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力心理學
- (德)赫爾曼·艾賓浩斯
- 340字
- 2018-10-29 17:56:11
Section02
記憶的工具:記憶體系的驗證過程與結果
認知記憶的方法與途徑來源于因果關系,但“因”與“果”的實際關系并不是很好把握,根據目前的社會發展水平,我們很難對實驗條件的方方面面進行把握。但是,即便現實對我們有太多的不利,我們還是要盡可能地將“因”把握好。而“因”的重點就是實驗條件的準確把握,在實驗中,得出一個結論并不難,難的是能證明這個結論是哪個具體原因造成的。因此,從實驗中認知記憶的時候,重要的是實驗前的條件準備。
我從來不關注實驗結果是否會印證我的假設,我相信的只有數據,因為只有數字才是最客觀和最真實的東西,這也就是我特別關注記憶量化的原因之一。基于數字,我又制作了保持曲線,一是為研究記憶量化提供了方便,二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記憶規律,從而找出可以使記憶長久保持的最佳方法。
1.記憶的工具與方法論
在自然科學領域,常常會根據因果關系本身的內部構造獲得比較精確的實驗數值。從數量上得到準確數值的方法把握住了事物的性質,一般而言是非常可靠的。這種方法在自然科學領域也一直被大范圍地應用,為人們探索和實驗提供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很長一段時間,這種方法被當作研究自然科學獨有的東西,甚至被認為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
但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這種方法的本身屬性可以使它們普遍用于各種各樣的領域和現象。可以這么說,不僅僅是自然科學,在研究任何一件事物的時候,只要把證明這一切因果的條件固定下來,并根據實踐對現象作出準確的分析和闡述,就是初步建立了對事物研究的基礎。
研究記憶也可以用此類方法,這些方法包括很多方面,主要就是證明一定的因果關系,然后將它們聯系到一起,按照一定的條件固定下來,再將綜合起來的各種條件一一分離開來研究,并把這些因素盡量以數量化的形式加以轉變,最后用計算和度量的方法確定在效果方面產生變化的程度和數據。就像我們研究記憶用的音節組,用字母把背誦能力量化,并盡可能地細分。
但是,我們用這種方法研究一般的問題并不難,但要研究心理現象或者記憶現象的因果關系就復雜了,這其中存在兩個看似不可能解決的困難。
第一,運用這種方法時,需要將大量實驗因素和條件加以固定。實際上,在研究物理現象或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時,這種方法屢試不爽,但研究記憶這樣的心理現象就不容易控制了。因為心理因素在不斷發生變化,一個人在一分鐘前可能喜笑顏開,一分鐘后如果想到什么,就有可能轉為抑郁。
第二,記憶轉瞬即逝,用內省的方法也很難分析心理過程,即便我們能夠自由感知它的到來與結束,但如何將它量化?這是一個很難辦到的問題。在下面的章節,我首先要著重分析記憶量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