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深化經濟改革 推動經濟轉型(3)

第八,允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決定》首次提出,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過去,盡管民間資本在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股本中占有很高比例,但是不允許民間資本作為中小型銀行的單獨發起者,一些民營企業家對此也有意見。這次提出開禁后,有關部門行動相當快,銀監會已于2014年3月確定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實行共同發起人制度,即每家要求不少于兩個發起人。首批5家試點銀行的發起人和民營資本分別是:浙江杭州的阿里巴巴、萬向集團;浙江溫州的正泰集團、華峰集團;廣東深圳的騰訊、百業源投資有限公司;上海的均瑤集團、復星集團;天津的商匯集團、華北集團(見《人民日報》,2014-03-11)。可以想象,中小銀行的發展,必將改善為廣大中小型實體經濟企業提供的服務,也將有力地促進利率市場化和建立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進程,從而推動金融改革的深化。

第九,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決定》提出,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這是很重要的改革舉措。目前農民財產性收入少得可憐,近兩年農民財產性純收入只占到他們人均純收入的2%~3%。究其原因,是因為農民最大的財產權——土地收益權屢遭侵犯,沒有保障。一些經濟學家估計,多少年來,地方政府低價強征農民土地獲得的收入累計就達數萬億元。要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最主要的是尊重和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改變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慣性,切實落實農民的財產權利,這對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第十,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擴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這對建立透明規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非常重要。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這幾年無序擴張,根據國家審計署2013年12月30日公布的關于地方政府債務的審計結果,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已從2011年年底的10.7萬億元增加到2013年6月底的17.9萬億元,相當于GDP的33%,各方都認為風險很大,亟須規范約束。《決定》上面所提出的,正是規范和約束地方政府債務的重大舉措,也有利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張卓元.《決定》提出了哪些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經濟研究,2014(1).

【4】遲福林.市場決定.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

原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3)

◎當前經濟改革重點是政府改革

記者 胡東林 倪銘婭

“中國的價格改革推進到當前一步,很多領域要付的成本就是用錢來‘買’機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榮譽理事長張卓元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現在經濟改革的重點是政府改革,而穩中求進的關鍵點則是穩增長、穩物價。此外,當前的經濟下行可謂是2004—2007年經濟過熱和2009年刺激過度的一種自發式平衡,結合改革的大背景和“穩中求進”總體精神,經濟增長的容忍度設為7%左右并無問題。

穩物價是關鍵 經濟增速7%左右無礙

《中國證券報》:您如何看待第一季度的經濟下行壓力?接下來是否可以考慮出臺穩增長措施?

張卓元:當前出現的經濟下行是預期中的。我們知道,2004—2007年經濟一直過熱,2009年又刺激過度,然而在經濟大起之后一直沒有大落來平衡,最多只是增速稍微放緩,這糾正不了原有的問題。導致的結果是,“中病”沒有治好,一下轉為慢性病。

因此,從糾正過去問題的角度看,經濟下行是必然,將經濟增長的容忍度設為7%左右并無問題。如果此時采取某些保增長措施,一定要避免重走老路,不能采取大規模的刺激措施,必須避免大量注水擴大投資等。

但據我了解,現在有的地方仍在不斷批項目,增加投資,然后以銀行信貸來支撐,這無非是把矛盾后移,令人擔心。

《中國證券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已提了多年,難點在哪兒?

張卓元:轉方式“轉而不變”困局的主因在于體制和機制。我們知道,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就是實現由主要依靠資金和自然資源支撐的經濟增長,向主要依靠人力資本投入、勞動力素質提高和技術進步支撐的經濟增長轉變,實現由資源—產品—廢棄物流程向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型經濟轉變。這么好的理念為何難以推進?重要原因在于我國現行財稅、價格等體制,刺激各地熱衷于工業立市和外延式經濟擴張。具體表現在于:一是政府用行政權力廉價獲得農民土地;二是水資源浪費嚴重;三是能源價格低廉;四是礦產品價格低廉。正是這種資源價格低、環境約束差的格局,使得各地政府沒有動力也沒有壓力去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中國證券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經濟增長的定調讓我們似曾相識。1987年您就提出“穩中求進”的改革和發展思路,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如何理解二者的異同?

張卓元:“穩中求進”的含義更寬了,過去指的是改革發展,現在則包括了整個社會發展的含義。這很好理解,只有社會穩定了,才能做其他事情。經濟要穩中求進,社會更要穩中求進。也可以這么說,經濟穩中求進是社會穩中求進的基礎,社會穩中求進則是經濟穩中求進的前提,經濟穩中求進的關鍵點則是穩物價。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價格改革與通脹間的關系?如今的影子銀行和熱錢等,在以往要么不存在,要么影響甚微,和以往相比,我們管理通脹的思路應有何轉變?

張卓元:相對于低生活水平來說,要理順價格,必然會抬升價格。因此,價格改革帶來的漲價對通脹會有影響,但政府可以通過對低收入群體發放補貼的方式減少影響。

價格改革與通脹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動關系。根據我們在20世紀80年代的估算,若物價上漲超過兩位數,其主要是受貨幣發行因素影響;若物價上漲在百分之五六以下,則更可能受理順價格關系的因素影響,且這一影響對物價上漲的貢獻大概在3%。當然,現在的情況較以往有了很大變化,有興趣者不妨去做一下類似的研究。

管理通脹的新思路事實上已經體現,那就是調控決策部門不能光看金融業表內業務,也要看表外業務。可能更能說明情況的指標是社會融資總量,而非新增貸款額。

《中國證券報》:以前您曾主張6%左右的通脹率和9%左右的經濟增長率是一個較好的結合點,現在呢?

張卓元:那已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環境已發生數個方面的變化:一是中國經濟整體塊頭大了,批一兩個項目對經濟根本起不到拉動作用,過去改革的紅利、人口的紅利很多,而且過去可以低成本擴張、污染環境,這些現在都不現實了;二是過去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和能源價格都很低,商品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低價傾銷的結果,這些現在也都不可能了。

現在來看,3%左右的物價上漲率、7%左右的經濟增速可以接受,也有望維持一段時間,因為現在我們還處于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當然,未來隨著經濟發展體量的增大,經濟增速難免下滑,此時3%的通脹率就稍顯偏高了。

資源品價改是突破口 應更加注重節約導向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價格改革的現實意義,其突破口在哪里?

張卓元:必須看到,我國已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商品和服務價格絕大部分已經放開由市場調節。與此同時,一些生產要素和重要商品特別是資源性商品的價格仍受政府管制,而且長期以來價格偏低。水價低、能源價格低、資金價格低、污染環境不付費等,實際上鼓勵粗放擴張,使經濟增長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要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這也說明,深化價格改革,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至今仍具有重大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踐中,深化價格改革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以往看,雖然從理論上、原則上認識到理順價格關系最有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但一碰到一些具體困難,或牽涉到局部利益受損時,又常常把理順價格關系放在一邊,滿足于保障眼前的短期效益。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2005年、2006年CPI較低時沒有及時調整那些嚴重偏低的資源產品價格,喪失了難得的機遇。事實上,這只是把矛盾往后移甚至積重難返。

目前,從價格改革的幾大領域看,要素價格改革正在推進,比如利率市場化,又比如95%的商品價格和勞務價格都已放開,這些領域的改革基本順利,因此,價格改革的突破口就在于資源品價格改革,這甚至比要素價格改革還迫切、還重要。

《中國證券報》:說到能源,您對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方案是否滿意?

張卓元:節約能源,價格杠桿是最有效的辦法。根據世界銀行專家量化估算,價格因素對能源節約的貢獻度可以達到55%。包括水、電、氣在內的一些群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資源品價格,利用價格杠桿達到節約資源的效果最好,但在使用價格工具時要慎重。

用階梯計價的辦法保基本,必須拿捏好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體現資源稀缺性之間的一個“度”。例如,將水價提高至六到七元每噸,然后給困難群眾發放專項補貼,這個辦法可能比較有效,但會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但從節約資源的角度來說,是比較有效的方法。我認為,價格政策應根據國情更多地傾向于鼓勵節約,這也有望成為改革的方向。

對于天然氣,一個基本現實是我國的消費約30%靠進口,且進口依存度還將逐漸提高。目前進口天然氣價格大概是3.5元/立方米,根據階梯氣價計價,第一檔是2.28元/立方米,第二檔是1.2倍,第三檔是1.5倍,第三檔才接近進口價格。應當說,這個檔次拉得并不夠,這對節約能源不利。我認為,第二、三檔的差距可以再大些,第三檔完全是高消費,可以超過3.5元/立方米,以后應該這么改。

《中國證券報》:價格改革逐步推進,難以繞開國內價格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如何規避由此帶來的風險?

張卓元:價格是否與國際市場掛鉤要根據依存度來決定。依存度高的,不掛鉤也不行;依存度低的,視情況而定。戰略性物資和牽連到農民利益的農產品要慎重。比如,原油、大豆對外依存度高,因而需要與國際市場掛鉤,汽油價格也需要根據一定的機制動態調整。主糧價格比國際市場價格高,就不能和國外掛鉤,要實行重點保護價。日本就采取了這樣的價格保護,日本國內的農產品價格比國際市場高很多。

規避價格的非理性波動風險,建設期貨市場、讓其更好地發揮功能可謂重要一翼。期貨市場是價格改革的產物,從國內外經驗看,其在掛鉤國際市場價格的同時還能幫助本國市場規避風險。中國期貨市場正在朝國際化方向邁進,未來有望引入更多的境內外資金參與定價博弈,這有利于發現價格,更好地發揮各種功能。

《中國證券報》:如何理解價格改革的成本和收益?

張卓元:做任何事情都會涉及對成本和收益的考量。中國的價格改革推進到當前一步,成本就體現在用錢來“買”機制。比如說,價格機制改革后,副食品價格的補貼需要花錢,這是改革的成本;實施階梯水價、電價、氣價,政府要為此增加補貼,這也是成本。另外,價格要體現資源的稀缺性,部分群眾的生活消費也可能有所增加,這同樣是成本。著眼長遠,我們沒有必要過分拘泥于這些必須付出的、也是可以承受的代價,只要我們目標中的價格機制得以建立,將來的收益更大。

培植地方稅體系 加快政府改革

《中國證券報》:市場經濟講究法治和市場主體間的平等協商,然而在我國社會組織培育卻是個難題。在這種真正的談判主體缺失的情況下,簡政放權能否收到效果?市場秩序會不會反而受損?

張卓元:我們要有三十多年前推進改革開放的那種勇氣和決心,決不能怕市場亂就不放權,只要方向對,就要去做。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一切向錢看”有其原因,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和監管。簡政放權的真正含義并非放任不管,而是政府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一個主體歸位盡責。這種歸位盡責,當然也包含著減少對經濟活動的控制和干擾。不減少審批,官僚體制對經濟活力的危害壓抑太厲害了,而且反過來強化官僚體制。

《中國證券報》:那您覺得政府改革應怎么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陆良县| 兴城市| 娱乐| 晋城| 怀柔区| 伽师县| 黄梅县| 襄汾县| 化德县| 湟源县| 沙坪坝区| 凌云县| 旌德县| 玛纳斯县| 孟州市| 镇原县| 花莲县| 黔西县| 视频| 寿光市| 丽水市| 衡阳市| 汉阴县| 凤山市| 珠海市| 垦利县| 临沂市| 阿瓦提县| 玛纳斯县| 乐陵市| 南城县| 扎兰屯市| 报价| 荆州市| 循化| 黑水县| 合阳县| 兰西县| 济源市|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