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代序 縈繞于商業豪門上的花絮
花絮一:當拿破侖與英國威靈頓將軍的兩支大軍在魯塞爾近郊的滑鐵盧殺得天昏地暗時,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倫敦股票市場也拉開帷幕。如果威靈頓將軍贏了,英國公債將一飛沖天,否則將跌進深淵。臨近傍晚時分,戰局已見分曉,一名信使快馬加鞭將消息傳送到了羅斯柴爾德第二代掌門人內森·羅斯柴爾德的手里。內森隨后指揮家族的交易員大手筆拋售英國公債,市場發瘋似的跟風拋售,英國公債當日慘跌。就在此時,內森立即暗示交易員大口“吃進”能夠見到的每一張英國公債。由于拿破侖戰敗的消息公之于眾比羅斯柴爾德家族獲得情報的時間整整晚了一天,從而使羅斯柴爾德家族一天之內在公債市場賺得盆滿缽滿,并最終成了英國公債的最大持有人。
花絮二:賓夕法尼亞州蜿蜒崎嶇的山路在炎炎烈日的蒸烤下幾乎能夠看見從地面冒出的輕薄煙霧,但即便是如此酷熱難耐,依然有一個孤獨的人影吃力地朝前行走著,這個人便是洛克菲勒。此前,洛克菲勒得知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發現了石油,成千上萬的人就像當初采金熱潮一樣涌向了采油區。洛克菲勒不免也有些心動,決定前往采油區去看個究竟。然而,來到產油地后,眼前的一切讓洛克菲勒大大吸了一口涼氣,密集的石油井架毫無規律地排開著,地面上大小各異的窟窿面目猙獰地裸露出來,凌亂、簡陋的小木屋坐落于塵土飛揚之中。
花絮三:皮埃爾·杜邦帶著全家13口人登上了一艘名為“美國之鷹”的帆船,橫渡大西洋的波折與辛酸大大超過了他的想象。由于船長兩次弄錯了航向,行程被無限拉長,隨船的旅客所攜帶的食品消耗殆盡。無奈之下,大家只好沿途捕魚甚至捕捉船上竄動的老鼠來充饑。當誤航的“美國之鷹”抵達羅得島州海邊時,濃霧籠罩著海岸,雖然還是天寒地凍和冰水刺骨,但等不及帆船下錨,所有的旅客都如同餓急了的野獸般爭先恐后地泅水上岸。很快,他們發現岸邊有一間房屋,透過窗戶看到里面的爐火燒得通紅,餐桌上擺滿了食品,可就是敲門無人應答。不由分說,快要餓穿肚皮的旅客野蠻地敲碎了玻璃窗,沖進屋里并風卷殘云般吃光了餐桌上擺著的迎接新年的美酒佳肴,離開時,杜邦掏出了一枚金幣放在桌上。
花絮四:亨利·福特在“一戰”爆發后發起了著名的“和平船行動”,并租下了奧斯卡二號游輪,邀請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政界和商界的著名人士乘坐這條“和平之船”一起駛往歐洲,共同促使戰爭的結束。然而,亨利·福特向100多位政界要人和商界巨子發出的請柬邀請卻沒有得到一人響應,就連他最好的朋友托馬斯·愛迪生也沒有登上這條船。那天,當船緩緩駛離碼頭的最后幾分鐘,亨利·福特站在船舷上對前來送行的愛迪生大聲喊道:“如果你愿意上來,我愿意提供100萬美元的贊助!”然而,耳聾的愛迪生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么。
花絮五:不到1.67米的個子,膚色看上去有些發暗,經常喜歡一個人獨處,給人的印象總是孤僻、冷漠,即便在兒童時代,安德魯·梅隆的表情也總是冷冰冰的,他既不參與兄弟之間的嬉鬧游戲,更不會朝著哥哥弟弟頑皮地互吹口哨,而且這樣的沉穩性格在安德魯成年后也依然如故。有人說,無論是從個頭高度還是脾氣秉性上,安德魯簡直就是他父親的模板。雖然這種內斂或者自我保護型的人格特征可能不大合群,卻有利于安德魯在生意場的關鍵時刻做出睿智抉擇,同時也成就了他在政治舞臺上的精彩華章。
花絮六:在前往開羅的旅行途中,J.P.摩根強烈感到了自己身體反應的不妙,隨即迅速返回,兩個月后便撒手歸西。而在J.P.摩根去世的消息公布后的12小時內,3698份電報如潮水般從全世界涌來,分別來自國王、教皇、藝術品商、銀行家和實業家。J.P.摩根享受到了只有皇室主要成員逝世才有的最高級別緬懷。作為J.P.摩根的單傳,J.P.杰克·摩根繼承了父親的事業,但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J.P.摩根留給兒子的只有價值6000萬美元的莊園及外加摩根銀行3200萬美元的現金。對此,當時身價10億美元的約翰·洛克菲勒曾搖搖頭說:“仔細想想,他連一個富人都算不上。”
花絮七:奧納西斯常常一個人站在甲板上,眺望著大海,展開雙臂,任思緒飛揚,或者對著起落的海浪大聲地喊出自己的名字: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奧納西斯。將兩位哲學巨匠的名字集于自己一身,奧納西斯當然懂得父母希望自己出人頭地與名載史冊的期冀。可是,正在奧納西斯準備啟程留學之際,戰爭的槍聲在伊茲密爾打響,一切的美好與寧靜被無情撕碎和打破,隨之而來的是城市大街小巷彌漫開來的血腥味及市民們接連不斷的恐慌尖叫聲。
花絮八:失去妻子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保羅·高爾文沒有與人進行過長時間的談話交流,除了公司的高管與文秘人員從保羅辦公室進進出出外,人們發現保羅極少能像以前那樣經常走出辦公室來到車間與員工聊天,他需要時間來消化自己內心的極度悲傷與痛苦。幸好,一位報紙編輯來到高爾文辦公室告訴他,說由于缺少無線電通信,軍隊的行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用這樣的裝備去打仗,結果可想而知。聞訊之后的保羅·高爾文被奇跡般地激活,精神煥發地如同往日那樣與所有熟人談笑風生起來。
花絮九:一部名叫《匡特家族的沉默》的紀錄片在德國播出后引起軒然大波。這部紀錄片指責匡特家族在“二戰”期間的納粹行徑,聲稱他們的工廠在戰爭期間曾經雇傭奴隸工人。紀錄片公映的5天后,4名家族成員代表全體匡特家族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將捐助資金支持一項歷史研究項目,以調查清楚家族在“二戰”期間的經營活動是否和納粹有關。而在經過4年的調查和研究之后,一份長達1200頁的報告展現在公眾面前。
花絮十:入伍不久,湯姆·沃森自愿請戰擔任飛行員,穿過敵人的炮火飛向緬甸,結果途中起了濃霧,他們什么也看不見,而且從高度計來看他們應該已經撞山墜毀了。生死攸關時刻,湯姆·沃森與飛行員一起穩健控制螺旋槳,最終化險為夷。任務完成后,湯姆·沃森被晉升為空軍中校。臨近退役時,湯姆·沃森第一次滿懷信心地拿起電話,告訴父親想回到IBM,而電話這頭,69歲的約翰·沃森高興地哈哈大笑,渾濁的眼中還閃爍著幾滴淚。
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奧納西斯家族、摩根家族、沃森家族等,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所代表的并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家庭單元或成員組合體,更多的是巨量財富與龐大商業影響力的化身與代碼。在人類綿延不絕的時空隧道中,他們曾經甚至時至今日仍以不同的非凡聲浪表達著自己的存在——或縱身騰躍,或蟄伏隱忍;或枕戈待旦,或兵臨城下;或獨步天下,或合縱連橫;或處變不驚,或雷厲風行;或轉守為攻,或長驅直入。“大鱷”與巨人的腳步所到之處,商業文明因此再續,科技視窗因此開啟,產業革命因此引爆,世界歷史因此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