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直接原則:明確回答,別顧左右而言他

有些人回話喜歡拖泥帶水,原本別人的問題非常明確,他們完全可以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他們偏要在說出想法和答案之前,用一大堆的話做鋪墊,讓人覺得空話、套話一大堆,非常不痛快。


反例┡

在某專題詢問現場,有位答問者在回答上司問題之前,說了這樣一番話:“感謝各位一直以來給予××的支持,感謝上級領導,感謝大家……”如此一番客套,讓主持人看不下去了。

主持人打斷道:“感謝的話少說,請直接回答問題。”

隨后,另一位答問者故技重演:“非常感謝領導一直以來的支持……”頓時,全場一片哄笑。

第三位答問者說:“感謝的話我就不說了,但我還是要真心感謝一下各位領導……”全場再次發出一片笑聲。


當你看到這些人在回答問題時,拖泥帶水,套話一堆時,你聽著有什么感受呢?是不是覺得憋得慌?感覺就是聽不到想要的答案?如果你找人辦事,遇到的人是這樣回話的,你會不會有怒吼的沖動?

回話不直接,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直接避開話題,假裝沒聽到,若無其事地說其他的事情。這就叫“顧左右而言他”,這源于一則典故。


有一次,孟子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為要到楚國去,就把老婆孩子交托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挨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到照顧的責任。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答道:“和他絕交!”

孟子又問:“有一個執行法紀、掌管刑罰的長官,卻連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答道:“撤他的職!”

最后,孟子問:“全國之內,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你說這又該怎么辦?”

齊宣王知道孟子在指責他,于是顧左右而言他——望著在兩旁站立的隨從,把話題扯到別處了。


面對別人提出的問題,避而不答,裝作沒聽見,眼睛望向別處,把話題扯開,這就是典型的顧左右而言他。在生活中,這樣的人并不少見。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像他們一樣,用不痛快的回答激起別人的反感。


正例┡

有個28歲的年輕人被選為銀行總裁,這次晉升讓他感到喜出望外,由于他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也沒自信能勝任這個職位,因此,他主動找到前任總裁,也是銀行股東會議的主席,對他說:“正如您所知的那樣,我有幸被指定擔任總裁的職務,這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我非常希望您能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給我一點建議。”

前任總裁微微一笑,很快地答道:“做正確的決定。”

年輕的總裁期待得到更進一步的建議,說:“您的建議對我很有幫助,能得到您的建議我感到很榮幸,但能否說得更詳細一點兒呢?我真的想知道怎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可這個睿智的前任總裁惜字如金,仍然很簡單地回答:“經驗。”

年輕的總裁仍然很困惑,再次問道:“沒錯,這就是我今天來求教您的原因,我不具備這些經驗,而您具備,我該如何獲得這些經驗呢?”

老人發出爽朗的笑聲,但依舊很簡單地說:“錯誤的決定。”

最后,年輕的總裁明白了,經驗是從錯誤的決定中得來的,錯誤是成長的財富。前任總裁也鼓勵他:“不要擔心你不具備經驗,你可以用能力去彌補,年輕人,放手去干吧!”


前任總裁面對年輕總裁的提問時,回話十分簡潔、明白、直接,毫無保留,這種坦誠表達出來的是對年輕總裁的信任。

在運用直接原則回話時,需要注意:

◎不要扯遠了,直接回答

面對別人的提問時,請直接回答問題,就說你是知道還是不知道,具體該怎么辦。這就叫直接回答,這不僅是對問話者的尊重,還是不回避問題、敢于直面問題的體現。

我們應避免在回話中“扯淡”,尤其是在回答別人正經的問題時,不要用“扯淡”做鋪墊,這樣可以保證溝通的效率。

◎回話要注意條理和邏輯

在回答別人的提問時,應注意要條理清晰、邏輯分明。比如,顧客問銷售員:“你們有什么服務?”銷售員說:“我們的服務有5種,分別是商務服務、技術服務、營銷策略服務、內部管理服務和信息交流服務,不知道您需要哪方面的服務?”這個回話的條理就很清晰,讓人聽得很明白。

◎遇到惡意的問題,使用以問代答回話術

我們強調回話要直接,但這不是絕對的,有時候,當我們面對別人惡意的提問,別人想讓我們難堪時,我們也應該有回應的技巧,否則,就會陷入被動。請參考前文所講的以問代答回話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城县| 乐平市| 瓮安县| 夏河县| 巍山| 通化县| 嫩江县| 六安市| 雅安市| 渝北区| 随州市| 汝南县| 桂东县| 新干县| 温州市| 芮城县| 银川市| 唐河县| 拜城县| 凤凰县| 光山县| 伊金霍洛旗| 聂拉木县| 静宁县| 大港区| 蕲春县| 城市| 呼和浩特市| 汤阴县| 广丰县| 宁德市| 交城县| 息烽县| 平远县| 墨脱县| 襄城县| 手游| 秦安县| 徐州市| 怀柔区|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