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抱負——“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上篇】跟儒家學拿得起

登上高樓,遠眺天際,正是躊躇滿志,志存高遠,高瞻遠矚,一腔抱負。人生,志向決定方向,格局決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則能入海。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1.帥可奪,而志不可奪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三軍”,按周朝的制度,諸侯中大國擁有三軍,這里泛指軍隊。要使一國的軍隊喪失主帥,是要經過拼死鏖戰才可能實現的,是很難的事情,而在孔子看來,要使一個普通百姓喪失志氣,卻比奪取三軍之帥更難??鬃舆@樣強調,是為了說明志氣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

人不可沒有志氣,更不可喪失志氣。一個沒有志氣的人是可悲的。

關云長溫酒斬華雄,千萬軍馬中奪敵帥首級如探囊取物。這是“三軍可奪帥也”。

嚴顏寧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斷頭將軍,無有投降將軍?!边@是“匹夫不可奪志也”。

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將可殺而不可辱。這是因為軍隊雖然人多勢眾,但如果人心不齊,其主帥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帥一旦被人抓去,整個軍隊失去了領導人,也就全面崩潰了。匹夫雖然只有一個人,但只要他真有氣節,志向堅定,那就任誰也沒有辦法使他改變。

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飛,正是在金人入侵的動亂年代里,立下了“還我河山”的壯志,他一生征戰沙場,死而后已。當岳飛率兵屢敗金兵、建有大功的時候,有人贈送美人以示慰勞。岳飛說:“金兵未滅,難道是大將安樂的時候嗎?”毅然將美女退了回去。宋高宗要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獎他的赫赫戰功,他又辭謝道:“金兵未滅,何以家為?”岳飛一生矢志不移,留下了千古美名。

這種寧死不屈的烈士事跡,可歌可泣,在歷史上不勝枚舉。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氣節,志向不堅定,則很可能在關鍵時刻受不住誘惑或經不住高壓而屈膝變節,成為人們鄙視的叛徒。

《山海經》(地理筆記,大約成書于戰國時期)中有個“精衛填海”的故事,說發鳩之山有一種鳥,頭上有花紋,白嘴巴,紅足,它原是炎帝的女兒,叫女娃,一次在東海游水時淹死,變成鳥,名叫精衛。從此它便每天叼著西山的木石去填東海,發誓不填平東海絕不罷休。還有一個故事也出自《山海經》,說遠古時候有個叫刑天的,與最高統治者天帝斗爭不息。

古代神話中的這類故事,都表現了人民崇尚志氣的思想。

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一詩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也是贊頌“匹夫不可奪志”的精神。

陶淵明自幼博覽群書,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又不慕榮利。29歲時開始做官,想通過仕途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但由于東晉時代士族門閥制度的腐朽和官場的黑暗,他不能如愿以償,其間幾度做官又辭官,直到41歲時才做了有點兒實權的彭澤縣令??墒侵辉谌紊细闪?0多天,又因為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而自免離職,從此終生隱居不仕。陶淵明的志氣,就在于不肯與東晉統治集團同流合污。

翻開中國歷史,“匹夫不可奪志”的事例,實在多得不能盡書。

所以,志向的確立和堅守是非常重要的,是儒家修身的基本內容之一。一個人,什么都可以失去,唯獨志氣不能丟。

2.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決定你會過什么樣的生活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論語·先進》

《論語·先進》中有一則孔子問其門生想成為什么人的故事:

子路先表示他的志向是要在3年之內,令一個貧窮危困的國家強大起來,并使人民好義。

有比較謙虛,他只希望能在3年內,使一個方圓六七十里的小國子民得到溫飽。

華西公說他的志向是在諸侯祭祀時,當一位小相。

曾哲的志向卻是在暮春時節,與五六個年輕人和童子六七人,簡衣外游,放懷于山水,沐浴乘涼,歌詠而歸。

孔子對他學生不同的想法都予以贊同,所謂人各有志,不可強求??鬃邮巧钪@一點的,他并不希望他的學生都去當官發財,成為顯貴,他只是嘆息著說:“我也認同曾哲的志向??!”

你想成為什么人,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這是成功人生的起點。

一名叫齊格的成功的推銷員回憶了如下經歷:

在做了兩年半不是很出色的推銷員后,我的職業戲劇化地有了180度的大轉變,下面就是我的故事。

我參加了由梅里爾指導的全日制培訓課程。那是一門很棒的課,但我早已忘記那些學來的特殊技巧了。一天晚上,我開車回南卡羅來納蘭卡斯特的家,準備一個晚餐展示會。我是很晚才回到家的,嬰兒整夜哭鬧。當早上鬧鐘響時,習慣的力量將我拉出了被窩。當時我住在一家蔬菜店樓上的小公寓里,我迷迷糊糊地看見窗外在下雪,而且地面已經落得有10英寸厚了,而我卻要駕駛無空調的克萊斯勒汽車出門。那天早上,我像任何一個聰明人都會做的那樣,又回到了床上。

當我躺下時,我開始意識到我從不曾誤過或遲到過一次推銷會。這時母親的話也在耳邊響起:“當你替人工作時,就得想方設法做好,做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要是不全力以赴,那就別做了?!薄妒ソ洝飞弦舱f:“我寧愿你是冰冷的或是火燙的。但你如果是溫和的,我就要把你吐出去。”我遲疑著爬起來,開著車子向著查勒提出發,同時也是向著我不曾料到的一個全新的生活出發。

培訓結束后,梅里爾先生將我留下,“你知道,我已經觀察了你兩年半的時間,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浪費?!?

我有些驚訝地問他是什么意思。他解釋說:“你有許多能力,你可以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甚至一個全國優勝者?!蔽绎h飄然起來,但仍有點兒懷疑,就問他是否真的那樣認為。他向我保證說:“我絕對相信,如果你真正投入工作,真正相信自己,你能沖破一切困難獲得成功。”

說真的,當我細細品味這些話時,我驚呆了。你必須理解我當時的處境,才有可能意識到這些話對我有多大的影響。當我是個小男孩時,我長得很小,即使在穿得最多時也沒超過120磅。我上學后,從五年級開始,放學后和周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運動方面也不是很活躍。另外,我還很膽小,直到17歲才敢和女孩約會,而且還是別人指定給我的一個盲目性約會。一個從小鎮中出來的小人物,希望回到小鎮上一年賺上5000美元,我的自我意識僅限于此?,F在突然有一個受我尊敬的人對我說“你可以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所幸的是,我相信了梅里爾先生,開始像一個優勝者一樣思想、行動,把自己看成優勝者。于是,我真的就像個優勝者了。

梅里爾先生并未教很多推銷技巧,但那年年底,我在美國一家擁有7000多名推銷員的公司中,推銷成績列第二位。我從用克萊斯勒車變成用豪華小汽車,而且有望獲得再次提升。第二年,我成為全州報酬最高的經理之一,后來成為全國最年輕的地區主管人。

齊格遇到梅里爾先生后,并沒有獲得全新的推銷技巧,也不是他的智商提高了,只是梅里爾先生讓他確信自己有獲得成功的能力,并給了他目標和發揮自己能力的信心。如果齊格不相信梅里爾先生,梅里爾先生的話對他就不會有什么影響。

有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臨終前有一個不小的遺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沒能給他尋找到一個優秀的閉門弟子。

蘇格拉底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時看來很不錯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說:“我的蠟燭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燭接著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那位助手趕緊說,“您的思想得很好地傳承下去……”

“可是,”蘇格拉底慢慢地說,“我需要一位優秀的傳承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這樣的人選直到目前我還未見到,你幫我尋找和發掘一位好嗎?”

“好的,好的?!敝肿鹬氐卣f,“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地去尋找,不辜負您的栽培和信任。”

蘇格拉底笑了笑,沒再說什么。

那位忠誠而勤奮的助手,不辭辛勞地通過各種渠道開始四處尋找??伤I來一位又一位,都被蘇格拉底一一婉言謝絕了。有一次,當那位助手再次無功而返地回到蘇格拉底病床前時,病入膏肓的蘇格拉底硬撐著坐起來,撫著那位助手的肩膀說:“真是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其實還不如你……”

蘇格拉底笑笑,不再說話。

半年之后,蘇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別人世,最優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助手非常慚愧,淚流滿面地坐在病床邊,語氣沉重地說:“我真對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碧K格拉底說到這里,很失意地閉上眼睛,停頓了許久,才又毫無哀怨地說,“本來,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了,不知道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話沒說完,一代哲人永遠離開了他曾經深切關注著的這個世界。

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其中深刻的寓意卻讓人感慨至今。如果你堅信自己是一個非凡人物,并付諸努力的話,終會獲得成功、幸福、健康,完成有價值的目標。

3.面對質疑,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述而》

對于冷嘲熱諷,孔子反問道:“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這不正是君子的風范嗎?

孔子周游列國,想把他的政治主張加以推廣,結果卻處處碰壁。在周游的途中遇到的許多人,如城門的看門人、耕田的農夫等,都對孔子表示不理解,甚至冷嘲熱諷。

一次,子路外出辦事,因晚歸而在城外過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進城,守門人問他:“你從哪里來?”

子路回答說:“我從孔丘那里來。”

守門人便挖苦道:“就是那個明知做不到還要去做的人嗎?”

還有一次,孔子與弟子找不到渡口,見路邊有兩個耕田的人,便叫子路去問渡口在哪里。

這兩個耕田的人,一個叫長沮,一個叫桀溺。子路先向長沮打聽。長沮問子路:“那位駕車的是誰?”

子路說:“是孔丘?!?

長沮又問:“是魯國的那位孔丘嗎?”

子路回答:“是的。”

于是長沮便譏諷道:“他不是‘圣人’嗎?難道還不知道渡口在哪里?”

子路見長沮如此態度,便去問桀溺。

桀溺問:“你是誰?”

子路回答:“我是子路。”

桀溺又問:“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

子路回答:“是的?!?

桀溺便說:“社會紛亂就像滔滔的洪水一樣彌漫,誰能把紛亂的社會變革過來呢?與其跟著像孔子這樣躲避壞人的人東奔西走,倒不如跟著我們這樣避于世外的人隱居不出來呢!”

說完,便不再理會子路,自顧耕田了。

這樣的事例很多。然而,孔子并不因為人們不理解他、嘲笑他而生氣、怨恨。他懂得冷靜地面對嘲笑,懂得如何在嘲笑中認可自我。他認為自己的主張是正確的,雖然一時不能被人理解,但時間將會證明一切。

子路碰了長沮、桀溺的釘子之后,回去告訴了孔子,孔子說:“人總該有責任的,怎么能自顧隱居山林跟鳥獸同群呢?我不去跟人群打交道,又跟誰去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有道,我也就不必如此棲棲惶惶,同你們一起尋求改革了?!?

然而大多數人卻無法做到這樣的豁達,他們在不被人肯定的時候往往容易自我否定。一旦遭到較大的打擊和失利,馬上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抱怨自己的處境,降低自己的目標,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其實,除非你放棄自己,否則,沒有誰可以真正讓你一無所有!

即使別人再強勢,剝奪的也只是你的某一個或者某一段時間的機會,那些壓迫性的影響僅能讓你暫時沒有收獲。此刻的你,只要不是自己仰身倒下,一定還有更多的選擇在等待你的嘗試。

貝多芬在被世人認可之前,曾拜在交響樂之父海登的門下學習。和大多數學生不同的是,貝多芬并未被老師頭頂的光環所威懾,反而總想進行一些突破性的嘗試,改變古老的、墨守成規的創作樂風,讓音樂解脫束縛。由于彼此固執己見,貝多芬和海登經常爭吵不休。而率直的貝多芬覺得并未從老師那里學到更有用的技巧和方法,于是他就在獨立創作的《第二交響樂》上只寫上自己的名字,按照常規,他創作的曲譜也要寫上海登的名字。這讓海登十分惱怒,于是辭退了這個膽大妄為的學生。

然而,就像貝多芬所說:“一匹奔騰的駿馬絕不會讓蒼蠅叮了幾口后就裹足不前!”面對眾人的批評,盡管充滿了痛苦和困惑,貝多芬還是堅定地選擇了搏擊和對抗,讓新音樂的風格蓬勃發展。

再次出發后,貝多芬不斷進行音樂革新,然而他招致的攻擊也越來越多。但他沒有花費時間去爭辯和苦惱,而是跳過這些苛刻的指責,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譜寫出更多、更優美的樂章,贏得了世界的尊敬與熱愛。

所謂時勢造英雄,就是一個人跟隨命運的波浪,把握機遇而創造成功。也就是說,在人際交往中,自己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因此,當你想獲取別人的肯定時,首先必須提升自己的價值,讓你從平凡中脫穎而出。要知道,即使輕渺如一陣細風,但你永不放棄,一路積累能量,最后就是高山大河也會被你的兇猛折服。

不被人承認的時候,我們雖然沒有光環,但是我們有尊嚴、自信和樂觀。當你低調地走過一段壓頂的荊棘后,曾經布滿傷痕的軀體就能更強壯,你就可以昂起頭,用淡然的微笑對抗那些永遠都存在的大小傷害了。

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的創始人托馬斯·沃森創業之前,曾在現代商業先驅約翰·亨利·帕特森的公司工作。當他剛在公司取得良好業績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卻遭到讒言陷害,被帕特森解雇。在那個難熬的時間里,沃森得到的幫助和安慰非常有限,但他強打精神,讓自己用最好的狀態和充分的準備應付未來的全新挑戰。夜深時分,他總是一遍遍地告訴自己:“我可以重新再來!我要創造另外一個企業,一定要比帕特森的還要大!”

后來,沃森果然讓這個夜晚的誓言成為現實。

一個人如果面臨挑戰和煩惱,最好的應對不是絮叨和抱怨,更不是無限夸大它的不良后果,而是應該安靜下來,想一想最壞的結果是什么、目前的狀態進入了哪個程度、怎么改變眼前的不利。只有不被這些瑣碎的挫折擊敗,壓力才可能減輕。

現在,仔細回顧自己走過的日子,就會發現,那些當初對你不信任或敵視你的人,其實對你的影響大多是積極的。試想,如果這個人當時的判斷是正確的,那么他的話語雖然冷酷無情,卻能讓你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時作出調整,得到一個良好的經驗,為將來儲存必要的能力;如果這個人的判斷完全偏差,那么我們損失的只是短暫的利益,我們甚至還可能因為別人的輕視而激發自己的斗志,創造出奇跡!

無論如何,只要不因為別人對自己的不良評價而主動放棄,你就是一個勝出者。

4.從身邊做起,不要好高騖遠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眴柸省T唬骸叭收呦入y而后獲,可謂仁矣。”

——《論語·雍也》

樊遲問什么是明智,孔子說:“致力于人世間該做的事情,對鬼神報敬而遠之的態度,這就可以說是明智了。”樊遲又問什么是仁??琢苏f:“有仁德的人總是先付出艱苦的努力然后才有所收獲,這就可以說是仁了?!?

在“智”的問題上,孔子表現了現實而理性的精神,一方面是“務民(人)之義”,著眼于人間事;另一方面是“敬鬼神而遠之”,對于搞不大清楚的事情,既不輕易相信,也不盲目否定,姑且把它放在一邊存而不論。前一方面是現實的精神,后一方面是理性的精神。為什么要這樣呢?在《先進》篇里,當子路問怎樣侍奉鬼神時,孔子作了明確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連近在眼前的人都沒能侍奉好,談什么侍奉好遠在天邊的鬼神呢?

凡事從眼前做起,從身邊做起,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異想天開。

“智”的問題上是這樣,“仁”的問題上也是這樣。

所以,當樊遲問什么是“仁”時,孔子作出了“先難而后獲”的回答。而且不僅這次這樣回答。還有一次,樊遲跟隨孔子到舞雩臺下去游覽,當他問孔子怎樣才能提高道德修養時,孔子照樣回答說:“問得好!先事后得,非崇德與?”(《顏淵》)意思是說,先做事后收獲,這不正是提高了道德修養了嗎?

先難后獲,先事后得,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沒有耕耘,哪來的收獲?

勤勞的農民知道在春天播種,成功的人則知道先擬定計劃,為自己找尋成功的契機。

有些人不喜歡做計劃,因為他們覺得大多數的計劃常常還來不及完成就中途夭折,不如走一步算一步,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所以說,這種人大都是“光有想法,沒有做法”。

有些人可不這么認為。他們相信做了計劃之后,才有明確的目標,方向才不會走偏,萬一中途有變卦,計劃可以再修改,即使最后沒有百分之百到達目的地,但至少完成了大半,“如此,你知道你的距離還有多遠,總比站在原地好!”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如是說。這種人堅持“先要有作法,而后,想法就會逐一實現”。

的確,盲目而沒有焦點,很容易讓人走上岔路,白費力氣。

你不妨觀察農民施肥的方法,他們在什么地方施肥,什么地方的農作物就會生長得特別茂盛。如果他們將肥料亂撒一通,結果就是該撒到的地方沒撒到,不該撒到的地方(譬如雜草區)卻特別肥沃。

行為學專家魏特利博士曾經指出,一個人想要成功,通常必須具備下列三個條件:第一,先要擁有夢想,并把夢想寫成明確的目標與計劃;第二,融入知識,放進技術、經驗與知識;第三,全力以赴,不要猶豫,立即行動。

魏特利博士觀察,缺乏明確目標和動機的人,由于背后沒有強大的信念支撐,每當困境來臨的時候很容易就被瓦解。

計劃是一種積極的行動力,它可以讓你集中心力專注于目標上,避免受外界打擾。

譬如,有些人非常容易見異思遷,很多不相干的事都想湊一腳,結果卻忘了自己原先設定的目標。當你心有旁騖的時候,趕緊把你的“計劃”拿出來,貼在最醒目的地方,這樣就可以提醒你立刻回到軌道上,把那些無關的雜事一律拋開。

記住,心不在焉絕對無法讓你完成任務,所以,一定要保持專心,不讓注意力分散到其他的事。

每年年初,張先生總是不忘在記事本上為自己定出一年內要達成的目標。通常他的計劃包含三大項:財務,今年預期的收入;事業,包括晉升、專業訓練與進修;健康與家庭。

從小張先生就很懂得替自己做計劃。他的家境很窮,父親是個連字都不認識的倉庫管理員。但是張先生靠著自食其力,他不僅順利念完大學、研究生,而且一口氣拿到七、八張和會計、保險、管理相關的專業執照。

隔了兩年,另一家公司來挖角,待遇足足是他原來的兩倍,張先生卻不為所動,堅持留在原地。不久,他的老板知道這件事,注意到這個年輕人的潛力,而公司正好面臨改組,便將他晉升為亞太區財務主管。那年,張先生才26歲。

之后,張先生將事業陣地轉移到臺灣,歷經福特汽車財務長、美商瑞泰人壽財務長,一直做到副總經理。觀看張先生事業發展的曲線圖,不難發現他充分發揮了會計人“精打細算”的特色?!拔覍θ松總€階段都有很周密的計劃,算得很精確,但是絕對不夸張?!彼麧M足地說道。

從小到大,張先生始終謹記著一句座右銘:“絕對不要浪費任何一分鐘在無價值的事情上面。”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知道何時該選擇“要”與“不要”。

他說,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需求都不一樣,有些在別人看來很有價值的事,對自己可能是一文不值。譬如,在他們這個行業挖角、跳槽的風氣很盛,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時的利益,忘記長遠的目標,雖然賺到了錢,卻失掉方向感。對他而言,這種沒有目標的人生,不是他要的人生。

農民耕耘田地需要力氣,你的人生目標當然也需要你努力去灌溉,給予充足的養分,才能結出果實。很多人在果樹的種子剛剛埋下去的時候,就開始計算自己可以有多少收成,忘記在栽培的過程中需要定期除草、施肥。重點是,計劃擬訂之后絕不可偷懶,否則,最后還是一事無成。

5.正確的世界觀,是確立目標的前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告子上》

在人性善的基礎上,孟子提出了對君子的認識。

春秋戰國時期的宓子賤,是孔子的弟子,魯國人。有一次齊國進攻魯國,戰爭迅速向魯國單父地區推進,而此時單父地區正由宓子賤治理。當時正值麥收季節,大片的麥子快要成熟,不久就能收割入庫了,可是戰爭一來,眼看到手的糧食就要被齊國搶走。當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賤提出建議,說:“麥子馬上就熟了,應該趕在齊國軍隊到來之前,讓咱們這里的老百姓去搶收,不管是誰種的,誰搶收了就歸誰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還有的說:“是啊,這樣可以增加我們魯國的糧食,而齊國的軍隊也搶不走麥子做軍糧,他們沒有糧食,自然也堅持不了多久?!?

盡管鄉中父老再三請求,可宓子賤堅決不同意這種做法。過了幾天,齊軍一來,把單父地區的小麥一搶而空。

因為這件事,許多父老埋怨宓子賤,魯國的大貴族季孫氏也非常憤怒,派使臣向宓子賤興師問罪。宓子賤說:“今年沒收到麥子,明年我們可以再種。如果官府這次發布告示,讓人們去搶收麥子,那些不種麥子的人就可能不勞而獲,得到不少好處。單父的百姓也許能搶回來一些麥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會年年期盼敵國入侵,民風也會變得越來越壞。其實單父一年的小麥產量,對于魯國實力的影響微乎其微,魯國不會因為得到單父的麥子就強大起來,也不會因為失去單父這一年的小麥收成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讓單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魯國的老百姓都有這種借敵國入侵來獲取意外財物的心理,且這種僥幸獲利的心理難以整治,這才是我們幾代人的大損失呀!”

宓子賤自有他的得失觀,他拒絕了父老的勸諫,讓入侵魯國的齊軍搶走了麥子。他認為這樣舍去的只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點點糧食,而得到的卻是徹底消除民眾存有的僥幸得財得利的心理。

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間的關系。

柳下惠是魯國的大夫,曾任士師,三次被國君免官,可他卻不走。故此《魯論》上記載說:“柳下惠,擔任士師,三次被罷免。”

有人對他說:“你怎么不離開魯國呢?”他回答說:“正直清白地做官,到哪里去不會被多次罷黜?沒有正義感地做官,又何必離開自己的國家?”孟子說:“柳下惠被免了官也沒有怨言,窮困了也不顯出可憐的樣子?!?

因為他明白要做一個清白正直的人,勢必會遭到邪惡勢力的嫉恨,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但即便是個人利益遭受損失,也不能放棄自己的主張。他看重的是自身的修養,而并非一時一事的得與失。

所以說,你的取舍,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假如一個青年人為了一點眼前利益就不惜犧牲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做出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他們哪里還有臉去面對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僅為了滿足一時的欲望和快樂而置一生的名譽于不顧,這種做法明智嗎?這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一個人違背自己的良知和意志,去做他本不愿做的事。

凡是能成就大事的人當他們遇到重要的選擇時,一定會仔細地考慮:“我到底應該把精力放在哪一方面呢?怎么做才能既不使我的品格、精力與體力受到損害,又能獲得最大的效益呢?”

一個人在世上有許多職業可以選擇。即使從事掘溝渠、開煤礦、搬磚石、砌瓦片等比較辛苦的工作,也不應該去做那些有損人格、妨害自尊、違背天良、犧牲快樂、違背情理的事情。

6.怨天尤人,不如接納現狀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公孫丑》

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不要把自己不成功的原因都歸結到現實太黑暗上去,很多人只是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其實現實不像你想得那樣“伸手不見五指”。社會當然不會是絕對公平的,但是這不意味著你就失去機會和權利,只要你直面現實,用積極的心態去承受、去改變現狀,就會得到公平的待遇的。

不管你遭受了怎樣的不公平,生活還要繼續,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接納生活、平靜心態、暫且忍耐現狀,終究會看到勝利的曙光。

如果說貧窮是父母的錯,那同樣是貧窮的父母,為什么有的窮孩子就能成功,而你就一事無成呢?照此推理,你的父母是不是應該抱怨他們有個不爭氣的孩子呢?所以,窮不是你的錯,同樣也不是你父母的錯。

有的人天生富貴,含著金湯匙出生,自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上的是最好的學校,渾身上下全是名牌,從來不為生計發愁,想創業就有資金支持他,失敗了也無所謂,更讓人羨慕的是還有一大筆錢等著他去繼承……

有的人卻是自打娘胎起就沒有過好日子,連一個雞蛋都吃不上,家徒四壁,一窮二白,別說娛樂了,連溫飽都成問題,想靠知識改變命運,卻連學費也交不起,父母親又會突生重病欠一屁股債……

這時候你可能最埋怨父母,你不明白同樣是父母,為什么人家的父母就能賺到錢,而自己的父母卻把日子過得無比艱難?為什么自己的父母一點兒本事也沒有?甚至你還埋怨父母為什么把你帶到這個世界,既然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快樂,那干脆就不要把自己帶來,來了也是受罪……

當然,你的抱怨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還年輕、還無奈,人生的壓力、社會的壓力壓得我們抬不起頭來,看著別人五光十色的生活,你的生活只是一片灰暗。你可能會因為窮而自卑,可能因為窮而失去朋友,失去心愛的戀人,也可能因為窮使得別人看不起你,總之因為窮使你承受了很多很多的壓力,所以,你當然有理由抱怨,可是抱怨有用嗎?

的確,貧窮不是你的錯,但是你無法選擇出生的貧富環境,也許你前世是富人,富得失去自由,富得十分痛苦,所以今生讓你做窮人,讓你好好去體驗生活,尋找你丟失的東西。

相信自己,也許正是因為你的窮,才讓你看清楚人的本性,領悟到用金錢無法衡量的財富;也許正是因為你的窮,才讓你看透了生活的實質,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所以,不要覺得窮是恥辱,窮不是錯,墮落才是罪過。千萬不要在意別人怎樣看你,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看得起你自己。

常言道,“十年河東轉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無論你現在有多么貧窮,也無論別人現在有多么富有,誰又知道明天會是什么樣?所以,不要因為窮就怨天恨地,抱怨父母,這比窮更可悲。

世界上窮人那么多,你也只不過是其中之一,再說窮也不是終身制的,“就是一片樹葉掉在地上,也有翻身的機會”,很多窮人不是也變成富人了嗎?很多富人也不是生來就富的,因此,你又何苦自甘墮落、意志消沉。窮人一樣有志氣,窮人一樣可以出人頭地。

曾任美國副總統的亨利·威爾遜,寫過一本自傳,書中他這樣寫道:

當時我們家很窮,當我還是個小小的嬰兒時,貧窮就露出了猙獰的面孔。我知道窮的滋味,當我向母親要一片面包而她連一點兒面包屑都沒有。我承認窮,但我不甘心??梢哉f,我一生所有的成就都要歸結于我這顆不甘貧窮的心。為了改變貧窮的命運,我決定到外面的世界去。才10歲我就獨自離開了家,給人家當了11年的學徒工,不過每年我可以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11年艱苦的學徒生涯,為我換得了一頭牛和六只綿羊的報酬,價值幾美元。我21歲了,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在娛樂上花過一分錢,每個美分都是經過精心計算的。剛過完我的21歲生日,我就帶著一隊人馬去采伐大圓木,那地方人跡罕至,條件極為艱苦,但是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每天,我都在太陽上升之前起床,然后一直工作到星星出來為止。這樣一個月后,我獲得了六個美元的報酬,六個美元在當時對我來說真是天文數字,每個美元就像月亮一樣閃閃發光。

我從來沒有忘記要擺脫貧窮的諾言,我絕不會做貧窮的俘虜,所以我不會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我要竭盡全力地擺脫貧窮。你知道嗎?在我21歲之前,我想方設法讀了1000本好書,這是個艱巨的任務,但我做到了。

辭了伐木工的工作后,我步行到100里之外的內笛克學習皮匠手藝,整個旅途我只花了一美元六美分。一年之后,我已經是內笛克辯論俱樂部里的一個佼佼者了。

后來,我發表了著名的反奴隸制度的演說;又過了幾年,我與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查爾斯薩姆納一同進入了國會;再后來,我成為美國的副總統。此時,貧窮早已離我遠去。

我所面對的貧窮不是選擇,而是命運,父母的結合命定了我窮困的開始。但我得感謝我的貧窮,它催我奮進,我的成功應該歸功于它。我感謝我的父母,當然,我的父母也為我感到驕傲,一個窮孩子終于夢想成真。

威爾遜用現在的話來說,明顯一個窮二代,甚至連窮二代都不如,但是他從來沒有讓貧窮熄滅自己內心的火焰,沒有在貧窮中自甘墮落,他不甘貧窮的勇氣將他推上了議員和副總統的顯赫地位。

所以說,如果你陷入困境,不要一味抱怨那是你父母的錯。你沒有名牌的衣服、沒有高檔化妝品、沒有LV不是你父母的錯,他們能夠把你養大再送你上大學已經很了不起了,你應該為他們感到驕傲和感謝。

7.只有自己才是靠得住的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孟子·離婁上》

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有一個關于鷹與箭的故事。箭非常羨慕鷹,因為鷹能長久地在天空中翱翔。有一天,鷹又展翅高飛,是那樣瀟灑自如。這時,箭也“嗖”的一聲騰空而起,從身后超過了鷹。箭非常高興,可還沒等它好好享受飛翔的快樂,便一頭向下栽去,重重跌落到地面上。箭十分沮喪,它不解地問鷹:“我也能飛,你看,我也有羽毛,可為什么我不能像你那樣在天空飛得那樣自由、那樣長久呢?”

鷹看了看了箭的“羽毛”,笑著回答說:“你之所以能飛,是因為靠著別人一時的支持,而我憑借的是自己的力量!”

在現實生活中,像箭這樣的人有很多,并且很多人也希望變成像箭這樣的人,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有“靠山”的人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古今中外皆有,他們都曾倚仗靠山盛極一時,雖然沒有真才實學,但卻身居高位,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趾高氣揚,比如明朝大太監魏忠賢的那一大群干兒子、孫子等,但好景不常在,最終隨著靠山的倒下,他們也是“樹倒猢猻散”,徒留笑柄。

別人的支持是不可靠的,也是不長久的,就算是親爸爸也不能讓你靠一輩子。如果你只有讓別人扶著才能站立,那你就是阿斗,就是諸葛亮再世也扶不起來!如果你不通過自己的實力來站穩腳跟,而是選擇了“靠”別人,那是要付出代價的,可能尊嚴的代價有些人根本不在乎,那命運呢?你的命運永遠掌握在別人的手中,永遠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比爾·蓋茨這樣說過:“依賴的習慣,是阻止人們走向成功的一個個絆腳石,要想成就大事,你必須把它們一個個踢開。只有靠自己取得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边@是一位成功者的肺腑之言,依賴確實不可取,它是一種習慣和逃避,是一種安慰和懦弱,可以消磨一個人的進取之心和直面困難的勇氣,依賴越久,危害便越大。這就好比一個吸食毒品的人,一旦上癮,很可能便會毀掉自己,并很難再重新站立起來。

所以重新認識自己并認識這個社會吧。當你走進社會,你會發現身邊有很多人條件無比優越,他們不用努力就具備很多東西,比如房子,而你可能工作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套房子。很多大學生是農村娃,當他們來到繁華的城市后,周圍的一切都讓他們感到如此的不適應。

一位女大學生說:“從山溝里跨進大城市里的大學,我渾身上下冒著土氣。沒有學過英語,不知道麥當娜是誰;不會說普通話,不敢跟人交流,不敢在公開場合講一句話,更不敢上臺演講;不懂得燙發能增添女性的嫵媚;不會電腦……非常羨慕其他的同學,他們好像都很有錢,穿著明星才穿得起的名牌;用著最時尚的手機;拎著最高級的電腦;有的同學開著車來上學;還有的同學父母都為他買好了房子……”

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痛苦,跟別人一比,我們真是“一無所有”。我們想要的一切都必須得自己掙,我們的父母沒有權、沒有錢,給不了我們更多的物質上的東西,也沒有一個可以靠的親戚讓我們走走后門。

一句俗語眾人皆知,那就是“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不錯,人生在世,總要或多或少地依靠外界的各種幫助,不但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如師長的教誨、朋友的關愛和社會的鼓勵等,這些都可以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順利??墒牵@些外界的幫助只是輔助性的,也只是暫時性的,只有我們自己才是永遠靠得住的,也只有靠自己我們心里才能踏實。

小時候老師曾講過一個“懶小孩”的故事。說有一對夫妻一直沒有孩子,年紀很大才有了一個兒子。老夫妻對兒子十分寵愛,他說什么就是什么,結果導致他很小就養成了懶惰依賴的習慣。有一天,老夫妻有重要的事情要辦,不得不出門一趟,最快也得一個星期才能回來。

他們實在放心不下兒子,他一個人在家吃什么呢?老夫妻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們做了一張很大的面餅,掛在兒子的脖子上,臨行前再三囑咐兒子說:“你餓了就咬一口面餅?!眱鹤舆B連答應。

一個星期后,老夫妻急匆匆地趕回來,卻發現兒子竟餓死了,而餅還有半個沒吃完。原來兒子只吃了脖子下面的一部分面餅,因為不會用自己的手去轉一下面餅,最后看著近在脖邊的面餅而活活地餓死了。

記得當時老師講完這個故事后,我們都哄堂大笑,覺得這個小孩實在是太笨了,哪有這么笨的小孩呢?這個故事肯定是假的。其實老師只是想告訴我們不要養成懶惰、依賴別人的壞習慣罷了。

然而,進入社會之后,越來越發現這個故事的現實意義了。不錯,生活中的確有“背靠大樹好乘涼”的現象,可也別忘了還有“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的事實。

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與其把自己生活的主動權系在別人手里,不如自己努力,管好自己的事,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做到獨當一面,那樣,無論怎樣風吹雨打,你都將屹立不倒。

還是讓我們牢記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話:“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峨边| 永兴县| 沙湾县| 黄冈市| 延川县| 岱山县| 安西县| 富顺县| 莎车县| 英吉沙县| 元朗区| 溧阳市| 绿春县| 安陆市| 香河县| 永兴县| 上林县| 交城县| 公安县| 饶阳县| 东乌| 华容县| 托里县| 原平市| 乌拉特前旗| 隆尧县| 永昌县| 尉犁县| 城固县| 龙海市| 睢宁县| 斗六市| 博客| 红安县| 儋州市| 太保市| 莫力| 徐水县| 大同县|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