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你為何要讀書:閱讀改變人生(1)

我讀書越多,書籍就讓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高爾基

【關于讀書那些事兒】

知識改變命運,閱讀改變人生。我們的學習離不開閱讀——甚至于我們每天都在進行閱讀活動:讀書、看報、瀏覽網頁……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提煉有用信息,這是時代的需要。

大家或許都有這樣的經歷或體驗,上學時班級里總有幾個不愛學語文甚至反感上語文課的同學。而且,越是不想學,越學不好。最后的結果是語文落下的知識太多,涵蓋面太廣,根本不是一時補課就可以追上的。

因為,語文知識本身包含著以文史哲為主的各科知識;語文學科又是學習其他各個學科的工具學科、基礎學科。誰都知道,其他學科的定義、概念的敘述和詮釋,判斷、結論的演繹和推理,都要依托語文來完成。沒有語文這個工具和基礎,任何學科也無法站立起來,只不過是一盤散沙。因此,學好語文的第一步,必從閱讀開始。

有的人愛讀書,但是只知學習卻不會休息。西方有句名言:光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孩子要變傻。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一個學習效率公式:7+1大于等于8,就是每天7小時學習,1小時娛樂鍛煉,效果大于8小時連續不斷地學習。所以,保持充沛的體力和精力,也是提高效率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

學習的勝利意味著獲得新知識,但學習消耗的卻是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一味地發揮“拼命”精神,整天只知道學習,頭懸梁,錐刺股,最終只能是筋疲力盡,學無所成。列寧十分反對這種“學習狂”的精神和做法,他說:“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

學習是一種高級的精神活動,視覺神經在接收到外界的信號刺激以后,把信號傳到大腦,引起大腦皮質響應區域的興奮,信號刺激強度和持續時間與這種區域興奮成正比例關系,即強度越大,時間越長,興奮就越高。大腦在這種興奮狀態下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記憶理解等。一旦學習的時間超過大腦興奮的極限,大腦皮質的該區域便由于工作過度,而逐漸失去興奮的能力,開始由興奮過程向抑制過程轉化,于是疲勞就產生了。

如果你發覺自己反復讀一段文字仍然不能吸收,那就表明,你已經達到了一天學習量的最高峰,應該立即停止學習。科學家調查表明:大多數人認為,他們一天學習最適合的時間長度是五小時。如果你是精力旺盛的人,學習的時間會延長些。

大腦是學習的機器,它的工作狀態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率。學習作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一樣都會產生疲勞。當體力勞動產生疲勞之后,立刻休息片刻就可以恢復,但是,腦力勞動的恢復就不同了。即使停止學習,大腦興奮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平靜下來,因此,對于大腦的保護就是休息和放松。

愛因斯坦疲勞后,就拿起他的小提琴拉上幾首喜歡的曲子,使自己從那些符號中解脫出來。當有人問他的業余愛好時,他毫不猶豫地說:“小提琴。”馬克思在研究中一旦感覺到疲勞,就找出一張草紙,畫一些圖,借助這種方法轉移大腦的興奮區域。

聰明的學習者,善于在自己的大腦產生疲勞前,及時轉換學習的內容,或通過休息和運動轉移興奮點,巧妙地把緊張和放松交替在一天的學習中,保持最佳的身體和心理狀態。

有一年高考,一位上海卷作文滿分得主名叫凌超,他在小學時就讀了《安徒生童話故事全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駱駝祥子》《古文觀止》等作品;進入初中,他讀了《史記》《漢書》《資治通鑒》《李白詩選》等古代名作,還讀了《荷馬史詩》《堂·吉訶德》《約翰·克利斯朵夫》《莎士比亞全集》等外國名著;進入高中后,他除了繼續閱讀中外文學作品外,又讀了不少文學論著,如《人間詞話》《王國維經典文存》等,尤其讀了大量哲學書籍,如《周易十講》《西方哲學原著選讀》《西方哲學史》《哲學研究》等。

正是這些大家作品、大師專論,極大地豐富和充實了凌超的文化底蘊,滋養著凌超的成長,使他在閱讀和寫作方面遠勝同齡人一籌。他的作文立意高遠、文字流暢、才氣充溢,還在高二時獲得上海市“韜奮杯”作文大賽一等獎,高三時又獲得上海市高三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而且,他的數理成績也依靠扎實的邏輯哲理基礎而出類拔萃。他終于以566分的高分被北大中文系錄取。

可以說,凌超重視閱讀,他的實際能力充分體現了閱讀的價值。縱觀現今不少學子,埋頭題海,以解題來填空自己的求知歲月,卻置閱讀于腦后;不少家長也不鼓勵子女閱讀,只要看到孩子在做題目就心安理得。誠然,把大量時間花在解題上,在測驗、考試時也許能暫時取得紙面上的良好成績,但解題獲得的知識畢竟十分有限。由于不重視閱讀,知識面必然狹窄,視野難以拓寬,積累自然貧乏,此現象比比皆是。一旦題目稍作變更,理解就常發生偏差,要求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去感悟試題中蘊含的一些共同規律,更是不可設想了。

閱讀和寫作是體現一個人語文能力的主要標志。大家在學習中要把握好這兩點精髓。閱讀是語文材料的主要來源,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就應該對一些名家名作進行有計劃的閱讀,不斷擴展知識面。高中生已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要根據有關的閱讀書目制訂自己的讀書計劃,時代上分古典和現代,體裁上分詩詞和散文,國別上分中國和外國。可就自己的喜好側重讀來。還應涉獵當今報紙雜志和精妙時文,關心時事新聞。須知學語文僅有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要讀社會,悟人生。其實有更多的東西是無須講解的,多讀多看自能領悟,自能通神,自能提高。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光讀幾冊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勤奮讀書,必須做到珍惜時間,抓緊分分秒秒。歐陽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時間讀書,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讀書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古人勤奮讀書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原地激活你的閱讀潛能】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只看你是否激活它,閱讀亦是如此。

閱讀總是需要全身心配合的,因此閱讀的過程就是心理活動的過程。閱讀的效果不僅取決于閱讀的策略,取決于讀者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還取決于讀者閱讀的需要、動機、興趣、意志、情緒和經驗。

閱讀過程是這種種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積極的心理因素對提高閱讀效果起促進作用,消極的心理因素卻往往成為閱讀的內在障礙。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閱讀方面的心理知識,自覺地把握自己的閱讀心境,以真正做到有效閱讀。

為什么有些人愿意學習并且想辦法學習?為什么有些人則不愿學習甚至厭惡學習?這是因為前者具有學習某科知識的內在愿望和需要,而后者沒有。按照亞伯拉罕·馬斯洛的觀點,人的需要可分為五大項:生理的、安全的、愛戀的、尊重的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生理需要包括我們的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衣著、住宿之類的東西。

安全需要指的是基本的生存需要在今后有把握得到滿足的一種感覺。安全需要主要是經濟性的,但是,這種需要也同我們的情緒上的安全需要相毗鄰,或者互相重疊。

這里所用的“愛戀”一詞,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情緒上的安全感覺。它指的是對鐘愛和依戀的需要,包括有人為了我而關心和珍視我的感覺。

尊重是指一個人覺得自己重要、有價值,被人看得起、受人尊重、受人敬佩的一種需要。它意味著對注意、承認、地位、威信或諸如此類的東西的需要。

自我實現是指一個人對個人的成長或完滿發展的追求,是指一個人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掘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能夠成為一個人物的那種需要。自我實現意味著人們對自我表現、審美經驗和欣賞的需要以及人們追求知識、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了解自己、他人和周圍世界的需要。

人的大部分行為包括閱讀都是滿足這五種需要中的一種或幾種。只要有助于滿足這些需要,就會給閱讀帶來強化作用。例如,當一個人體檢被告知他患了肝炎的時候,他就會立即產生一種關心自身健康的需要,因而也就會迫不及待地設法弄一些醫學書來看,即使書中充滿了深奧的術語和枯燥的數字,他也會很有興趣地一頁一頁地翻閱下去。甚至在短短的幾天內,就把有關肝炎的各種問題搞清楚了。當然,人們的閱讀范圍比這種或那種因直接需要而進行的閱讀要廣泛得多。我們在閱讀一種書籍和材料之前,首先要明確閱讀的目的和意義,這樣就會產生強烈的閱讀愿望和需要,甚至把書“啃”得滾瓜爛熟了,還覺得不過癮。

【找準個人閱讀突破點】

很多讀者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常常是漫無邊際,翻翻扉頁,看看后記,再從中間隨意找出幾頁,走馬觀花般先走個“開場”。實際上,絕大多數的閱讀者最初讀書的時候都沒有明確的閱讀目的,多是抱著學習的心態,認為讀到即是學到。事實是,沒有準確地找準自己的閱讀突破點,所以才隨心而讀。

如果說閱讀速度、方法和技巧等問題,這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結構、能力、文化修養有關。那么,每一部著作、每一篇文章都有其閱讀重點,所以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要正確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將精力集中在重點的、實質的問題上。不要集中在感知文章結構上,這樣可以提高理解系數30%~40%。

有人提倡高效閱讀,其方法也有很多,比如,預讀法、略讀法、跳讀法、錯序讀法、前后交叉讀法、逆倒閱法,等等。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培養高效閱讀的習慣呢?

(1)不要反復瀏覽。凡是科技讀物,一般只需順著讀一遍即可。如有必要,也要等整篇讀完之后,再回過頭重復某項內容。避免眼睛不斷地來回轉動。

(2)采用“篩選”式閱讀法。有意識地為涉獵專業所需的信息而讀。

(3)要默讀,不要朗讀。發聲的閱讀是快速法的大敵。

(4)閱讀時,視線應與讀物成垂直線,并充分發揮視線的“余光”作用,多瀏覽到一些內容。

(5)要聚精會神地閱讀。快速閱讀必須有“強化”的注意力。

(6)提倡有理解地閱讀。閱讀時,抓住實質性的關鍵詞。讀物的內容實質,正是閱讀時應弄通的重點。理解,就是探索出讀物的思想意義。

(7)在閱讀中,運用要領記憶的基本方法,有目的地去記。不必去記無關緊要的詞句,卻要記住作者意圖及內容實質。

總而言之,無論是閱讀,還是對閱讀的內容的記憶,都需要按照快節奏的時代精神,利用“高效閱讀法”進行科學的培訓和自我訓練。

例如,如何在閱讀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如何在閱讀中使視線的運動既快又能捕捉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對不同類型的閱讀內容的綜合概括的能力,如何在閱讀時對它們進行分析,如何能快速地進入閱讀對象的寫作意圖和思想內容之中,如何克服慢條斯理地閱讀和反反復復回讀的壞習慣,如何克服閱讀時的恐懼心理和不自信的態度……凡此種種。

事實上,從閱讀的習慣到閱讀的技巧,從閱讀的心態到閱讀的目標這一系列的調整,需要一整套的科學培訓。很多介紹記憶和閱讀的技巧的書都說明進行高效閱讀法訓練必須從實際運用的系統培訓開始著手,特別強調培養和訓練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我們必須改變這樣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讀得越慢就越理解文章的意思,也就記得越牢。如同進餐時強調要細嚼慢咽一樣。科學的分析早已指出,讀得越快才能理解得越好。當我們利用高效閱讀法開始學會快讀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巧家县| 荔浦县| 潢川县| 宿迁市| 德州市| 武穴市| 甘洛县| 乌恰县| 正镶白旗| 莲花县| 遂川县| 灌云县| 和龙市| 南靖县| 额尔古纳市| 棋牌| 台东市| 嘉义市| 双牌县| 虹口区| 包头市| 义马市| 福建省| 南宫市| 四川省| 定陶县| 聂荣县| 耒阳市| 寻甸| 郁南县| 乌拉特中旗| 彭山县| 尼木县| 丘北县| 恩施市| 特克斯县| 松潘县| 通辽市| 浠水县| 淮滨县|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