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十三、失眠

失眠,中醫(yī)稱為“不寐”,是指經(jīng)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的一種病癥,輕者表現(xiàn)為難以入睡或睡而不實,易醒,時睡時醒,或醒后不能再睡,嚴(yán)重者會徹夜難眠。失眠時間長了,容易導(dǎo)致頭暈頭痛、心悸、健忘、神疲倦怠等癥出現(xiàn)。發(fā)生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中醫(yī)認為失眠的病機不外乎心、脾、膽、腎的陰陽失調(diào),氣血失和,以致心神失養(yǎng),心神不安。常見的主要有心脾血虛、心虛膽怯、陰虛火旺、心腎不交、痰熱壅遏、血虛肝郁、脾胃不和等。現(xiàn)在治療失眠的藥物多有副作用,因此,飲食調(diào)理治療失眠實為一種理想療法。

1.心脾血虛型

【癥狀表現(xiàn)】不易入睡,多夢易醒,再睡困難,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口淡無味,納呆,食后腹脹,面色少華,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象細弱。

【調(diào)理原則】補益心神,養(yǎng)血安神。

【藥膳配方】

龍眼蓮子羹

原料:龍眼肉20g,蓮子20g,百合20g,冰糖20g。

做法:先用開水浸泡蓮子,脫去薄皮;百合洗凈,開水浸泡。將龍眼肉、蓮子、百合、冰糖放入大碗中,加入適量的水,上甑蒸透,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心肺。

用法:可經(jīng)常食用。

說明:凡是失眠緣于心脾血虛者,食用此羹最宜。方中龍眼肉“補心脾,益氣血”,不滋膩,不壅氣,以之為主;蓮子養(yǎng)心安神,收斂浮越之心陽,使之寧靜而容易入睡;百合養(yǎng)心神,寧神志;冰糖甘緩補中。調(diào)和諸藥,共奏瞌睡之功,經(jīng)常食用,方顯療效。

2.心虛膽怯型

【癥狀表現(xiàn)】失眠心悸,夢多而遇異物,膽怯驚恐而醒,終日惕惕然,心神不定,伴見心悸,短氣,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象弦細。

【調(diào)理原則】養(yǎng)心安神,益氣鎮(zhèn)驚,寧神益智。

【藥膳配方】

人參龍眼酒

原料:野山參5g,龍眼肉200g,高粱酒1000ml。

做法:將野山參、龍眼肉浸泡在高粱酒內(nèi),務(wù)必加蓋密封,半月后,即可飲用(浸泡時,附加適量冰糖,酒味尤顯醇和)。

功效:補氣養(yǎng)血,安神益智。

用法:早晚各飲用20ml,宜經(jīng)常飲用。

說明:野山參補氣,安神,益智;龍眼肉養(yǎng)心血,安神志,療虛損。二者用酒泡,可收補心安神、去煩鎮(zhèn)靜之功效。

3.陰虛火旺型

【癥狀表現(xiàn)】心煩不寐,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睡,五心煩熱,時有盜汗,身體瘦舌質(zhì)紅暗,無苔或少苔,脈象弦細數(shù)。

【調(diào)理原則】滋陰降火,安神鎮(zhèn)靜。

【藥膳配方】

棗竹燈芯粥

原料:酸棗仁20g,玉竹20g,燈芯草6g,糯米200g。

做法:先將酸棗仁、玉竹、燈芯草用清潔紗布包扎,放入鍋中,與糯米同煮成粥,撈出紗布包,即可食粥。

功效:養(yǎng)陰清火,安神鎮(zhèn)靜,和中除煩。

用法:佐餐食用。服用時,可酌加冰糖。

說明:酸棗仁養(yǎng)心安神;玉竹滋陰養(yǎng)液;燈芯草清心火;糯米養(yǎng)陰益氣,和中健胃。四品合用,共奏養(yǎng)陰清火、安神鎮(zhèn)靜、和中除煩之功效。

4.心腎不交型

【癥狀表現(xiàn)】心煩不眠,頭昏頭痛,腰脊酸軟,神疲倦怠,心悸健忘,男子陽痿遺精,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時見帶下白濁,舌尖紅,苔少或剝落,脈象弦細,兩尺脈無力。

【調(diào)理原則】補腎養(yǎng)心,交通心腎。

【藥膳配方】

竹葉蓮桂羹

原料:新鮮竹葉50g,蓮子20g,肉桂2g,雞蛋1個。

做法:竹葉、蓮子熬水,蓮子煮熟,“化粉”為度;肉桂細研成粉;雞蛋去殼打散。將竹葉、蓮子水(沸水)倒入打散的雞蛋內(nèi),即入肉桂粉,不停攪拌,使之調(diào)勻。根據(jù)各人的喜好,可加白糖或食鹽食用。

功效:安神,交通心腎。

用法:可作早、晚餐食用。

說明:用竹葉清心除煩而使獨亢之心陽下潛;肉桂引火歸源,交通心腎;雞蛋補養(yǎng)心神而治本。心腎交通,水火既濟,安有不靠枕而眠者耶?

5.痰熱壅遏型

【癥狀表現(xiàn)】失眠艱寐,眠而不安,胸痞脘悶,口苦嘔惡,痰多,舌質(zhì)淡紅苔黃膩,脈弦滑。

【調(diào)理原則】清化熱痰,養(yǎng)心安神,芳香化濁。

【藥膳配方】

樟茶鴨子

原料:肥鴨1只(約3斤),樟木屑100g,茶葉50g,川貝母10g,花椒、生姜食鹽、味精、蔥、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鴨子去內(nèi)臟、翅、腳,洗凈瀝干,將鹽、花椒、川貝母研粉,遍搽鴨子內(nèi)外腌漬2小時。將大鐵鍋置旺火上,蔥平鋪鍋底,再將樟木屑、茶葉混合鋪上;將鴨子放置于木架上,離樟木屑茶葉末混合物寸許,加蓋兒,熏10分鐘,將鴨子翻身再熏呈黃色時取出;將熏好的鴨子上蒸籠,放上姜塊,蒸至八成熟時取出,瀝干水分;將鴨子放入植物油內(nèi)煎炸,呈褐黃色時,撈出,切塊裝盤,撒上花椒粉、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化痰,寬胸理氣。

用法:佐餐食用。

說明:本品香味獨特,旨在芳香健脾,清化熱痰。用鴨肉,取其甘咸微寒、滋陰退熱;川貝母,化痰寧嗽。二者合用,痰熱可除。用蔥、樟木屑、茶葉、花椒者取其味,芳香化濕,寬胸理氣,和胃降逆。諸品同食,痰熱可除,釜底抽薪,神清肺凈,脾升胃降,自能安然入夢鄉(xiāng)。

6.血虛肝郁型

【癥狀表現(xiàn)】徹夜難眠,倘能入睡,多夢易驚醒,胸脅脹悶不舒、煩悶,但得一息為快,性情抑郁,舌質(zhì)淡,脈弦細。

【調(diào)理原則】養(yǎng)血安神,疏肝理氣。

【藥膳配方】

阿膠佛手羹

原料:阿膠5g,佛手片10g,柏子仁15g,雞肝一具,冰糖20g。

做法:柏子仁炒香,研粉;阿膠加水烊化;佛手片、冰糖加水煮開;雞肝捏爛,粗布包裹。將雞肝包在佛手冰糖水中用勺來回擠壓,再倒入已烊化的阿膠中,兌入柏子仁粉,攪勻,即可食用。

功效:補血養(yǎng)血,安神除煩。

用法:作早晚餐食用。

說明:此方補血之力頗大。阿膠、雞肝養(yǎng)血補血,佛手疏肝解郁,三者協(xié)同治本柏子仁養(yǎng)心除煩、安神益智而治標(biāo)。標(biāo)本同治,甚為妥帖,血虛肝郁失眠者宜之。

7.脾胃不和型

【癥狀表現(xiàn)】不得眠,食滯不化,脘腹脹悶疼痛,厭食,惡心嘔吐,噯腐吞酸,大便不爽或泄瀉,酸臭難聞,口渴,舌苔黃膩,脈象弦滑有力。

【調(diào)理原則】消積化滯,寬中快膈。

【藥膳配方】

山楂入寐飲

原料:山楂100g,白糖50g。

做法:山楂炒熱,不使焦苦,加入白糖,摻入清水,熬煮20分鐘。

功效:消食和胃安眠。

用法:臨睡前溫服。

說明:此方寓酸甘化陰生津之意。山楂和中消導(dǎo),寬中快膈;白糖健脾和中。因停食、消化不良而致“胃不和,臥不安”,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睡者,飲之最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安宁市| 喜德县| 光泽县| 宜兰市| 昌乐县| 鹤峰县| 江门市| 修文县| 东丽区| 武清区| 永胜县| 辉县市| 乌拉特后旗| 大邑县| 包头市| 宁远县| 新建县| 莱州市| 克拉玛依市| 江永县| 琼中| 新源县| 漯河市| 德清县| 上虞市| 荆门市| 巢湖市| 驻马店市| 徐闻县| 武冈市| 邵东县| 朔州市| 新丰县| 玉树县| 台北市| 淮南市| 湘阴县| 桦南县| 积石山|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