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病對癥食療全書
- 王雷
- 1202字
- 2019-01-04 09:12:52
十五、高血壓
高血壓以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一般情況下,正常成年人血壓一般不超過140/90mmHg,凡舒張壓超過90mmHg,不管收縮壓如何,都認(rèn)為血壓增高。高血壓有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之分。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一種獨立性疾病,即大家常稱的高血壓病。原發(fā)性高血壓屬于中醫(yī)的“眩暈”“頭痛”“肝陽上亢”等范疇。中醫(yī)認(rèn)為其病因為長期精神緊張、思憂惱怒或過嗜酒辣肥甘,導(dǎo)致心肝陽亢、痰濁血瘀或肝腎陰虛,兩者可互為因果,導(dǎo)致“生火、生痰、風(fēng)動”等征象。
1.陰虛陽亢型
【癥狀表現(xiàn)】眩暈頭痛,耳鳴健忘,心煩失眠,五心煩熱,頭重腳浮,腰膝酸軟,便干尿赤,舌紅苔薄白,脈弦細(xì)或弦細(xì)而數(shù)。
【調(diào)理原則】育陰潛陽。
【藥膳配方】
芹菜苦瓜湯
原料:芹菜500g,苦瓜60g。
做法:將芹菜、苦瓜分別洗凈,芹菜切成段,苦瓜切成片,共入鍋中,加適量水,煎取汁。
功效:平肝育陰,降脂,降壓。
用法:每天1次。
說明:芹菜性涼,味甘、辛,能清熱利濕、平肝涼血,有較顯著的降壓、降脂作用;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熱明目、解毒、降壓、降脂的作用。
2.肝陽上亢型
【癥狀表現(xiàn)】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心煩易怒,口苦便秘,尿黃而少,舌紅苔黃,脈弦有力或弦數(shù)有力。
【調(diào)理原則】平肝瀉火。
【藥膳配方】
菊花烏龍茶
原料:菊花10g,烏龍茶3g。
做法:將菊花與烏龍茶共入杯中,用開水沖泡15分鐘即可。
功效:平肝降壓,清熱瀉火。
用法:每日3次,代茶飲。
說明:菊花能散風(fēng)熱、清肝火、降血壓,現(xiàn)代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熱降壓、降低毛細(xì)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烏龍茶含有的兒茶素能增強血管柔韌性、彈性,對降低膽固醇和預(yù)防腦動脈硬化有效,但茶不宜太濃。
3.陰陽兩虛型
【癥狀表現(xiàn)】眩暈頭痛,耳鳴心悸,動則氣急,腰膝酸軟,失眠多夢,舌淡或紅,脈弦細(xì)。
【調(diào)理原則】育陰助陽。
【藥膳配方】
淡菜松花蛋
原料:淡菜30g,松花蛋1個。
做法:將松花蛋去殼,切瓣,與淡菜共煮成湯。
功效:調(diào)精添髓,清熱滋陰。
用法:佐餐服食。
說明:淡菜性溫,味咸,能滋養(yǎng)肝腎、調(diào)精添髓、治療眩暈;松花蛋性涼,味甘,有清熱滋陰的作用,其氨基酸含量較高,易于消化,對高血壓所致眩暈、耳鳴有一定療效。
4.氣虛血瘀型
【癥狀表現(xiàn)】胸悶氣短,頭暈心悸,肢麻失眠,乏力易汗,舌體胖大,色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脈弦澀無力。
【調(diào)理原則】益氣,活血,化瘀。
【藥膳配方】
山楂蜜汁飲
原料:山楂30g,丹參、何首烏各50g,蜂蜜適量。
做法:將山楂、丹參、何首烏同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煎取汁,加入蜂蜜調(diào)味。
功效:補中潤燥,活血化瘀,安神除煩,降脂降壓。
用法:每日1劑,代茶飲。
說明:山楂性可消食化積、行氣化瘀;何首烏能補肝腎、烏須發(fā)、解毒潤腸;丹參有活血涼血、清心除煩的作用;蜂蜜可補中益氣、潤燥息風(fēng)?,F(xiàn)代研究表明,山楂有降壓、降脂的作用;何首烏能增強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衰老、降血脂的作用;丹參能夠改善微循環(huán),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保護(hù)心肌及抗炎等。諸物合用,共奏補中潤燥、活血化瘀、安神除煩降脂降壓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