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一點料Ⅱ:阿里巴巴“U一點”團隊新體驗設計實踐
- 阿里巴巴 國際用戶體驗事業部 U一點團隊
- 4219字
- 2019-01-04 11:44:02
01 面對新商業體驗,設計師轉型三部曲
現如今,正如大家所深刻感受到的那樣,我們正在共同經歷一場巨大的新商業變革。從零售終端到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都在以新的方式進行人-貨-場的重構,加上新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成熟所帶來的賦能,用戶將面臨全新的體驗方式,從智慧門店到智慧家居,再到智能終端的萬物互聯,這些都已悄然來到普通大眾的生活之中。而十幾年來設計師擅長平面、PC網頁、手機APP等設計的輸出,這些能力在未來還管用嗎?加上一些智能設計工具的陸續出現,很多基礎設計能力將會被工具取代。在這樣的時代交替變革中,設計師面臨新商業環境下體驗的要求,我們該何去何從才能擁抱未來?所以本次想結合以上思考來分享三個方面的內容:
■ 設計師面臨的商業變化;
■ 設計師面臨的專業變化;
■ 我們該如何面對。
這些內容是我們目前階段性的思考和觀點,是以電商和互聯網視角為主,更多體現在心法層面的交流。
設計師面對的商業變化
首先讓我們看看設計師面對的商業變化有哪些。
縱觀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二十年,我們大致經歷過三個時期: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我們正在降臨的物聯網時代。
在三個典型的不同時期,都有不同互聯網商業產品,構建了相應的用戶體驗。想一想我們最早的PC時代,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所以出現了很多信息門戶產品。用戶的體驗大致是瀏覽、搜索、下單。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手機移動便利特性,解決了效率對接的問題,有很多APP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很多體驗跟以前也不一樣。典型的體驗比如說“狂掃天下”:掃一掃你可以支付,掃一掃你可以點菜、下單。還有大家喜歡的,你們附近的人、附近的美食,等等。
到了我們未來萬物互聯和自由共享的時代,這可能是一個智慧大爆發時代。目前我們所知一些商業產品,比如無人駕駛、智慧門店,還有我們推出的天貓精靈(語音交互體驗下生活助手),還有我們講的VR購物等。這時用戶體驗也較之前大不一樣了,就是任何人(Any One)在任何時間(Any Time)、任何地點(Any Where)都可以享受我們的線上線下無邊界的智慧服務。

圖1 中國互聯網二十年大致經歷的三個時期
在時代交替面前,阿里巴巴也推出了自己的五新戰略——新零售、新技術、新制造、新能源、新金融。以此為依托輻射整個阿里巴巴內部和外部生態企業。
下面的片子,讓我們感受一下新商業時代下的體驗場景變化。
很顯然,這并不是全部,只是阿里推出的一些商業產品。

圖2 視頻短片可通過優酷搜索:全新商業形態與消費者體驗已經來臨
專業變化
設計師的專業是不是需要發生一些變化呢?我覺得肯定是需要的。
首先設計師將會面臨一個全鏈路商業環境。從之前設計師為終端消費者提供體驗設計方案,未來要延伸到整個商業全鏈路,從原材料流通,到品牌生產、加工、分銷、銷售,以及終端零售,這些都是設計師所要發力的地方。
在商業全鏈路中,設計師的場景也會非常豐富。從之前線上拓展到線下,線下比如有農村淘寶業務、零售通業務,還有推出的智慧門店等。從城市到農村,從國內到國外,從C端場景到B端場景都是設計師所要考慮的場景。

圖3 設計師在新商業環境下面臨全鏈路、多場景設計體驗訴求
因此,設計師在新商業環境下將會面臨全鏈路、多場景的設計體驗訴求。我們即將要打造這樣的體驗,使得未來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會享受到我們線上線下無邊界的智慧服務,比如智慧門店、智慧家居、智慧車載等。
那么隨之人人之間和人機之間交互行為,設計師的輸出物,以及設計崗位,我相信都會發生一些變化。
從交互行為來講,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PC時代的鼠標、鍵盤和屏幕之間的互動,到移動時代手指和屏幕之間的互動,到我們即將發生的語音交互、體感輸入等全感互動,以及未來我們可以通過意念來和終端交互。
設計師的輸出物隨之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之前的PC頁面到移動頁面,再到未來的全流程、多場景、多角色的綜合解決體驗方案。
設計師的崗位,也發生了從之前的美工到交互視覺用研的細分,再到我們未來綜合跨界的UXD人才,稍后我會分享UXD在我們這個時代意味著什么。
所以,相比之前,設計師對終端消費者提供體驗設計方案,未來要在整個商業全鏈路、多場景下提供我們的體驗設計方案。在這種時代的演變下,設計師將會面臨很多新課題。比如說全鏈路、新零售、供應鏈、境遇設計、服務設計等這些新的課題需要我們去探索,對設計師的要求會變得更高,跟以前相比也更加多維了。或許交互、視覺、用研在未來可能是一項基本能力,而并非是一個崗位。

圖4 全鏈路、多場景體驗,Any one, Any time, Any where!
那么問題來了,也許今天的設計師大部分是交互、視覺和用研,我們未來要如何面對呢?以下是我們的階段性思考。
應對變化——轉型三部曲
通過轉型三角,也就是我們的轉型三部曲(順序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來迎接我們的變化。
首先,通過設計中臺來提升設計效率。其實大量的設計工作可以被抽象被復用,這些工作可以交給我們的設計工具去做;其次,提升了設計師效率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閑下來。我們還要提升專業跨界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鼓勵同學們向UXD方向發展;最后,我們要在整個商業全鏈路和多角色多場景中,用創新的設計體驗方案去賦能業務,促進商業轉化。

圖5 轉型三角
首先讓我們看一看設計中臺,設計工具產品怎樣賦能設計工作、提升設計效率。設計師每天輸出大量的頁面。保守估計,至少有30%以上工作都可以被抽象和被重復使用,這些可以用工具去做。所以阿里集團UED委員會設計中臺小組打造了一些設計工具。有設計上下游協同工具,提升設計師上下游溝通效率;有創意設計產品,提供圖片創意智能化輸出的能力,大家或許知道,我們海量Banner設計部分是通過機器來完成的;還有我們的設計框架產品,提升前端開發效率,以及素材庫和用研工具,等等,都是我們中臺產品涉獵的范圍。

圖6 設計中臺產品
以下短片展示設計中臺工具如何為設計賦能。

圖7 視頻短片可通過優酷搜索:設計中臺工具為設計賦能
其中我們創意設計產品多項基礎能力,比如像自動化摳圖(摳成透明圖)、自動配色、Banner智能多尺寸這些功能,每年向整個阿里集團內部以及生態行業開放,輸出5.6億的服務量,大大提升了設計師產能。
設計效率提升后,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下腳步,我們要提升跨界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就引出了UXD的話題:UXD這個Title大家很清楚,不就是做用戶體驗設計的嘛。

圖8 創意設計產品多項基礎能力提升設計師產能
實際上,對新商業下的UXD我們有自己的理解。我們認為它首先要有一個內核,所謂內核就是始終站在人的角度,從人文角度出發,對各種資源(包括技術資源、商業資源)進行整合。在商業全鏈接、多角色多場景中洞見體驗機會點,這是一個心法層面的改變。第二,掌握跨界專業能力,擁有視覺交互和用研的能力,再加上整個上下游推動執行能力。這樣就完成了設計師由被動到主動,由職能單一到職能跨界,由資源方到驅動者的可能性。所以UXD,是面對未來人類生活環境下新的體驗訴求,設計師應具備對用戶有全鏈路的創新體驗設計能力,提升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3A:Any one、Any time、Any where)的美好體驗感受,UXD更注重在體驗價值洞見到推動、自驅到驅人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這樣一來,UXD就有可能在商業全鏈路中,通過關鍵業務場景用創新體驗方案去賦能業務。

圖9 UXD專業+職業能力
從專業能力來看,相比傳統的交互、視覺和用研垂直專業能力發展,UXD是專業能力跨界發展,所以能力會更綜合。舉個例子,在專業能力方面,一個P8的UXD相當于P8的交互+ P6+的視覺以及P6+的用研,所以UXD的能力發揮會更廣一些。更多關于UXD的理解,可以閱讀《向UXD轉型》這篇文章。

圖10 UXD專業能力圖
從職業能力來看,相比傳統的交互、視覺被動的需求,UXD更強調主動性,即主動協同上下游,洞見各種體驗機會點,對業務形成補位,同時協同各方資源為之買單,使得體驗方案落地。是一個自驅動到驅人的過程。
設計效率和能力都提升了,接下來我們可能要做一些設計賦能的活兒。
阿里設計師每天進行很大量的設計工作,很多業務下有很多好的案例來體現,我以智慧門店為案例做簡單的介紹。
智慧門店項目提供的是當用戶走進門店身份即被識別,選購商品智能導購,出門時自動支付這樣一個新型購物體驗場景,希望在商業場景中落地。
在這個過程之中,有兩種典型角色:消費者和門店管理員。
這兩種角色在其體驗鏈路上有諸多相應的子場景,用戶體驗設計師要整合現在所有的商業資源、技術資源滿足這種場景下的不同境遇式體驗,提供整體的體驗解決方案。
首先我們看消費者這個角色。從入店前到最后離店后,設計師都給出了用戶體驗解決方案,由于篇幅關系,不一一分析,就以其中兩點來說明下。由于是智慧門店,是千人千面的,這和傳統零售通店體驗不同。比如,我們要提供老會員進店之后可以享受到會員價的一個境遇體驗。所以用戶體驗設計師和業務方需要一起用會員身份識別+電子價簽這種技術整合到我們的體驗方案當中,就可以提供當老用戶進門身份即被感知,選品專屬價格這樣的個性化體驗;同時,我們想提供外籍人士中英文自動切換介紹的體驗,一個老外進入門店,整合人臉識別能力,他進去以后導購大屏中就會播放英文商品信息,在貨架區出現英文的商品介紹,手機掃一掃商品二維碼,也許商品恰恰是在亞馬遜上的一個排名,這樣的設計會觸動到他。

圖11 消費者—全鏈路門店體驗方案

圖12 店員—全鏈路門店體驗方案
另外對門店管理員,我們也提供了全鏈路體驗方案,提供整個店員從入店前到下班的全鏈路體驗解決方案。以商品自動入庫作為案例,傳統門店如果一個商品要入庫,至少要五步以上,非常累。但是,通過全新的用戶體驗解決方案,我們整合了整個商品標簽體系,再加上入庫掃描技術,只要一步就可以完成入庫動作,即我們用裝了商品的推車進入掃描區,所有的產品可以及時入庫,使店員的管理效率提升了很多。
綜上所述,我們正在面臨和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新商業變革。變革會帶來用戶體驗場景的巨大變化,而用戶體驗場景的變化必然會要求和促使用戶體驗專業發生升級與重塑,我們希望今天提到的設計師轉型三角能夠幫助設計師們有思路地、有節奏地、較為快速地適應這樣的變化:設計師首先需要通過設計中臺,用設計產品提升設計效率;其次鼓勵大家向UXD轉型,提升我們跨界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最后通過在商業全鏈路、多場景中,用我們的體驗設計方案賦能業務。讓我們一起努力當下,瞄準未來,共同擁抱這個屬于設計師的美好時代!

汪方進 阿里巴巴 內貿B2B UED(U一點)總監
U一點設計團隊負責人,設計界老炮兒,2012年加盟阿里巴巴B2B事業群,負責集團新零售業務系的內貿B2B、村淘、零售通等業務的體驗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