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吃點虧,吃點苦,傻點笨點也是福——老人論做人(2)
書名: 受益一生的智慧箴言:老人言作者名: 張旭編著本章字數: 4534字更新時間: 2018-04-03 15:17:39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可以被消滅,不能被打敗
現實中有太多的人曾無數次被逆境擊倒、被欺凌,甚至被碾得粉身碎骨,從而失魂落魄,覺得自己一文不值。
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闡述了這么一個關于人的尊嚴的道理——“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人的可貴之處在于,無論我們要跌倒多少次,都能從失敗的廢墟上站起來。
作為一個現代人,應隨時做好迎接挑戰的心理準備。世界充滿了機遇,也充滿了風險,隨時要記得一句老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最糟,也不過是從頭再來
最糟糕的事是什么?損失金錢,失去愛情,離別親人,遭人陷害,還是被病痛折磨?不,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事。只要你的生命尚存一口氣息,只要你還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就沒有理由抱怨自己的現狀太糟。除此之外,即使你失去了很多東西,哪怕你現在一無所有,也只不過是從頭再來,沒什么大不了。
人的一生是一段漫長的路程,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就否定自己,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要用平常心去看待人生中的起落,不能因為一次的得失就斷定一生的成敗。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有潮起潮落之時,有時失敗也未必是壞事。沒有昨天的失敗,也許未必有今天的成功。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有敢于承認失敗的人,敢于從頭再來的人,才能最終戰勝自己,戰勝命運。面對失敗,我們沒什么可抱怨的,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
董靜初中畢業的時候就在哥哥的印刷廠幫忙,每個月有1000多元的工資。后來,她就自己出來單干,幫市區里的小旅館和小餐館印信紙、信封、筷子套、牙簽袋等,一年也能賺個七八萬元。這時候她已經結婚,并生有一個女兒,家庭生活算得上是幸福的。
2004年的一天,她記得很清楚,那天早晨有人找她印一些收據,實際上是一些發票,給的價錢特別高,不到2000元的成本,就能賺1萬元。董靜覺得有點不妥當,但因為利潤高,她還是印了。結果是,事情很快敗露了,她被判了三年刑。對這次舉動,她總結為“膽子太大了”。
董靜在監獄里待了兩年半,這期間,丈夫和她離了婚,并要走了女兒的撫養權。每每想到這些,她就想一死了之。但是,生性倔強的她終于還是熬了過來,因表現良好,被提前半年釋放。
回到家中,她不打算再做印刷生意了,就從哥哥那里借來2萬元,開始投資生涯。為保守起見,她找的都是店面。她投了一間商鋪,只交了1萬元定金,幾個月后轉手就賺了4萬多。靠著“膽子大,眼光好”,到2007年年底,她手里的2萬已經變成20多萬。
2007年年底,看著股票市場一直在牛市堅挺,再加上對2008年存有太多的憧憬和夢想,她抽出自己的全部資金投進股市,計劃著和2008年的奧運會一起風光一回。初期,的確賺了一筆,但是讓人猝不及防的金融危機來了,股票暴跌,她的20多萬僅僅剩下6萬多。同時,之前投資的兩家商鋪也一直租不出去,只能眼睜睜虧錢。
董靜感覺自己又一次被扔進了黑暗,是那么無助,又那么無奈,年近30歲的她,一下子滄桑了許多。她在床上躺了整整兩天兩夜,第三天早上,她爬起來,用冷水洗了一把臉,對著鏡子里的自己說,這輩子監獄都坐了,還有什么事情不能承受?大不了從頭再來!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失敗過,一些人越戰越勇,排除萬難迎來了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卻從此一蹶不振,陷入人生的泥沼。其實,所有的不幸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喪失了斗志,失去了面對的勇氣。只要我們的生命還在,跌倒了就爬起來,所有的傷痛都可以療愈。
有一首詩寫道:“白云跌倒了,才有了暴風雨后的彩虹。夕陽跌倒了,才有了溫馨的夜晚。月亮跌倒了,才有了太陽的光輝。”在堅強的生命面前,失敗并不是一種摧殘,也并不意味著你浪費了時間和生命,而恰恰是給了你一個重新開始的理由和機會。
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手里高舉著一張50元的鈔票問:“誰要這50塊錢?”一只只手舉了起來。
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50塊錢送給你們當中的一位,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后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他又說:“那么,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么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腳,并且用腳碾它。而后,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并沒貶值,它依舊值50元。”那位演說家最后總結道。
在人生路上,我們又何嘗不是那“50元”呢?無論我們遇到多少的艱難困苦,或是失敗受挫多少次,其實我們還是我們自己,我們并不會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失去固有的實力和價值,我們并不會因為身陷挫折而貶值。
換個念頭去面對失敗,可能是另一個圓滿的結果
失敗,絕對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它其實是一種特殊的教育、一種寶貴的經驗。有時候,失敗中往往孕育著機會。換個念頭去面對失敗,可能是另一個圓滿的結果。
古埃及國王有一次舉行盛大的國宴,廚工在廚房里忙得不可開交。一名小廚工不慎將一盆羊油打翻,嚇得他急忙用手把混有羊油的炭灰捧起來往外扔。扔完后去洗手,他發現手滑溜溜的,特別干凈。小廚工發現這個秘密后,悄悄地把扔掉的炭灰揀回來,供大家使用。后來,國王發現廚工們的手和臉都變得潔白干凈,便好奇地詢問原因。小廚工便把自己的事情告訴了國王。國王試了試,效果非常好。很快,這個發現便在全國推廣開來,并且傳到希臘、羅馬。沒多久,有人根據這個原理研制出流行世界的肥皂。
我們誰都不愿意失敗,因為失敗意味著以前的努力將付諸東流,意味著一次機會的喪失。不過,一生平順、沒遇到失敗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所有人都存在“談敗色變”的心理,然而,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失敗其實是一次必要的過程,而且也是一種必要的投資。數學家習慣稱失敗為“或然率”,科學家則稱之為“實驗”,如果沒有前面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哪里有后面所謂的“成功”?
全世界著名的快遞公司DIL創辦人之一的李奇先生,對曾經有過失敗經歷的員工則是情有獨鐘。每次李奇在面試即將走進公司的人時,必定會先問對方過去是否有失敗的例子,如果對方回答“不曾失敗過”,李奇就直覺認為對方不是在說謊,就是不愿意冒險嘗試挑戰。李奇說:“失敗是人之常情,而且我深信它是成功的一部分,有很多的成功都是由于失敗的累積而產生的。”
李奇深信,人不犯點錯,就永遠不會有機會。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遠比在成功中學到的多得多。
另一家被譽為全美最有革新精神的3M公司,也非常贊成并鼓勵員工冒險。只要有任何新的創意都可以嘗試,即使在嘗試后是失敗的,每次失敗的發生率是預料中的60%,3M公司仍視此為員工不斷嘗試與學習的最佳機會。
3M堅持的理由很簡單,失敗可以幫助人再思考、再判斷,與重新修正計劃,而且經驗顯示,通常重新檢討過的意見會比原來的更好。
美國人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發現在所有企業家中,平均有三次破產的記錄。即使是世界頂尖的一流選手,失敗的次數毫不比成功的次數“遜色”。例如,著名的全壘打王貝比路斯,同時也是被三振最多的紀錄保持人。
其實,失敗并不可恥,不失敗才是反常。重要的是面對失敗的態度,是能反敗為勝,還是就此一蹶不振。杰出的企業領導者,絕不會因為失敗而懷憂喪志,他們會回過頭來分析、檢討、改正,并從中發掘重生的契機。
沮特·菲力說:“失敗,是走上更高地位的開始。”許多人之所以獲得最后的勝利,只是受惠于他們的屢敗屢戰。對沒有遇見過大失敗的人,他有時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大勝利。其實,若能把失敗當成人生必修的功課,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失敗都會給你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打開另一扇窗戶
失敗給成功創造了機會,當你再度回到起點時,謹慎為之,并將注意力集中在過程上。利用這一方法,可使自己得到訓練,當你再次出發時,能有長足的進步。
猶太人說,這世界上賣豆子的人應該是最快樂的,因為他們永遠不必擔心豆子賣不完。
猶太人為什么不怕豆子賣不完?
假如他們的豆子賣不完,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漿,再拿出來賣給行人。如果豆漿賣不完,可以制成豆腐,豆腐賣不成,變硬了,就當做豆腐干來賣。而豆腐干賣不出去的話,就把這些豆腐干腌起來,變成腐乳。
還有一種選擇是:賣豆人把賣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讓豆子發芽,幾天后就可改賣豆芽。豆芽如賣不動,就讓它長大些,變成豆苗。如豆苗還是賣不動,再讓它長大些,移植到花盆里,當做盆景來賣。如果盆景賣不出去,那么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讓它生長。幾個月后,它結出了許多新豆子。一顆豆子現在變成了上百顆豆子,想想那是多劃算的事!
一顆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時候,可以有無數種精彩的選擇,一個人更是如此。
人生總免不了要遭遇這樣或者那樣的失敗。確切地說,我們每天都在經受和體驗各種失敗。有時候,我們甚至會在毫不經意和不知不覺之間與失敗不期而遇。面對失敗,我們又往往會采取習慣的對待失敗的措施和辦法——或以緊急救火的方式撲救失敗,或以被動補漏的辦法延緩失敗,或以收拾殘局的方法打掃失敗,或以引以為戒的思維總結失敗……條條道路通羅馬。當我們失敗時,如果能夠靜下心來,坦然面對,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那么在我們從另一個出口走出去時,就有可能看到另一番天地。
李鐵是一個很有事業心的人,他在一家銷售公司跟著老板一干就是5年,從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一直做到了分公司的總經理職位。在這5年里,公司逐漸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李鐵也為公司付出了許多,他很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企業帶入一個更加成功的境地。然而就在他兢兢業業拼命工作的時候,李鐵發現老板變了,變得不思進取、“牛”氣十足,對自己漸漸地不信任,許多做法都讓人難以理解,而李鐵自己也找不到昔日干事業的感覺。
同樣,老板也看李鐵不順眼,說李鐵的舉動使公司的工作進展不順利,有點礙手礙腳。不久,老板把李鐵解雇了。
從公司出來后,李鐵并沒有氣餒,他對自己的工作能力還是充滿了信心。不久,李鐵發現有一家大型企業正在招聘一名業務經理,于是將自己的簡歷寄給了這家企業,沒過幾天他就接到面試通知,然后便是和老總面談,最終順利得到這份工作。工作大約一個月時間,李鐵覺得自己十分欣賞該公司總經理的氣魄和工作能力。同時,他也感到總經理同樣十分賞識他的才華與能力。在工作之余,總經理經常約他一起去游泳、打保齡球或者參加一些商務酒會。
在工作中,李鐵發現公司的企業圖標設計相當繁瑣,雖然有美感,但卻缺乏應有的視覺沖擊力,便大膽地向總經理提出更換圖標的建議。沒想到其實總經理也早有此意,總經理把這件事安排給他去完成。為了把這項工作做好,李鐵親自求助于圖標設計方面的專業人士,從他們設計的作品中選出了比較滿意的一件。當他把設計方案交給總經理的時候,總經理大加贊賞,立馬升李鐵為公司副總,薪水增加一倍。
是的,被解雇并不是一件壞事。面對無情的解雇,李鐵憑借著自己的才能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且得到了一位真正“伯樂”的賞識。
也許在人生低谷的你正在為自己失業了而煩惱不堪。其實這于事無補,相信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打開另一扇窗戶,機遇的誕生可能就在這一切發生之時。
老人智慧箴言:
不經歷困境挫折的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強大。正如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的:“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