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嘗試機會,人生就在于折騰
1.用你敏銳的眼光去發現機遇
馬云說:“一個行業注意它的人越少,它就越有發展的前景。別人不注意它,你注意了,你就是有眼光的。”對于做生意的人來說,眼光是最重要的,眼界有多寬,商路就有多寬。有人曾經用獵狗這種動物來比喻優秀的商人,獵狗平時謹慎而低調,可一旦嗅到了獵物的氣息,就會迅速出擊,搶先找到獵物,而旁人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將獵物叼走。
比如遇上市場慘淡的時候,許多人也許會說:“現在的市場不好,沒有機會。”但是還有一部分人就會認為,市場不好的時候往往是機會最好的時候。對于他們而言,機遇無時不有,無處不在,關鍵在于你能否練就一雙敏銳的眼睛。
馬云出生在浙江杭州。那里是中國經濟最成熟的長三角經濟圈,有著中國最為龐大的從事外貿業務的中小企業集群,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地方。
作為土生土長的杭州人,馬云對于中小企業的需求有著最為深刻的體會:購銷資訊的缺乏、產購信息的不對稱,以及國際業務和轉口貿易的成本偏高,都是讓這些中小企業主十分頭疼而又一直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馬云就從這里看到了商機:中小企業使用電子商務將會是未來的一種趨勢。馬云堅信:“互聯網對于發展中國家是機遇,對中小企業是機遇,互聯網是以快打慢,以小搏大。競爭會迫使更多的企業上網。不上網的企業,會老不會大。”
于是馬云毅然放棄在北京已經穩定的事業基礎,回到杭州,建立了自己的阿里巴巴,最終大獲成功。
馬云的成功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恰恰是他那種獨特的獵犬式的眼光和遠見促成了他的最終成功。
有人說,馬云創業的時候環境和機會比我們好,是他運氣好,所以成功了,但我們沒機會了。其實,這不過是一個借口,這世界永遠有機會。當初微軟做起來的時候,人們都嘆服,后來出現了雅虎;人們說雅虎真厲害,后來又出現了eBay;人們覺得eBay已經很了不起了,又出現了谷歌;當人們覺得谷歌已經像太陽一樣無法被超越了,現在又出現了Facebook。
事實上,世界上許多事物都隱含著一些決定未來的玄機,經商也是如此。在創業之時,如果能夠對市場走向保持一種靈敏的悟性,培養一種靈動的觸覺,就可以更好地分析市場,投入市場,最終贏得市場。
網易總裁丁磊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覺得寫軟件比較賺錢,于是他將網易定位為一家軟件公司,免費郵箱的大賣使他賺得缽滿盆盈。而當丁磊發現網站運營的訣竅,看到廣告營收的利益時,他立即眼光一轉,決定將首頁向門戶轉變,軟件公司搖身一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由靠技術賺錢轉型為靠服務賺錢,這一戰略轉型正是靠著他敏銳的市場眼光實現的。
而當網易在廣州發展遇到瓶頸時,丁磊馬上又決定將公司大本營遷到北京。這一舉動使得網易兩年之內就融到巨資。
為開拓海外市場,吸引海外投資者,網易開始籌謀上市。這是網易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接受國際競爭挑戰的標志,可惜遭遇滑鐵盧,使得網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誤和災難。這時候,丁磊乘著2001年新浪和搜狐爭相在門戶內容上“肉搏”的時機,另辟蹊徑,找到絕處逢生的機會,網易投入無線業務和網絡游戲。這些當時不被看好的領域,經過一年積累就迅速井噴。
在三大門戶網站中,網易的純收入不到搜狐的三分之二,而搜狐又只有新浪的四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丁磊暫時放棄新聞和內容建設,大膽轉型,主攻網游和短信,同時也繼續保持門戶網站一些服務產品上的優勢。
著名的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將創業者定義為那些能夠“尋找變化,并積極反應,把它當做機會充分利用起來的人”。的確,能夠發現獨特的機會是成功創業者所必須具備的一項特質,是成功的起點,在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創業已經成功了一半。然而,發現機遇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實際上卻并不是很容易。
一個成功的商人不會拘泥于現有的狀況,他們對事物發展能做出大膽的預測,具有冒險精神,并且有著睿智的頭腦,但他們并非憑空去放遠他們的眼光,市場機遇的捕捉需要足夠的市場敏銳性和豐富的經驗積累。
眼光長遠的商人,會自己發掘廣闊的生意,確定目標,制定可行的方案并且根據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去奮斗。對于他們來說,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在于他有沒有高瞻遠矚的能力,還在于他有沒有對自己人生的長遠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