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學習:斯坦福黃金學習法則
- (美)丹尼爾 L.施瓦茨等
- 813字
- 2019-01-04 11:23:23
歸屬感是一種在團體中被接納、被重視、被包容的感覺。對于學習而言,歸屬感可以讓人全身心投入、不受負面情緒干擾,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下面這個場景在校園生活中并不少見:班里一名學生上課時開始神游八方。他坐在最后一排,整個身子癱在椅子上,表現出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是感覺講的東西太無聊了?還是因為完全不知所云,為了保住面子而假裝不感興趣?雖然以上可能性都存在,但事實上一個經常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是,這名學生對課堂沒有歸屬感。他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認為自己無法參與到討論中來,或者覺得和其他同學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哈佛大學知名社會心理學教授埃米·卡迪(Amy Cuddy)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名學生在她課上從不參與討論,考試也幾乎要掛科。
在一般人看來,這名學生之所以如此,要么是因為沒好好預習,要么就是單純對學習不感興趣。然而卡迪教授卻十分用心,把她叫到了辦公室一探究竟。結果學生向卡迪教授誠摯地坦白:“我覺得我就不該坐在這里。”事實上,卡迪教授本人在求學階段也曾有段時間感覺自己才疏學淺,導致研究生期間差點兒退學。因此當她聽到學生這么說的時候,立刻意識到問題出在歸屬感上。洞察到這一點之后,卡迪教授給學生提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指明了今后學習的道路。在這類情況中,教學者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能識別出學習者歸屬感的缺失才是各種學習問題的癥結所在。
歸屬感是人類最基礎的需求之一。每個人在日常點滴中都有所體會:和同事一起籌備新年聯歡時的快樂,或是眾人交談時自己被晾在一旁時的失落。一個人無論年幼年長,其歸屬感都會對學習產生極為顯著的影響。從積極的方面來說,對一個學習組織形成歸屬感,會提升學習者的積極性、參與度,以及面對困難時的堅持力。而從反面來看,在學習組織中指出某位成員的固有刻板印象(如性別或是收入水平等),會使其歸屬感降低、增加其焦慮感,并且抑制學習和考試的表現水平。不過幸運的是,一些簡單易用的妙招可以幫助人們提升歸屬感,削弱負面想法帶來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