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王繼縱:語文閱讀題啟蒙學術志業

文 駱文杰

?王繼縱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1級博士生

“我認為做科研需要平心靜氣的態度、冷靜銳利的思考方式和百折不撓的堅持,做科學研究本身是一個探索未知領域、揭開神秘事物面紗的過程,探索發現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充滿困難而且摻雜著失望,但當我觸碰到事物本質真相的那一刻,所收獲的喜悅是極度的快樂。”帶著對于生物學極度的熱愛,王繼縱在科研道路上一路披荊斬棘,取得了諸多突破。

閱讀理解激發出來的學術熱情

王繼縱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由來已久,他在初中的時候在一篇語文說明文閱讀里,第一次了解到泥土中沉睡千年的古蓮子可以在現代生物技術的作用下再次萌發生長,生命力的頑強帶給他極大的震撼,他開始假想如果能將相關機理移植于動物和人類,就可以延長人類壽命,只是當時他還意識不到這些幻想竟對他日后的專業研究和職業選擇產生了影響。

如今的他已經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滿滿的收獲,他的愿望是在未來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從小就認為科學家是偉大的職業,科學家能在所愛好的領域內探索未知事物,發現新的現象,思考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去揭示事物的原理,并總結規律指導我們看清世界的本質。

王繼縱在實驗室

對于他的生物學研究方向,他有著深刻的體會。他認為植物經典激素的生理學功能非常重要,且研究內容十分豐富,始于達爾文時代,其中關于植物肽類激素問題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國際上很多一流實驗室對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經向肽類激素轉型,所以這一領域注定會成為將來植物激素研究領域的重點和熱點。

結構生物學作為基礎技術學科,能從最本質的方面揭示其分子機制,他認為這作為研究手段永遠不會過時,只是主導技術可能會發生轉變,像從五年前的晶體學主導到現在的冷凍電鏡技術主導,在他的新課題研究中也充分應用了新的冷凍電鏡技術。

“植物免疫受體的研究一直是植物學最重要的領域,但其熱度已經有所下降,因為就像植物經典激素一樣已經研究的相對徹底,不過總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值得我們去修修補補。”在科研道路上,王繼縱矢志以求。

有舍才有得的科研道路

王繼縱的研究領域是結構生物學,利用結構可以研究和解決很多問題,這看似可以讓他沉浸在多個感興趣的領域,但實際上使他背上了一些包袱,在他研究生剛起步的時候感覺對很多方向都很感興趣,都想用結構生物學的方法去探索,但結果處處碰壁,實驗結果都不理想。直到直博二年級下學期實現的一次實驗突破,才讓他意識到科學研究要深入而專一,不可能實現面面俱到多管齊下。所以他就基于結構上的發現,逐步將他的假設轉向應用到體外實驗以及植物體內實驗中去驗證,在堅持不懈和積極嘗試中他體會到探索的快樂。

科研道路上的艱辛令他終生難忘。2013年下半年他攻堅受體激活復合物的晶體學結構時,不得不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基本每隔一天就是半夜3點左右回去休息,第二天10點繼續去實驗室工作。天道酬勤,他通過解析某個受體結構,然后基于結構成功預測了該受體的激活機制,這種由體外預測指導體內實驗的模式在生物學中非常特殊,讓他真切體會到科學發現的樂趣。那種實驗成功帶來的喜悅感進一步磨礪了他的意志。

他的研究首次揭示的植物肽類激素的分子作用機理,為其他肽類激素的研究提供借鑒,同時證明了植物肽類激素受體結構的激素類似物的研發有助于提高作物產量;他還揭示了水稻幾丁質受體識別真菌細胞壁的分子機制,基于水稻幾丁質受體結構的突變研究有助于研發高抗病性能的水稻株來避免真菌感染導致的水稻減產。

目前,他正在進行的是植物抗病蛋白的相關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研究,目前這一領域尚沒有相關結構生物學的研究成果,因為其多結構域的復雜性,他從博士階段開始一直從事此課題方向的研究,目前也已取得關鍵突破,他希望能盡快完善實驗結論并發表相關成果。

有條理有陪伴的校園生活

在學校的學習時光里,他的生活主要就是兩大塊,實驗和運動,實驗之余就是跑步、籃球、網球和羽毛球,簡單卻也充實。

王繼縱在美國新墨西哥

他每天晚上入睡前會規劃好第二天去實驗室要做的實驗,第二天一大早到實驗室后就開始緊張密集的實驗操作,中間如果有等待時間就去看研究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像《細胞》《自然》《科學》這3本雜志基本是他每天都需要用實驗空閑時間或者專門規劃的時間來閱讀的。上午和下午一般是以實驗為主,晚飯后休息調整一下,如果沒有密集的實驗就開始記錄一天的實驗,思考實驗進展,根據實驗結果做相應的實驗改進和調整。整理完實驗記錄如果有時間就去查閱文獻,開闊眼界。

“我追求把每一天的事情做好,保證每天至少10小時以上的科研時間,我認為把每天的工作做好是最重要的,因為突破往往就在幾個看似平常的實驗中。”王繼縱說。在他看來,科研產出需要依靠的就是勤奮努力和耐心毅力,一方面是大量時間的付出,無論是做實驗還是看文獻,都付出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是需要大量的嘗試,不斷重復,需要耐心和恒心。

王繼縱在科研道路上取得的每一個成績都印刻著導師柴繼杰教授的悉心指導,“柴老師對我有知遇之恩,給我博士生科學研究訓練的機會,帶我進入結構生物學領域去看待和解決生物學問題;他給予我重要的課題和信任,在科學研究中對我進行悉心指導和鼓勵,讓我在一些實驗過程中看到捷徑,并在文章投稿時辛勤付出和全局把握。他對科學研究的極大熱情和嚴謹的學術作風更是讓我深受感觸和啟發”。導師的言行舉止對他都影響深遠。

他認為學術理想就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堅持不懈、勤奮努力地去探究每一個領域內的細節,有創新性和啟示意義的科學發現是每個科研工作者的向往,但這往往需要正確的機遇,把握這些機遇需要依靠自己對研究領域的全局性深入了解,所以對于科研發現,機會運氣和勤奮努力相輔相成,了解的越多越深入,加上勤奮努力地去嘗試去探索,就有可能獲得難得的科研突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康乐县| 阿瓦提县| 台江县| 京山县| 南江县| 纳雍县| 城市| 蛟河市| 松江区| 眉山市| 全椒县| 丰县| 海林市| 长泰县| 卢氏县| 大新县| 罗山县| 博爱县| 太湖县| 呼伦贝尔市| 旬阳县| 石棉县| 滨海县| 花莲市| 隆子县| 大连市| 临夏市| 徐闻县| 上饶市| 洞头县| 阳原县| 班戈县| 天台县| 汶川县| 遵化市| 韶关市| 永泰县| 通州区| 商城县|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