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尋找黃金——重商主義

  • 經濟學通識課
  • (英)尼爾·基什特尼
  • 3611字
  • 2018-03-13 15:05:09

1581年的春天,英國商人和探險家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在他的“金鹿”號(Golden Hind)船上舉辦了一場宴會。“金鹿”號剛剛載著德雷克和他的船隊環游了世界,歷經3年的驚濤駭浪依然毫發無損。這艘停泊于泰晤士河上的船經過洗刷已經煥然一新,桅桿上彩旗飄揚,為的是迎接一位貴賓的到來,她就是德雷克的贊助人——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女王踏上甲板,命令德雷克行跪禮。一名侍衛用鍍金的劍觸碰德雷克的雙肩,這個在上一秒還是平民——出生窮苦人家由海盜撫養長大的德雷克受封為弗朗西斯公爵,而這種地位的擢升也成為大英帝國取得海上軍事霸權的象征。

此前,伊麗莎白女王曾下令派遣德雷克遠征,對敵人西班牙國王腓力進行報復。德雷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對西班牙戰艦在全球予以致命的打擊。他凱旋時帶回的一大批戰利品,包括金銀珠寶——安全存放于皇家的倫敦塔中。

那個時代,歐洲貴族正在中世紀由不同王公貴族分割統治的土地上建立起現代國家,彼此為了爭奪霸權連年征戰。西班牙是頭號強國,荷蘭和西班牙緊隨其后。同樣,如德雷克這樣的商人們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權力和影響力。商人幫助貴族聚斂更多的財富,反過來貴族會資助商人的航行。伊麗莎白在甲板上封德雷克為爵士的一幕便象征著統治者和商人之間聯盟的締結。

這種聯盟后來被稱作“重商主義”(mercantilism)(來源于商人一詞的拉丁語)。隨著思想家拋棄中世紀宗教,轉向理性和科學,重商主義開始萌芽。在早期,探討經濟問題的作家都是神職人員,他們往往遠離商業的喧囂,如今新的一批經濟思想家誕生,他們對宗教的興趣已經衰減。新的經濟思想家都是務實的商人和王室官員,探討的主題通常是國王和王后如何能夠更好地管理國家的財富。其中一位商人叫杰勒德·德·馬利納(Gerard de Malynes,約1586—1641),德雷克曾兜售給他與西班牙作戰時搶劫的珍珠。最為著名的是英國人托馬斯·曼(Thomas Mun,1571—1641),他在年輕時便將貿易拓展至整個地中海地區。一次,他在科孚島被西班牙人逮捕,同伴們都擔心他會被處以火刑。幸運的是他被解救出來,并最終成了一個富有、有影響力的人物。

重商主義者并不具備一套發展完備的經濟學理論,他們信奉的觀點比較蕪雜。現代經濟學家經常嘲諷他們缺乏最基本的經濟常識。例如,如何定義一個國家是富有的?重商主義最基本的觀點認為財富即金銀,所以一個國家如果擁有足夠多的金銀就是一個富有的國家。這種觀點被批判在于重商主義者們犯了“彌達斯謬誤”(Midas fallacy)。在希臘神話里,酒神狄俄尼索斯說可以滿足國王彌達斯一個愿望。彌達斯希望可以擁有點石成金的本領,而當他用餐時,食物也變成了金子,饑餓的危險隨即到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把財富的定義局限于金子而非面包和肉的想法是愚蠢的。你可能會餓死,或者結局像托爾金的《霍比特人》中的巨龍史矛革一樣,終日癡迷于黃金并對那些尋找寶藏的人噴吐火焰。

即便如此,幾個世紀以來探險家們依然不斷地尋求著黃金,貴族們試圖積累起自己的財富。早在德雷克之前的一個世紀,歐洲最早的一批探險家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埃爾南·科爾特斯(Hernán Cortés)對金子的誘惑力有著深刻的洞察,他的名言是“只有金子才能治愈西班牙的心病。”15世紀末,歐洲人紛紛打開國門淘金,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橫跨大西洋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在那里,一個盛產金銀財寶的古老文明展現在眼前。探險家們攻城略地,屠殺原住民,將掠奪的財富帶回西班牙。他們統治了這片新大陸,并使黃金流動起來。西班牙積累起如山的財富,確立了歐洲霸主地位。對于英國人而言,西班牙已經成為史矛革:一個兇猛的財富饕餮,但外強中干。德雷克這樣的人通過擊打西班牙的要害而發跡,而這種攻擊最終演變為全面的戰爭。

現代經濟學家們批判重商主義者對黃金的癡迷勝過生存所需的商品。今天,我們依據食物、衣物和其余商業活動中生產的商品數量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我們不再用黃金購買物品,而是紙幣——本身毫無價值的英鎊或美元。硬幣同樣是由比其本身價值低得多的廉價金屬制成。鈔票和硬幣具有價值是基于人們的共同認識。然而在重商主義時代,黃金是購買的唯一介質,隨著商業的發展,人們所需要的更多有用的物品,不論食物、土地還是勞動力都得依靠黃金進行買賣。如今政府可以通過印鈔的方式造錢,在古代王室只能付給軍隊和城堡真正的黃金才能保衛他們的疆土。因此,重商主義者們并沒有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在對黃金的熱愛中迷失方向。經濟學觀點需要處理的是社會所處的環境,而很久以前的環境和今天是無法相提并論的,當我們檢視歷史時,這一點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馬利納所著《論英國公共福利衰敗的禍根》延續了重商主義的主線,即國家需要健康的黃金儲備。馬利納認為,英國的經濟疾病(“腐敗”)在于購買外國商品過多而出口商品過少。英國人從法國人那里用金幣購買葡萄酒,并通過賣給法國人羊毛獲得金幣。如果英國人購買的外國產品多于賣給外國人的產品的話,黃金儲備就會減少。他的解決方式是限制黃金外流以保存國家的儲備,這些就是那個時代的公共政策。一些政府,如西班牙會將攜帶金銀出境的行為判處死刑。

但在托馬斯·曼最為著名的《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一書中,他指出英國獲得黃金最好的方法并非限制外流,也不能像德雷克那樣劫掠別國的船只,而是盡可能多地出口本國產品。當一個國家善于制造時就會實現這一點。這種政策的目標在于獲得有利的“貿易平衡”(balance of trade),即出口大于進口。自16世紀開始,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荷蘭和法國紛紛憑借更為堅固、速度更快的艦船爭奪海外市場的交易份額以求達到貿易平衡。他們的船隊沿著新航線穿梭不息,橫跨大西洋運輸糖、衣服和黃金,將數以百萬的黑人作為奴隸販賣給美洲的種植場主。

在重商主義者的支持下,政府進一步鼓勵出口,抑制進口。進口商品會被征稅,價格變高,使得居民更多地購買本國產品。當時的《禁奢法》全面禁止昂貴(奢侈)產品。在英國,炫耀者會因為身著綾羅綢緞而被囚禁,很多進口商品被列為非法奢侈品。

隨著航海家和軍隊不斷開疆擴土,統治者賦予商人直接和當地進行買賣的權力。海上航行通常是有風險的,因此沒有人會愿意獨自出資進行贊助。統治者允許商人成立一種特別的公司,每個贊助人根據投資的數目獲得相應的回報份額。這些公司紛紛涌入殖民地,使自己和統治者名利雙收。成立于1600年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托馬斯·曼曾供職于此。這個公司最后發展成一個實力超群的機構,幫助英國在印度建立起自己的帝國。

為了幫助商人出口更多的產品,使其免受進口商品的競爭,政府幫助商人致富。重商主義者們主張對商人有利的即是對國家有利的。從這里我們可以窺看出一些經濟學觀點是如何抬高社會某一團體的地位的。通過限制進口,重商主義使商人的地位超過工人。隨著對進口產品的征稅,獲利的是國家的經濟,但普通民眾則只能花更多的錢購買食品和衣服。這也是之后的思想家們批判重商主義者的緣由。在隨后的幾章中我們將會遇到被稱作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他認為經濟學家的任務是揭示經濟運轉的客觀規律,重商主義者未能成功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主要熱衷于鼓吹自己的利益。而實質上,有利于商人的未必有利于國家。

重商主義者把進口視為壞事,而今天的經濟學家們認為這純屬荒謬。那個時代的觀點認為如果英國將釘子賣給荷蘭,英國所獲得的利益(賣釘子的收入)便是荷蘭人所損失的利益。但是,如果荷蘭人所需要的正是英國的釘子,或者俄國的魚子醬和法國的奶酪,進口就并非什么壞事。進口對經濟增長通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堅固的國外釘子用于制造從農村往城鎮運輸食物的馬車上。因此如果英國將釘子賣給荷蘭,兩國會實現雙贏。一方面,英國人賺到了錢;另一方面,荷蘭人得到了物美價廉的釘子。

18世紀末,斯密對重商主義進行了抨擊。與此同時,重商主義隨著英國在美國的殖民地的瓦解受到了沖擊。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曾經保證了商人在那里售賣本國商品的利益,但這種保護政策隨著殖民地人民對統治者的反抗以及隨后紛紛宣布獨立而告終。

托馬斯·曼所代表的思想家們橫跨了兩個時代。一個是經濟生活局限于本土、更多由宗教和人際紐帶聯系而非由金錢塑造的中世紀;另一個是由金錢支配、經濟生活實現跨區域和全球發展的工業時代的開端。重商主義者是連接這兩個時代的紐帶。他們是第一批認為資源和金錢比道德更應該被重視的人,為很多后來的經濟思想樹立了標桿。他們并不因為追求財富是否被教義允許而惴惴不安,對于他們而言,金錢是新的上帝。隨著商人權力的增加,另一些人開始追憶舊日生活方式的流逝,懷念那個崇尚騎士精神——騎士和國王的榮譽和驍勇,而非交易和賺錢的年代。“騎士制度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愛爾蘭政治家和作家埃德蒙·伯克1790年說道,“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學家和精于算計的人的時代,歐洲的榮耀蕩然無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八宿县| 靖江市| 清水河县| 濮阳市| 塘沽区| 福贡县| 塘沽区| 德清县| 兴城市| 龙口市| 姜堰市| 天台县| 邳州市| 宜兴市| 吐鲁番市| 皮山县| 且末县| 尼木县| 中牟县| 繁昌县| 凉山| 灵璧县| 昌黎县| 井研县| 蓬安县| 东阳市| 合阳县| 恩施市| 广德县| 米脂县| 永丰县| 吴堡县| 五常市| 柘城县| 礼泉县| 赤城县| 小金县| 宕昌县| 土默特右旗|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