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怎樣學習毛澤東的文風

問: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我們注意到今年春節一過,在2月28日的《人民日報》上,就罕見地以一整版的篇幅發表了您的《文章大家毛澤東》,在國內引起很大反響。您認為現在研究毛澤東的文風有什么特殊意義?

答:先要說明一點,毛澤東是偉人,是政治領袖。今天我們紀念他、研究他的文風,是針對現在的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該怎樣寫文章。

從來的紀念都是對歷史的盤點和對未來的設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出現了許多新矛盾,積累下不少的問題。甚至在某些方面如黨風、文風更是倒退。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不由得會想起過去,反思黨史。以史為鏡這也是正常思維,正常邏輯。毛澤東也說過:“向古人學習是為了現在的活人,向外國人學習是為了今天的中國人。”所以重提毛澤東的文風,研究它、學習它,實際上是對現實中黨風、文風及領袖之風的批評和呼喚。

問:您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提及毛澤東的文風。您認為,毛澤東的文風有哪些特點?

答:毛澤東是文章大家,他的文風正如他的事業,其成就是多方面的,我們只能抽取某個側面。從今天的角度來講,我認為有四點值得我們特別關注。就是文章的氣勢、思想、知識和語言。這實際上也是一個領袖的素質,是民眾對領導人的期待。

第一個特點是有氣勢,有革命家的氣勢——理直氣壯,舍我其誰。

領袖是什么?是領頭羊,是旗手,是燈塔,是大丈夫。當領袖先得有一種“丈夫立世,獨對八荒”的英雄氣概。凡讀過毛文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種高屋建瓴、酣暢淋漓的氣勢。

請看他寫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這真是氣貫長虹,充滿歷史唯物主義和人民英雄主義的博大氣象。這一段文字由周恩來手書,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兩個偉人的作品,文章、書法都是一絕。可謂中國最大的一塊“雙絕碑”。中國人民真為他們的第一代領袖自豪。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至今已十二任領袖,毛是第六任,毛之前中國革命無此氣象,毛之后事業的氣象倒是大了,但領導人說話的底氣卻越來越小。特別是在對外方面。人民不滿意,就懷舊,懷念毛、鄧。

毛文的這種氣勢在他一生的文章中是貫徹始終的。這是由理想、意志、學識和性格決定的。現在知道的他最早的上小學時的一首詩《詠青蛙》,就氣度不凡: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他在青年時期辦《湘江評論》,面對風雨如磐的黑暗世界就喊出: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

在戰爭最困難的時候,他講:

中國共產黨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清醒地估計了國際和國內的形勢,知道一切內外反動派的進攻,不但是必須打敗的,而且是能夠打敗的。當著天空中出現烏云的時候,我們就指出:這不過是暫時的現象,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即在前頭。

《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在革命取得勝利時他講:

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吧,讓他們去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一屆政協會祝詞)

他是一生英雄,絕不服軟,絕不示弱,文章和講話始終充滿硬氣、正氣和王者之氣。

第二個特點是有思想,有思想家的高度——理從事出,片言成典。

領袖是什么?是思想家,他要用他的思想來統一隊伍,率領民眾改造世界。人們讀領導人的文章不是讀小說,也不是來聽他說空話,是要獲得思想,要解決問題。毛澤東所以能被稱為“毛澤東思想”,是因為他的講話和文章中有思想,有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思想,解渴。給我們一點思想吧,這是人民對一個領袖的起碼要求。

毛澤東文章中的思想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大的戰略思想。毛在各革命歷史時期都有自己的思想,并為后來的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如土地革命時期的農村包圍城市;抗日戰爭時期的統一戰線、持久戰戰略;解放戰爭時期的將革命進行到底;建立政權之初的“兩個務必”,反貪廉政。還有一系列的建黨、建軍思想。這些都體現在他的文章中。

二是具體的思想。他在談每一個具體的、個性的問題時,卻能歸納出本質的、共性的哲理。這就是領袖,政治領袖,思想領袖。所以毛文總是那樣耐讀、有味,并讓人永遠地記住。

他在《重慶談判》一文中講當時的軍事形勢,說:“他來進攻,我們把他消滅了,他就舒服了。消滅一點,舒服一點;消滅得多,舒服得多;徹底消滅,徹底舒服。”這句話已經深入人心,以后在許多地方被人引用,甚至人們已經不大注意最初的出處。

類似的例子我們還可以舉出很多,比如著名的“為人民服務”思想就是在一個普通戰士的追悼會上說的,而《紀念白求恩》的文章中則產生了關于做人標準的名言:“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到蘇聯訪問,一場臨時的接見他就講出這樣的至理名言:“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這叫“理從事出,片言為典”,從一件具體的事出發總結出普遍的真理,濃縮成一句話,從而成為經典。什么叫經典?常念為經,常說為典。經得起后人不斷地重復,不停地使用。理從事出,片言為典,這是毛澤東的本事,是毛文的魅力。

可知領袖應該是一個思想家,他的水平已經到了那一步,隨便說出的話便有思想含量。用不著去湊,去憋,去描,去讓秘書班子關門生造。

第三個特點是知識淵博,用典豐富。有學者式的積累,文庫史海,隨手拈來。

領袖又必須是學問家。他要懂社會規律,要知道它過去的軌跡,要用這些知識改造社會,管理社會,引導社會前行。政治領袖起碼是一個愛讀書、多讀書、通歷史、懂哲學、愛文學的人。因為文學不只是藝術,還是人學、社會學。只讀自然科學的人不能當政治領袖,二戰后以色列建國,請愛因斯坦出任總統,他有自知之明,堅決不干。毛澤東熟悉中國的文史典籍,在文章中隨手拈來,十分貼切,借過去說明現在。

毛文中的用典有三種情況。一是直接從典籍中找根據,證目前之理,就是常說的“引經據典”中的“引經”。比如在《為人民服務》中引司馬遷的話: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作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他在《論人民民主政權》一文中,引用了朱熹的一句名言:

宋朝的哲學家朱熹,寫了許多書,說了許多話,大家都忘記了,但有一句還沒有忘記,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們就是這樣做的,即以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反動派之道,還治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反動派之身。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這就是政治領袖和文章大家的功力:能借力發力,翻新經典,為己所用;既弘揚了民族文化,又普及了經典知識。

二是借經典事例來比喻闡述一種道理。有時用史料,有時用文學故事。就是常說的“引經據典”中的“據典”。

如他借東周列國的故事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戰犯不除,國無寧日。”借李密的《陳情表》說司徒雷登:“總之是沒有人去理他,使得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沒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挾起皮包走路。”

毛的文章大部分是說給中國的老百姓或中低層干部聽的。所以他常搬出中國人熟悉的故事。如在七大閉幕詞中引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毛常將《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這些文學故事當哲學、軍事教材來用,深入淺出,生動活潑。他用《水滸傳》故事來闡述戰爭的戰略戰術:

誰人不知,兩個拳師放對,聰明的拳師往往退讓一步,而蠢人則其勢洶洶,辟頭就使出全副本領,結果卻往往被退讓者打倒。《水滸傳》上的洪教頭,在柴進家中要打林沖,連喚幾個“來”“來”“來”,結果是退讓的林沖看出洪教頭的破綻,一腳踢翻了洪教頭。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孫悟空在他筆下,一會兒比作智慧化身,鉆入鐵扇公主的肚子里;一會兒比作敵人,跑不出人民這個如來佛的手心。所以他的報告總是聽者云集,歡聲笑語,毫無理論的枯澀感。他是真正把古典融于現實,把實踐融進了理論。

1949年新年到來之際,解放戰爭眼看就要勝利。蔣介石又要搞假和談。他立即以新華社名義發表了一個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巧妙地用了一個《伊索寓言》典故:

這里用得著古代希臘的一段寓言:一個農夫在冬天看見一條蛇凍僵著。他很可憐它,便拿來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氣就蘇醒了,等到回復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傷。農夫臨死的時候說:“我憐惜惡人,應該受這個惡報!”外國和中國的毒蛇們希望中國人民還像這個農夫一樣地死去,希望中國共產黨,中國的一切革命民主派,都像這個農夫一樣地懷有對于毒蛇的好心腸。但是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真正的革命民主派,卻聽見了并且記住了這個勞動者的遺囑。況且盤踞在大部分中國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成美女的蛇,雖然它們已經感覺到冬天的威脅,但是還沒有凍僵呢!

三是用典來“起興”,與典的內容無關,但可增加文章的效果,妙趣橫生。

“起興”是詩歌,特別是民歌常用的手法。如“山丹丹開花紅姣姣,香香人材長得好。玉米開花半中腰,王貴早把香香看中了。”我們現在手機上調侃的段子也常用這種形式。如“曾經滄海難為水,大鍋蘿卜燉豬腿。在天要做比翼鳥,相約今天吃蝦餃。君問歸期未有期,去吃新疆大盤雞”都很幽默。

毛懂文學,愛詩,寫詩。知道怎樣讓文章更美一些。他這時用典并不直接為“證理”,或者并不主要是“證理”,而是借典“起興”,引起下面的道理,造成一種幽默,加深印象,是“借典助理”。

如1939年7月7日,他對即將上前線的陜北公學(即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師生講話,以《封神演義》故事作比:

姜子牙下昆侖山,元始天尊贈了他杏黃旗、四不像、打神鞭三樣法寶。現在你們出發上前線,我也贈給你們三樣法寶,這就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這里只是要從“法寶”的字面引出下文。

《毛澤東選集》四卷中共引用成語、典故三百四十二條。

他在《別了,司徒雷登》中說:

唐朝的韓愈寫過《伯夷頌》,頌的是一個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武王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頗有些“民主個人主義”思想的伯夷,那是頌錯了。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這里也是只為從“頌”字引出下文。

第四個特點是個性的語言。是政治家加文學家的語言,典雅、通俗、幽默。

作為一個政治領袖,首先要會說話。因為你要表達,要動員。古今中外甚至有殘疾的人都可當領袖(如美國總統羅斯福),但沒有一個啞巴能當領袖。語言是領袖的第一工具,是美人的一張臉。典雅、通俗、幽默,這三點能做到一點亦不容易,但毛澤東三者皆備,而且是完美地結合。

記得我第一次接觸毛的文章,是在中學的歷史課堂上,沒耐心聽課,就去翻書上的插圖,有一張《新民主主義論》的影印件,如螞蟻那么小的字,一下就被開頭幾句所吸引:

抗戰以來,全國人民有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大家以為有了出路,愁眉鎖眼的姿態為之一掃。但是近來的妥協空氣,反共聲浪,忽又甚囂塵上,又把全國人民打入悶葫蘆里了。

一看,“欣欣向榮”“愁眉鎖眼”“甚囂塵上”“打入悶葫蘆”這么多新詞,我不覺眼前一亮,一種莫名的興奮,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文字,說不清是雅,是俗,只覺得新鮮,很美。放學后回家就找來大人的《毛澤東選集》讀,我就是這樣開始讀毛澤東的文章的。開始并不為學政治,是為欣賞語言,讀文學。沿著山花爛漫的曲徑小路,一步一步直到政治大山的深處。

我們先看他典雅的一面。

這是他早期的一段典雅的文字,是他1916年在游學的路上寫給友人的信:

今朝九鐘抵岸,行七十里,宿銀田市。……一路景色,彌望青碧,池水清漣,田苗秀蔚,日隱煙斜之際,清露下灑,暖氣上蒸,嵐采舒發,云霞掩映,極目遐邇,有如畫圖。

《致蕭子升信》

這封手書與王維的《山中與裴秀才迪書》、酈道元的《三峽》相比如何?其文字清秀不分伯仲。

這是他在抗日戰爭中寫的《祭黃帝陵》的開頭幾句: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古文根底。毛在延安接受斯諾采訪時說,他學習韓愈文章是下過苦功的,如果需要他還可以寫出一手好古文。我們看他早期的文字何等的典雅。

再看他通俗的一面。這一段文字: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為人民服務》

再看這一段:

此間首長們指示地方各界切勿驚慌,只要大家事前有充分準備,就有辦法避開其破壞,誘敵深入,聚而殲之。今春敵擾河間,因我方事前毫無準備,受到部分損失,敵部亦被其逃去。此次務須全體動員對敵,不使敢于冒險的敵人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

新華社消息《華北各首長號召保石沿線人民準備迎擊蔣傅軍進擾》

你看“走到一起”“還不夠”“切勿驚慌”“就有辦法”等等,這完全是老百姓的語言,是一種面對面的告誡、談心。雖是大會講話、新聞電稿,卻通俗到明白如話。

再看一段通俗、典雅并重,嚴肅、大氣的文字: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后頭。在過了幾十年之后來看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就會使人們感覺那好像只是一出長劇的一個短小的序幕。劇是必須從序幕開始的,但序幕還不是高潮。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

而更多的時候卻是“既上得廳堂,又下得廚房”,亦莊亦諧,輕松自如。如:

若說:何以對付敵人的龐大機構呢?那就有孫行者對付鐵扇公主為例。鐵扇公主雖然是一個厲害的妖精,孫行者卻化為一個小蟲鉆進鐵扇公主的心臟里去把她戰敗了。柳宗元曾經描寫過的“黔驢之技”,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訓。一個龐然大物的驢子跑進貴州去了,貴州的小老虎見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來,大驢子還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們八路軍新四軍是孫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辦法對付這個日本妖精或日本驢子的。目前我們須得變一變,把我們的身體變得小些,但是變得更加扎實些,我們就會變成無敵的了。

《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

而最難的是幽默。幽默是什么?就是用輕松漂亮的姿態完成高難動作。如足球的倒鉤射門,籃球的背投。政論文中的幽默就是用生動的文學語言,講清艱深的政治道理。如: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到文化的重要時他說:我們有兩支軍隊,一支是朱(德)總司令的,一支是魯(迅)總司令的(正式發表時改為“拿槍的軍隊”和“文化的軍隊”)。

他在對斯諾講到自己的童年時風趣地說:“我家分成兩‘黨’。一個就是我的父親,是‘執政黨’。‘反對黨’由我、我母親和弟弟組成。”斯諾聽得哈哈大笑。

關于社會主義經濟這樣大的理論問題,他說:

搞社會主義不能使羊肉不好吃,也不能使南京板鴨、云南火腿不好吃,不能使物質的花樣少了,布匹少了,羊肉不一定照馬克思主義做,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羊肉、鴨子應該更好吃,更進步,這才體現出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進步,否則我們在羊肉面前就沒有威信了。社會主義一定要比資本主義還要好,還要進步。

《1956年在知識分子會議上的講話》

毛文開創了政論文從未有的生動局面,工人農民看了不覺為深,專家教授讀了不覺為淺。

毛澤東是鄉間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又是戰火中鍛煉出來的領袖。在學生時期他就受過嚴格的古文訓練,后來在長期的斗爭生涯中,一方面和工農兵廝磨在一起,學習他們的語言;一方面又手不釋卷,和各種書,如文學書籍,小說、詩詞、曲賦、筆記纏裹在一起,須臾不離。他寫詩、寫詞、寫賦、作對、寫新聞稿和各種報告、電稿。所以毛的文章典雅與通俗共存,樸實與浪漫互見。其語言熔古典與民間、政治與文學于一爐。時常有鄉間農民的口語,又能見到唐詩、宋詞里的句子。忽如老者炕頭說古,娓娓道來;又如詩人江邊行吟,感天撼地。

問:毛澤東無論寫詩詞、寫新聞稿、寫報告,都能做到筆走游龍,游刃有余。他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精彩的文章,有什么秘訣嗎?

答:其實不是什么秘訣,是規律,是大白話。如果算是秘訣的話,主要有三條。一是多讀書;二是不脫離實踐;三是不偷懶,親自寫。

先說毛澤東的讀書,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是讀得多,他自述其學問,從孔夫子、梁啟超到拿破侖、馬克思什么都讀。現在廬山圖書館還保存有毛在廬山會議期間的借書單,從《廬山志》《昭明文選》《魯迅全集》到《安徒生童話》,內容極廣。

二是讀書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井岡山、延安時期找不到書,他派人到敵占區買。那時八路軍駐西安、武漢、重慶等辦事處,都有一個任務,就是給延安買書。解放后他出差,隨身的行李首先是一個大的木頭書箱。他的住處名菊香書屋,藏書九萬冊。他睡一個大木床,有半個床堆滿書,就這樣長年伴書而眠。而且為了方便看書,有兩個床腿還墊高一拳頭,床面左右傾斜。晚年眼睛失明,就專從北大請一個教師來給他讀書。他在延安時說過:“我要能再活十年就一定要學習九年零359天。”他去世的前一天,全身插滿管子,醒過來就看書。最后一次閱讀是去世前七小時。

三是認真讀,研究,辨析,寫了大量筆記、批注。

如1958年劉少奇談到賀知章的詩《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以此來說明唐代在外為官不帶家眷。

毛為此翻了《舊唐書》《全唐詩話》,然后給劉寫信說:

唐朝未聞官吏禁帶眷屬事,整個歷史也未聞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離家”一詩便作為斷定古代官吏禁帶眷屬的充分證明。自從聽了那次你談到此事以后,總覺不甚妥當。請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對的,我的想法不對。睡不著覺,偶觸及此事,故寫了這些,以供參考。

這里引出一個問題:一個領袖首先是一個讀書人,一個讀了很多書的人,一個熟悉自己民族典籍的人。一個不會自己母語的公民不是合格的公民,一個不熟悉祖國典籍的領導者是不合格的領袖。毛澤東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典故,只《毛澤東選集》四卷中就引用了成語、典故三百四十二條。

第二個秘訣是不脫離革命實踐。

他的文章是用血與火寫成的,是中國革命的寫照。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建國,凡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經歷的大事毛文中都寫到了。如大革命時期的農民運動(《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次內戰時期的根據地斗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日斗爭(《論持久戰》),解放戰爭時期推翻蔣家王朝的斗爭(《將革命進行到底》)。甚至一些重要的事件都有專門文章,如西安事變、皖南事變、重慶談判。從建黨到建國,他參與了中國革命的全過程,這是一個最為波瀾壯闊的時期。

所以他的文章不像馬恩那樣是純理論,也不像中共的早期領袖李大釗、陳獨秀、瞿秋白那樣還不脫文人相,他深入到軍事、政治活動中,又與工農更密切地接觸。這大大豐富了他的思想,也豐富了他的語言。

第三個秘訣是親自動手。

不管什么樣的天才,讀了多少書,經歷了多少活動,你要轉化為文章,還是得親自去寫,多寫,常寫,熟能生巧,逐漸掌握規律。毛澤東特別強調領導親自動手。他在1948年草擬的《關于建立報告制度》一文中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書記負責(自己動手,不要秘書代勞),每兩個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

1958年《工作方法六十條》第三十八條規定“不可以一切依賴秘書”“要以自己動手為主,別人輔助為輔”。毛澤東的一生是寫作的一生,他用筆桿子打天下,寫公文、論文、新聞,幾乎用盡了所有的文體。毛澤東在西柏坡期間,一年時間親手擬電報四百零八封,指揮了三大戰役,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現在西柏坡紀念館將這些電報裝飾成一個大走廊,是一個很壯觀的時光隧道,我們走在其中,又回到了那個歲月。

讀書、革命、寫作,這是毛澤東三位一體的人生。

問:黨中央提出號召端正黨風、文風的《八條》后,您很快出版了《文風四談》,短短數月已再版三次。在書中你對“假、大、空、媚”的文風提出尖銳批評。并且,其中專有一章是《回看來路,想起毛、鄧》。您認為,今天的領導干部應該如何從毛澤東的文風中學習做文?

答:第一條,要學做文,先學做人。我們常說文如其人。現在的問題是上下假風盛行,不只是做文假,而是做人假,做事假,假人做假文,假事靠假文。要想恢復好傳統,先破這個“假”字。

習近平同志指出:“有的干部認為講大話、空話、套話、歌功頌德的話最保險,不會犯錯誤”“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臺上臺下兩個形象,圈內圈外兩種表現”。

現在干部隊伍中作秀成風。沒有學問,裝學問,讓秘書查典故寫稿子,講話背稿子,急著在報上發文章、出書、寫傳記、編日記、圖虛名。這樣何談寫文章,更不可能寫出毛澤東式的文章。毛澤東可能有這樣那樣的錯誤,但他始終是一個真實的人,他從不作秀,不裝,不假。他在八大開幕詞中講“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獲得一致好評和熱烈的掌聲。他不掠人之美,立即說這不是我的話,是一個年輕人,我的秘書田家英寫的稿。

第二條是去讀書。前面我說過,一個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首先是一個讀書人。我們一些干部本來沒有讀多少書,陰差陽錯地當上了干部或高級干部,得了便宜也不知道趕快去讀書補補課,自以為學問也同步見長。還是腹中空空,拿什么來寫大文章?讀書是獲得精神營養,就像吃飯一樣,別人不能代替。讀書寫作是生命的一部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當官的一部分。古人講立功、立德、立言。

第三條是親自動手。如毛澤東要求的不要秘書代勞。特別是署名文章一定要自己寫。如果不會寫就不要寫。現在問題是不少干部,不寫文章,卻爭署名,要留名。搶著發文章,爭版面,托人送稿子,出書。朱镕基出版他的《講話實錄》時特別聲明秘書代寫的一篇不收。

當然還有許多,但能先從這三條做起,就很不容易了。就會大有起色。

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您曾提到,“民族復興離不開文風復興”。您為何將文風復興在民族復興中的作用定位得如此重要?您認為我們當下該如何實現文風的復興?

答:我在《文風四談》中曾說:“文風從來不是一股單獨的風。它的背后是黨風、政風、官風、民風、商風及社會、時代之風。一個社會,經濟在下,政治在上,文化則浸潤其間,溢于言表。凡一種新風,無論正邪,必先起于政而發于文,然后回旋于各行各業各階層民眾之間,最后才現于文字、講話、藝術及各種表演中。所以,當我們驚呼社會上出現某種文風時,它早已跨山越水,穿堂入室,成了氣候。文風這個詞雖是中性的,但通常只要一單獨提出,多半是出了問題。而且是從根子上出了大問題,就像我們看到遠處的樹林上冒出青煙時,那片林子已經著火了。”

黨史上治理文風從來是和治理黨風、政風連在一起的。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把文風與學風、黨風并提,討伐“黨八股”,給它列了八大罪狀,說它是對五四運動的反動,是不良黨風的最后一個“防空洞”。現在我們要民族復興,先要復興好的文風,好風憑借力,再用這好風去推動社會改革。

文風是黨風、政風的表現,但它一旦形成就會頑固地影響黨風、政風。所以政治改革必先改文風。

如何實現文風復興?兩條,一是加快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二是領導帶頭。中央講要剎吃喝風,立即就剎住了。說明并不難,但要真抓,還要上面帶頭。比如當年毛澤東就真抓。說“黨八股”是又長又臭的裹腳布,是個癟三,瘦得難看。多次下發文件,要領導干部親自寫公文,痛批壞文章,毫不留情面。一次他看了一些會議文件不滿意,大怒。說:“講了一萬次了,依然紋風不動,靈臺如花崗之巖,筆下若玄冰之凍。哪一年稍稍松動一點,使讀者感覺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為延長一年兩年壽命呢?”(1958年9月2日的一封信)在毛澤東這樣嚴厲地要求下,對壞文風可以說是“露頭就打”,未能有太大的泛濫。而現在壞文風已是滄海橫流了,如果毛澤東在世還不知會氣成什么樣子。現在必須認真對待,就是拿出百倍的力氣,也許才能收十分之一的效果。不能掉以輕心。這也是在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之際對他最好的紀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乌兰察布市| 加查县| 临漳县| 土默特右旗| 太湖县| 嘉定区| 河北区| 静宁县| 理塘县| 江西省| 赤城县| 色达县| 长春市| 黔江区| 乌恰县| 都匀市| 钟祥市| 缙云县| 静乐县| 西乌珠穆沁旗| 潍坊市| 德令哈市| 泰兴市| 克拉玛依市| 黄平县| 武平县| SHOW| 措勤县| 东平县| 镇远县| 祁东县| 吉木乃县| 仙桃市| 岑溪市| 平利县| 新源县| 虎林市| 屯昌县| 简阳市| 张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