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人生的意義(3)

在完全被忽略、被埋怨或被排斥的兒童身上,我們很可能發現,他根本不知道“合作”為何物。他們不與別人為伍,無法與他人溝通,完全不知道所有能讓自己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的事。然而,我們已經說過,這樣做就是自取滅亡。其實,只要兒童度過了嬰兒期,就說明他一定受到了關心和照顧。因此,我們不必探討完全被忽視的兒童,只需關注未被完全照顧或在某方面被忽略的兒童即可。簡而言之,被忽視的兒童肯定從未曾發現值得自己完全信賴的人。生活中,很多失敗者都曾是孤兒或私生子,這大抵是我們文明的悲哀吧。所以,我們也通常會把孤兒或私生子歸到被忽視的兒童這一類中。

器官缺陷、溺愛和被忽視——這三種情境最容易讓人賦予生活錯誤的意義。從這些環境中長大的兒童幾乎都需要別人幫忙來校正其應對問題的方法。他們必須在別人的幫助下找到更好的人生意義。假如我們留心這些事情——也就是說真正關注他們,并以此作為訓練自己的方向——那我們就會發現,他們一切舉止之中都蘊含著對生命意義的解讀。可能已有證據顯示夢想和聯想頗有益處:一個人的人格在夢境中與在現實中都是一樣的,但在夢境中,社會要求帶來的壓力較小,所以人格會在相對不設防且相對不遮掩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然而,要想了解一個人賦予自己以及生命的意義,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了解他的經歷。雖然有時候,有的人會覺得某些記憶不值一提,但其實,每段記憶對這個人來說都意味著某些值得回憶的事情。這件事值得留在記憶中,是因為這段記憶對某個人來說有分量。記憶告訴這個人,“你應該這么想”“你得避開這個”或者“這就是人生!”等等。還需強調的是,鐫刻在記憶中的經歷會沉淀成生活經驗,會用以表達一個人賦予生命的意義,與之相比,經驗本身并不是很重要。我們要知道,每一段記憶都無可替代。

童年時期的記憶告訴我們:一個人自己獨有的生活方式經久不衰,也說明了其人生態度最初形成時的環境如何。最早的記憶之所以重要,原因有二:首先,個人對自身及其環境的基礎認識蘊含其中——這是一個人第一次將外觀、自身象征以及自身要求等綜合在一起;其次,這是他個人主觀意識的起點,也是他認識自身的起點。因此,我們通常可以發現,個人認為自己所處的脆弱或不安全的情境與其理想中的強大或安全感之間存在對比。從心理學研究的目的來看,個人腦海中最早的記憶是否真的是他能記起來的第一件事,甚至這段記憶中的事是否真的發生過,都無關緊要。記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對現在及未來生活的解讀及重大影響。”

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有關最初記憶的例子中,了解“生命的意義”是如何形成的。“桌子上的咖啡壺倒了,把我燙傷了。”如果說以這句話開始描述自己的女孩子總有無助感,總會高估生活中的危險與困難,那我絲毫不會驚訝。如果她心中默默責怪他人未能照顧好自己,我們也不必大驚小怪。因為確實是有人粗心大意,讓孩子面臨如此險境。在另一段早期記憶中,我們也能發現這一點。我曾采訪過一個學生,他說:“我記得三歲的時候從嬰兒車里掉出來了。”這段記憶讓他總是做噩夢:“世界末日即將來臨,我從夜里驚醒,發現天空被大火照得通紅。星星醉落,我們朝著另一個星球撞過去。就在撞毀的一瞬間,我就醒了。”我問他是否害怕什么,他回答說:“我害怕一生勞碌無功。”顯然,他最初的記憶和反復的噩夢讓他氣餒,讓他愈發害怕失敗和災難。

有個十二歲的孩子總會遺尿,還總和母親發生沖突,家人把他帶到診所后,他這樣講述了自己最初的記憶。“媽媽以為我丟了,她很害怕,沖到大街上使勁喊我。其實我一直躲在自己家里的衣柜中。”從這段記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生活的意義——是制造麻煩,博取別人的注意。只有通過欺騙才能獲得安全感。雖然別人忽視我,但我能騙過別人。”有關夜尿的問題,也是他為了讓別人擔心,獲得別人注意的手段——這樣他的媽媽就會擔心、緊張。和之前的例子一樣,這個男孩的初期印象說明,在他眼里,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危險,他認為只有讓別人擔心,自己才會安全。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他才能說服自己:別人會在自己需要保護的時候出現。

有一位三十五歲的女士,她的最初記憶是這樣的:“我三歲的時候下樓梯去地下室。當時樓梯那邊黑乎乎的,我往下走的時候,一位比我稍大一些的表哥打開門跟著我下來了。我都快被他嚇死了。”從這段記憶來看,她很可能一直都不適應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尤其不喜歡和異性一起。我由此推斷她是獨生女,事實證明,我是對的。此外,她雖然已經三十五歲了,但依舊單身。

接下來要講的例子中,體現了社會感更高等級的發展:“我記得媽媽讓我推著妹妹的嬰兒車。”然而,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還能發現一些其他的跡象:她只有跟比自己弱小的人在一起才會覺得放松,可能還會很依賴自己的母親。家里有新成員誕生時,讓稍大的孩子照顧新生兒是培養孩子合作的最好方式。這樣,年紀稍大的孩子就會對新生兒產生興趣,分擔照顧新生兒的責任。如果年級稍長的孩子們能合作,那么家長照顧新生兒的時候,他們就不會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與人相處并不意味著真正對別人感興趣。一個女孩描述自己最初記憶時說:“我和姐姐還有另外兩個女孩一起玩兒。”從這句話里,我們顯然可知,她正在學習如何如別人相處。但她還說:“我害怕一個人待著。”這讓我們了解到她內心的掙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她比較缺乏獨立性。

只有真正發現并理解生活的意義,我們才算拿到了了解人格的鑰匙。有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實際上,并非本性難移,只是人們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不過,就像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如果未能找到錯誤的根源,那么任何討論和治療都是徒勞無功的。培養合作精神,增強面對生活的勇氣,是讓人們進步的唯一方式。此外,合作是獨一無二的護身符,保護人們免受神經癥的困擾。因此,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鼓勵他們與人合作,是頭等要事。孩子們應該在與其他同齡兒童的交往和玩耍中,找到自己的行為方式。合作路上的任何阻礙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舉例來說,被寵壞的孩子只對自己感興趣,那他可能就會把對其他一切都不感興趣的態度帶到學校。如此一來,在學習方面,只有他認為好好學習能換得老師的青睞,才會刻苦努力。他只聽得進去對自己有利的事。等他接近成年時,缺乏社會感的不利會越來越明顯。問題剛出現時,他沒有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獨立性,現在他只能任由生活擺布而疲于應付。

面對一個人的缺點,我們不能一味橫加指責。我們要做的是在他初嘗苦果時及時提供幫助。就像我們不能要求從沒上過地理課的孩子能滿分通過地理考試一樣,我們也不能讓對合作沒有任何概念的人,在遇到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時能表現良好。但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合作能力。每項工作的完成都必須在人類社會的框架下,以增進人類福祉為目的。只有一個真正了解人生意義就是奉獻的人,才能以勇氣面對困難,才有較大的成功幾率。

如果老師、家長和心理學家都清楚賦予生活意義時可能會犯的錯誤,且如果他們自己沒有犯過這些錯誤,我們就可以相信,缺少社會感的孩子們終有一天會對自己的能力有更準確的認識,也會收獲更多生活中的機遇。那時的他們,在遇到苦難時,不會知難而退或尋找捷徑,不會試圖逃避或推卸責任,不會乞求照顧或博得同情,也不會感到丟臉或伺機報復。他們問的不再是“活著有什么用?生活能給我什么?”而是“我們要活出自己。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能承擔得起。我們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只有我們能鼎新革故。”如果每個獨立自主的人都能以合作的方式生活,那么人類社會的進步必將經久不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青岛市| 阳东县| 鲁甸县| 屯留县| 青海省| 丁青县| 通渭县| 甘肃省| 高台县| 福贡县| 甘德县| 荔波县| 稻城县| 汶川县| 株洲市| 桦南县| 广平县| 玉树县| 佳木斯市| 焦作市| 汉沽区| 奎屯市| 四子王旗| 宜君县| 威海市| 潞城市| 青神县| 沧州市| 中方县| 深水埗区| 桃源县| 水城县| 阿勒泰市| 上虞市| 庐江县| 贡觉县| 尼木县| 太白县| 丰台区|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