(因為你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贞丰县| 鄂伦春自治旗| 郯城县| 精河县| 张家港市| 电白县| 来凤县| 南阳市| 嘉兴市| 阿拉善右旗| 临桂县| 福安市| 盐源县| 齐河县| 台东县| 泾阳县| 广安市| 南通市| 兰州市| 巴南区| 太谷县| 延川县| 长垣县| 固原市| 大庆市| 平泉县| 冕宁县| 靖宇县| 昌乐县| 黔江区| 皋兰县| 蓝田县| 共和县| 巴彦淖尔市| 文昌市| 博客| 安图县| 南汇区| 洞口县|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