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微企業管理指南(中小微企業管理叢書)
- 趙麗生
- 2372字
- 2019-01-04 00:13:33
1.4 企業管理的主要方法
某小公司成立已經快3年了,公司成立之初,許多事情都由老總一個人說了算。好在前兩年的形勢不錯,公司的經營業績很好。所以去年公司的規模幾乎擴大了一倍。
人一多,管理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由于歷史的原因,該公司的許多規章制度顯得不夠完善。許多規定不切合實際,許多事情沒有規則可循。公司最近業務非常繁忙,因此許多部門的人不時需要加班。按照慣例,公司不鼓勵加班,因此也沒有加班費。如果確實需要有人加班,可以把加班的時間換成倒休。
雖然對于加班沒有特別的規定,但該公司一貫實行員工打卡制度,員工在上下班的時候都必須打卡。如果遲到10分鐘以上,就要被扣工資。另外,對于員工因事假或病假而不上班的情況,也有相應的規定,會被扣掉工資。對于無償加班和請假就扣工資之間的對比,許多員工非常有意見。有人認為,不是能不能加班,也不是必須按小時計算加班費,而是得給個說法。也有人認為,努力工作完成自己的職責和任務就可以了,既然公司那么在乎有效的上班時間,遲到幾分鐘都扣工資,那么加班就沒有理由不付加班費。而公司卻認為員工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的事情上斤斤計較,沒有表現出真正的付出和奉獻精神。
矛盾和不解由此產生。有人認為,工作壓力大,任務比過去更多了,沒有辦法完成;有人認為,不是自己工作職責中的事情卻強加給自己;也有人表示,以后再也不努力工作了,得過且過。大家之間的合作氣氛也變差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能引起軒然大波。員工動不動就發脾氣或者爭吵,有時候是非常委屈地自己生氣。
該公司員工產生不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規章制度不健全,沒有按制度行事。制定清楚的書面規章制度可以避免員工產生誤解。
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動中為實現管理目標、保證管理活動順利進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管理原理必須通過管理方法才能在管理實踐中發揮作用。管理方法一般可分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經濟方法、教育方法和數學方法。
1.4.1 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指運用法律規范以及類似法律規范性質的各種行為準則來管理企業的一種方法。法律方法的主要形式有國家的法律、法規,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司法和仲裁等。
法律方法具有嚴肅性、規范性和強制性的特點。嚴肅性是指法律和法規的制定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和規定進行,司法工作必須通過嚴格的執法活動來維護法律的尊嚴;規范性是指規定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同時又將這種指引作為評價人們行為的標準;強制性是指法律、法規一經制定就要強制執行,任何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毫無例外地遵守,否則將受到嚴懲。
法律方法適宜處理共性的一般問題,便于集權與統一領導,權利與義務分明,同時還能自動調節。但法律方法缺少靈活性和彈性,不便處理特殊問題和及時處理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
1.4.2 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企業各級行政管理機構的權力,通過命令、指示、規定、條例以及具有強制性的計劃等行政手段來管理企業的方法。
行政方法的實質是通過行政組織中的職務和職位來進行管理。它特別強調職責、職權、職位,而并非個人的能力或特權。下級服從上級是對上級所擁有的管理權限的服從。
行政方法具有權威性、強制性、垂直性、具體性、無償性等特點。企業所有成員對上級所采用的行政手段,都必須服從和執行。行政方法是管理企業必不可少的方法,是執行管理職能的一種重要手段。
行政方法便于管理職能的發揮,是實施各種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能處理特殊問題,靈活性強。但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受領導者水平的影響,不便于分權,不利于子系統發揮積極性,容易使一些領導者過分迷信行政方法的力量,從而助長某些領導者產生獨斷專行的行為。
1.4.3 經濟方法
經濟方法是指按照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正確運用價格、稅收、信貸、利潤、工資、獎金、罰款以及經濟合同等經濟手段來管理企業的方法。
經濟方法的實質是圍繞著物質利益,運用各種經濟手段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勞動者個人三者之間的經濟關系,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責任感。
經濟方法具有利益性、普遍性、靈活性、平等性等特點。利益性是指經濟方法是通過利益機制引導管理對象去追求某種利益;普遍性是指經濟方法被整個社會所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經濟管理領域,它是最為重要的管理方法;靈活性是指經濟方法針對不同的管理對象,可以采取不同的經濟手段,對同一管理對象,在不同情況下,也可以采取不同方式來進行管理;平等性是指經濟方法承認被管理的組織或個人在獲取自身的經濟利益上是平等的。
經濟方法易于被管理對象所接受,能充分調動各級機構和人員的積極性。但也容易產生討價還價的現象,易于誘發拜金主義思想。因此,既要注意將經濟方法與教育方法等其他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也要注意經濟方法的不斷完善。
1.4.4 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對企業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科學技術知識教育,提高企業職工素質,開發企業職工潛能的一系列有組織的活動。
教育方法的主要內容有人生觀及道德教育,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民主、法制、紀律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組織文化教育等。
企業管理活動的主體是人,企業職工聰明才智和積極性的最大限度發揮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源泉。教育方法能夠激發企業職工的工作熱情,使企業職工自覺地認識和接受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經濟方法的執行和監督,樹立自我管理的主人翁態度。它是法律約束、行政命令、經濟獎懲等所不能代替的。
1.4.5 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用科學的理論及數學模型或系統模型來尋求優化方案的定量分析方法。數學方法能使企業管理進一步定量化、合理化、精密化。
企業管理常用的數學模型主要有盈虧平衡點模型、線性規劃模型、存儲模型、網絡模型、排隊模型、模擬模型等。
數學方法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人的因素難以用數學模型來描述,以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復雜多變,數學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只有各種方法綜合運用,相互補充,才能更好地發揮每一種方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