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沒有富爸爸,但可以選擇好老板(1)
書名: 富人富腦袋,窮人富口袋作者名: 李雯本章字數: 4841字更新時間: 2017-12-05 17:11:20
2.1 嚴厲好老板,勝于富爸爸
麥兆輝是香港近年備受矚目的編劇、導演,但是在他躋身一線導演行列之前,只是擔任一些小成本的電影副導演。然而,香港電影史上的經典電影——《無間道》,成就了麥兆輝的導演事業。可是《無間道》之所以能夠面世,麥兆輝之所以能夠一炮成名,都來源于支持他、支持《無間道》的老板——寰亞老板林建岳先生。
麥兆輝說:“當時我已拍了四部電影,全部都沒有成績,我想不如破釜沉舟,拍一部自己很想拍的電影,拍得成,有成績便繼續,拍不成便轉行,我便專心用了四個月時間,寫出了《無間道》,看看有沒有人要。”他曾試著把《無間道》推薦給諸多公司,但是都沒人愿意拍,不過后來幸好遇到了林建岳,給了《無間道》一個機會,也給了他一個機會。
麥兆輝說:“林建岳改寫了我的下半生!感謝林老板喜歡這個劇本,并且愿意投資,愿意相信我,才有今日的《無間道》……”
一位好老板的支持,打造了一位好導演、一出成功的電影,揚威國際。
沒有富爸爸,但有一個好老板,一樣能夠把人生的大旗舉起。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顯赫的家世,不是一出生就衣食無憂,工作前途沒有富爸爸來安排。但是,富爸爸給不了的,好老板能給,富爸爸教不了的,好老板能教。找到一個好老板,等于找到了一個可以發揮的平臺,找到了開啟成功寶盒的鑰匙。
擺正心態,富爸爸不是最好
“富不過三代”,這是很多富爸爸的憂慮,他們的憂慮側面折射出了某些富二代荒唐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有個富爸爸,就能隨心所欲,進行物質攀比,吃最好、穿最好,及時享樂,醉生夢死。
“拼爹游戲”,它不是一種游戲,而是指當今年輕一代在上學、找工作、買房子等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各自的父母。在競爭意識越來越強、貧富差距越來越明顯的社會中,同學們的貧富意識也越來越強,就造成了他們比拼各自的父母,例如:經濟能力、社會地位等。不少人認為自己學得好、有能力,不如有個成功的爸爸。與“拼爹游戲”緊密聯系的是“富二代”和同學的差距。能夠玩得起“拼爹游戲”的人一般都是“富二代”,而一般同學對此多半只能望洋興嘆,并且有很多的“窮人”都因為玩不起“拼爹游戲”而丟失許多的工作機會。
“拼爹游戲”,某些富二代重點炫耀資本是有一個“有錢的爹”,而不是自己有多大本事。有個富爸爸往往會形成一種依賴,富爸爸大多都在錢財上盡量滿足兒女,對兒女有求必應,凡事皆可。某些富二代成長在優越的環境中,很容易將一切看成理所當然,容易沉浸在現有的財富中,吃喝玩樂無所不為,網絡中頻頻出現“富二代”的負面新聞,與此不無關系。
創業成功的梁老板擁有4間公司,資產達4000多萬元。他有三個兒子,為了讓兒子們活得舒舒服服的,不再受自己當年那樣的苦,他在上海買了三棟別墅,三個兒子每人一棟,除此之外,還每人配一輛車。
當三個兒子雄心勃勃地想用網絡創業時,梁老板二話不說就把前期投資的上百萬資金匯到了他們的戶頭,天真的他還以為兒子有出息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只要有這份心,哪怕花上幾百萬買個教訓也是值得的。
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這位望子成龍的富爸爸不斷地從自己的戶頭上轉出一筆又一筆的資金,甚至不會問一聲。三個兒子卻利用這一筆又一筆的資金在網上運作黃色網頁,用違法犯罪的手段牟取暴利。當警車來到家門前,冰冷的手銬銬在三個兒子身上時,這位富爸爸終于領悟了:1200萬元不但沒將三個兒子推向成功,反而把他們送進了監獄。三個有著富爸爸的兒子,并沒有因為有個富爸爸,而走向成功。
富爸爸不是萬能的,有個富爸爸未必最好。富爸爸盲目的愛,成為某些富二代的依賴,有時是件“禍事”。富人不會羨慕那些有個好的家庭、好的出身、有個“無所不能”的富爸爸的富二代,而自己沒有。富人相信自己雖然不是富人的兒子,但是以后有可能當富兒子的爹。
好老板——職場上的貴人
畢業幾年,在追逐功成名就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每個階段,遇到的人與事對個人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懷著夢想的我們,在追夢的日子里,要分清到底誰才真正能給夢想披上一道曙光,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幫助。
22歲至30歲這段時間,誰最重要?是生養自己的父母,還是親密的戀人?抑或是一個好老板?網友Sirra在某人氣論壇上發起投票,調查初入職場后一段時間內的網友心中誰的分量最重。這簡單的選項吸引了不少人參與,一時眾說紛紜。結果不出發貼者所料,大部分網友都將這寶貴一票投給了“好老板、好上司”。
初入職場的我們,懵懂青澀,社會就是一片汪洋,找到一個好老板就能乘風破浪地前進,能夠帶給人信心,給人機會與鼓勵。一個好的老板,就是工作上的嚴父,他從不溺愛子女,更像是一個老師、一個教練、一個朋友、一個力量的源泉。
“人生20多歲這個階段,還是遇到一個好上司比較重要。”年屆不惑,回想起初入職場打拼的歲月,吳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大學畢業后,吳凱在一家運輸公司打工,3年里碌碌無為,此時,文字功底不錯的他應聘去了一家新成立的雜志社,頂頭上司成了吳凱職場上的“貴人”,“那時我什么也不懂,但他很信任我,放手讓我去寫、去編,遇到什么不懂的他耐心地教我,使我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迅速成長。”不久,吳凱被提拔為部門主任,在雜志社一干就是8年。他至今仍很感謝那位用人不疑的上司,“沒有門戶之見,給我充分的自由去發展”。
對于初入職場的新人,“老板、上司”必然是“重中之重”。一個“牧羊者”的角色不是誰都能擔當得起的,老板之所以能成為老板,必然有其過人之處。充分認識到好老板的重要,能得到對方信任的話,將會擁有很多機會。有個好老板,我們不會擔心才能被埋沒,不用憂心權利被剝奪,不用埋怨工作得不到賞罰分明的對待……有個好老板,離成功的道路總會更近一些,至少,已經成功了一半。
體會嚴厲老板“刻薄”的愛
“那個老板很兇,我不干了,免得受氣……”“遇到個變態的老板,日子太難捱了……”這是剛步入社會的我們常會有的抱怨,一旦受了委屈,受了氣就變得不理智,沖動行事。走在職場,永遠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事,老板的教訓,是為了讓我們更快地走上工作的軌道,找到工作的狀態。
蘋果計算機公司(Apple Computer譯名)創始人Steve Jobs曾經沖著生產經理破口大罵。Sunbeam-Oster公司的首席行政總監Paul Kazarian甩手把裝橙汁的紙盒朝財務總監扔過去。電影導演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在菲律賓的外景地踢過當地工作人員的屁股。
這樣的嚴厲老板可能不招東方人喜歡,但在美國卻能贏得尊敬,甚至多少還令人羨慕。因為在西方,人們往往認為高傲、嚴厲、敢發脾氣的領導才會有所作為,只有這樣的老板,才能讓員工有所作為。
這個例子并不是為一些不人道的管理正名,也不是為了平衡那些正在職場被老板折磨而不斷掙扎的人的心理,而是想誠懇告誡:嚴師出高徒,如果老板嚴得有理、嚴得有意義,那么則要說一聲“恭喜”,你們將獲得一筆不可衡量的富爸爸也未必能夠給予的財富。
比爾·蓋茨說:“如果你認為你的老師嚴厲,等你有了老板再這樣想。老板可是沒有任期限制的。”沒有哪個好老板不是狠角色。
現在社會企業都推崇“人性化管理”,結果你好我好大家好,唯獨業績不好。
有些公司把員工慣得太嬌氣了,受不得任何挫折、委屈,結果個個變成受保護動物。這種“人性化”管理就像讓員工吸毒一樣,工作隨心所欲,很多時候是快樂的,但可能會導致員工“功力”全廢,讓企業難以在競爭的環境中生存。
國內一位備受尊崇的企業家談到“老板嚴厲”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還結合自己最深刻的一段成長經歷加以說明:文革后他作為知青回城,在一家運輸公司當司機,他的老板是一位退伍軍人。當時大家很怕這位退伍軍人,因為他太難伺候了。比如,每次他布置完任務后都會問你:記住了嗎?當你使勁點頭,以為萬事大吉走到門口的時候,他會突然把你叫住,讓你回來一字不漏地復述,如有一字不對,便把你罵個狗血噴頭,最后一句總是“連聽都沒聽清,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對!”
后來大家都學會了小心翼翼地傾聽老板的每一句話,不敢有半點“貪污”,結果任務總能比較準確地完成。而幾年后,他所有的同事都理解了老板的苦心,因為在這幾年里,沒有一個同事出過事故,而公司的效益蒸蒸日上,他們的錢包也一天比一天鼓起來。
遇到嚴厲好老板不是一件壞事,這樣的老板往往有一張嚴厲的臉龐,一顆柔和的心靈,工作上是鐵面將軍,生活上是良師益友。在工作中,在嚴厲好老板的教導下,樹立起“合理的是訓練,不合理的是磨練”的觀念,那么我們必定前途無量——所謂“磨練越大,福氣越大”。諸多成功人士,他們最感激的人往往是當年對自己最“刻薄”的老板——因為“刻薄”老板幫助自己改掉了很多妨礙自己成功的惡習,是用心良苦的真愛,所謂“管理是嚴肅的愛”。這種愛,比擁有一個富爸爸更讓人動容,更能助人成長。
2.2 好老板,教導有方略
有一個國際半導體公司的副總,30年后依舊清晰地記得,16歲的時候他第一次做劇院看門人,第一位老板就無聲地教給他工作的基本道理:“要誠實”。那是一位別人認為性格怪僻的女管家,她聘用看門人,工資標準是每小時45美分。第一次給新來的雇員發工資時,她總是按每小時50美分發放。如果你告訴她“發錯了”,她就會繼續聘用你,以后的薪水,會仍按每小時50美分發放;如果你隱而不報,就會失去這份工作。這位副總回想起來,笑著說:“這是30年前的做法,也許人們會感到好笑。但是,一位好的老板對你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他會教你很多一生受用的東西。選擇這種有思路的上司,依然是職場不變的定理之一。”
老板之所以稱為“老板”,是因為他們是一個團隊的頭、一位管理我們的“牧羊人”,至少有些方面的素質是我們暫時無法達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除家人外,老板是我們在職場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人,在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經驗與方法,關鍵是富人們有沒有用心去體會、去學習而已。
好老板教富人“帝王心術”
好老板往往具有極高的人氣,能讓公司一干人等死心塌地地跟隨著他打江山、謀事業。這極高的人氣,取決于好老板高超的領導力。所謂領導力,有時并非需要鋒芒畢露,好老板會告訴富人:能“將將”的人才是真正的帥,《易經》中所說的“潛龍勿用”正是這個道理。
劉邦君臨天下之后有一次與臣下閑聊,他說:“我劉某人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如張良,撫百姓、給糧草不如蕭何,聯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不如韓信。”說完他話鋒一轉,“雖然我這些本事不如你們,但我能‘將將’——你們服我管。”所以“一無所長”的劉邦做了大老板。
鋒芒畢露的人不宜做領袖,那些水平一流又不外溢者才是最佳人選。其實,中國最高明的老板名叫“莊德相”,即“裝得很像”的意思。他們并不是真的沒本事,領導力強,懂得如何駕馭自己下屬就是他們最大的本事。
一些公司召集會議應對危機,有的總裁一開口就是一二三四五,應該怎么樣怎么樣;但有的總裁卻這樣說:我昨天晚上到了半夜都沒睡著,總覺得沒有特別好的辦法,請大家一起出出主意。
這兩種情況效果截然不同。前面一種總裁一二三四五一講,下面誰都不會說話了。大家都很聰明,你講得比總裁好,把總裁比下去了;講得不如總裁,不如不開口。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什么都不講。
后面一種呢,大家七嘴八舌說開了,然后總裁說:“講得對,就照你說的去辦。”其實,這些想法總裁自己清清楚楚。但這樣布置任務效果更好,因為這是執行者自己提出來的。這就是好老板的風格——“懂裝不懂”。
好老板的“帝王心術”在于能夠讀懂員工的想法,并且“難得糊涂”。大多數好老板都符合這個特征,外表不顯山露水,開了口也是語不驚人,無論財富還是才能,都沒有露在外面。一個老板是否優秀,不在于自己能干,而是有本事讓能干的人為他做事。好老板會教會富人“帝王心術”:要“懂裝不懂”、“難得糊涂”,永遠不要比自己的下屬強。
好老板教富人“御人之術”
好老板深知企業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用好了,企業就會高速發展,否則,企業將陷入危機。所謂“成也人才,敗也人才”,一位好老板必然是用人高手。好老板會告訴富人:如何提高人才的價值,如何把人才留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