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1

天色突然變了,不知從何處飄來的層層濃云遮住本就慘淡的日頭,天地間頃刻昏暗無光。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讓人們驚恐,有種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慌亂。街頭走來一大群情緒激昂的人們,掩飾不住地憤怒,個個呼聲震天。他們步伐匆匆,向金府奔涌而來。看門下人金福正扛著掃帚準(zhǔn)備出來清掃大街,看到黑壓壓的人群把街口全都擠滿了,嚇得扔下掃帚就往回跑,差點(diǎn)兒把金財給撞倒:“關(guān)門,快關(guān)門!”金財見勢不妙,顧不上腦袋被撞得生疼,忙把兩扇大門緊緊關(guān)上,金福也舉起粗重的門閂架上:“出什么事啦?”金財生氣地說:“問你啊,到底出什么事啦?”金福無辜地說:“我沒看錯啊,瞧著是沖咱金府來的。聽,來啦來啦!”外面嘈雜的聲音由遠(yuǎn)而近,能清楚地聽見呼喊,人群里面赫然出現(xiàn)了笑面虎的身影。前些日子他進(jìn)金記當(dāng)鋪用一幅贗品想誘金玉堂上當(dāng)卻被識破,奉著金滿的命令出去躲風(fēng)頭。金玉堂根本無心追查他這個無名小卒,不幾天他就跑回來了。恰好又碰上一個天賜良機(jī),金滿馬上指使他鼓動人們來金府。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人群擠到大門前:“開門!開門!我們要見大少爺!”金福和金財兩個人拼著全身的力氣擠壓著被敲打得咚咚響的門板,生怕大門被撞開。府里的下人們也都聽到聲音走出來,聚集到院里的門口竊竊私語,誰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管家走出來,想和外面的人群說話,卻被金滿給喝住了:“耳朵聾了你?叫的是大少爺,你出什么頭?”白老饕挺身而出:“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大少爺存善心、行好事,金州城沒有不夸的。老少爺們兒登門不是感謝就是有事相求。我做主,開門!”

“管好你那根舌頭,金府沒有你說話的份!”金滿早就忌恨這個跟在金玉堂身邊的吃貨,冒牌的賬房竟敢以主人自居發(fā)話,氣得他恨不得現(xiàn)在就把白老饕的舌頭給拔下來。不用開門出府金滿也知道外面來的是什么人,那是整整一個村子的男女老少,快沒有活路才來懇求金玉堂。他們的活路,便是金玉堂的絕路。自從當(dāng)鋪過招,金滿自以為是的妙計被輕松化解后,他就在尋找著新的時機(jī)來陷害或者刁難金玉堂。老天爺還真幫他,笑面虎從副都統(tǒng)衙門得來了消息,毅軍要在南山莊安營扎寨。金滿早就有心涉足官場,金玉堂的歸來加快了他與衙門的聯(lián)絡(luò),既然老夫人讓戲班進(jìn)了金府,先壞了府里的規(guī)矩,他又何必要遵從百年前老祖宗說過的話?恰好笑面虎和副都統(tǒng)的師爺是本家,牽線搭橋后,一些官府里的消息總能先傳到他的耳朵里。笑面虎無意中說起的毅軍營和金府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guān)系,金滿卻自有辦法給金玉堂引火上身。這件事情關(guān)系重大,金滿猜測不到金玉堂會如何應(yīng)對。如果袖手旁觀,大少爺?shù)拿暠貙⑹軗p,盡管這件事情本來就與金玉堂毫無關(guān)系,但已被逼得走投無路的鄉(xiāng)民們才不管不顧,抓不到最后的救命稻草,自然不會讓金玉堂有好日子過。這正是人性的真相,金滿早就看透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果金玉堂鼎力相助,必將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個代價足以讓金玉堂藏匿起來的財富露出蛛絲馬跡。不管金玉堂接手還是不接手,最終得到好處的都是金滿。這個如意算盤打得簡直太好了,金滿忍不住笑出聲來。白老饕在一旁看著不對勁,聽著外面的聲響焦急地說:“二少爺?shù)孟敕ㄗ影。@些人來金府干嗎啊?”金滿說:“該干嗎干嗎。”

金玉堂終于從二進(jìn)院的正房里走出來,聽到管家的稟報,他也不明白為什么人們會來金府找自己,但既來之則安之,不能關(guān)著大門不見,于是命令把門打開。金福害怕出亂子不敢開,金玉堂朗聲說:“外面是什么人?鄉(xiāng)鄰百姓。今日相約前來必有要事,開門!”金福、金財只得打開門,剛把粗重的門閂拿下來,人群就全擠了進(jìn)來。帶頭的壯漢失了重心跪倒在金財?shù)拿媲埃p手抱著他的小腿:“大少爺,您可得為俺們做主啊。”金財忙扶起壯漢:“錯了錯了,可別折我的壽了,大少爺在那兒呢。”壯漢抬頭一看,推開金財:“你個金財,都火燒上房啦還來占俺的便宜,不怕天打五雷轟啊。”隨即立刻跪著來到金玉堂的面前,“大少爺,逼死人啦!”話音剛落,身后又跪下了一大片。

男兒膝下有黃金,只跪老天和爹娘。這么多人給金玉堂下跪,就是把他逼到絕路。金滿暗自得意,府里下人們也都用憂慮的目光看著金玉堂。從金府門口到外面街口,跪滿了男女老少,金州城從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的境況。金玉堂要扶起壯漢:“起來說話,全都起來,什么事情逼死人了?”壯漢仍跪著不起:“俺們世代居住南山,近日突遭飛來橫禍。毅軍提督下令要在南山安營扎寨。俺們的民宅民田都在被占的范圍之內(nèi),要把俺們?nèi)稼s到西門外的夾皮溝。那里是窮鄉(xiāng)僻壤,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大少爺,如果您不救俺們的話,俺們就活不成了。”壯漢的身后傳來了哭聲。

哭聲有著強(qiáng)大的感染力,一個人哭起來就有兩個人跟上,迅速連成了片,直搞得哭聲震天。金滿意識到現(xiàn)在正是他發(fā)話的時機(jī):“金府又不是衙門,到這里來哭什么?全都給我滾出去!”白老饕不想金玉堂被糾纏,也跟著說:“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你們找錯地方了。這事本就不關(guān)大少爺?shù)氖隆F饋恚蠹一锟斓礁倍冀y(tǒng)衙門去。”壯漢卻不依不饒:“衙門才不管俺們的死活。大少爺是好人,救救俺們吧!”金玉堂看著眾人說:“宅田乃安身立命之根本,如魚水之源、草木之根。諸位找上門來,是信得過玉堂,此事交付于我,定不負(fù)鄉(xiāng)鄰。”金玉堂的話就像是定心丸,鄉(xiāng)民們歡呼聲四起,壯漢振臂高呼:“有大少爺為俺們做主,俺們的心全都放肚子里了。走,都回去聽好消息吧!”金滿驚得張大嘴看著壯漢帶領(lǐng)眾人退出金府,又看看金玉堂,仿佛要從他臉上看出解決之法。金玉堂面沉如水,心里頭卻波瀾起伏。毅軍營要駐扎南山,害了鄉(xiāng)民不是小事,但更大的事情是金州城有了戰(zhàn)爭之憂,因他在京城居住多年又去過日本,向來對時局敏感。金玉堂望著空蕩蕩的宅院,心也一時間空了。

而此時,街頭卻滿了。黑壓壓的人群呼的一下子像潮水一樣從金府退出去,天空也奇跡般放晴了。出了金府,門前大街便是金州城的南街,走來一位手中拎著藤箱的人,看上去就知道是遠(yuǎn)道而來的外地人。其實(shí)昨天傍晚在城門關(guān)閉前他就進(jìn)城了,他沒有投宿客棧也沒有去應(yīng)該去的南金書院,而是偷偷摸摸在夜里探察起金州城。雖初來乍到,可這座古城的地圖他早已熟記于胸,知道城中心有座關(guān)帝廟,便沿著大街直奔而去。不料遇到孔秀才,做賊心虛的他施展招數(shù)把孔秀才打倒在地,倉促離去時卻被金玉堂看到了臉。這正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現(xiàn)在也該讓諸位知道他的尊姓大名了。他叫方宗,奉命到南金書院任教書先生。當(dāng)然,他還有另一個更隱秘的身份,這也是他要在夜里打探金州城的原因。此時的他不急不緩地閑庭信步,看著眼前的景象和身邊的人來人往。白天的景致和夜里到底不同,曾經(jīng)在書本紙頁間熟悉的金州城如今真實(shí)地出現(xiàn)在面前,自己的雙腳就踩在金州城的土地上。方宗激動起來,身體里流動的血脈和這座城有著無法割舍的淵源。突然前面擁來一大群人,方宗沒有躲避反而迎了上去:“我是南金書院的新任先生,出什么事情了?”有人說:“俺們都快要死了,是大少爺救了命。”方宗吃了一驚,以為身邊的這些人都帶著傳染病菌,他忙舉起箱子擋在前面:“你們得了什么病?快要死了還到街頭來傳播病菌。”那人罵他:“你才有病啊!”方宗剛要回?fù)簦瑓s聽到耳旁傳來七嘴八舌的聲音:“大少爺答應(yīng)了,俺們有救了。”“不用死了,又活過來了。大少爺金玉堂是咱的救星啊。”人群興奮起來,方宗被擠得東倒西歪:“金玉堂是誰?”沒有人回答他,方宗只好隨著人潮的涌動向前,但在心中記住了一個名字:大少爺,金玉堂。

金玉堂正和金滿站在正房廳堂里,每個人的前方面對著老夫人壽誕那日各自送的壽字。一長一橫,一個字和百個字,雖寓意相同卻用了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正如此時此刻的兩個人,都沉默不語卻各懷心事。金滿忍不住先開口:“毅軍營地事關(guān)重大,牽扯到副都統(tǒng)衙門,金府的規(guī)矩大少爺又不是不知道,不許后代子孫與官府有瓜葛。”金玉堂淡淡地說:“所謂規(guī)矩,由人而定,也因人而改。”金滿追問道:“不知大少爺有何良策不負(fù)南山鄉(xiāng)民?毅軍營地如何安置?”金玉堂說:“船到橋頭自然直,二少爺?shù)綍r就知道了。”金滿只好說:“大少爺自有主張,兄弟我也放心了。但這等大事,也該和老夫人商量商量。”金玉堂轉(zhuǎn)過身子:“是該稟報老夫人,也該拜見琴道人。”

2

七月的金州城迎來了一年中最熱的季節(jié),大黑山是避暑納涼的好去處,尤其瑤琴洞的洞口,從里面透出的陣陣涼氣令人舒爽。琴道人坐在洞口手撫古琴,悠揚(yáng)的曲調(diào)回蕩在響水觀內(nèi)外。金玉堂和金滿各自乘坐著的馬車停在了龍?zhí)哆叄饾M急著去見老夫人,卻看見金玉堂停在那里聆聽著琴聲。

“八音之中,唯弦為最密,而琴為之首。”仿佛弦指外,遂見初古人。高宴未終曲,誰能辨經(jīng)綸。古琴音質(zhì)素樸,剛?cè)嵯酀?jì)又意趣盎然,被文人雅士喜愛。金玉堂不擅古琴,也聽出琴道人彈奏的是首有名的古曲——《高山流水》,相傳為春秋時俞伯牙所譜,而他和鐘子期之間知音互賞的故事更是傳頌至今。琴道人未卜先知,故意彈奏這首曲是在迎接金玉堂嗎?進(jìn)了山門,金滿直奔后院,金玉堂卻循著琴聲走到瑤琴洞前。恰好,一曲終了。

琴道人抬起頭:“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金玉堂說:“素琴彈復(fù)彈,會有知音知。”琴道人用孔子《論語》中的名言問候,金玉堂則以唐代詩人賈島的詩句作答。一問一答,珠聯(lián)璧合。此后,兩人卻再也不開口說話,仿佛身懷絕世武功的高手在暗中較量揣摩彼此的心思。琴道人抬手輕輕撥動一下琴弦,吸引了金玉堂的目光,他看到一張黝黑锃亮的琴臥在道人膝頭,頗有古樸之氣,回想起聽到的音質(zhì)不同凡響,終于認(rèn)出這張古琴名為“繞梁”。周朝初年,韓國有一個著名的歌女韓娥去齊國省親,路過雍門時錢糧全無,除了隨身攜帶的一張琴。為了填飽肚子繼續(xù)前行,她只好在酒肆彈琴賣藝。琴聲凄婉悠揚(yáng),如孤雁長鳴,在屋子里回旋不絕。據(jù)說韓娥離去三天后,她的琴聲仍在屋梁之間縈繞回蕩,不絕于耳。因此,后人遂把韓娥彈奏的古琴取名為“繞梁”。

金玉堂說出古琴的前世今生,令琴道人贊嘆不已。他在響水觀彈了這么多年卻沒有一個人能說出子丑寅卯,今日金玉堂到來只聽一曲、看了幾眼便一語道破。琴道人雙手合掌:“大少爺名不虛傳,金府后繼有人啊!”金玉堂則雙手抱拳:“道人道行高深,玉堂自愧不如。‘我是先生門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金玉堂又用了宋代張孝祥的《浣溪沙》里的詩句回答,既表明他在琴道人面前謙恭的態(tài)度,又巧妙地說出琴道人剛剛彈奏的古曲正是《高山流水》。能把古代名琴“繞梁”收入囊中,言語間富含機(jī)鋒的琴道人當(dāng)然也不是凡人。自從金玉堂回到金府,所見所識之人無不視大少爺高高在上,唯有琴道人反其道而行之,正如此時兩人的姿態(tài),琴道人穩(wěn)坐在前,金玉堂站立身旁。他從進(jìn)入道觀說的每一句話都讓琴道人欣慰,多年的謀劃安排全都是值得的。四百年多年前留下的謎團(tuán)也許只有金玉堂才能解開。現(xiàn)在,需要的是等待時機(jī)。琴道人不會主動透露自己就是金玉堂在苦苦尋找的貴人,既然進(jìn)了道觀,金玉堂應(yīng)是覺察到兩人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琴道人猜測得沒錯,金玉堂來響水觀,見老夫人只是其一,與琴道人會面也是目的。現(xiàn)在琴道人見識過了,該去見老夫人。金玉堂剛要去道觀后院,耳邊響起撲棱聲,一群鳥從樹上飛走,地上跑過幾頭狍子,還有兩只猴子做著鬼臉跳出院墻,它們都是被琴聲吸引而來,當(dāng)曲終人散也一起離去。金玉堂大開眼界,對琴道人又多了份了解,他能用琴聲招引甚至指揮大黑山的獸類,神仙之名,果不虛傳。

可惜金滿沒有見此奇景,他正在把毅軍設(shè)營和南山鄉(xiāng)民進(jìn)金府請求的事情說給老夫人聽:“大少爺夸了海口,可我不相信,他何德何能插手官府的事?該不會是讓娘出手相助吧?”老夫人搖了搖頭:“他必是想出了辦法,否則不會進(jìn)觀。”正說著,金玉堂走進(jìn)來,看到那對母子的神情,知道金滿肯定已添油加醋,便說:“毅軍要在南山安營扎寨,數(shù)百鄉(xiāng)民走投無路進(jìn)了金府,老夫人不在,玉堂自作主張答允了鄉(xiāng)民,令眾人安心。”金滿不滿地說:“朝堂上的先斬后奏向來是死罪。金府有祖訓(xùn),不許子孫涉足官場,可大少爺?shù)乃魉鶠槭窃诿髂繌埬懙仄茐母锏囊?guī)矩。”老夫人卻和顏悅色:“大少爺本來就是府里的掌門人,該做主的事情盡管做主好了。不知有何法子令官府滿意、鄉(xiāng)民安心?”金玉堂說:“金府的二百畝良田正在南山,與鄉(xiāng)民村莊隔河相望,玉堂的法子正是用那良田替換村莊建成毅軍的營地。”

金滿一聽,驚得站起了身子:“你想干什么!”二百畝上好的良田就是一座金山銀山,不知有多少人垂涎三尺,金玉堂竟要用來建營地,無論如何他都不能答應(yīng)。老夫人思索片刻:“二百畝良田換得南山一村世世代代的安居樂業(yè),是件功德無量的好事。玉堂,你為我這老婦人積了德、攢了壽。”金玉堂說:“謝老夫人菩薩低眉,濟(jì)困扶危。金府的財富取之于民,必將用之于民。千金散去還復(fù)來。玉堂這就去衙門,想那副都統(tǒng)連順也是通情達(dá)理之人,只要官兵安營扎寨之事順利解決,不會為難鄉(xiāng)民。”

看到金玉堂走出去,急不可耐的金滿吼道:“娘為何答應(yīng)?二百畝良田啊,一句話的工夫就沒了,得多少錢啊!沒了,全都沒了!”老夫人卻意味深長地說:“大少爺說得好,千金散去還復(fù)來。錢沒了,才能再去尋。金府的錢,是用不盡的。”她沒有說“賺錢”而是“尋錢”,有意無意中把金府有藏金洞的傳說給落實(shí)了。可惜被氣憤沖昏頭腦的金滿沒有留意到老夫人話里有話,他仍憤憤不平:“娘是在縱容,難道怕了大少爺不成?”老夫人拉過他的手苦口婆心地勸道:“滿兒,娘不是怕大少爺,娘都是為了你好,你和大少爺都姓金,將來金府……”還沒等老夫人的話說完,金滿就沖了出去,他不聽也知道接下來的話是兄弟同心才能令金府興旺。金府從前沒有大少爺?shù)臅r候就很興旺,現(xiàn)在也不需要他,有金滿一人足矣。

道觀門口傳來嘶叫聲,升騰起陣陣煙塵。套著車的兩匹馬不知為何爭咬起來,車夫猛拉著韁繩,揮動著馬鞭。金滿恨不得那馬鞭抽打在金玉堂的身上,以泄心頭之恨,這時才反應(yīng)過來他并沒在門口。金玉堂是去和琴道人辭別,仍坐在瑤琴洞口的道人給了他一把折扇,天熱好乘涼。金玉堂接過來就感覺到不對勁,扇子很沉,但當(dāng)著琴道人的面不能細(xì)看,況且來而不往非禮也,他呈上了一對玉璋作為答謝。

璋,是古代的禮器,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為斜刃,另一端有穿孔,根據(jù)質(zhì)地和規(guī)格大小分別有不同的用處,眼前的這對玉璋是皇帝賞賜使臣的信物,必要時可用來發(fā)號施令。金玉堂得到這對玉璋實(shí)出偶然。那一年他東渡日本,客居在元治宰家。元治家族世代崇拜中華文化,家里收藏有許多來自中國的古物。元治宰拿出一些賞玩,金玉堂一眼就相中了這對玉璋,認(rèn)出是東漢時期的文物要出錢贖買,但和他一見如故、惺惺相惜的元治宰竟然慷慨相贈。就這樣,玉璋跟著金玉堂漂洋過海地回到了中國,又回到了金州城,現(xiàn)在送給了琴道人。金玉堂之所以把如此貴重的玉璋當(dāng)作禮物,不僅僅因?yàn)榍俚廊耸谴蠛谏降幕钌裣桑鹬莩橇鱾鞯脑S多傳奇故事到了金玉堂的耳朵里,他更加確定一件事情——琴道人是隱藏于山水之間的世外高人,如潛龍伏淵,終有一日會一飛沖天,驚天動地。

其實(shí),金玉堂可以單送一枚玉璋為賀禮,可他覺得,從日本帶回來的是一對,東漢到現(xiàn)在過去了上千年都沒有分開,自己何必給拆開離散?一枚玉璋是信物,一對是敬重。倘若真有一天突起戰(zhàn)事,琴道人道高德重,振臂一呼,必定能一呼百諾、應(yīng)者云集,他相信琴道人會明白自己的這番良苦用心。琴道人雖未說話,但用眼神回答了金玉堂。雙手各自握著一枚玉璋,琴道人閉上了眼睛,他擔(dān)心金玉堂會從眼神中再探尋出隱藏的機(jī)密。璋,作為信物只是它的一個用處,還有另一個祥瑞的意思,代表男孩。每當(dāng)有人家生了男孩,親朋好友會送上玉璋來祝賀,稱為“弄璋之喜”。是天意,還是命中注定?一對玉璋,偏偏是金玉堂送的,偏偏給了琴道人。一枚玉璋代表一個男孩,一對則代表一雙。難道,金玉堂還有個孿生兄弟?這是一個只有琴道人和老夫人知道的秘密,他已經(jīng)保守三十年了,還要繼續(xù)隱瞞下去,只因時機(jī)未到。

金玉堂見琴道人閉著眼睛久久不再開口說話,只好出了響水觀,恰好金滿正在四處尋找他:“大少爺先走一步,反而落到了后面。”金玉堂說:“來了響水觀豈能不拜見琴道人?”金滿恍然大悟:“兄弟我差點(diǎn)兒把這茬給忘啦,活神仙沒有給你什么錦囊妙計好再去拜見副都統(tǒng)大人?”金玉堂舉起折扇:“錦囊沒有,折扇倒有一把。天氣炎熱,二少爺要否?”金滿伸手推開,如果他知道扇面里藏著線索定會把腸子悔青,他一心要打擊金玉堂的氣焰:“大少爺先別得意,娘雖應(yīng)允讓出南山良田,可副都統(tǒng)大人還沒答應(yīng)呢。兄弟我想起了明朝的一件舊事:沈萬三倚仗財大氣粗,得意忘形,先修城墻,后賞軍士,終于惹來殺身之禍,雖有大臣求情,仍被朱元璋發(fā)配云南,沒收所有家產(chǎn)。”

金玉堂正色道:“當(dāng)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南山鄉(xiāng)民有難不勞副都統(tǒng)費(fèi)心費(fèi)力,他當(dāng)求之不得才是。轄內(nèi)百姓安居樂業(yè),官府方能無憂,豈會招來禍患?錢財乃身外之物,二少爺想起明朝沈萬三,我記起的卻是那陶朱公。想那范蠡一生三遷,每到一處因經(jīng)營有方積累財富后,又仗義疏財全部歸還百姓,后人尊之為財神爺。這也是千金散去還復(fù)來的道理。金州商賈若都如我這般慷慨解囊、博施濟(jì)眾,副都統(tǒng)可高枕無憂了。”這番話說得金滿啞口無言,只好把怒火發(fā)泄到了牲口身上,沖著仍不老實(shí)的轅馬踢了一腳。兩個車夫好不容易把兩匹馬分開,拉著兩位少爺直奔副都統(tǒng)衙門。

3

衙門八字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jìn)來。這是老話里的府衙,遇到清官是福氣,倘若遇上貪官污吏,百姓可就遭了殃。好在現(xiàn)今的副都統(tǒng)連順為人謙遜謹(jǐn)慎,為官公正清廉。他名為副都統(tǒng),其實(shí)權(quán)力很大,統(tǒng)領(lǐng)三營步兵和兩哨騎兵,下轄復(fù)州、蓋平和熊岳等地。連順與正定鎮(zhèn)總兵徐邦道素來交好,時值盛夏,遂邀請他來消暑,兩人坐在書房里品茗高談。連順眉頭緊鎖,明顯有愁事:“不瞞徐兄,毅軍營盤選址南山,鄉(xiāng)民就得搬離老屋,雖不用背井離鄉(xiāng),但也是舍棄了一處好風(fēng)水。聽說南山鄉(xiāng)民暗中聚集,倘若有不法之徒煽風(fēng)點(diǎn)火,非出亂子不可。”徐邦道說:“狗急了跳墻,人急了拼命啊,稍有不慎,賢弟一世英名就得毀于一旦啊。”連順嘆了口氣:“徐兄所言極是,偏那毅軍提督是榮祿的親信,不好說話,日子確定,立令鄉(xiāng)民搬遷。”徐邦道想出的辦法是:如果時間來得及,待他回京稟報中堂大人另選營地,可暫緩急難。連順唉聲嘆氣道,已經(jīng)來不及了。這時師爺進(jìn)來稟報,金府大少爺來了。連順有些驚訝,他知道金府有著不與官府來往的規(guī)矩,不明白金玉堂因何而來。其實(shí)金滿也來了,只不過被師爺攔在了廂房,笑面虎也在,正好三個人密謀壞事。歸根結(jié)底還是連順疏忽了,不提防身邊人和外人暗中勾結(jié),真是家賊難防。

金玉堂被帶進(jìn)書房,連順和徐邦道都穿著便裝,師爺又退了出去,無人引見,金玉堂卻準(zhǔn)確無誤地認(rèn)出連順,拱手上前:“玉堂冒昧拜訪,還請副都統(tǒng)大人寬宏大量。”連順驚奇:“大少爺為何認(rèn)得本人為副都統(tǒng)?”金玉堂將目光投向徐邦道:“這位大人器宇軒昂,英氣逼人,應(yīng)是位武將,而且是遠(yuǎn)道而來的貴客。副都統(tǒng)大人是金州城的父母官,憂國愛民,立業(yè)安邦,自然心慈好善。相由心生,玉堂一眼可認(rèn)出大人。”說得連順暗暗稱嘆。徐邦道不由得贊嘆:“好眼力。賢弟的父母官當(dāng)?shù)煤冒。爟?nèi)有此等百姓,幸甚樂哉。”一直在為如何安置鄉(xiāng)民而發(fā)愁的連順才露出笑容:“無事不登三寶殿,大少爺有話盡管說。”金玉堂也不再啰唆:“玉堂正是為了南山鄉(xiāng)民而來。毅軍要占營地,把鄉(xiāng)民驅(qū)趕到夾皮溝,實(shí)非明智之舉。鄉(xiāng)民無田耕種、無家可歸,必定不會甘心,萬一聚眾鬧事,大人也不會袖手旁觀。”徐邦道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diǎn)燈,才會造成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賢弟啊,你我手下的兵勇應(yīng)努力對外御敵,而不是欺壓百姓。”連順道:“想必大少爺已有高招妙計,說來無妨。”金玉堂從袖里取出一疊地契:“玉堂捐出金府在南山的二百畝良田用作營地,保得南山鄉(xiāng)民故土不移,安生樂業(yè),本固邦寧。”連順驚喜萬分:“啊呀,大少爺這是雪中送炭來了!”徐邦道點(diǎn)頭贊賞:“也免了賢弟欺壓百姓的惡名啊。好一個大少爺,倘若朝廷里多幾位如此文武之臣,何愁我大清不國富民強(qiáng)?即使列強(qiáng)再來侵略,兵戎相見,必打得洋夷丟盔棄甲,落花流水。”徐邦道果真說到做到。甲午年10月間,日軍從花園口登陸,時值他駐兵旅順,得知消息后立刻判斷出日軍會向咽喉要地金州城進(jìn)犯。金州城失守后,旅順必將難保,徐邦道緊急聯(lián)絡(luò)其他各營增兵金州,可惜無人響應(yīng),阻擊心切的他只好獨(dú)自率領(lǐng)五個營的兵力趕赴金州城,在城東石門子與日軍展開血戰(zhàn),被譽(yù)為愛國將領(lǐng),留下了千古美名。

眼下這一件棘手的難事解決了,樂得連順親手給金玉堂斟了一碗茶水。三人圍坐,儼然好友歡聚一堂。金玉堂看到墻上懸掛一副對聯(lián):“周易一斤,論語八寸。”徐邦道問:“大少爺可知此聯(lián)含義?”金玉堂想了想:“古之《論語》寫于竹簡之上,以八寸為策。至于周易一斤,玉堂自認(rèn)為并無實(shí)際含義,也許是寫此聯(lián)之人的突發(fā)奇想,偶得此句湊成對子而已。”連順聽后道:“大少爺妙想天開,竟然也說得通。這副對子是祖?zhèn)鞯模嗌倌炅藳]有人猜測到真正含義。想來還真如大少爺所說,妙手偶得。”徐邦道美美地喝了一口茶:“金州城人杰地靈啊,父母官養(yǎng)得好百姓,我來消暑,不虛此行。”三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相見恨晚。興頭上的連順提議三人結(jié)拜,徐邦道正有此意,金玉堂樂得順?biāo)浦邸iT外偷聽的師爺卻大驚失色,慌忙跑回了廂房,金滿和笑面虎奇怪他遇到了什么事情。師爺看著面前的兩個人,笑面虎笑里藏刀,金滿心機(jī)深沉,這屋子里也是三個人,雖一丘之貉、狼狽為奸,卻是各懷著心思,不如書房里連順、徐邦道和金玉堂三個人光明磊落。這也正應(yīng)合了那句古語:“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金滿看師爺?shù)哪樕粣偅瑥男淇诶锶〕鰞蓮堛y票。笑面虎看了上面的數(shù)字驚訝道:“都知道滿少爺是一文錢也不舍的主,今兒出手大方啊。”金滿把銀票塞進(jìn)師爺?shù)膽牙铮骸耙晃腻X不舍,出手就是一萬兩。”兩位少爺進(jìn)了副都統(tǒng)衙門,一個拿地契,一個送銀票,又應(yīng)了那句話——心有靈犀。不過,兩人的目的卻不相同,金玉堂是為百姓解憂,金滿卻為了他自己買通師爺,打順官路,他要進(jìn)衙門當(dāng)差。師爺收好銀票坐下說:“大少爺?shù)降资鞘裁磥眍^?剛進(jìn)了衙門沒說上幾句話就哄得兩位大人結(jié)拜。”金滿剛要坐下的身子又驚得愣在了那里:“結(jié)拜?”笑面虎說:“桃園三結(jié)義啊。巧啦,咱們也是三人。”金滿瞪了他一眼:“你又算個什么東西!”金滿重重地坐到了椅子上,怒火中燒。他想不通,每當(dāng)謀劃行動時,金玉堂總是搶先一步,堵了路,擋著前程。難道真是響水觀的琴道人給的靈丹妙藥讓他有了未卜先知的奇能?

神攔殺神,佛擋殺佛。

金滿下了狠心,要早日除掉金玉堂。

4

金玉堂已坐上回府的馬車,金滿跟在后面,兩個人都不會想到金府大門口正熱鬧著。

鞭炮轟鳴,鑼鼓震天。兩條巨龍歡騰跳躍,上下舞動,一會兒呼風(fēng)喚雨,一會兒騰云駕霧,或是雙龍戲珠,或是蛟龍出海,又有金龍盤玉柱、地滾浪等等花樣,引得圍觀眾人紛紛叫好。金府里的下人們也全都擠到門口來湊熱鬧,白老饕認(rèn)出手舉龍珠的就是舞龍隊(duì)的把頭曲大頭,他是曲家的長房長子,也是曲瑤光的父親,白老饕還得叫他一聲大舅哥。按理說曲家不缺錢,可他就好這一口,又天生體格壯,兩只胳膊像鐵棒一樣有勁,能從早到晚舞動龍珠不用歇息。在他的帶動下,曲家老二、老三家的兒子們都進(jìn)了龍隊(duì)。舞龍隊(duì)只有逢年過節(jié)或大戶人家祝壽擺堂會時出錢來請,一年到頭也就幾天,能數(shù)得過來,每當(dāng)空閑時曲大頭也不閑著,帶領(lǐng)著侄子們在院子里揮動長棍練習(xí),天長日久,竟無師自通地練出了拳腳棍棒的好功夫。曲家有了這些男人無人敢惹,不過好在曲家是從山東移居來的,秉承著山東好漢行俠仗義的傳統(tǒng),從不仗勢欺人,也算是金州城百姓的福氣。

曲大頭吆喝著,呼喊著,兩條龍舞得更歡了。突然從圍觀的人群里躥出個人影,正是那日帶領(lǐng)鄉(xiāng)民進(jìn)金府的壯漢,他從懷里掏出大把的銅錢夾雜著碎銀高高舉起大聲說:“好好耍,有賞錢,不許停,直到大少爺回來!”原來龍隊(duì)正是南山鄉(xiāng)民請來的,為了感謝金玉堂捐田建兵營保住他們的家園,鄉(xiāng)民們集資出錢聘請龍隊(duì),用他們心目中最隆重的儀式來表達(dá)感激之情。有眼尖的看見馬車過來,高喊:“大少爺回來啦!”壯漢立刻帶領(lǐng)人群奔到金玉堂的面前,撲通跪下:“大少爺恩重如山,南山鄉(xiāng)民感激不盡,大少爺就是俺們的再生父母啊。”說著磕起頭來,金玉堂忙上前一個個攙扶:“起來,快起來。玉堂只不過是盡了微薄之力,哪里承受得起如此大禮。”這時,龍隊(duì)也過來了,在曲大頭的指揮下圍著金玉堂舞動起來。眼見著眾人情緒高漲,曲大頭竟把手中的龍珠扔給白老饕,上前抱起金玉堂把他舉到肩膀上,人群中頓時歡呼聲四起。金玉堂也被氣氛感染得心潮澎湃,接受著人們對他的愛戴和敬重。在這一刻,他才感覺到自己真正的回來了,作為金州人的大少爺回來了。

金玉堂坐在曲大頭的肩膀高高在上,四周景象盡收眼底,他看到了人群后面的金滿,看到了所有目光中僅有的兩道仇恨的目光。金滿牙齒咬得咯咯直響,滿肚子怨氣,眼前的風(fēng)光是他從來沒有得到過的,偏偏被眾星捧月的是金玉堂。不知不覺中,金滿握起了拳頭,剛要走上前去卻被一顆碩大的龍珠擋住了去路,接著后面露出了白老饕的腦袋:“滿少爺要去哪兒啊?咦,還沒吃飯,肚子倒是鼓起來了。”白老饕像是故意要惹金滿生氣,竟然膽大妄為地伸出手去摸,金滿飛起一腳,被早有預(yù)料的白老饕躲開,不過龍珠卻踢了出去,越過眾人的頭頂落到了大街正中。頓時,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望了過去。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一隊(duì)南金書院的小學(xué)生們在孔秀才的帶領(lǐng)下排著整齊的隊(duì)伍走來,稚嫩的聲音吟誦著《論語·泰伯》。孔秀才高聲說著釋義:“只是恭敬而不以禮來指導(dǎo),就會徒勞無功;只是謹(jǐn)慎而不以禮來指導(dǎo),就會畏縮拘謹(jǐn);只是勇猛而不以禮來指導(dǎo),就會莽撞生亂;只是率直而不以禮約束指導(dǎo),就會說話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親屬,百姓當(dāng)中就會興起仁的風(fēng)氣;君子如果不遺棄老朋友,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孔秀才不請而來,腦門上頂著的顯眼的傷痕紅腫著結(jié)了痂,還帶著學(xué)生們吟誦經(jīng)典,可謂用心良苦。金玉堂從曲大頭的肩膀上跳下來:“先生前來,有何貴干?”先生才先深深鞠了一躬:“秀才代表金州城的父老鄉(xiāng)親請大少爺擔(dān)任文廟秋中丁祭的主祭官。”還沒等金玉堂反應(yīng)過來,白老饕最先叫好,曲大頭跟著喊出第二聲,他不僅力氣大,聲音也響,金府大門內(nèi)外的所有人都聽到了,尤其南山鄉(xiāng)民中沖出幾個棒小伙,學(xué)著曲大頭剛才的舉動把金玉堂又抬了起來:“恭請大少爺為主祭官。”

凡能為主祭官者,皆是賢能德高之人,這是作為金州人最大的榮譽(yù)。金玉堂沒有推辭:“鄉(xiāng)民們誠心誠意,玉堂就慨然應(yīng)允啦。”堂上一呼,階下百諾。孔秀才揮起袖子,小學(xué)生們異口同聲:“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孔秀才繼續(xù)解釋:“堯作為一個君主,偉大啊!只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堯能學(xué)習(xí)天。他的恩澤浩蕩廣大啊,百姓不知該如何稱贊才好!”曲大頭亮開嗓門:“大少爺恩重如山,積善成德,堪稱鄉(xiāng)賢典范!”南山鄉(xiāng)民們則喊著:“大少爺是俺們的再生父母啊!”所有這些敬重和感激的話在金滿聽起來全變成了怨氣、晦氣和惡氣,本來鼓著的肚子更鼓了,直到金玉堂被人抬進(jìn)府里,眾人漸漸散去,他也沒有消氣。

孔秀才走在最后,白老饕追上來盯著他腦門上結(jié)的痂問:“一宿沒見面臉上就留了傷,深更半夜干什么去了,被哪個女人給撓的吧?”孔秀才說:“秀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從不近女色。”白老饕忙說:“說句笑話還當(dāng)真啦?不過,你領(lǐng)著學(xué)生們上門把大少爺推上了主祭官的位子,可算是徹底把二少爺給得罪嘍。”說話間,白老饕眼睛的余光就瞄到金滿怒氣沖沖地走過來,忙縮著腦袋腳底抹油——溜了。金滿盯著孔秀才,嘴里喘著粗氣:“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孔秀才說:“這是什么話?大少爺為主祭官,二少爺才得以參禮,這是沾了大少爺?shù)墓饬恕!辈坏冉饾M再開口,孔秀才扭頭就走,氣得金滿在后面直喊:“站住!”孔秀才果然停下了腳步,轉(zhuǎn)過身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還請二少爺好自為之。”望著孔秀才漸漸遠(yuǎn)去的身影,金滿的肚子氣得快爆炸了。他終于確定也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事實(shí),在鄉(xiāng)鄰的眼睛里,他是二少爺,是聽命于大少爺、處處沾光得好處的二少爺。這些年他苦心樹立起來的權(quán)威受到毫不留情的挑戰(zhàn),先是白老饕,再是孔秀才,以后還會有更多的人。只要金玉堂活著一天,就永遠(yuǎn)也沒有金滿的出頭之日。

所有人全都走了,剩下金滿背著手站在大門口,看門的金福和金財趴在門板的后面,不敢問也不敢大聲喘氣。兩人只能從背后看到金滿昂起頭抖動著身子,正在疑惑間就聞到了惡臭。原來金滿肚子里的那幾股氣聚積發(fā)酵,終于混合成一股濁臭無比的廢氣通通放了出來,直熏得門板后面的兩個下人眼睛翻白,差點(diǎn)兒倒在了地上。

孔秀才仿佛也聞到了一股不祥的氣息,他想回頭卻沒有回,不知什么時候他后面跟上了一個人,手中拎著箱子,正是方宗。他跟隨著孔秀才的腳步,時而加快時而放慢。就這樣,兩人一前一后來到了文廟。南金書院位于文廟的西院。文廟以孔子為尊,坐北朝南,設(shè)有正門(南門)、義門(東門)、禮門(西門)。方宗在到金州城之前雖讀了許多的書,自詡一入金州城便為金州人,卻忘記文廟南門不開的習(xí)俗,邁開步伐超過孔秀才沖著南門奔去。孔秀才大喝一聲:“站住!”方宗回過頭并不說話,只是用目光詢問有什么事情。孔秀才厲聲說:“文廟大門只為狀元而開,不許敲!”方宗恍然大悟:“正門只為狀元開,我是知道的。到了門前,反而忘記了。在下方宗,新任書院教書先生。”方宗從懷里取出一封朝廷文書,孔秀才半信半疑地拿過來,文書雖由禮部侍郎親自簽署,但孔秀才總感覺在方宗那張臉的背后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方宗也意識到孔秀才對他的不友好,故意問:“不知孔先生遇到何事,傷了腦袋?”孔秀才抬手沒有去摸腦門上的傷痕,卻放到了喉間,每當(dāng)回想起那天晚上的遭遇他就感覺到后怕,倘若那人的手勁再加大一點(diǎn)兒,他的這條老命就沒了。孔秀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掐住喉嚨害他的人就是眼前的方宗。也許是上了年紀(jì)經(jīng)不起摔打,孔秀才忽視了剛才方宗清清楚楚叫的那聲“孔先生”。兩人本是初次見面,孔秀才不認(rèn)識方宗,方宗卻認(rèn)得孔秀才,原來自己在關(guān)帝廟前摔倒的就是孔秀才。看到孔秀才對自己嚴(yán)肅的神情,方宗在心里暗暗說道:“老東西還真是命大啊,暫且留著你這條老命,以后還有用處。”

方宗此次從京城來到金州頗費(fèi)周折,先走旱路,再經(jīng)水路。他并不是徑直來到金州城,而是乘船轉(zhuǎn)到了花園口,從那兒上岸還歇息了一天才再次起程。方宗如此行走自有他的道理。這條路,他先走一遍,走通了,才會讓更多的人順利行走。從花園口到金州城又過了一天一夜,他沒有急著到南金書院安頓下來,反而先打探起來。雖在關(guān)帝廟前被孔秀才絆住了腳步,他還是頗有收獲,認(rèn)識了孔秀才和曲大頭等人,又隱在南山鄉(xiāng)民的人群里,兩次看到了被舉起高高在上的金玉堂。他記得這個名字,也認(rèn)準(zhǔn)了面孔。凡是金州城里能召集起鄉(xiāng)眾的人,不管身份尊卑都是他的敵人,眼前的孔秀才就是其中之一。方宗笑了笑:“文廟南門,尊貴非凡,只為狀元所開。若是十年沒出狀元,十年不開。若是百年沒有狀元,豈不是一百年都不開啟?”孔秀才說:“一千年沒有狀元,一千年都不開。走,走西門。”

進(jìn)了南金書院,方宗好奇地打量里面的景象。他是從西門而入,由西往東看去,一座大殿聳立其中,蔚為壯觀,應(yīng)該就是文廟的正殿大成殿了。繼續(xù)東行,經(jīng)過一間屋子時,方宗慢下了腳步。耳邊傳來一陣讀書聲音,細(xì)聽過去,似吟似誦,抑揚(yáng)頓挫,別有韻味。方宗問:“請問……”孔秀才搖頭晃腦地說:“吟詠。唐代孔穎達(dá)解釋《詩·關(guān)雎序》時說:‘動聲曰吟,長言曰詠,作詩必歌。’根據(jù)詩詞字句的平仄、節(jié)奏和韻律而吟詠,是南金書院的教學(xué)傳統(tǒng)。《尚書·舜典》云:‘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史記·孔子世家》載:‘《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詩即由樂出,則詩中之平仄必審音而后葉。”方宗似懂非懂地說:“噢,原來是書院的教學(xué)傳統(tǒng),那我一定會虛心學(xué)習(xí)。”孔秀才搖頭:“你這口音可不行,得說正宗的遼南話。聽你的口音……”方宗說:“我從京城而來,說的當(dāng)然是京腔了。”孔秀才斬釘截鐵地說:“你雖說的是京腔,但絕不會是京城人氏。走,跟我來。”孔秀才把方宗帶進(jìn)了自己的廂房,正好有東、西兩鋪炕,一人一鋪。南金書院不是沒有其余的空房間,是孔秀才對方宗放心不下,故意留在身邊好防備。方宗絲毫不在意和孔秀才擠在廂房,只要有獨(dú)屬自己的空間,誰也妨礙不了他完成肩負(fù)的重大任務(wù)。方宗把箱子隨意地扔到炕上:“多謝款待,以后同為書院先生,還請多多關(guān)照。”孔秀才“嗯”了聲走出去,方宗待房中無人,打開箱子,從最里面取出一張圖鋪在炕上。圖最上面寫著“金州城”三個大字,這是一張?jiān)敿?xì)的全景地圖。方宗取出筆墨,找準(zhǔn)位置分別寫下“關(guān)帝廟”和“南金書院”幾個小字,以后每確認(rèn)一個地點(diǎn)都會在圖上標(biāo)記,當(dāng)這幅圖全都標(biāo)記完了,整座金州城會換了主人。

走出去的孔秀才四處張望,不見有人影,忙走到廂房一側(cè)的院墻喊了兩聲,小茅的腦袋從外面露了出來:“什么事?喲,秀才被誰打了?告訴小茅,保管叫他沒好日子過。”孔秀才伸出胳膊敲了一下小茅的腦袋:“天黑一起進(jìn)的城,一進(jìn)城你就跑,跑哪兒去了?不是為了追你,我怎么會遇到黑手?說,是不是去關(guān)帝廟啦?”小茅慌地吐了吐舌頭掩飾:“深更半夜去關(guān)帝廟干嗎啊?秀才你眼花啦,要不就是做夢啦。”孔秀才瞇起眼睛:“做夢也是一場噩夢,引狼入室,引賊進(jìn)屋。小茅你給我聽好嘍,秀才對炕住了新來的先生,絕非善類,留著心眼。”孔秀才不用把話說得太明白,小茅就懂得他的意思。一墻之隔,方宗在明,小茅在暗,他又人小鬼大,白天黑夜隨時盯著,方宗不會有好日子過。

5

噼里啪啦突然響起的鞭炮聲把金府嚇了一跳。下人們循著聲音跑向東廂房,金滿也從西廂房出來,只見白老饕挑著一串鞭炮放得正歡。房頂上兩名工匠正在把一根又粗又長的頂梁“合龍”,這是蓋新房子最重要的步驟。每當(dāng)頂梁“合龍”時必有隆重的儀式,稱為“上梁”。放鞭炮、搶銅錢,還要聘請德高望重的老人上梯登高吟誦一百零八句的“上梁吉詞”。然而金府一點(diǎn)兒動靜都沒有,白老饕在二進(jìn)院里轉(zhuǎn)了三圈,出去買了串鞭炮回來自己給點(diǎn)響了。他時刻記得自己是大少爺?shù)拿芭瀑~房,除了賬房以外的事務(wù)要做到盡忠職守。最后一個鞭炮被白老饕扔在空中炸響,地面鋪了一層薄薄的紅毯,金滿怒氣沖沖走過來踩在上面:“白長慶,你就是大少爺身邊的一條狗!”白老饕竟然拱手抱拳:“謝滿少爺夸獎。狗有五德:見主搖尾,禮也;見賊撲咬,勇也;見險護(hù)主,忠也;獵物報主,義也;嗅味尋蹤,智也。滿少爺說老白是大少爺?shù)墓罚媸菍习滋齑蟮目洫劙。 焙靡粋€巧舌如簧,氣得金滿一時之間連責(zé)罵都忘了。趁著這個時機(jī)白老饕溜了,下人們也都趕緊走開,免得被當(dāng)成了出氣筒。金滿只好沖著房頂叫喊:“趕緊干活!老夫人在外面都多少天啦?好好的正房被鳩占鵲巢。”

正房里的金玉堂聽得清清楚楚,外面的鬧騰仿佛與他無關(guān)。他是名正言順的大少爺,從回來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永遠(yuǎn)守著金府,倘若被些許小事刺激而亂了陣腳,那該如何度過此后的人生歲月?“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金玉堂每當(dāng)想起這句話,心頭剛剛積聚的糾結(jié)便瞬間消散。他取出從關(guān)帝廟前石虎口中得到的那個錦囊,里面整齊地疊著一紙信箋,打開卻是空白,連半滴墨汁都沒有。難道,錦囊里沒有妙計?為了以防萬一,金玉堂用了燭火、清水還有陽光等等他能想到的各種辦法來測試,的確就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玄機(jī)。金玉堂又想起在副都統(tǒng)衙門連順書房里看到的那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的“周易一斤”只是為了搭配下聯(lián)的“論語八寸”,沒有任何實(shí)際意義。但是,貴人在錦囊里裝的空白信箋,到底是何用意?

金玉堂猜測不出,有些急躁,順手拿起琴道人給的折扇輕搖起來,一搖便覺得費(fèi)力,才想起好好打量手中的扇子。扇面是普通的畫紙,扇柄黑色,不知道是什么制成,所有的重量都在這里。扇子本是生風(fēng)乘涼的東西,應(yīng)以輕快為好,但這把折扇卻很重,明顯扇柄還有用處。金玉堂又打開扇面,上面畫著幾只鳥,旁邊題有一行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金玉堂被扇面吸引住了,手指摩挲著扇骨,感覺年代久遠(yuǎn),扇面雖沒有落款標(biāo)記,也能判定這把扇子的年紀(jì)比琴道人的歲數(shù)還要大些。幾只鳥畫得惟妙惟肖,展翅欲飛,可見畫功深厚,但題的那行字卻淺顯易懂。金玉堂念叨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突然靈光一現(xiàn),一只又一只加起來是兩只,三四相乘得十二,五六相乘得三十,七八相乘得五十六,把所有這些數(shù)字加起來正好是一百,原來扇面是幅百鳥圖。

金玉堂頓時竊喜,但喜悅只持續(xù)了一會兒,他猜中這柄折扇隱藏的玄機(jī)卻不知道該用在哪里,但相比藏在筆管里那句“殺我者,田中走,門東草”的字謎,也算是有收獲了。金玉堂取過桌旁放著的盒匣,準(zhǔn)備把錦囊放進(jìn)里面。文房四寶的最上面是一些碎紙片,正是那日在當(dāng)鋪騙過笑面虎后被白老饕收起裝進(jìn)來的。金玉堂又愣住了,他看到碎紙片變成一片空白,什么字也沒有。他確定沒有人動過這個盒匣,那么字為何不翼而飛了呢?金玉堂拿起里面的毛筆和古墨,那日他就是用這支筆蘸著這塊古墨寫的字。他在腦海里搜索著,終于想起來一樁奇事:在深海里有種烏賊,用它肚子里的墨汁蘸筆寫字,當(dāng)時與平常用墨并無兩樣,但三日后字跡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再拿起古墨湊近鼻息,他仿佛聞到了淡淡的腥氣。原來,這就是古墨的秘密,用深海烏賊的汁水制成。金玉堂感到慶幸,還好古墨在自己的手里,如果落到不法之徒或是別有用心的人手中,立字據(jù)、寫契約會把人害得傾家蕩產(chǎn)。

墨不離硯。金玉堂既知曉古墨的玄機(jī),便把心思放到硯臺上。硯也是古硯,產(chǎn)自何處已不可知,簡單樸素,硯底刻著幅曲水流觴圖,典故源自王羲之與諸位好友的故事。金玉堂舉起硯臺端詳著那幅圖,凡文人雅士大多崇拜書法大家,在硯臺上雕刻典故也屬尋常。但金玉堂偏偏看出了不尋常:那條彎彎曲曲的溪水多像一幅地圖啊!在此之前,金玉堂像是被繩索捆住了思維,但只要解開了第一環(huán),其后的都會迎刃而解。這套文房四寶里的每一件都暗藏玄機(jī)。古墨提醒了他,錦囊里的空白紙箋有什么東西被他忽視了。再把紙箋取出來放到鼻下,果然聞到了一股不同于古墨的清香,似曾相識,他仿佛聽到了“繞梁”古琴的琴聲。金玉堂想起來了,紙箋飄散的香氣他在響水觀里嗅到過。

原來,貴人就是琴道人,故意留下線索,試探金玉堂是否能發(fā)現(xiàn)得了,難怪他每次看向金玉堂的目光總是意味深長。但是,琴道人是敵還是友?金玉堂在無法確定之前仍裝作一無所知。他要以靜制動,以不變應(yīng)萬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明星| 沾益县| 宁武县| 神农架林区| 唐海县| 松阳县| 安吉县| 睢宁县| 绥化市| 兴城市| 甘孜| 澄江县| 青阳县| 淄博市| 泰来县| 潜山县| 邢台县| 皋兰县| 正安县| 巴南区| 旅游| 龙南县| 桦甸市| 开阳县| 曲沃县| 恩施市| 湘西| 莆田市| 开江县| 奉贤区| 双桥区| 怀集县| 卓尼县| 沾化县| 清新县| 万宁市| 英吉沙县| 沁阳市| 台中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