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珍惜工作帶來的“附加值”
有很多人認為,我為企業工作,企業就應付我一份相應的報酬,等價交換,否則我怎么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呢。因此,他們的眼睛緊緊地盯住薪水,看不到工資以外的東西。
一直想薪水的人會執著于金錢,工作起來會斤斤計較,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他們只想對得起自己掙的工資,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前途,是否對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在于人們對于薪水缺乏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大多數人因為自己目前所得的薪水太微薄,而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也放棄了,實在太可惜。
小李應聘一家做玩具的企業,到企業工作后,迅速地融入工作中。在幾位老同事的指導下,小李處理起事情來讓企業老總馬斌非常滿意。但兩星期后,小李工作起來沒有剛來時那么熱情了。因為她發現,企業里她學歷最高,但工資卻最低,心里感覺挺不平衡。馬斌發現了小李的情緒的低落,馬上找她談話,告訴她只要她工作做得好,企業絕對不會虧待她。談話時,小李沒說什么。但第二天小李找到馬斌,要求馬斌要么提高她的月薪,要么就當月給她拿提成。而馬斌認為,薪酬是經過測算的,而且小李是新人,剛進企業,好多地方需要老員工指導,在小李沒給企業創造出效益之前,不能提高薪酬。馬斌將有關道理和小李講了,小李當時表示理解。但小李并沒因此努力工作,她每天除完成其部門經理分派的任務外,其它什么事情也不做。工作一個月后,小李連個招呼也沒打就離開了企業。
一個人的一生都在成長,別以為成長僅僅是兒童和青少年的事,成年人也在成長。只是這種成長所包含的內容更多更復雜,除了知識和技能外,更多的是自己的事業和社會地位的發展和提高。與這二者比較起來,薪酬實際上只是一個方面,一個沒有多么重要的方面。這或許有些危言聳聽,但如果你能靜下心來想一想,事實就是如此。
我們仔細分析一下,薪酬是企業對員工所做的貢獻——包括實現的績效,付出的努力、時間、學識、技能、經驗與創造所賦予的相應回報與答謝。但是薪水僅僅是員工工作報酬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少的一部分。除了工資,工作給予員工的還有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培養。這些東西與用金錢表現出來的工資相比,其價值要高出許多。
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金錢在達到某種程度之后就不再誘人了。想要攀上成功之階,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選擇一份即使酬勞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當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時,金錢就會尾隨而至。你也將成為人們競相聘請的對象,并且獲得更豐厚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