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夢想,是心中飛翔的白鴿(1)
- 不一樣的你我,不一樣的煙火
- 王漫兮編著
- 4943字
- 2018-05-28 15:05:52
自古以來,有多少成功人士的動力,都源于心中的夢想。因為有夢想的存在,我們才激發出潛能,去拼搏、去奮斗,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夢想,是我們心中飛翔的白鴿,引領著我們去創造美好的明天。
【心中有夢想,人生更精彩】
夢想無所謂大小,它可以是你為國家拼搏的偉業,可以是你為養家糊口所干的工作,可以是你想買的一幢房子、一輛車,也可以是你想追求的“女神”……雖然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東西,但千萬不要小看它們。人生是一場漫長的苦旅,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這些夢想的存在,我們才鼓足勇氣,硬生生地闖過人生旅途中的風雨阻擋,抵達幸福的彼岸。
夢想是我們發自內心的一種愿望,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呼喚。夢想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它帶來財富和名譽,但它會帶給人快樂。心中有夢想的人生,就不會喪失希望,會更有意義、更精彩。
劉偉被稱為“斷臂鋼琴家”,有著干凈的容顏,堅定的眼神,只看一眼就會讓所有人記住他。
作為一位普通的追夢者,在給《開學第一課》當表演嘉賓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你好”之后便再無更多的語言,也無更多的感慨發言。但是,他卻用自己的行動代替了一切言語,用音樂代替了一切情感。一架靜靜的鋼琴,一個特殊的鋼琴凳,這就足夠了。這是他的舞臺,這是他的夢想,這是他的生命,這是他新生命的起航!
他用腳趾彈奏出了動人的旋律,他用行動打動了每個人的心靈。那樣熟練、那樣深情、那樣專注,如流水般、似行云般,這就是他對生命的贊歌,對夢想的詮釋。一曲《夢中的婚禮》,完美地闡述出殘缺的美、不完整的美、夢想的美。
這位靈魂的鋼琴家,用行動告訴我們,沒有手,用腳一樣可以彈鋼琴;沒有手,用腳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如他所說:“雖然我體會不到擁抱別人的幸福感,但我能夠在琴聲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在音樂中,他可以享受到公平的幸福,享受到人生的美好。
“擺在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去死,要么精彩地活著。”這擲地有聲的話語,可能讓每個人的心都深感震撼。失去雙臂,而如此堅定的意志、如此堅持的夢想,這句話雖是他的人生格言,但又何嘗不給我們以啟示呢?
——摘自《誠信一生不變的定則》
當你真心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精彩的。因為每一天,都是在實現自己夢想的一部分。在這世上,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始終懷揣著夢想,不曾放棄,夢想讓他們積極努力地過好每一天,讓他們的人生充滿活力。如果沒有夢想,就不會有為實現夢想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就不會有今天光彩照人的他們。
在日本流傳著一位“五星級擦鞋匠”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源太郎。
源太郎初中畢業后在一家化工廠做運轉工,后來回到父親開的和服店幫忙,不幸的是,和父親一起做生意的合伙人盜款外逃,和服店被迫倒閉。源太郎想再回原來的化工廠工作,被拒絕,為了糊口,他到處打零工。
偶然的一天,一個美國軍官讓他幫助自己擦皮鞋。源太郎本來不會擦,但是他從小心靈手巧,經美國軍官一指點,很快就學會了,而且把皮鞋擦得可以照見人影,得到了豐厚的小費。從這以后,他決定靠擦鞋賺錢。
源太郎先是花費3年的時間,遍訪了所有他聽說過的手藝好的擦鞋匠,虛心向他們請教。同時,他總結別人的經驗和缺點,總結出了自己獨特的擦鞋方法。他有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世界上優秀的擦鞋行家!在他滿腔熱忱的促使下,他不僅追求把鞋擦干凈、擦亮,還仔細地研究皮鞋的質量,努力做到精通皮鞋的類型、質地。
由于源太郎對皮鞋了如指掌,使得他擦鞋的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他會根據不同品牌的皮鞋,選用不同成分的鞋油。遇到一些顏色罕見的皮鞋,他就用幾種顏色的鞋油自己調制。他還仔細地研究了各種鞋油的性質,努力做到既光亮,又充分滋潤皮革,讓光澤更持久。
生活不會辜負每一個為夢想熱情投入的人。源太郎成功了。1975年,他成了希爾頓飯店的“定點擦鞋匠”。他的手藝異常受歡迎,一些外地的顧客甚至將自己的皮鞋郵寄過來讓他擦。希爾頓飯店亞太地區的總裁理查德·亨特贊揚源太郎說:“沒想到,我們這個四星級的飯店出了個五星級的擦鞋匠。”
不僅如此,財界大亨等一些著名人物都成了源太郎的常客。還有一些世界級明星,如邁克爾·杰克遜等人都曾把鞋送到他那兒擦過。他的夢想實現了,他成了世界一流的擦鞋匠。
——摘自《充實內心 活在當下》
一個小小的擦鞋匠,憑著滿腔的熱情和激情,也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就是夢想的力量。有位哲人說:“離開了夢想,任何人都算不了什么;而有了夢想,任何人都不可以小覷。”人生就是在有理想、夢想和目標,以及夢想和目標實現的循環往復中變得有價值和意義。有夢想的人生是積極的人生;有夢想的人生是充實的人生;有夢想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有夢想的人生是快樂的人生。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人因夢想而偉大”“心有多大,舞臺有多大”“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只有敢想,才能敢干,從來不敢想的事情,那么怎么可能成功呢?
其實,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一個人一生當中潛能的發揮只占3%~5%,就是愛因斯坦等科學家也只發揮到8%~10%。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一定要有夢想,只有這樣,人生才會更有意義,更加精彩!
【行動才能成就夢想】
心中有夢想,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要想獲得成功,實踐才是關鍵!光靠想來實現目標,簡直是天方夜譚!
小時候我們都折過紙船,從舊練習本上撕下一張紙,就能折出一只精致的小紙船,然后把它放進門前的小河里。小小的紙船,載著童年的夢想,乘風破浪,漂洋過海。時光順逝,人漸漸長大,有些夢想則永遠止步了。
朱亞林是個普通的青年教師,他決心讓兒時的夢想變為現實,要做一只能載人的紙船。當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沒有一個人相信,更不會有人支持他。客氣一點的,說他是異想天開;不客氣的,干脆勸他安心工作,不要胡思亂想。3歲小孩都知道,紙一入水,很快就會浸濕泡軟,想讓紙船載人,簡直是天方夜譚。可朱亞林不這么想,薄薄的一張紙,肯定入水就化,如果是許多張紙粘疊在一起呢?沒有人試過,他決心一試。
紙船載人,理論上不難解決,根據浮力公式,再結合自身體重,就能計算出紙船需要多大的體積。真正動手做起來,就沒那么簡單了。首先是材料問題。衛生紙和報紙等吸水性太強,顯然要排除。經過反復試驗,他選用了吸水性不強的廣告宣傳頁等廢紙作為原材料,可以防止船體漏水。起初,他做出來的紙船是方方正正的,人說這哪是船啊,分明就是個柜子,放進水里恐怕走不動。他想了許多辦法,卻做不出一只像樣的船。那段時間,晚上做夢他都夢見紙船。
終于有一天,他從夢中得到了靈感。他花了5年時間,經過反復論證和無數次試驗,終于用糨糊和廢紙做出了第一只載人紙船:一米多長,兩頭尖尖,設計載重360公斤,理論上坐他一個人不成問題。第一次下水試航,別人都為他捏了把汗,他不會游泳,畢竟是紙糊的船,萬一沉了會出人命的。為了安全起見,他請了一條漁船護航,卻把船老大嚇壞了:“我活了60年,沒見過紙船能坐人,聽都沒聽過!”他小心翼翼地坐上紙船,盡量保持身體平衡,用木棍劃動紙船,穩穩地駛向河中央,居然不沉!
一個月后,他帶著紙船去挑戰岷江。他乘坐自己的紙船,用了11個小時,在水上漂流了80公里后,成功登岸。他的名字出現在報紙和電視上,他告訴記者:“看到水面漂浮的雜草從我身邊快速流過,心里面還是有些打鼓。”對他來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冒險。夢想到底戰勝了恐懼,但他并不滿足,他真正的目標是大海。
第一次下海試航,他信心百倍,用力劃動紙船前行。可是海上風急浪高,他勉強劃出幾百米遠,一個浪頭打來,船翻了,滿滿一船的信心,隨之沉入海底。首航即遭遇慘敗,他對夢想的執著卻感動了無數人。就在他苦悶沮喪之時,一位專業漂流隊員給他打來電話,表示愿意幫助他。紙船要在海上航行,除了要解決防水和載重問題,還必須加強紙船的強度和抗風浪能力。在專家指點下,他重新試驗,不久又做出了一只更加堅固的紙船。再次出海,他用一副乒乓球拍做船槳,在海上順利漂流了38分鐘,并在預定地點上岸。他成功了,一個近乎荒誕的夢想,此刻變為現實。
——摘自《夢想的紙船》
有懷疑的目光,也有鼓勵的掌聲;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沮喪;時而風平浪靜,時而驚濤駭浪;有未知的風險,也有追逐夢想的刺激。小小的紙船,承載的不就是人生嗎?誰都有夢想,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夢想成真,有的人只會想,有的人會去做。只想不做的人,永遠也收獲不到成功的喜悅;想了就去做的人,將看到曙光之晨。
著名影星史泰龍是在一個“酒賭”的暴力家庭中出生的。他的父親喜歡賭博,每次賭輸了錢就會拿他的母親撒氣,而他的母親喝醉了酒又會反過來拿他發泄,因此他常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高中畢業后,史泰龍就輟學了,在街頭當起了混混兒。直到20歲那年,一件偶然的事刺痛了他的心。因為這件事讓他知道原來這世上有一群人和自己完全生活在兩個世界!在他們的世界里,有很高的生活品質。他和他們完全沒辦法相比!為此,他大哭了一場,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他看看父母的生活,已經游走在了貧困的邊緣。
他大聲喊叫:“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不然就會跟我的父母一樣,變成社會的垃圾!人類的渣滓!我一定要活出個人樣兒來!我一定要成功!”從那時開始,史泰龍就思索規劃自己的人生:從政,可能性幾乎為零;進大公司,自己沒有學歷文憑和經驗;經商,自己窮光蛋一個,哪來的錢去經商呢?他想了很久,都沒有發現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后來,他突然想到演員這個職業,不需要資本,不需要名聲,盡管當演員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和天賦,但是他想明白了,自己的夢想就是要當一名演員!
確定目標之后,他幾經周折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好萊塢,利用一切機會去接近明星、導演和制片人,希望他們能給他一次當演員的機會。他四處哀求:“給我一次機會吧,請相信我!我一定會做好的!”可他得來的只是一次次的拒絕。但他沒有灰心,他對自己說:“世上沒有做不成的事!我一定要成功!”一晃兩年過去了,他遭受到了1000多次的拒絕,身上的錢花光了,為了生存,只好在好萊塢打零工,干著一些粗重的體力活來養活自己。
受了無數次打擊的史泰龍,大哭起來:“難道我真的不適合當演員嗎?難道酒賭世家的孩子只能是酒鬼、賭鬼嗎?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改變!一定要成功!”后來,他突然靈光一閃。“現在的我既然不能直接當個演員,那么換個方式行不行呢?”于是,史泰龍又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夢想道路,他開始用心寫起劇本來。經過這幾年的耳濡目染,以及多次求職失敗的經歷之后,他飛快地成長起來了。終于,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他的劇本完成了!他拿著自己寫好的劇本開始四處尋找導演,“這個劇本可以免費給您用,只是我有個請求,讓我當男主角吧!”“你的劇本不錯,可是當男主角,根本不可能!”他又遭受了一次次的拒絕。“也許下一次就行!我一定能夠成功!”一次次失望,一個個的希望又支持著他!
“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你的精神一次次地感動著我。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劇,同時,先只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便從此斷絕這個念頭!”在他遭遇1300多次拒絕后的一天,一個曾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終于給了他一絲希望。
三年多的準備,終于可以一展身手,史泰龍絲毫不敢懈怠,全身心地投入。第一集電視連續劇創下了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史泰龍成功了!
——摘自《史泰龍求職的故事》
英國著名文學家勞倫斯有一句名言:成功的秘訣,在于養成迅速去做的好習慣。在我們身邊,細細觀察就不難發現,許多貢獻較大、成績較優異的人,并不是他們的知識、眼光、觀念多么出類拔萃,其夢想和目標常常和身邊的人差不多,而是因為他們實現夢想的行動比別人先走一步,并且能夠孜孜以求。
【堅守夢想,永不放棄】
相信許多人都對“精衛填海”的故事耳熟能詳吧。一只小小的精衛鳥,卻能夠做成感天動地的“大事業”,其原因就是:它有著驚人的意志力,懂得堅守自己的目標,把挫折當作墊腳石。
中國的先哲們試圖通過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有堅持的心態,能夠將這種心態付諸實踐,那么你就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在人生的旅途中,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王征是一位機械公司的銷售員。身為一個山東小伙子,他天生就有一種做什么事情都要一股腦兒干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按照他的話說,一定要征服他所想征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