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古往今來,但凡成功之士,多是嗜書之人。他們或因某一本書而功成名就,或因某一本書而流芳千古,或因某一本書激發靈感,完成史無前例的創造……
現代金融投資領域泰斗級人物莫過于巴菲特了。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福布斯2016全球富豪榜”中排在第2位。老人家雖然年事已高,但仍每天堅持閱讀。可以說,他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閱讀上,他不僅要閱讀業界動態,更要了解國際趨勢、經濟動向,以及各方面的聲音。巴菲特的經典之語是:“要投資成功,就要拼命閱讀。不但讀有興趣購入的公司資料,也要閱讀其他競爭者的資料。”或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
在當代,很多熱愛讀書、靠讀書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有很多。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他的整個人生都貫穿著讀書,他經常去研究讀書對人的意義;曾被當作差等生、在學校不太受老師和同學待見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為了便于讀書,有意結交父親的圖書館管理員朋友,終日遨游書海;自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的李嘉誠,從小就手不釋卷;家境貧寒、被迫輟學的前日本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每天都堅持利用閑散時間勤學苦讀……
不只在當代,在我國古代也有很多仁人志士以讀書作為契機,攀登到人生的巔峰,張良就是其中之一。張良是秦末漢初杰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
傳說有一天張良在橋上散步,得遇一位身穿粗布短衣的老年人。老人見其天資聰穎、對自己恭敬有加,很是高興。便相約某日在橋頭會面,和顏悅色地遞給張良一部書——《太公兵法》。據說,張良得此書后,悉心閱讀,認真研究,終于學會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本領,成為一代謀臣。
《漢樂府》中有一則流傳千古的名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說的正是讀書的重要!從小,大人就教導我們多讀書。那時,我們或許因為年齡小,還不知道讀書對一個人的重要意義。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才越加理解父母、老師的一片良苦用心。
我們不僅要多讀書,而且要廣讀書,各類書籍都要看。看地理可知地方風物、地形地貌、風土人情;看天文可知宇宙變化、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知道生之不易、人之渺小;看歷史可知世事浮沉、興衰成敗;看財經可知社會經濟運轉規律,掌握生存必備的本領,少走彎路,找到令自己和他人生活得更好的途徑……
當你腦袋里的知識儲備越來越多時,你就會越來越自信,做起事來更加勤于思考,更講究方式方法,更容易走向成功。
成功的人生,讓我們從學會閱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