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遇見一個人:母嬰關系決定孩子的一切關系
- 李雪
- 611字
- 2019-01-03 17:29:37
推薦序二
遇見李雪
認識李雪是在7年前,那時她剛從物理系畢業,第一次讀心理學的書,關于客體關系理論。看完書,李雪寫了一篇文章,對書中詮釋得不太清楚的一種投射性認同的動力進行更精準詳盡的解析。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忍不住佩服她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洞察力,心想,她若是投身心理學領域,或許會成為一個奇才。
果然,李雪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瘋狂地愛上了心理學。她不再期待有朝一日用物理學來解釋整個世界,而認定心理學是通往真相的鑰匙之一。她通過分析自己來學習心理學,這恰恰是學習心理學的捷徑,也是她活著的意義之一——認識自己。
在我和李雪共同的讀者當中,有很多人說更喜歡李雪。對此,我很坦然。我由衷地覺得,李雪的文字中閃耀著一種特別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高智商和高覺知結合的結果。我見過很多次,李雪能夠對第一次見面的人進行剖析,最后令對方極其佩服。看似神奇的過程,其實得益于她靈敏的感覺,加上快如閃電般縝密的邏輯推理。
李雪的敏感和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本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她的敏感,不僅指向外部世界,也指向自己。書中非常感性的部分,多是來自于她對自己的反思,這種反思有一種不妥協的味道。相反,我是容易妥協的,所以我的文字中會有糾結的味道。
文如其人,李雪的個性也是不妥協的,這使得她容易將一些道理與體驗推向極致,直接擊中讀者的心。再加上邏輯層面一環扣一環的嚴絲合縫,使讀者在感受上和頭腦上都覺得暢快。所以,閱讀李雪的文字,就成了一種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