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深化經濟改革 推動經濟轉型(1)

◎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督促落實”最重要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卓元

特派記者 定軍

再過2個月左右的時間,一個新的中央機構有望成立。

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將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張卓元認為,這個改革領導小組如果是總書記當組長,可以強有力地推動改革。

這個小組成立后,中間應該有一個辦事機構來協調與國務院、發改委的關系。

因為中財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辦事機構,有可能在它的基礎上擴大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

此前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該決定的起草由中央總書記第一把手親自掛帥,這在中國歷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張卓元曾經參加過多屆三中全會文件的起草。他認為,本次全會文件最主要是要由最高層領導來推動落實改革。而本次文件把政府改革作為關鍵,其實早在“十一五”規劃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來了,但是過去之所以難以落實,與利益集團阻攔改革有關。

就如何看待《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歷史上的定位,如何看待未來可能出現的大的改革政策措施,《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下簡稱《21世紀》)近期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著名經濟學家張卓元。

政府改革是關鍵

《21世紀》:《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經濟、政治、司法、社會等領域為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有人把它和十一屆三中全會比,您怎么看?

張卓元:十八屆三中全會形成了更加全面、“五位一體”的改革部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個建設一起往前走。當然,與過去相比,這次“五位一體”是以經濟改革為重點。

當前還無法斷定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歷史上的定位。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召開的會議,很難比較。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時,我們面臨的障礙主要是思想障礙。當前,我們面臨的障礙更大,主要是利益障礙。改革進一步深化,必須正視并處理好與既得利益集團的關系。

《21世紀》: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把市場作為改革的核心。您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張卓元:十八大報告已經明確地指出,經濟的改革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根據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政府直接對資源配置過多,對經濟特別是微觀經濟的干預過多,影響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作用的發揮。

所謂市場經濟,就是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但這些年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干預過多。所以,現在已經不是國企改革、價格改革的問題,當前最突出的是政府和市場的矛盾,政府直接配置資源過度,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過度,影響了市場機制對資源的配置作用。所以,我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們當前面臨的主要矛盾抓得很準。2005年制定“十一五”規劃時就已經看準這個問題了,指出政府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

《21世紀》:從《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我們看到關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過去是“基礎性作用”,現在是“決定性作用”。究竟哪些應該給市場哪些不應該給市場?

張卓元:在經濟領域,應該主要歸市場管。也就是說,除了自然壟斷領域、提供重要公共產品的領域、少數關于國家安全的領域以外,基本上應該都交給市場。至于醫療、教育等社會領域,市場就不一定能起決定性作用了。這里所講的市場的決定作用,主要是在經濟領域,在資源配置方面。

有一些問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比如住房問題,既是社會問題,也是經濟問題。關于這個問題有兩條路,該市場發揮作用的由市場來解決,保障歸政府管。像教育、醫療、文化等問題,都屬于民生問題,和經濟問題不完全一樣。

優惠政策遲早都要清理

《21世紀》: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跟“基礎性作用”相比,政府的實際操作表現會有什么變化?

張卓元:操作上的區別就是要更加強調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這一提法的指向非常清楚,即原來政府“越位”,直接配置資源太多,干預經濟活動太多。但本來應該做的,市場監管又不到位。這就導致統一市場和市場的公平競爭沒有形成,干擾了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比如說,政府審批制,給錢就給批,不給錢就不批,扭曲了市場的作用。結果資源配置不是按照真實的價格信號,無法實現最有效利用。還有,為什么產能過剩這么嚴重?本來已經產能過剩了,地方為了GDP的增長,還以優惠的電價鼓勵企業繼續發展鋼鐵、煤、電解鋁等,這是違反國家規定的。

此外,還有所有制的問題。在一些非自然壟斷的領域,本來可以引進競爭,但把非公有制經濟給攔住了,不讓人家進。比如說,石油的進口為什么只給“三桶油”?若是民間資本有足夠的錢和能力,參與石油進口,這種競爭便可以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所以說,“決定性”不僅是三個字的問題,更涉及具體的落實和明確的方向。

過去政府對市場干預太多,有很多鼓勵支持的優惠政策,將來這些優惠政策遲早都要清理。除了個別情況(比如說關系到軍事安全),那些破壞統一市場、公平競爭的優惠政策都要逐步清理。

以后重大產業結構的調整,可能通過負面清單或國有經濟投資、財政政策鼓勵的方式引導。我估計以后產業政策還會有一些,并不會完全取消。但產業政策的成效還有待討論。

《21世紀》:在投資領域,過去說除了國家安全、環保以外的都要放開。您怎么看投資領域的改革?

張卓元:投資領域的改革,并不是一步就可以實現的,但現在的方向很清楚。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除負面清單之外,企業都可以進來,這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改革。

過去,國家有一個投資項目目錄,標明了什么應該鼓勵什么應該限制。但這個目錄應該會逐步被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取代。當然,負面清單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符合實際,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一般來說,負面清單要慢慢調整,剛開始時清單的項目可以多一點,而后逐步調整。

《21世紀》:在宏觀調控方面,以前的提法是“保增長、促就業、穩物價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現在的提法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您怎么看這樣的變化?

張卓元;只是表述的角度不一樣,宏觀調控的目標基本一致??偭科胶庖院?,物價就可以穩定了,經濟又可以穩定增長,重大結構又可以優化,后面還講到要可持續,跟原來的四大目標是不矛盾的。

過去,因為很多單位追求GDP的增速,造成很多惡果。這次改革,我覺得領導人是下決心了。我們一些領導人到省里去,講要把GDP的緊箍咒拿開,不要為GDP而糾結,而是要沒有水分的、有質量的、重視民生的、促進環境保護的發展。今天的改革,我想應該是動真格了。如果按以前的老路子繼續走下去是不行的。環境惡化,生態不斷遭到破壞,大氣污染嚴重,那還得了!與此配套,在實際操作中,干部考核體制的改革也要落實。

中財辦可以擴大成立專門機構

《21世紀》:過去,我們有體改委、體改辦?,F在中央提出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您怎么看這一新機構?

張卓元: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意義重大,上面提出的十六個字中,“督促落實”最為重要。前面我已經提到過,現在改革碰到的最大阻礙就是利益問題。沒有中央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光靠體改委或者是發改委不行了,更不用說體改委或是發改委下面的體改司。各項改革措施,一定要由最高層的領導強有力地推動才能夠落實。所以說,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是落實改革措施的重要的組織保證。

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后,中間應該有一個辦事機構來協調與國務院、發改委的關系。由一個利益超脫的部門作為辦事機構,更有利于推動改革。中財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辦事機構,有可能在它的基礎上擴大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中財辦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部門利益,發改委有自己的部門利益,還搞了很多審批,要它自己革命很難,中財辦就沒有這個問題。中財辦既有權威,又沒有部門利益,在中央小組的領導下推動落實改革應該是比較有利的。

這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估計是總書記當負責人。因為這次改革是他親自抓的,他是以文件起草小組組長的身份親自抓。過去中央全會從來都沒有中央總書記第一把手親自掛帥的,起碼據我所知這是第一次。如果領導小組由總書記當組長,強有力的領導也有利于推動改革。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是中財辦發揮它部級單位的職能了,而是秉承了黨中央的意志來執行中央分配的任務。

《21世紀》:您怎么看待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同價同權?

張卓元:這次應該是往前走了一點。集體土地入市后,收益跟國有土地一樣,農民得的會多一些。但集體土地入市后,估計如果轉為城市用地,還得賣給國家。在短期內,還看不出集體土地可以直接用來蓋房子、搞生產。

《21世紀》:財稅改革上也有新的提法,包括間接稅、房產稅、發揮中央和地方的積極性。但現在土地市場被政府壟斷沒有更本質的突破,您怎么看?

張卓元:但這次財政改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央要上收一批事權,因此要承擔更多的支出責任。這些事權,包括司法、法院等,特別是牽連到全國性的、跨省的問題,現在可能由中央來承擔這個支出責任。因此,地方會不斷減少自身的配套支出。

土地財政問題還得再看。但是房地產稅是一定要實行的,要加快房地產稅的立法,適時推進改革。雖然房地產稅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這是一個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是這樣做的。如在美國,地方主要財政就是房地產稅。我們慢慢也要走這樣的路。

原載21世紀網,2013-12-05

◎《決定》提出十個重大經濟改革議題

張卓元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有許多新觀點、新論述、新舉措,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我們深入學習和認真研究的重大改革議題。下面,僅就經濟領域列舉我認為需要我們特別重視的十個改革議題。

第一,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適用范圍問題。《決定》第一次在黨的文獻中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論斷,這是《決定》最大的一個亮點。此前我國經濟界和理論界還沒有人明確提出過這一論斷,說明這次《決定》走在改革理論最前列,值得我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這里有一個問題很值得研究,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范圍應如何科學界定?我認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要適用于經濟領域,并不像適用于經濟領域那樣適用于文化、社會等領域,雖然在文化、社會等領域中產業部分也需要很好地運用市場機制。也就是說,文化、社會等領域中的公共服務部分如義務教育、公共文化服務、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居民基礎養老、廉租房建設等,其資源配置是不能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所以,《決定》明確指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還有,就是在經濟領域也有市場失靈部分,如自然壟斷環節、關系國家安全部分等,但這只是較小部分,在經濟領域的主體部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應起決定性作用。這個問題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山市| 枣阳市| 永春县| 石楼县| 建水县| 潼关县| 巴里| 中阳县| 虎林市| 万山特区| 连州市| 商丘市| 万全县| 黔江区| 内丘县| 怀集县| 罗源县| 石景山区| 延长县| 旺苍县| 武乡县| 明溪县| 宣城市| 佛冈县| 错那县| 太原市| 临湘市| 新源县| 响水县| 灵宝市| 定安县| 定日县| 开江县| 安乡县| 遵化市| 开鲁县| 容城县| 涟水县| 松江区| 连江县| 明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