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情緒心理學(3)
- 人際交往心理學
- 陳悅
- 3017字
- 2017-12-05 15:45:53
(4)用“汽車預熱”方式調整心情。
司機都知道,汽車上路前都要進行發動機預熱,這樣才能保證汽車良好的行駛狀態,做事也是一樣。當星期一早上你還未從“周末綜合征”中徹底解脫出來時,先不必急于工作。可以先與同事交流一下,給自己的心情“預熱”之后,再以嶄新的面貌進入工作狀態。
(5)在狀態最好時迎接挑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周期”,有時人們難免會陷入莫名的情緒低迷階段。這時就應該先做些簡單的工作,不要給自己增添過重的負擔。我們可以在自己情緒高漲的時候處理那些令人感到棘手的問題,因為好心情能激發飽滿的工作熱情,促使人們增強信心,產生知難而上的挑戰欲。人在良好的狀態下迎接挑戰,可以淡化畏難情緒。
(6)別給自己貼上失敗的“商標”。
不要總是對自己說“我的能力實在不行”、“我缺乏變通的技巧”、“大家都不喜歡我”,等等。要知道,真正能夠擊倒你的人有時恰恰正是你自己。因此,不要總是給自己貼上“這不行、那不行”的失敗“商標”,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激勵與信心,相信自己并不比別人做得差,成功一定會屬于自信的人!
7.跟自己的壞情緒說“拜拜”
情緒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
情緒有積極和消極之分。積極的情緒是人們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內驅力,促使人積極向上,它是任何藥物和飲食無法代替的,它有利于學習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消極的情緒則會降低智力水平,引起行動的遲鈍和精神的疲憊,進取心喪失,嚴重時會使自我控制力和判斷力下降、意識范圍變窄、正常行為瓦解。可見,消極不良的情緒能給人帶來非常大的危害。
消極情緒包括:憂愁、悲傷、憤怒、緊張、焦慮、痛苦、恐懼、憎恨等。消極情緒的產生是因人因時因事而異的,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遭受了挫折;受到了他人的挖苦或諷刺;莫名其妙的情緒低落等。
當你長期陷入消極情緒時,你需要掌握一些技能,讓自己擺脫這種情緒的困擾。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自我美化法。
自我美化指個體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損或增加自尊感的過程和結果。自我美化的過程往往采用下面幾種方式:
①向下的社會比較。
當你為了弄清自己在群體中的價值位置,而既定的自我價值目標落空時,向上的和與自己類似的人比較就可能大大挫傷你的自尊心,這時你可以進行向下的社會比較,想象有些人的價值還不如你。向下的社會比較可以避免自信心的降低和妒忌心的上升。
②有選擇地接受反饋。
當行為結果的評價性反饋有損于自尊時,便可以有選擇地接受反饋信息。例如,當比賽失敗時,可以這樣歸因:“這次競爭中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不公平。”
③缺陷補償。
人們在充當社會角色時,不可能事事成功,當自我角色目標失敗時,便可對相關的社會角色的重要性重新評價,以此進行自我定義,補償自己的角色缺陷。例如,一個戀愛不成功者可以這樣認為:“工作對我來說比戀愛更重要。”缺陷補償有助于個體度過困境,在困境中強調自我的“優勢”,有助于增強自信心。
④自我照顧歸因。
歸因指行為與事件原因的推論。這種方法是通過強調個體對積極的合乎期望的好結果的作用,縮小對消極的不合乎期望的壞結果的責任來保護自尊。例如,考試失敗時把它歸因于試題難度和考場上的運氣。
以上幾種方法的采用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但這些可以避免自尊心受損和消極情緒的產生。
(2)自我暗示法。
據科學研究,人的體力、智力和情緒都是有周期的,也就是說體力有充沛和虛弱的時候,智力有反應敏捷和遲鈍的時候,情緒有激昂和消沉的時候。它們的周期分別是,體力:23天;智力:33天;情緒:28天。因而,有時候你情緒低落時,自己并不知道原因。
這些時候,你的敏感性往往會增強,即使是一件小事,也會很在意,總感覺周圍的人或物在與自己作對。這種情況下,便可以暗示自己:“這幾天可能正是我情緒周期處于低落的階段,過幾天會自然好起來。”在這期間盡量避免做使你產生不愉快的事和接觸你不喜歡的人。凡事盡量保持沉默,即使別人偶爾說到自己的痛處,也要認為他并不是有意要傷害你,要做到能忍則自安,否則,將是自己給自己找別扭。
還有一種自我暗示的方式就是自我慶幸。當你遇到不幸與挫折時,不應該灰心喪氣,而應該高興地想:事情原本可能會更糟。
(3)轉移法。
就是把自己的注意、思想和行為轉移到其他方面。可采用以下幾種形式:
①憶喜忘憂。
把令你高興的事一條條地列在一張紙上,并且邊寫邊盡力反復進行想象,沉醉于當時的愉快的情景中去,這樣便會使你樂以忘憂,從而感到前途依然是光明的。
②聽音樂。
當消極情緒出現時,聽自己喜愛的音樂,在這種旋律中心情會獲得放松,而且變得舒暢起來。
③為你所好。
當某件事一直縈繞在頭腦里而影響你的情緒時,不如先暫時把它避開,而進行你所喜愛的活動或游戲。比如說,你喜歡下棋或玩撲克,你將會在快樂中忘掉那些煩心的事。
④積極工作。
壓抑會產生厭倦、懶惰的行為。越是懶于做事的人,越容易發生心理危機。把自己的作息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更加勤奮地工作或學習,就不會有時間再去考慮那些令人心煩意亂的事了。而且,當你成功地完成某項工作后,心里會踏實很多。
⑤睡覺。
有些人心煩時往往以“一醉解千愁”的方式來應對,然而非但不能解愁,反而是“借酒澆愁愁更愁”。醉酒只會傷身,別無他益。倒不如說“一睡解千愁”更有道理。況且,充足的睡眠確實可以令人精神振奮。
(4)變化生活環境法。
環境對于人而言,不能直接地將人引入積極的情緒狀態,它對人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幫助我們營造良好的心境,這種好的心境是積極情緒發生的必要場所。一般而言,較大的空間對于人而言總是有利的,因為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是有直接聯系的。通常人們都不喜歡太過于擁擠的地方,外界空間的擁擠會導致人的煩惱和壓抑。心理學家對于這種心理空間和物理空間的微妙聯系無法作出解釋,更多的是將之歸于類似于動物劃分領地而互不侵犯的本能行為。
由此可見,人們對于大海、草原或各種各樣荒無人煙的地方的喜愛是十分有道理的。對于普通人而言,沒有時間也不可能經常去這樣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環境的熟悉程度來達到類似的效果。一般而言,新鮮的環境對人總是有吸引力的。因此,在情緒不佳的情況下,可以嘗試通過布置環境來達到創設良好心境的目的。如改變辦公室或居室的布置,放放音樂、種種花草,這些都是改變環境的有效措施,能夠對情緒的調節有一定的幫助。
(5)宣泄法。
宣泄法中常見的方式就是自我發泄,消除不良情緒最簡單的辦法莫過于使之發泄。切忌把不良心情埋于心底,隱藏的憂傷似爐中之火,能把心燒成灰燼。當你受到挫折后或心中氣憤時,你可以到野外或在不妨害社會和他人的場所盡情地大喊大唱、大笑大哭,還可以找一些事物作為你發泄的對象。在國外的一些心理咨詢和治療機構,有一些用布做成的各種各樣的人,當有些人對上級領導或他人不滿而憂慮來咨詢時,心理醫生就讓他們把那些布人當成自己不滿的對象而進行拳打腳踢。用這種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他的宣泄方式還包括談心、寫日記等。一個人如果經常壓抑自己的心情,長期下去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抑郁癥,因此,當消極情緒出現時還是把它宣泄出來為佳。情緒應該宣泄,但宣泄必須合理。有的人不分時間、地點、場合,對著引起自己不快的對象大發雷霆,甚至采取違反道德和法制的攻擊行動,這種直接發泄常常引起不良后果。還有的人將不良情緒胡發亂泄,遷怒于人,找替罪羊;還有的人,不管什么事,只要不合自己的意,便發牢騷、講怪話,以此發泄不滿情緒。這些泄憤方法不但于事無補,而且會影響團結,因而是不可取的。