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交際緊密結合,會喝酒與會“做人”緊密結合,酒品與人品掛鉤,乃是酒桌上最不可言傳的奧秘。
醉翁之意不在酒,此乃酒局真諦。觥籌來往之間,人際關系拉近不少,談資信息不斷涌出,乃是一個八卦流傳的大好之處,而且酒桌上得來的信息,絕對是網絡與電話中所得不到的,這也正是在網絡時代,還有那么多人興沖沖地去赴宴的主要原因。而年末之酒席,更是另有重要意義。
一般說來,若是同事聚會,往往變成江湖一席談;如果領導在席,則喝酒往往變成表決心的方式,就算沒有酒量這時候也得拼了,最后要帶著明年是否能繼續干下去的暗示;而如果是同學聚會,則先仔細問候各自一年是否安好,再轉詢各位沒來就席的同學近況,越喝到后來,感情表達越豐富,一年來不愿意和人訴說的煩惱心事,終于找到一個宣泄的機會,我們往往可以看到酒桌上有人笑有人哭;如果是真正的年終答謝酒席,那就變成了一個拼酒大會,這種宴席總是盤大菜冷酒貴,開宴之前總有貴主發言,然后是不同圈子的人一桌桌地發動敬酒,一輪輪下來,許多人饑腸轆轆地在那里喝了一肚子酒,最后很有可能為捍衛“本單位”、“本行業”、“本省”、“本民族”的榮譽而光榮醉倒。
列舉了這么多關于酒的“光榮故事”,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喝酒就是在表達一種心情,傳達一種情意。酒桌上喝得好不好,決定了酒桌下干得好不好,雖說有些牽強,但并不為過。
【酒沒喝倒,先讓“酒禮”扳倒?】
小李真不明白,這幾天來,王局長對自己的態度為什么那樣反常,那么冷漠?每次見到他,小李總是一如既往,很客氣,很有禮貌地稱呼他一聲王局長,雖不說是點頭哈腰,但態度十分謙恭??墒蔷珠L總是板著面孔,愛理不理,甚至連應也不應一聲。
以往,王局長對小李的印象不錯,曾經多次公開表揚過小李,據說他已把小李列入第二梯隊,進行重點培養,小李對局長也是由衷地尊敬。
中國式讀心術第三章酒局
——會喝酒與會“做人”的緊密結合小李認真地反省了一下,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王局長的事情,可是王局長的態度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難道有人在局長面前打了小報告?可想想,自己并沒有什么有失檢點的行為,又有什么話柄在人家手上呢?
小李百思不得其解,決定去找陳老書記。陳老書記既了解小李,也了解局長,小李想向他談談自己的想法。
陳書記聽了小李的訴說以后,呵呵地笑了起來。他說:“小李,我提醒你一下,你還記得上個星期六在新世紀大酒店那個晚宴上的情景嗎?”
小李說:“當然記得,可我在酒桌上非常謹慎,沒有任何失態表現啊!”
陳書記說:“你還記得你給王局長敬酒的那一刻嗎?”
小李說:“記得,我對王局長說:‘王局,你意思一下,我先干掉?!@沒有錯?。俊?
陳書記說:“問題就出在這里。你的態度當然是誠懇的,可是你不懂得敬酒的學問。下級向上級領導敬酒,必須畢恭畢敬地站著,面含微笑,雙手捧著酒杯,酒杯的高度不能超過領導的酒杯。敬酒的時候,要微微地欠著身子,說聲:‘領導您請!’領導沒有舉杯的時候,你千萬不能先喝,等領導喝了,你才能喝。”
小李初次聽說敬酒還有這么多學問,覺得很有意思。陳書記接著說:“那天,我見你向王局長敬酒,身子筆挺,一只手舉著酒杯,而且舉得很高,比王局長的酒杯高出足足有20公分,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看上去不是你向局長敬酒,倒像是局長向你敬酒了。我當時就發現王局長面有慍色。那是一種什么樣的場合?你的行為如此不合禮節,讓人明顯看出你對領導不恭,王局長怎么會對你沒有看法呢?”
小李沒想到一件小小喝酒的事情竟會如此復雜,真是哭笑不得。但仔細回味,人家陳書記說得還真是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在此提醒在職場中的朋友,一定要在酒桌上找準自己的位置,可別酒沒把你喝倒,先讓“酒禮”把你扳倒了!
下級敬酒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陪領導檢查吃飯的情況,如果你不清楚這里面的一些“潛規則”,有可能會給你帶來很多煩心事。
有的人認為,一餐飯一頓酒的表現,說不定可以決定自己的“官”運。所以在酒桌上,常常會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有些人從來不肯喝酒,但是如果桌上有領導,敬酒就特別主動。不過,這往往是上級勸下級喝酒容易,下級要想成功向上級勸酒,就得以犧牲自己為代價。聰明的下屬敬酒,首先得跟領導言明,自個干杯,領導隨意。
上級敬酒
酒桌往往是上下級之間溝通的一個平臺。作為一個領導者,在酒桌上與眾多下屬喝酒也是有一定學問的。
在喝酒的過程中,當眾多下屬與你坐在一起的時候,他們肯定會有壓抑感。這時,就要你對下級和藹一點,不要在酒桌上還像領導一樣,尤其不要擺領導架子,就像生活中朋友一樣喝酒,這樣下級會覺得你這樣的人很有風度。
作為上級,此時要多聊一些關心下屬和群眾生活的話題,或是工作之外的一些趣聞軼事等,切不可把酒桌當成辦公桌。
一個好的上級,無論在工作中,還是酒桌上,都能體現領導者的智慧。喝酒是一門學問,雖然不大,但卻非常實用。
上級給下級敬酒,杯中的酒釀含著多種意思,即使是空杯也代表親民、慰問、鼓勵和關懷。如果你給下屬多些平等對飲的機會,此時,酒則意味著你對他們莫大的贊賞。
酒在官場上的運用,考量著上下級之間的智慧和應對能力。酒喝不好,“官”有可能就會被喝“跑”,此話不可不信。特別是高層領導之間,上級跟下級喝酒時,如不是好酒就會叫秘書代勞(這也要看對象,如果上級和下級是至交也會親自飲的)。這時,如果下級領導的秘書看到領導向上級敬酒時,千萬不要主動上去說“我替某某領導代敬、代飲之類的話”,一定要看領導的臉色、眼色。
領導跟下級喝酒時,一般不會說敬。有的領導會直接叫秘書替自己跟誰誰喝一杯,大干部更不會向下級敬酒,否則,會失身份。
當然,如果一個領導者能與一班下屬們在酒桌上打成一片,也不失為是一種為官之道。“士為知己者死”,這份情感是用酒一點一滴“澆灌”出來的。
女人敬酒
大多數單位間的應酬場合,賓主雙方領導都喜歡帶上一兩個長相漂亮酒量又好的女下屬,這樣才容易“搞掂”對方領導,保住自己“陣地”。這是因為,一般女下屬敬酒,只要碰了杯,領導大多會一飲而盡。
男人去勸酒往往自己先一飲而盡后再說,而女人去勸酒多用一個眼神一個淺笑外加言語,便讓喝酒的男人覺得很有面子。
男人在女人面前,如果喝醉了也會說沒醉;而女人在男人面前,不作任何言語,臉上堆盡桃花,便會換喝奶茶果汁,畢竟有誰會和女的計較啊。
會喝酒的女人分兩種,一種老實型的,能喝什么就喝什么;一種是隱藏型的,一般上來不先喝酒,往往先喝點果汁、飲料什么的,嘴里還說自己不會喝。
在敬酒的時候,女人的策略往往通過說話技巧反映得淋漓盡致。
比如,她說:“我給你倒杯酒,你要喝,不喝就是嫌我丑?!?
比如,她說:“我是不會喝酒的,今天看到你高興,我也喝酒了,你說我都喝酒了,你應該喝幾杯???”這句話可大有學問,回答得不好,完了,你就準備多喝幾杯吧!
再比如,有誰不喝酒,她就會說:“這點面子都不給,就喝一杯?你看大家都看著我們,我下不了臺了!”誰能抵擋這種要求?保護女人是男人應該的責任!
還有,如果女人來敬酒,拿著飲料,你可千萬不要點穿,一點穿,后果嚴重。她就會對某某領導說:“你看這家伙還和女人斤斤計較,某某領導你說應該不應該先罰酒!”結果某某領導一定會站在她的那邊,說應該的應該的。
最后我想說,女人在抵御勸酒上,也有自己的一套保身法則,所以男的盡量不要去勸女人酒。女人喝酒講究個矜持,也是有尺有度的,基本上你把好話說盡了,她不喝就是不喝。所以為了避免以后不開心,你應滿足這個小小的“無理”要求,說不定以后她可以放過你。請記住女人要么不喝酒,要喝酒的女人酒量多數都很大的,并且女人在酒桌上都是抱成團的。
晚輩敬酒
作為一個晚輩,在酒桌上,首先要坐對位置。主賓(請的最重要的客人)坐在主人(牽頭請客的人)的右手,晚輩一定要坐在下手的位置。向長輩敬酒,酒杯一定要低于長輩的酒杯,也就是說你碰杯的時候要碰長輩杯子的下方;態度要恭敬,要雙手捧杯;眼神很重要,要流露出對他的尊敬與崇拜。其實很多時候,言多必失,所以我們不用說太多的話。要是需要展示自己,就要了解對方,說出對方的真正優勢,表現出贊嘆和崇拜。
總之一句話,用你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你的敬意和尊敬即可。另外我們還要有眼力,要及時做好服務工作,甚至要做在服務員的前面。
商務敬酒
在商務合作上,酒是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從操作流程的角度來說,商務敬酒要注意四個方面:
一是怎么斟酒?敬酒之前需要斟酒。按照規范來說,除主人和服務人員外,其他賓客一般不要自行給別人斟酒。如果主人親自斟酒,應該用本次宴會上最好的酒斟,賓客要端起酒杯致謝,必要的時候應該起身站立。
如果是大型的商務用餐,應該是服務人員來斟酒。斟酒一般要從位高者開始,然后順時針斟。如果不需要酒了,則可以把手擋在酒杯上,說聲“不用了,謝謝”就可以。這時候,斟酒者就沒有必要一再要求斟酒。
中餐里,別人斟酒的時候,你可以回敬以“叩指禮”。特別是自己的身份比主人高的時候,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輕叩幾下桌面表示對斟酒的感謝。
酒倒多少才合適呢?白酒和啤酒可以斟滿,而其他洋酒就不用斟滿了。
二是什么時候敬酒?敬酒應該在特定的時間進行,并以不影響來賓用餐為首要考慮。
敬酒分為正式敬酒和普通敬酒。正式的敬酒,是在賓主入席后、用餐前開始就可以敬。而普通敬酒,在正式敬酒之后就可以開始了。但敬酒要注意是在對方方便的時候,比如他當時沒有和其他人敬酒,嘴里不在咀嚼。如果向同一個人敬酒,你應該等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敬過之后再敬。
三是敬酒的順序。敬酒按什么順序呢?一般情況下應按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避免出現尷尬的情況。即使你分不清職位、身份高低不明確,也要按統一的順序敬酒,比如先從自己身邊按順時針方向開始敬酒,或是從左到右、從右到左依次進行敬酒等。
四是敬酒的舉止要求。正式敬酒時,主人要先向大家集體敬酒,并同時說標準的祝酒辭。這種祝酒辭內容可以稍長一點,但也要在5分鐘之內講完。
無論是主人還是來賓,如果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向集體敬酒,就要求首先站起身來,面含微笑,手拿酒杯,面朝大家。
當主人向集體敬酒、說祝酒辭的時候,所有人應該一律停止用餐或喝酒。主人提議干杯的時候,所有人都要端起酒杯站起來,互相碰一碰。按國際通行的做法,敬酒不一定要喝干,但即使平時滴酒不沾的人,也要拿起酒杯抿上一口裝裝樣子,以示對主人的尊重。
除了主人可以向集體敬酒,來賓也可以向集體敬酒。來賓的祝酒辭可以說得更簡短,一兩句話就可以。比如:“各位,為了以后我們的合作愉快,干杯!”
平時更多涉及禮儀規范內容的還是普通敬酒。普通敬酒就是在主人正式敬酒之后,各個來賓和主人之間或者來賓之間的互相敬酒,同時說一兩句簡單的祝酒辭或勸酒詞。
別人向你敬酒的時候,你要手舉酒杯到雙眼高度,在對方說了祝酒辭或“干杯”之后再喝。喝完后,還要手拿酒杯和對方對視一下,這一過程才結束。
敬酒的時候我們還要特別注意:敬酒時無論是敬的一方還是接受的一方,都要注意因地制宜、入鄉隨俗。
我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東北、內蒙古等北方地區,敬酒的時候往往講究“端起即干”。在他們看來,這種方式才能表達誠意、敬意。所以,在具體的應對上我們應注意,如自己酒量欠佳應該事先誠懇說明,不要看似豪爽地端著酒去敬對方,而對方一口干了,你卻只是“意思意思”,這往往會引起對方的不快。
另外,對于敬酒的人來說,如果對方確實酒量不濟,你就沒有必要去強求。喝酒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喝好”而不是“喝倒”。
在中餐里,還有一個講究:即主人親自向你敬酒干杯后,你要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回敬的時候,要右手拿著杯子,左手托底,和對方同時喝。
干杯的時候,你可以象征性地和對方輕碰一下酒杯,不要用力過猛,非得聽到響聲不可。出于敬重,你可以使自己的酒杯低于對方酒杯。如果和對方相距較遠,則可以以酒杯杯底輕碰桌面,表示碰杯。
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用來敬酒、干杯的酒,一般都用香檳。而且,只是敬酒不勸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你還不可以越過自己身邊的人和相距較遠者祝酒干杯,尤其是交叉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