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救命的208個招牌小動作
- 成向東
- 2037字
- 2019-08-23 16:53:40
004 八段錦:為您的體質錦上添花
八段錦是一套獨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五顏六色、美而華貴,體現其動作舒展優美。此功法分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練習無需器械,無需場地,簡單易學,作用顯著。
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
三焦,是指人體上、中、下三焦,屬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間,其中胸膈以上為上焦,胸膈與臍之間為中焦,臍以下為下焦。人體三焦主司疏布元氣和運行水液。
操作方法
兩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
功效
促使全身上下氣機流通、水液布散,使周身都得到元氣和津液的滋養。
TIPS
調理三焦,能起到防治各內臟有關疾病的作用,尤其是對腸胃虛弱的人很有效果。
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
該動作通過“左右開弓”的姿勢達到肝肺二臟相互協調、氣機條暢的生理作用。
操作方法
1 兩腳分開一肩寬,緩緩下蹲。
2 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做展肩擴胸動作,姿勢要優美。
功效
該動作可以抒發胸氣、消除胸悶、疏肝理氣,調理脅痛;同時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適。
TIPS
這招適合那些長期伏案、壓力較大的白領,練習它能夠增加肺活量,使精力充沛。
第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
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氣血生化的源泉。中醫認為,脾主升發清氣,胃主消降濁氣。這一招可以調理脾胃功能。
操作方法
1 兩腿屈膝,兩個手掌做抱球狀,捧在腹前。
2 左手抬起來,往上撐,右手往下按。這叫左手頂天,右手按地。(左手往上舉時,一定要掌根往上撐,中指指尖往下回勾;而右手在向下按時,也要掌根下按,中指向上勾;左肩往上舉,要盡力向外、向后展。)然后,再按相反的方向重復這個動作。
功效
該動作可以牽拉腹腔,對脾、胃、肝、膽有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輔助它們調節氣機,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強營養。
TIPS
在動的過程中,要做到意氣相隨,用意要輕微,上舉托天,下按連地,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后瞧
五勞,是心、肝、脾、肺、腎五臟的勞損;七傷,是喜、怒、憂、思、悲、恐、驚的七情傷害。
操作方法
1 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或叉腰。頭頸帶動脊柱緩緩向左擰轉,眼看后方,同時配合吸氣。
2 頭頸帶動脊柱緩緩向右
轉,恢復前平視。同時配合呼氣,全身放松。
功效
該動作可以調整大腦與臟腑聯絡的交通要道——頸椎;同時挺胸,刺激胸腺,從而改善大腦對臟腑的調節能力,并增強免疫和體質,促進自身的良性調整,消除亞健康。
TIPS
練習時要精神愉快,面帶笑容,愉悅的心情更能起到對五勞七傷的防治作用。
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
心火重者,思慮過度,內火旺盛,這就需要降心火。心火下降,就會得腎水,從而實現心腎相交。
操作方法
1 兩足分開,與肩等寬,屈膝半蹲成騎馬狀的姿勢。
2 兩手張開,虎口向內,扶住大腿前部。頭部及上體前俯,做圓環形轉搖,看上去像做頭部鉆圈的動作。
3 轉動幾圈后再反方向轉腰,轉腰的同時,要適當擺動臀部,使整個軀干做蛇形的左右擺動,左右各重復做15~30次。
功效
這個動作強調放松,放松是由內到外、由淺到深的鍛煉過程,使形體、呼吸、意念輕松舒適無緊張感,這樣能使頭腦保持清醒,可以緩解心火上炎引起的煩躁。
TIPS
動作做完后,宜緩緩收功,散步1~3分鐘,再活動四肢、按摩頭面,使身體盡可能放松。
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
這一式前屈后伸,雙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體的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得到拉伸牽扯。
操作方法
1 自然站立。兩手伸直上舉至頭頂。
2 兩手交互向上拉伸2次;身體向上升,微向后仰。
3 彎腰,兩手盡量伸至腳尖,然后抬頭、眼睛向上看。
4 頭低下,慢慢起身,雙掌順著雙腿兩側慢慢輕撫上移,托住后腰,身體向后仰。
5 身體回正,兩手放下。
功效
該動作對生殖系統、泌尿系統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調理作用。
TIPS
做這個動作,要求腿不能彎。
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
中醫認為,肝主筋,開竅于目。這一個動作馬步沖拳,怒目瞪眼,均會刺激肝經系統,使肝血充盈,肝氣疏泄,強健筋骨。
操作方法
1 兩足分開比肩寬,下蹲成騎馬式,雙手握拳置腰間,拳心向上,雙手握緊, 轉拳怒目而視時吸氣出右拳,復原時呼氣。
2 雙手握拳置腰間,拳心向上,雙手握緊,轉拳怒目而視時吸氣換左手出拳,復原時呼氣。此動作可重復做8遍。
功效
久練攢拳,則氣力倍增;怒目能夠疏泄肝氣、調和氣血,使肝的生理功能發揮正常。
TIPS
蹲馬步時,馬步的高低可根據自己腿部的力量靈活掌握。
第八式:背后七顛百病消
背后七顛是八段錦全套動作的結束。連續上下抖動使肌肉、內臟、脊柱松動,再做足跟輕微著地震動,使上述器官、系統整合復位,起到整理運動的作用。
操作方法
1 雙手于體后緩緩提起,掌心置于腰部腎俞穴。
2 腳跟隨之提起,全身放松并輕輕抖動,此時腳跟著地。
3 在第7次抖動時,全身放松,重心下落,腳跟輕微著地,雙手下落。
功效
背后七顛對腳跟是一種按摩和刺激。腳跟部位是生殖反射區,顛足產生的抻拉和震動可保健相應臟器。另外,這種震動對脊柱小關節也是一種整合,對脊髓產生震蕩,因而被古人稱為“震髓法”,可以激蕩氣血,調整神經系統。
TIPS
在動的過程中,要意氣相隨,用意要輕微,上舉托天,下按連地,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