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就是我,最美的煙火(3)
- 不一樣的你我,不一樣的煙火
- 王漫兮編著
- 3399字
- 2018-05-28 15:05:52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一面。有人擅長寫作,有人擅長算術(shù),有人擅長畫畫,有人擅長研究。對有些人是很難的東西,而對于另一些人卻是小菜一碟。所以,我們應(yīng)該明白:一定要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不要迎合別人的口味去做一件不屬于自我但又要付出巨大乃至一生代價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而每個人的長處可能相同,也可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我們的長處就需要自己去發(fā)掘、去尋找,在找到之后,就應(yīng)該好好地去經(jīng)營它,使它成為最出色的。若知道自己的長處而不去細心地經(jīng)營,慢慢地,自身的長處就會變得黯淡無光,甚至成為自己的短處。到了那時,你才知道自己所擁有的長處是多么地好。
那到底怎樣才能算是經(jīng)營自己的長處呢?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地去練習,只有不斷地練習,你的長處才會變得更加的突出。千萬不要等到需要自己的長處的時候才想起它,到時候臨陣磨槍可就來不及了。
人生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就應(yīng)該在自己更容易做好的領(lǐng)域科學地規(guī)劃,所以,成功的人生規(guī)劃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掘自身的優(yōu)點,經(jīng)營自己的長處,保持熱情并充分地加以利用,也許我們就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接受自己,欣賞自己】
在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接納自己,是因為他們老是把眼光放在別人身上,總認為別人是最好的,而自己則是最差的。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自己。
有人曾經(jīng)說過,如果你是駱駝,就不要去唱蒼鷹的歌,駱駝同樣具有魅力。記住,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是構(gòu)成這個斑斕世界的一分子。地球上的每棵樹都扎根于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地中,機器上的每個零件都安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是水草,就不要妄想在沙漠上生長;是螺絲釘,就不要想著去擁有輪子轉(zhuǎn)動的自由。我們要接納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擁有人生的成功之路。
很久以前的一天,一位名叫南若的移民者站在河邊發(fā)呆。這天是他30歲的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必要。因為南若從小在福利院長大,不但身材矮小,而且長得也不怎么樣,講話又帶著濃厚的法國鄉(xiāng)下口音,所以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既丑又笨的鄉(xiāng)巴佬,不敢到任何一家單位去應(yīng)聘。他沒有工作,也沒有家。
就在南若徘徊于生死之間的時候,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約翰興沖沖地跑過來對他說:“我剛剛從收音機聽到了一則消息,拿破侖曾經(jīng)丟失了一個孫子。播音員描述的相貌特征與你絲毫不差!”“真的嗎?我竟然是拿破侖的孫子?”南若瞬間精神大振,聯(lián)想到爺爺曾經(jīng)以矮小的身材指揮著千軍萬馬,用帶著泥土芳香的法語發(fā)出威嚴的命令,他頓時感到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樣充滿力量,講話的時候法國口音也帶有幾分高貴和威嚴。
第二天,南若便滿懷信心地來到一家大公司應(yīng)聘。20年后,已成為大公司總裁的南若,查證自己并不是拿破侖的孫子,但這早已不重要了。為此他總結(jié)道:“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將所有的自卑全都拋到九霄云外。我認為,這就是成功者最重要的前提!”
——摘自《懂得接納自己》
一個人只有充分地自我接納,懂得欣賞自己,才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覺,才能自信地與人交往,出色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和潛力。假如一個人不懂得欣賞自己、接納自己,老是以懷疑、否定的態(tài)度看待自己,就有可能限制甚至扼殺自己的生命力。事實上,我們的身邊因為自卑自憐、自暴自棄等各種心理原因,而造成的自尋短見的事例已經(jīng)太多了,并且還在不斷地出現(xiàn),給家人造成痛苦,給社會造成損失。當然,更難以贏得別人的欣賞和肯定了。
天下無人不自卑。無論圣人賢士、富豪王室,還是貧農(nóng)寒士,在他們孩提時代的潛意識里,都是充滿自卑的。但做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yè),首先就要盡力清除人類天性里的不良因素,用堅定代替懦弱,用欣賞代替自卑。要記住:欣賞自己并不是傲視一切的孤芳自賞,也不是唯我獨尊的狂妄不羈。因為它不需要大動干戈的勇氣,也不需要改頭換面的毅力,它只屬于一種醒悟,一種境地,一種面對困難能給予自己信心的源泉,一種推動自己向挫折挑戰(zhàn)的動力。
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文學家盧梭,幼時雙親早逝,從小流落街頭;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代表人、文學家薩特,兩歲喪父,左眼斜視,右眼失明;法國第一帝國皇帝、政治家、軍事家拿破侖身材矮小且家庭貧困;美國英雄總統(tǒng)林肯出身農(nóng)莊,9歲失母,由于家庭貧困受教育程度不高;日本著名企業(yè)家松下幸之助,4歲家敗,9歲輟學謀生,11歲亡父。他們都沒有因此而固步不前。
若他們因此而自卑自憐,便不會獲得如此成就。他們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奮勇向前,把壓力轉(zhuǎn)化為動力,使他們比別人更努力,更發(fā)奮,付出更多,也收獲更多。所以,曾經(jīng)有過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當我們在經(jīng)歷成長過程的時候,要學會忘記自卑,戰(zhàn)勝自卑,學會欣賞自己,接受自己。總認為別人擁有的都是好的,別人能成功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滿身的缺點,是永遠不可能成功的。要敢于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在失敗的時候不會放棄,才能最終獲得成功。強者也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沒有軟弱的時候,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是因為能接受自己,戰(zhàn)勝自己的軟弱。
——摘自《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盧梭》
當我們在經(jīng)歷成長過程的時候,都不懂得欣賞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總認為別人擁有的都是好的,別人能成功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滿身的缺點,是永遠不可能成功的。就這樣,放棄自己,不接受自己,從而與成功絕緣。
所以我們要學會接受自己,欣賞自己。因為在欣賞自己的前提下,我們才能敢于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在失敗的時候不會放棄,最終獲得成功。強者也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沒有軟弱的時候,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是因為能接受自己,戰(zhàn)勝自己的軟弱。
那些向往成功、不甘在生活中沉淪的人,都應(yīng)該牢記先哲的這句至理名言:“最優(yōu)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重心,也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肯定,才能發(fā)掘出自己的潛力,才能實現(xiàn)最佳的突破。
只有接受和欣賞自己,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好,遵循內(nèi)心的夢想努力實踐,自身才會充滿生命的能量,充滿生命的激情。我們要接受自己,欣賞自己,不論前途多么崎嶇,都要堅定地走下去。只有這樣,成功才可能屬于我們。
【不要總是羨慕別人】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人覺得自己不快樂、不幸福,為什么他們會有這樣的情緒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沒有的東西上,而不懂得享受自己所擁有的。
比起殘疾的孩子,你的身體很健全,所以應(yīng)該感到快樂;比起窮苦的吃不上一口飯的孩子,你每天都能吃飽,所以應(yīng)該感到快樂;比起那些不能上學,還要在外奔波養(yǎng)家糊口的孩子,你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在教室里上課,每天可以學習到很多新知識,你也應(yīng)該感到快樂。如此,你還有什么理由郁郁寡歡、憤憤不平呢?你應(yīng)該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把每一天的生活當作是一種享受,你的生活就會快樂和充實起來。
也許老天奪走了你很多東西,可是如果一直坐在那里埋怨上天是多么地不公平,結(jié)果你仍然無法把失去的東西找回來,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但是如果你積極地去面對,多看自己擁有的,而不是失去的,就會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黃美廉這個名字,在我國臺灣可謂是家喻戶曉。她出生時因為一些意外而患上了腦性麻痹,在6歲之前,全身的運動神經(jīng)和語言神經(jīng)受到傷害,面部畸形,常常不受控制地流口水,而且還失去了說話的能力。在眾人眼里,她就像是一個丑陋的怪物。面對這些殘酷的事實,黃美廉沒有喪失內(nèi)在奮斗的激情。小學二年級時,在老師馬怡江的啟發(fā)下,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確立了當畫家的志向。中學畢業(yè)后,黃美廉分別進入洛杉磯學院和加州州立大學修讀藝術(shù),身體的殘疾絲毫沒有擊垮她的自信,反而讓她更加堅定自己的意志。在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之后,黃美廉最終獲得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藝術(shù)博士學位,而她的畫展也轟動了世界。黃美廉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講演會上,一個中學生問道:“黃博士,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么看你自己?”
在場的人都暗自責怪這個學生不敬,但黃美廉卻十分平靜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么幾行字:“一、我好可愛;二、我的腿很長很美;三、爸爸媽媽那么愛我;四、我會畫畫,也會寫稿;五、我有一只可愛的貓;六、……”最后,她這樣總結(jié)道:“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頓時全場掌聲雷動。
——摘自《擁抱每一天》
想要幸福,必須要接受現(xiàn)實,學會肯定自己。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缺陷,并非只有你是最不幸的。無須抱怨命運的不公,不要在意自己沒有的,要多看看自己擁有的,就會接受和肯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