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清源新傳:一生一世一棋局
- 王擁軍
- 1406字
- 2019-01-04 14:37:48
序言
圍棋,是在方寸棋盤間自成天地的一種藝術,也是一場黑與白的精神搏殺。一步銜一步,步步驚心;一環扣一環,環環斗智。
彼年于泱泱華夏大地,一位才情驚世的棋士悄然出生了。他黃口之年隨父學弈,志學之年東渡扶桑,而后直至其知天命之年,馳騁于十番棋擂臺而未嘗一敗。在他看來,圍棋不僅僅是一種競技,更像是一種藝術,一種哲學。終其一生他都貫徹著“恒常之心”,信奉著“中”的精神,并依靠一己之力,直接影響了日本棋壇十余年,開創了一個只屬于他自己的時代。
時人稱其為“昭和棋圣”,這個人就是吳清源。而他傲然屹立的那個年代,被后人稱作“吳清源時代”。
圍棋最早誕生于中國,古時被稱為“手談”,是一種以競技形式交流人生和棋道的哲學。但在近代隨著社會的動亂,中國的圍棋水平陷入了泥潭而停滯不前,不過卻在日本生根發芽,煥發出一種新的生命力。日本的圍棋以競技為主,變成了一種職業,這種變化有利也有弊,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和保護了圍棋的發展,但也喪失了圍棋本身所蘊含的哲學精神。但是,吳清源的到來卻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陷,這位傲立日本棋壇十余年的大師,將日本的圍棋技藝與中國的古典哲學智慧融合到了一起,賦予了日本新的圍棋精神。
然而,真正讓吳清源確立大師地位的,并不是他幾十年如一日對日本棋界產生潛移默化影響的圍棋精神,而是他有勇氣突破前人所遺留的窠臼,并屢次創新手型和定式,為后世歷代棋士所膜拜。這種創新并非是那種盲目的妄想,而是在鉆研前人棋譜、總結前人經驗之后才提出的,這才是吳清源的難能可貴之處。由于在不斷鉆研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前人所創造的定式的影響,就會不自覺地沿襲前人的規矩。所以在潛心研究之后,能夠果斷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創新,這才是成就大師的必備素質。
其實,每當人們回憶起這位獲得了無上榮耀的圍棋大師,總是首先著眼于他曾經橫掃日本棋壇,開創了新布局法及無數新手型。的確,成功總是比較容易讓人銘記,可是誰又能知道吳清源取得震驚天下的功績的背后,付出了多少辛酸呢?
為了求學,小小年紀就背井離鄉,遠渡重洋來到異國,似乎從那時開始,吳清源的人生就和“顛沛流離”這個詞結下了不解之緣。生逢亂世,又是尷尬的交戰國國民身份,令吳清源在日本的初期飽受白眼,幾經摧殘后便一頭扎進了宗教世界。當然這并不完全是避禍心態的驅使,而是吳清源為了尋求內心真正的寧靜。畢竟下圍棋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對棋士的精神要求尤其嚴苛,沒有穩定的心態,怎么能做到真正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呢?萬幸的是,吳清源憑借著精湛的棋技與高尚的品德,最終贏得日本舉國尊敬。但美中不足的是因為亂世飄搖,他在自己的祖國卻難以獲得如此禮遇,甚至還有一些反對和詆毀的聲音,實在是不得不叫人感嘆世事無常造化弄人。
而如今圍棋大師吳清源已然駕鶴西去,他留給世人無數的新手型和創新定式,依舊在歷史的角落里閃爍著光輝。人們向來是熱衷于討論那些永遠失去、不能再擁有的人或物的,正所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在過去的許多年里,對吳清源的褒贊之辭不絕于耳,然而誹謗詆毀之人也不是少數,個中滋味只有請讀者自己去慢慢品嘗了。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想完整地了解一位作家,除了要看他的作品,更要去好好地研讀一下他的傳記與日記。讀日記是為了了解他的內心,讀傳記是為了了解他所處的時代。這就是本書致力于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東西,以客觀的視角解讀吳清源在當時那個年代的所作所為,不敢說以正視聽,卻是在努力還原事實的真相,剩下的就留給讀者自己去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