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別和孩子較勁

寫給媽媽的話:

中國的教育往往強調讓孩子遵循某些固定的規范,而忽視孩子的個性成長,“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一俗語,就是此種教育觀念的反映。而所謂的“規范”又是由老師、父母單方面制定的,許多時候它甚至成為壓制孩子的一種工具。

生活案例

小安已經是小學生了,可是小安一提動筆寫字就會情緒低落,面無表情,心不在焉,每天老師留的作業都要哭鬧之后才能勉強完成。

老師用了各種辦法,小安也沒什么大的改變。實在沒轍,只好請來父母詢問情況。這一問才知道一個大秘密:小安以前是個左撇子,在幼兒園的時候,被老師和父母硬扳過來了!由此,導致了前面所說的這種狀況。

這聽來就像古人所說的“邯鄲學步”,因為一心想學別人走路的姿勢,結果把自己原來走路的姿勢也忘記了,最后只好爬著回家。

不明白這位老師和父母為什么要這樣做,這不但是在跟孩子較勁,而且還在和大自然(孩子的基因)較勁,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對于父母,教訓則是:不要盲目與教師保持一致。不能把“配合老師工作”簡單地理解成“老師怎么說,父母就怎么做”。父母若發現老師的辦法總是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最好去請教一下專家。那樣至少可以減輕孩子的壓力,孩子的問題或許比現在要輕一些。

應對策略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對上面所講的事例一定要引以為戒,雖然你可能不會像上面所提到的老師和父母那么“傻”,但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個性、習慣,不要跟孩子較勁。

自然界沒有兩條相同的河流,沒有兩座相同的山峰,也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不會有兩個相同模樣和相同性格的人。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有什么必要非得強求自己的孩子要像其他孩子一樣呢?

1.尊重孩子的“與眾不同”

自從達爾文發現進化論以來,我們大家就知道優勝劣汰是自然界的法則。然而,在自然界還有一條比“優勝劣汰”更重要的法則,那就是“與眾不同”。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在動物王國里,有一天動物們決定設立學校,教育下一代應對未來的挑戰。校方制定的課程包括飛行、跑步、游泳及爬樹等本領,并要求所有動物都要掌握全部課程。

鴨子游泳技術一流,飛行課成績也不錯,可是跑步就無技可施。為了補救,只好課余加強練習,甚至放棄游泳課來練跑。到最后磨壞了腳掌,游泳成績也變得一般。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績,只有鴨子自己深感不值。

兔子在跑步課上名列前茅,可是對游泳一竅不通,可校方硬逼著兔子學游泳,導致兔子精神崩潰。

松鼠爬樹最拿手,可是飛行課的老師一定要它自地面起飛,不準從樹頂上降落,弄得它神經緊張,肌肉抽搐。最后爬樹成績得丙,跑步成績更只有丁等。

老鷹是個問題兒童,必須嚴加管教。在爬樹課上,它第一個到達樹頂,可是堅持用最拿手的方式,不理會老師的要求。

到學期結束時,一條怪異的鰻魚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強能飛、能跑、能爬的成績。反而獲得平均最高分,還代表畢業班致辭。

另一方面,地鼠為抗議學校未把掘土打洞列為必修課,而集體抵制。它們先把子女交給獾做學徒,然后與土撥鼠合作另設學校。

逼著鴨子學跑步、逼著兔子學游泳,最后個個倒霉,鴨子搞得一事無成,兔子得了精神分裂癥,都成了失敗者。

著名教育家李維斯的這個寓言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深思。教育的成功之道就是要找到孩子的優勢,充分地、淋漓盡致地發揮他們的優勢,如此才可能成功。反之,放棄優勢,舍長就短,那就會像動物學校里倒霉的鴨子和痛苦的兔子一樣。

2.尊重孩子的差異性

孩子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他們的天賦、興趣、愛好、潛力也是有差異的,尊重孩子的個性其實就是保護孩子的未來。馬克思曾說過:“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體的存在。”同樣,任何教育的第一前提也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尊重每一個有生命的個體應是教育的第一要義。

只有尊重差異性,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去關心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才有可能走進每個個體的心靈去完成喚醒的工作,才有可能實現不拘一格塑造人才的美好愿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石城县| 普安县| 泗水县| 金山区| 章丘市| 项城市| 临夏县| 达尔| 新竹市| 雅江县| 汤阴县| 辉南县| 堆龙德庆县| 林芝县| 财经| 白银市| 合川市| 涟水县| 宁武县| 赞皇县| 阿拉善盟| 井陉县| 麻栗坡县| 汝州市| 沈阳市| 泸定县| 龙泉市| 封丘县| 民权县| 金阳县| 尚义县| 江阴市| 连城县| 永丰县| 巴马| 海原县| 普宁市| 东海县| 鹤岗市|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