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論語講座
  • 夏傳才
  • 3830字
  • 2019-01-04 05:28:40

用世和出世

用世和出世,是古代士人對待現實社會的兩種不同的態度。

春秋末期,社會動亂,舊秩序破壞了,新秩序還沒有建立,許多士人的理想破滅,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厭棄上層社會的黑暗和腐敗,無力改變現實,又不肯同流合污,采取潔身自好的態度,隱逸山林,或陷于田間自耕而食。這些人被稱為隱士。他們和佛教傳入中國后的和尚“出家”不同,他們有家庭,有妻子親情,可以吃肉喝酒,只是避開政治和世俗名利紛爭,所以稱之為“出世”。還有一些人,積極地踏入社會,面對現實,或者從其中牟取個人的名利、富貴,或者希望能出來治理國家,改造社會。對這些人,我們稱之為“入世”。入世者又各有不同??鬃邮恰叭胧馈钡?,他屬于以自己的知識和才能來治理國家、造福社會的那一類人。對這一類人,稱之為“用世”。

《論語》中有一章記述了隱者的典型心態: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微子》第五章)

 

(楚國名叫接輿的狂人唱著歌經過孔子車旁,唱道:“鳳凰呀,鳳凰呀,現在的社會道德為什么這樣衰敗呢?雖然說過去的不能再勸諫,未來的還可以努力??墒牵懔税?,現在從政的人太危險了!”孔子下車,想與他談談。接輿卻連忙避開,不能與他交談。)

 

鳳凰是傳說中的象征祥瑞的珍禽,只在太平盛世出現,歌詞連呼“鳳兮”,表示天下無道,盼望的鳳凰不出現,前兩句歌詞,等于后世常說的“生不逢時,世風日下”。雖然有人說可以努力去改變社會,但賢者卻唱道:算啦算啦,從政太危險,我還是“茍全性命于亂世”吧。明哲保身,是隱者共同的心理。

這章的下一章記述了長沮和桀溺兩位隱者以及孔子的回答: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唬骸笆囚斂浊鹋c?”曰:“是也?!痹唬骸笆侵蛞印!眴栍阼钅?,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痹唬骸笆囚斂浊鹬脚c?”對曰:“然?!痹唬骸疤咸险撸煜陆允且?,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微子》第六章)

 

(長沮、桀溺兩個人合作耕地,孔子經過那里,叫子路去打聽渡口。長沮問:“趕車的那個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眴枺骸笆囚攪目浊饐??”答:“是的。”說:“他自己應該知道渡口啊?!痹賳栬钅纾钅缯f:“你是誰?”答:“我是仲由?!眴枺骸笆囚攪目浊鸬拈T徒嗎?”答:“正是?!辫钅缯f:“如今滔滔洪水遍天下都是,而誰能改變這種狀況呢?你與其跟從躲避人的士,何不跟從避開社會的士呢?”一邊說一邊不停地用土覆蓋播下的種子。子路走回來告訴孔子,孔子悵然地說:“我們不能去與鳥獸同群,我不與社會上的人群在一起又怎么辦呢?天下太平,我就不會去改造它了?!保?/p>

 

長沮和桀溺這一對耕者,知道孔子的作為,可見是當時的隱士。從言談來看,長沮對孔子的態度不友好,反而諷刺說:你有學問,應該知道渡口。一語雙關。桀溺也不贊同孔子的“入世”,認為孔子只是不與有些壞人交往,而天下到處都是壞人,所以只能避世隱居??鬃拥幕卮鸱浅:茫覀兪侨耍偛荒艿缴搅峙c鳥獸在一起吧,既然與社會人群在一起,就不能不盡人群之一的責任,正因為天下不太平,我才努力去改造它。

孔子說明了出世和用世的根本區別:出世者只為個人著想,用世者則是履行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

孔子是積極“入世”的,他有自己的社會理想和治國方略,一生都在期望并爭取用世,《論語》中有這樣的記述:

 

子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第十章)

 

(孔子說:假如有人用我來治理國家,一年就差不多了,三年可以有成效。)

 

在孔子時代,沒有民主選舉,也沒有革命運動,要從政,必須由國君任用。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尤其是對政策法令進行重大的改革,沒有相應的政權力量,是根本無法啟動的。因此,孔子周游列國,游說諸侯,期望有人任用他來治理國家,實現他的用世理想。

盡管孔子積極爭取能夠“用世”,現實并不給他機會。他周游列國十四年,即使那些召請他乃至熱情接待他的國君、重臣,也沒有人真正接納他的治國方案,不讓他治理國家。

《論語》有一段記錄: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痹唬骸笆侵洳豢啥鵀橹吲c?”(《憲問》第三十八章)

 

(子路在石門過夜,守城門的人問:“從哪來?”子路回答說:“從孔氏那里來。”又問:“是那個明知做不成還要去做的人嗎?”)“知其不可而為之”,確實是對孔子的如實寫照。下章又記錄:

 

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保ā稇梿枴返谌耪拢?/p>

 

(孔子在衛國時有一天擊磬,有挑著草筐的人從孔子住處門前走過,說:“這個聲音是有心思啊,是擊磬嗎?”聽一會又說:“不高明,聲音硁硁(kēng)的,是說沒有人了解自己。既然沒人了解就算了吧,水深就抱著葫蘆泅過去,水淺就撩起衣裳蹚過去。”孔子說:“果真如此啊,就沒有困難了!”)

 

這個挑著草筐的人,引用《詩經·匏有苦葉》的“深則厲,淺則揭”,批評孔子不能因時制宜,是不識時務。《論語》中又記錄孔子與學生子貢的對話:

 

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保ā蹲雍薄返谑拢?/p>

 

(子貢說:“這里有一塊美玉,是把它藏在柜子里,還是找個識貨的買主把它賣掉?”孔子說:“賣掉它!賣掉它!我等待識貨的買主啊?!保?/p>

 

孔子長期抱著待沽的心態奔波勞碌,他嘆息歲月之無情,勞碌之無功,也曾在心頭泛起感傷,乃至產生悲觀情緒,有過放棄的想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第十七章)

 

(孔子在河邊說:時光像這河水一樣逝去了!晝夜不停地奔流。)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ā蹲雍薄返诰耪拢?/p>

 

(鳳凰不飛來,黃河不出現畫圖,我這一生恐怕完了吧?。?/p>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ā豆遍L》第七章)

 

(我的主張不能實行了,乘個木筏漂到海外去?!?/p>

 

子欲居九夷?;蛟唬骸奥缰??”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

 

(孔子想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說:“那地方太簡陋了,怎么能住呢?”孔子說:“君子住那里,有什么簡陋呢?”)

 

孔子嘆息時光流逝。流逝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抱負不得施展,一事無成,而生命即將結束。古代傳說,太平盛世鳳凰就會飛來,黃河會出現畫圖,孔子借用這個傳說,是在嘆息生不逢時。他想到海外去,告別混亂的中國,一走了之;也曾想到九夷去另謀發展。當時的九夷,指中國東部濱海的地區,孔子時代還是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少數民族區域。“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他可以帶領弟子到那里去開發。事實證明,他沒有漂泊海外,也沒有遷居九夷,而只是一時鬧點情緒而已。

多年的挫折,多次的磨難,終于使孔子明白:他的治國方略和社會理想,想通過從政之路來實現是不可能的。他“待沽”幾十年,在他生活的時代并沒有買主。在晚年,他致力于著述和教學,把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寄希望于來者。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第十三章)

 

(孔子說:堅持信仰努力學習,誓死保衛真理。不進入政治危險的國家,不居住在發生禍亂的地域。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來從政,政治昏暗就隱居。國家政治清明,這個人貧且賤,是恥辱;國家政治昏暗,這個人富且貴,也是恥辱。)

 

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衛靈公》第七章)

 

(孔子說:……衛國大夫蘧伯玉是個君子?。艺吻迕?,就做官;國家政治昏亂,就把才能藏起來。)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二十一章)

 

(孔子說:衛國大夫寧武子這個人,在國家政治清明時發揮他的才智,國家政治昏暗時就糊涂。他的才智,別人趕得上,他的糊涂,別人趕不上。)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遜)?!保ā稇梿枴返谌拢?/p>

 

(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國家政治昏暗,做正直的事,說話隨和謹慎?!保?/p>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保ā稇梿枴返谝徽拢?/p>

 

(學生原憲問什么是恥。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可以做官拿俸祿;國家政治昏暗,還做官拿俸祿就可恥?!保?/p>

 

在以上幾章中,孔子所談的都是“明哲保身”。在政治清明的時代,為國家服務,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用世”,施展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而在政治昏暗之時,卻要明哲保身,安貧樂道。所謂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是不在政治昏暗時做官而同流合污,既保持自身清白的名節,又避免不必要的犧牲。他贊揚衛國大夫寧武子的“智”和“愚”,“愚”就是鄭板橋所說的“難得糊涂”:“聰明難,糊涂難,由聰明而轉入糊涂更難?!边@樣的“愚”,是裝糊涂,在大的方面說,就是“韜晦”。

“明哲保身”并不是“出世”,它的前提是堅持信仰,保全志節,在任何情況下不做壞事,不同流合污,其目的不是茍全性命,頤養天年,而是留有用之身,做有用之事,繼續充實自己以待來日??鬃油砟晁龅木褪沁@樣,他從事教學和整理文獻,為社會培育人才,傳承民族優秀文化,也傳播自己的思想學說,目的仍是改造社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西乡县| 涡阳县| 秀山| 托克托县| 莱西市| 泰兴市| 五台县| 读书| 庆城县| 台南市| 富民县| 陇川县| 诏安县| 宿松县| 漾濞| 巧家县| 利辛县| 贞丰县| 长丰县| 江安县| 新宁县| 蒙阴县| 尼勒克县| 蒙山县| 宝山区| 留坝县| 即墨市| 合山市| 湾仔区| 农安县| 东台市| 肇东市| 翁源县| 通城县| 象州县| 武隆县| 正镶白旗| 灵山县| 北流市|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