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文學獎大系:希默蘭的故事
- (丹麥)約翰內斯·延森
- 1555字
- 2019-01-04 01:33:50
致答辭
我今天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樣一份大獎,我覺得自己首先要對備受人們尊敬的瑞典學院和瑞典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全世界的人們都用自己廣博的胸襟,全力推動世界的科學、文學與和平快速發展,這一點,其實也是諾貝爾獎的設立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初衷。他是瑞典的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也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他這一深邃的想法,不僅有世界意義,還讓瑞典更為世人所知。他的想法早已超越了國度的界限,把遙遠的東方國家涵括在內,拉近了世界各國之間的距離,這是一個非常棒的主意。
當我們提到瑞典,特別是瑞典偉大的國際知名人物時,第一個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人便是諾貝爾獎的始創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除他之外,就是著名的植物學家林奈。林奈出生于1707年,于1778年逝世,是瑞典杰出的植物學家,他最突出的貢獻就是用圖表的形式對自然界進行了三分類,并建立了分類學的體系,代表作是《自然體系》,共十卷。他不僅給動物取了一個最為貼切的名字,還在人們沒有發現進化論時,就把人類和長尾猿、無尾猿劃分為靈長類動物。他的天賦才能,來源于他身上與生俱來的對大自然,對動物,對任何一切有呼吸、有生命的物體的熱愛之情。如果我們想讀一讀關于生物物種分類的書本,不管是任何文字的書籍,都必定會有林奈的名字,就連自然科學與生物學的書籍也不例外。我們一看到他的名字,就會頓時覺得精神為之一振。他身上的精神,是瑞典人民幾個世紀以來就具有的,那就是對大自然的熱愛。
提起林奈,有一個人就不免要說一說了,那就是查爾斯·達爾文。他不但將我們這個世界劃分為兩個不同的時代,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上,他也是個和藹可親的人。他還是一個令人稱贊的好父親。他那為世人熟知的名字,一直被他第三代和第四代的子孫們延用著。進化,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他畢生研究的一個嚴肅的課題,更是他整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每天從睜眼到閉眼,他都把自己看到的自然景象一點一滴存入腦海,他也因此發現了大自然無窮無盡的秘密。
英國是一個注重現實的國家,推崇成熟、理智和高超的理解能力。整個英國國民身上都體現出一種高超成熟的智慧。正因如此,查爾斯·達爾文不斷強調,要積極向推崇現實主義的英國人學習,特別是在對基本事情的思考方式上,我們應該有個簡單的了解。
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是以林奈對物種的命名為依據的,同時又離不開北歐的人文背景。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英國和瑞典的現實主義才會孕育而生,才能讓我們擺好人類在大自然中的位置。
今天,借這個機會,我還要列舉出和瑞典傳統密切相關的一位丹麥文學家,他就是亞當·歐倫施萊厄。亞當·歐倫施萊厄是丹麥著名詩人,被泰格乃稱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詩人之王”,生于1779年,于1850年逝世。他不僅在丹麥文壇上公開發表了《詩集》,還活躍在戲劇和散文等各方面。1829年,一次機緣巧合,他在露德遇到了瑞典詩人——艾薩亞斯·泰格乃。艾薩亞斯·泰格乃比亞當·歐倫施萊厄大三歲,于1846年去世,是瑞典四大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大力推崇古典的浪漫主義,對18世紀盛行的唯物主義、實用主義、唯理主義和實驗主義相抵觸。他一生創作出了很多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夫里條福英雄傳》《憂郁》《阿塞兒》《向七弦琴告別》和《戴冠新娘》。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在給他頒獎的時候,大家不僅稱贊他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稱贊他十分講信用。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也就是1929年,我有幸也在同樣的城市,接受露德大學贈與我的榮譽博士學位。盡管我不是歐倫施萊厄的繼承者,但我自己卻認為是他的私傳子弟。
貴國一向推崇自由與偉大,貴國的人民身上也有著這種風范。曾經,我的同胞亞當·歐倫施萊厄站在這里接受貴國授予的榮譽博士的榮耀。現在,我也和我的同胞那樣,懷著感恩的心情,站在這里接受著同樣的榮譽。對于貴國對我在文學成就上的獎勵和贊賞,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也十分感謝貴國的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