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你沒有錢,但也有做大事的機會
“我沒有錢,我要是有錢的話,怎么怎么樣……”這是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說這些話的人面對成功者總是一副不屑的表情,似乎只要有錢,他就一定能創業成功。而這句話也成為了很多人都想創業,但是又不敢踏出第一步的理由。但是馬云卻說:“堅持夢想,沒錢也能做大事。”
創業其實一點不難,你現在到外面租個門面,哪怕小門面,都算創業。大部分創業開始的時候都是小的。沒有錢不要緊,你可以把握好市場的需要,從小做起。一點一點地慢慢積累。的確現在也有很多人做個好點的策劃,就可以拿到風險投資,在中國搞風險投資的人也越來越多,但就比例來說,這樣的幸運兒還是很少,而且即使拿到這些風險投資,也有很多以失敗告終。
馬云一共有三次創業的經歷,這三次創業的起初,幾乎都沒有什么本錢。
第一次是在1992年,創立海博翻譯社。那時馬云還是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的青年教師,每個月的工資還不到100元。但沒錢不是問題,他找了幾個合作伙伴一起創業,風風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專業的翻譯機構成立起來了。
創業開始,也是舉步維艱,第一個月,翻譯社的全部收入才200元,而當時每個月的房租就是700元。不得已的情況下,馬云只好背著麻袋去義烏、廣州進貨,販賣鮮花、禮品、服裝,做了三年的小商小販,養了翻譯社三年,這才撐了下來。而現在海博翻譯社已經成為了杭州最大的翻譯社。
第二次是1995年,馬云參觀了西雅圖一個朋友的網絡公司,親眼見識了互聯網的神奇之后,他決定要做互聯網公司。當時,馬云的全部家當也只有6000元。于是,馬云變賣了海博翻譯社的辦公家具,跟親戚朋友四處借錢,這才湊夠了80000元。再加上兩個朋友的投資,一共才10萬元。
對于一家網絡公司來說,區區10萬元,實在是太寒酸了。創立之初,資金也的確成了公司最大的問題。由于開支大,業務又少,最凄慘的時候,公司銀行賬戶上只有200元現金。但是馬云以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把營業額從零做到了幾百萬。
第三次就是阿里巴巴了,1999年,中國的互聯網已經進入了競爭白熱化狀態,國外風險投資商瘋狂給中國網絡公司投錢,網絡公司也是瘋狂地燒錢。在這個時候,馬云決定做電子商務,他糾集了“十八羅漢”,東拼西湊了50萬元,開始創建阿里巴巴。
50萬,這對于那時候的中文互聯網行業,簡直就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但是馬云卻喊出了這樣的宣言:“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10位!”
于是一群人窩在一個狹小的公寓里,領著一個月500元的薪水,開始了他們的奇幻之旅。8年后的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200億美金,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馬云和他的創業團隊,由此締造了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奇跡。
沒錢也能干大事,沒有哪一個成功者是天生就有錢的!你看看歷史上好多有錢人都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通過艱苦的奮斗和超人的毅力來取得成功的。現在風靡全球的肯德基,當初也不過是山德士上校拎著一桶炸雞,一家一家的上門推銷而做出來的。
所以說干大事不看你的經濟條件,是看你是否有偉人所具備的素質和恒心!有沒有錢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堅持夢想,只要你有決心,肯努力,不要被困難嚇倒,夢想的光輝一定會照進現實。
大多數想要創業的人其實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充滿智慧,能想出非常多的創業好點子來,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去執行過。因為他們有著太多的借口和理由。于是,他們繼續過他們平庸的生活。
新東方學校創始人俞敏洪曾說:“人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停止進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
天上不會掉餡餅,事業是干出來的。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創業者,要先行動起來,而不是一定要等到有錢了才去做。如果一切都“等有錢了再說”,那黃花菜都涼了,還談什么事業。
馬云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們,不要為自己創業尋找“沒錢”或是其他什么借口,我們要做的是:想到了,馬上就去做!就像馬云那樣,只要你付出所有的努力,世界上就沒有你做不到的事情!其實創業之門隨時為你敞開,走出第一步的時候,你便和馬云在一條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