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譯本序(2)
- 羊脂球(譯文名著精選)
- (法)莫泊桑
- 3853字
- 2018-05-10 18:03:27
一八七六年,巴黎的五位年輕作家,由于仰慕因長篇小說《小酒店》而蜚聲文壇的作家左拉,常常聚會在他的寓所里,莫泊桑也是其中的一位。一八七七年,左拉在巴黎近郊梅塘買了一幢別墅,他們的聚會便改在這里繼續進行,被人稱為“梅塘集團”。一八七九年,他們商定以普法戰爭為題材,每人寫一篇中短篇小說,結成集子出版,定名為《梅塘夜話》。一八八〇年四月十五日,小說集問世了,立即轟動了法國,短短半個月里印行了八版,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篇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莫泊桑的《羊脂球》。福樓拜贊揚道:“這篇短短的小說將留傳后世。”并寫信祝賀莫泊桑的成功。
《羊脂球》給莫泊桑帶來了聲望,也給他帶來了信心與希望,他從此擺脫了所有的公職,專事寫作。
莫泊桑少年時候曾在鄉村生活十多年,他了解諾曼底,更熱愛諾曼底,后來又當過兵,參加過普法戰爭,戰后在海軍部和公共教育部當過小職員,對軍界和政界情況也很熟悉。一八八一年七月又開始到各地旅行,他去過非洲,也去過意大利、英國等西歐國家,又曾數次深入礦井,了解苦役犯的處境,訪問過煉鐵廠,目睹了工人的勞動,從而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這成為他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在隨后的十年里,他先后發表了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說,六部長篇小說,三部抒情游記,一部詩集,還有一些戲劇作品及相當數量的文學評論。不幸的是,由于長期疾病的折磨,超負荷的寫作,再加生活上的不檢點,使莫泊桑未老先衰,不得不在一八九一年停止了創作活動。兩年后,作家就去世了,終年才四十三歲,這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作為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所遵循的創作原則是:文學作品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真實上,應該對生活真實加以提煉和概括,以求達到本質的真實。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力求讓讀者看到的是“比現實本身更完美、更動人、更確切的圖景……”由于他長期參與以左拉為首的自然主義文學集團的活動,在寫作時難免不受到影響,盡管他說:“我不信奉自然主義。”在他的三百余篇中短篇小說中,就有一些思想性和藝術性都不很高的作品,有的帶有自然主義影響,有的帶有神秘主義色彩,也有的格調不很高。但應該強調的是,他的作品大多數是非同凡響的,它們既能以正確的觀點反映生活,更具有極高的形式美,不愧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
在法國文學史上,莫泊桑創作的中短篇小說數量最多,成就也最高,可以說他把現實主義中短篇小說藝術提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為我們留下了一幅十九世紀下半期,法國社會的全景風俗畫卷。他的確稱得上是“短篇小說之王”。
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取材十分廣泛,幾乎涵蓋了當時法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粗略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普法戰爭是法國歷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莫泊桑親身參加了這場由法國挑起,又以法國失敗而告終的戰爭。在戰爭中他看到了法國統治者的腐敗與無能,看到了普魯士侵略軍的殘暴,更看到了法國人民在戰爭中的災難與斗爭。莫泊桑懷著憤怒、痛苦與自豪的感情寫了一系列以普法戰爭為背景的作品。他無疑是對這場戰爭寫得最多,表現最充分的法國作家。在這本集子里我們收了《羊脂球》、《女瘋子》、《兩個朋友》、《米隆老爹》、《索瓦熱老婆婆》等廣為傳誦的名篇。《羊脂球》是其中最精彩的一篇。
《羊脂球》寫的是一輛被普軍放行的馬車,中途卻被一普軍軍官扣留,放行的條件是要車中妓女羊脂球陪他睡覺。出于民族感情,羊脂球大聲斥罵這無恥之徒。但是車中的大商人、大企業主和貴族及他們的夫人卻花言巧語,要她作出犧牲,羊脂球被迫讓步了。當馬車放行后,她卻遭到車中那些高貴的人們的鄙視。最后我們看到馬車在《馬賽曲》伴著羊脂球的哭泣聲中奔跑著。這首革命歌曲卻不是伴著法軍的勝利步伐,這是多么絕妙的諷刺啊!
《女瘋子》揭露了普魯士侵略軍把一個女瘋子扔到樹林里被狼吃掉的暴行。《兩個朋友》講述巴黎被圍時,兩個老人寧死不屈的悲壯故事。《米隆老爹》和《索瓦熱老婆婆》的主人公都是勤勞樸實的老農民,他們在普法戰爭中懷著對普魯士人殺害親人的仇恨,向普魯士士兵進行報復,最后都拒絕敵人的憐憫,英勇就義。《瓦爾特·施那夫斯的奇遇》是一篇充滿幽默與諷刺意味的小說,它既揭露了普魯士士兵的厭戰思想,也諷刺了毫無斗志而又謊報軍功的法國軍官的無恥行徑。
普法戰爭題材的小說在莫泊桑作品中占有相當的分量,在這些作品中洋溢著愛國主義的感情,揭露了法國統治者的無能與自私,表現了侵略者的殘暴,歌頌了人民抗敵的勇氣。
莫泊桑繼承了法國大革命以來,“天賦人權”的進步思想,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僅謳歌了人民在普法戰爭中英勇抗敵的精神,更飽含激情地描述了人民大眾的苦難。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窮人的日子已經夠苦,若是殘廢人,命運就更悲慘了。關于這些被侮辱與迫害的小人物悲慘命運的作品有:《瞎子》和《乞丐》,這兩篇作品的主人公,一個雙目失明,一個雙腿殘廢,兩個苦命人一個連凍帶餓,死在大雪紛飛的原野上,一個關押在憲兵的監牢里,第二天一清早來審訊他時,已經死在地上。《衣櫥》和《港口》寫的是妓女的苦難。前一篇寫一個妓女在接客時,不得不把兒子藏在衣櫥里,時間一長,孩子睡著了,從椅子上跌下來。后一篇寫一個家庭因流行病而家破人亡,失去親人的女孩淪為妓女,沒想到有一次接待的嫖客竟是流浪在外的親哥哥。讀了這類小說,我們不難發現莫泊桑對弱者的同情,也不難發現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譴責。有位學者說得好:“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是整整一部用短篇形式寫的無比真實的《悲慘世界》。”
莫泊桑長期在海軍部和公共教育部當小職員,這使他非常熟悉小職員以及其他小資產階級人群的某些不良品質。莫泊桑創作了一大批這類題材的杰作。其中最為有名的當數《我的于勒叔叔》。小說展示了一個窮酸的公務員的一家人,期待有錢的叔叔的歸來改變他們的家庭窘況,后來,當他們發現叔叔是個貧窮的賣牡蠣的流浪漢時,又生怕被他認出,悄悄地遠遠躲開。故事充分顯示出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項鏈》是又一篇傳世佳作,講述了一個愛慕虛榮的公務員的妻子可悲可嘆的故事。這方面的名篇還有很多,如:《一家人》、《騎馬》、《珠寶》、《雨傘》、《散步》等。
莫泊桑認為人的幸福和全部生活意義都是和女人,和愛情分不開的,因而他總是熱情地描寫女人和對女性的愛戀,勇敢地贊美男女之間的愛情。在《月光》里,他寫了一個對婦女,對愛情極度歧視的神父,是如何在如畫的月夜里,被純真的愛情感動得無比羞愧,從而說明了愛情的偉大力量。他的另一篇小說《幸福》,歌頌了一對沖破門戶之見獲得幸福的青年。再如《西蒙的爸爸》、《馬丹姑娘》等,都向讀者講述了在紙醉金迷的世界里高尚的愛情故事。面對現實生活,莫泊桑也寫了《遺囑》等小說,表現了門第與金錢是如何扭曲了愛情與婚姻,演出了一幕幕人間悲劇和令人發指的丑劇。
莫泊桑留下的大量的中短篇小說,以其神來之筆,表現了廣闊的社會生活,使我們能夠對那一時期的法蘭西社會特征,有一個深刻而生動形象的認識,并且能夠引起我們無窮的回味。我們不能不折服他那神奇的藝術魅力。這兒讓我們對他的寫作技巧與藝術表現手法略作分析。
一、力求反映出生活的真實面貌。這是莫泊桑的現實主義小說藝術的重要標志。莫泊桑到過許多地方,交游也頗為廣闊,但他幾乎只寫他熟悉的諾曼底農民和巴黎市民,因此他的作品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他筆下的人物也個個形神兼備,惟妙惟肖,其原因就在于他了解這些地方和人物。他的作品大多從生活中取一個片斷,選一個場景,找一個人物來寫,平淡真實得猶如生活本身一樣,不追求離奇的情節,驚人的效果。《西蒙的爸爸》、《月光》就是這樣的作品,沒有什么曲折的情節,卻能讓你感到一種美。
這并不是說莫泊桑把生活中的一切,不加選擇地“真實”地搬到作品中去。這兒說的“真實”是指藝術上的真實,即典型化了的真實。莫泊桑善于從令人眼花繚亂的生活中選取富有典型的人物、事件或生活中的某些片斷,巧妙地組成一篇篇短小精彩的小說,以小見大地反映社會生活的真實。《羊脂球》中的人物,都是作者精心挑選的,他們代表了當時社會中各個階層、黨派、集團,既體現了他們所屬的階層、黨派和集團的“共性”,同時又各具“個性”,人人都是典型,從而生動地顯現了普法戰爭時期的法國社會風貌。這正是典型化的藝術魅力和藝術功能之所在。
二、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盡管他的作品大多寫的是凡人小事,甚至某些作品還有相似之處,但我們在閱讀時卻無雷同之感,其原因就在于他的表現手法是變化多端的。讀者不妨把《項鏈》與《珠寶》進行比較性閱讀和研究,這樣你對莫泊桑的藝術技巧就會有較深刻的理解。
盡管莫泊桑小說具有千變萬化的藝術特點,但都顯得平淡而自然,毫無人工斧鑿的痕跡。這種寓美和新穎于平淡自然之中的手法乃上乘之手法。
三、精致細膩的描寫。莫泊桑師從福樓拜,學會了細致地觀察事物,臨摹事物的高超本領。他在創作時總是能選取最生動、最形象、最有表現力的細節,著力地加以描寫,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因而在閱讀中得到極大的藝術享受,不由令人拍案叫絕。在《羊脂球》中,他描寫了幾個上流社會人物打哈欠的神情,生動地再現了這些人的丑惡形象和不同的身份。這使我們不能不佩服他那高超的藝術技巧。
莫泊桑的小說語言被公認是最規范的法語。我們在翻譯時字斟句酌,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力爭做到準確、生動和優美。
我們精選的莫泊桑的這些中短篇小說中,有的是喜劇,讓人忍俊不禁;有的是悲劇,使人潸然淚下;也有悲喜劇,令人欲哭無淚,欲笑又止。但不論是喜劇還是悲劇,都能發人深思,使人感悟人生的某種道理。對我們廣大讀者來講,它的啟發作用必然會是深刻的,廣泛的。
譯者
二〇〇五年五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