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種族關系變化中的華人如何自處

密蘇里州弗格森事件和紐約警察“扼頸”事件導致兩名非裔死亡,而大陪審團均裁決不對涉案警察起訴,引發全美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抗議警察對待非裔不公。12月23日,紐約發生非裔行刑式打死兩名警察事件,震動全美,更多的美國人開始關注種族關系。

根據蓋普洛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將種族關系視為目前最重要問題的美國人從11月的1%,飆升到12月的13%,是1992年洛杉磯種族暴亂以來的最高點。在20世紀50~ 60年代,這一數字曾經超過50%,后來隨著平權運動而得到改善,1992年洛杉磯種族暴亂后這一數字是15%。洛杉磯種族暴亂時,政府啟動了正規軍實施國防部對內平亂的代號為“苗圃”計劃,聯邦政府出動了第7輕型步兵師,赫赫有名的第82空降師的一部分及1 500名精銳的海軍陸戰隊。而這次的弗格森事件,州政府僅僅動用了國民警衛隊,也并沒有造成當年洛杉磯那樣槍彈橫飛死傷慘重的后果。時隔22年,無論從哪方面說二者規模都相差很遠的事件,在民眾中引起對種族關系的憂慮的百分數卻如此接近,只能說美國的種族關系有了新的變化。

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中,并非都是黑白問題,華裔在這些事件中出現了兩次,一次是11月紐約一名華裔警察走火打死一名非裔青年,另一次就是最近發生的一非裔報復性打死兩名警察,其中一名就是華裔。

關于紐約被打死的華裔警察,坊間有不少議論,其一是質疑另一名西裔死者家屬在西裔團體幫助下召開記者招待會,而華人團體為什么沒有行動,顯見華人的怕事和不團結;其二認為,美國的種族關系緊張已經不限于黑白之間,非裔和華裔之間的關系也開始緊張,例如在加州奧克蘭,及這次的槍殺事件。第一種說法不一定就是事實,紐約臺山社團對這名殉職的華裔警察家庭有提供支持和幫助,至于沒有召開記者招待會,也許和華人處事方式有關。至于第二種說法,這名華裔警察被打死,并沒有證據說明該嫌犯是故意選擇華裔和西裔警察下手。

美國是移民國家,由各種不同種族移民組成。不同于20世紀50~60年代之前的種族熔爐,現在的美國更像“沙拉碗”,不同膚色的移民并存于這個國家,文化多元化的結果之一是種族之間的差異不容易消除,各種族之間仍存在一定的隔膜。自20世紀60年代平權運動以來,美國的種族關系得到很大改善,公開的種族歧視和偏見在美國已是絕對的不正確,但是歧視和偏見遠遠沒有結束,再加上經濟等因素,民眾在弗格森一系列事件中積累下來的不滿,爆發就是必然的。

根據FOX電視臺報道,從2007年到2012年,警察槍殺了123名非裔。同期,警察槍殺了326名白人(這些數據是由記者追蹤報道和社會學家的調查得出的,據說美國警察當局不提供這類數據)。即使從這個不完全的數據看,在美國警察執勤中,被打死的白人人數不比非裔少。有人認為非裔一遇到事情就認為是遭到種族歧視,不肯觸及別的因素。應該說,歧視是客觀存在的,但遇事就認為是歧視,有很大原因和美國非裔早年的被販賣被奴役的歷史有關,在很多非裔民眾看來,美國白人對非裔是有原罪的,當然事實也是如此。很多華人在這方面有相同的感受,也是源自當年“排華法案”給華人帶來的歧視和屈辱。由于這些歷史事件,美國的種族歧視或偏見引起的種族關系緊張,不管在表層還是潛意識,不管美國民眾的感覺如何變化,一直是個存在的問題,在可見的未來也很難完全消除。

對華人來說,應該正視種族歧視和偏見問題,但同時也應該學會正確對待種族關系問題,當遭受歧視、遇到不公時,應該依照憲法賦予的權利,勇敢地站出來發聲,維護自身的利益,同時,也要避免遇事就往種族問題上靠,或者沒有根據地猜想,那樣對華人和其他種族民眾建立良好關系并無好處。一句話,即應該從客觀事實出發,不忽視、不放大。

(2014-12-30刊于美國《僑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山东| 古蔺县| 响水县| 普宁市| 萨嘎县| 高州市| 武宁县| 嘉兴市| 牡丹江市| 平乐县| 株洲市| 慈利县| 东辽县| 河池市| 商城县| 黄山市| 西贡区| 咸宁市| 双江| 慈利县| 诸城市| 历史| 长寿区| 五大连池市| 桑日县| 施秉县| 饶河县| 岐山县| 河津市| 绥化市| 长岛县| 日土县| 横山县| 永清县| 静海县| 桐城市| 邹城市| 中西区| 红桥区|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