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驕奢淫逸的紂王
- 史鑒錄:夏~西漢
- 《史鑒錄》編寫組編著
- 1037字
- 2018-04-09 15:39:40
紂王又叫帝辛,名受或受德,是商朝的末代君王。他是帝乙的小兒子,本來不應該被立為帝,但因為他的母親是帝乙的正宮皇后,而且他自幼聰慧過人,才思敏捷,勇猛善戰,所以深得帝乙的喜愛,被立為帝。
登基之后,紂王展現出了雄才偉略。他重視農桑,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商朝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王國。此外,他還出兵討伐東夷,不但制止了東夷向中原地區擴張,還擴大了國家版圖,使商朝的勢力范圍達到江淮一帶,促進了民族融合。
不可否認,紂王是一個很有才能的君主,但是他在執政后期變得驕奢淫逸,沉迷于奢侈享樂之中,不肯接受勸諫,而且窮兵黷武,不斷地發動戰爭,最終導致了身死國亡的悲慘結局。
執政后期,紂王產生了自滿的情緒,開始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花費七年時間,在都城朝歌以北、邯鄲以南地區修建了很多宮殿,供自己享樂。他還造“酒池”和“肉林”,經常帶領后宮佳麗和王公大臣在那里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奢侈腐朽的生活需要大量的金錢來支撐,為了得到金錢,紂王對外發動戰爭掠奪其他國家,對內壓榨百姓和奴隸,搜刮民脂民膏。這使得商朝內部的階級矛盾不斷激化,國力日漸衰弱。
除了窮奢極欲外,紂王還狂妄自大,剛愎自用,聽不得反對意見。比干是紂王的叔叔,接受帝乙的遺命輔佐紂王。他看到紂王荒淫無道、橫征暴斂導致民不聊生,便感慨道:“君王犯了錯,作為大臣不去勸諫就是不忠;擔心自身安危而不勸諫就是不夠勇敢;勸諫卻沒有使得君王改變就以死報國,這才是忠臣應該做的。”于是,他鼓足勇氣去勸諫。紂王不聽,他三天都沒有離開。后來,紂王被他惹怒,異常氣憤地說:“我聽說圣人的心有七竅,現在我要看看這話到底是不是真的。”于是下令將比干殺死,剖開胸膛看他的心。另外,紂王還制造炮烙等殘酷的刑具,殺害了很多反對他的大臣,導致眾叛親離。
大約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西方一些小國向商朝發動進攻。雙方交戰時,商朝的奴隸臨陣倒戈,轉而攻打紂王。周武王乘機攻下商都朝歌。紂王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于是登上他收藏寶物的鹿臺,對身邊的一個官員說:“我貪圖享受,追求安逸,聽信讒言,才釀成今日之禍。我真后悔沒有聽從忠臣的勸告,及時省悟啊!我貴為一國之君,如今落到敵人手里,一定會受到侮辱。你去取些柴來,我要與這座鹿臺一起化為灰燼。”說完后,他就縱火自焚而死,商朝也隨之滅亡了。
紂王本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君主,若不是他驕奢淫逸、貪圖享樂、濫殺忠臣,他又怎么會落得自焚而死的下場呢?由此可以看出,追求奢侈的生活,會讓一個人迷失自我,不斷犯錯,最終落得一個可悲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